第8章 他毀謗臣啊陛下
因為兒子的事兒,張老二和朱老三最終鬧的不歡而散。
朱純臣最終也沒能把張世康怎麼樣,只是罵罵咧咧的,聲稱明日早朝定要參奏,讓陛下評理。
這其實都在張之極的預料之中,別說張世康和朱正良,他跟朱純臣也是從小打到大,陛下又能評出個什麼理,多半也就是和稀泥。
寶貝兒子被敲悶棍,他沒去成國公府鬧事,也是這個原因。
吃過晚飯,張世康就把自己關到了屋子裡,咬著筆杆子好半天,也不知寫些什麼。
為防老爹偷看,甚至用印章做了蠟封,為了顯示緊急程度,蠟封里還夾了一根雞毛。
之後便神秘兮兮的將信給了自己老爹。
……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紫禁城內,皇極殿外早已站滿了群臣。
文武大臣按照班次品級分作兩隊左右侍立,靜靜等待崇禎皇帝的到來。
少頃,隨著隨堂太監的一聲呼喝,崇禎皇帝身著龍袍走上御座。
行完跪禮之後,鴻臚寺官高唱『群臣奏事』。
便有各部官員拿出奏疏來,有的為北方諸省的災情要糧,有的是因為戰事要錢的,也有又要糧又要錢的。
崇禎皇帝似乎有些心事重重,對於臣子的奏對,只答知道了。
過了好一會兒各地的戰事、災情等大小事終於議的差不多了。
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楊嗣昌出班請奏道:
「陛下,九邊的餉銀已經拖欠半年,就連關內負責剿寇的軍隊也已拖欠了三個月。
戰事艱難,欠餉導致各部軍隊士氣低落,有些軍營已然出現嘩變的跡象。
臣勉勵維持,方才暫時壓下。
再不發餉,臣擔心……軍情有變,望陛下為大局計,重議征剿餉練餉之事。」
楊嗣昌一直在外剿寇,五天前才從山西回京,為的便是餉銀的事。
如今已經在朝堂上議了好幾日,但崇禎皇帝遲遲未決。
遼餉早在萬曆年間就已經開始徵收,目前幾乎已成定製。
剿餉是去年在楊嗣昌的提議下才開始徵收,當時下達的聖旨說只征一年,但如今一年到期,流寇卻並未剿滅。
另外軍力不足,編練新軍也要花銀子,只征遼餉剿餉已然不夠,所以才又有了練餉。
楊嗣昌奏完便躬身等候崇禎答覆,其餘朝臣也都不敢多言。
氣氛沉悶了許久,崇禎皇帝才嘆了一口氣道:
「非朕不允,去歲下旨,朕向百姓承諾只征一年,如今楊先生要朕繼續徵收,朕豈不是失信於民?」
言辭間不乏委屈,崇禎皇帝今年才二十八歲,對楊嗣昌格外尊敬和信任,稱其為先生。
但即便新任,加征剿餉、練餉,仍舊讓崇禎皇帝格外為難,說是痛苦也不為過。
身為天子,卻要失信於天下,不僅要續征剿餉,還要加征練餉,這讓天下的悠悠眾口如何看他?
楊嗣昌低著頭回道:
「陛下,國庫空虛,只得暫時苦一苦百姓,臣也不想如此,可戰事緊迫啊。
待臣剿滅流寇,局勢必然大好,到時陛下可下旨免除部分賦稅,百姓自然會對陛下感恩戴德。」
崇禎皇帝沉默,但似乎在猶豫。
楊嗣昌接著道:
「臣知道陛下仁慈,唯恐百姓受苦。
但陛下應當知曉,如今大明的田畝則多握於士紳地主之家,加征的餉銀,百畝不過增三四錢。
加賦出於田畝,田畝又出於士紳地主,與普通百姓擾亂極小。
如此,不僅可以抑制土地兼并,又可得餉銀一千餘萬兩。
望陛下恩准!」
說著楊嗣昌跪倒在地。
楊嗣昌行了大禮后,六部諸多官員也有不少人先後拜倒在地,希望崇禎皇帝准奏。
崇禎皇帝本來還在猶豫,但見如此眾多的官員都同意此事,頓覺壓力。
「楊先生所言為真?加征練餉果真對普通百姓無甚影響?」
崇禎皇帝在問楊嗣昌,似乎又是在問自己。
加征如此龐大的數額,果真對普通百姓沒有影響嗎?
楊嗣昌眼珠子左右晃了一晃,將額頭觸地,猶豫了一下才道:
「陛下,田畝多出於大戶,所征餉銀自然多出於這些大戶。」
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繼續解釋道。
崇禎皇帝再次沉默。
天子不下決定,朝臣們也只得等待,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他低著頭眼睛微紅,表情有些痛苦。
良久,崇禎皇帝似乎終於做好了決定。
「朕……」
「陛下,我兒的腦袋被成國公的兒子敲了悶棍,如今跟變了個人似的。
不僅老記不起前事,言談舉止也與之前多有不同,臣懷疑都是被那記悶棍所至。
求陛下為臣做主,為我兒伸冤!」
崇禎皇帝剛打算開口准奏,英國公張之極突然從武將班列跳了出來,在大殿外嚎啕痛訴成國公害他兒子。
楊嗣昌扭過頭來滿臉疑惑,心道這英國公發什麼瘋,不知道現在在討論極重要的事情嗎?
文臣班列里不少官員也對張之極的動作側目而視,瘋了,肯定是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崇禎皇帝也大皺其眉,不知道張之極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對於國朝的這些勛貴,歷代天子其實都稱得上優待,崇禎皇帝也是如此,畢竟大明這江山可都是這群勛貴的先人打下來的。
勛貴與天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論從哪方面講,勛貴跟天子都比較親近。
但就算再親近,英國公也不該在朝堂議論大事時如此做派。
崇禎皇帝正打算出言訓斥,成國公朱純臣突然好像觸電了一樣,臉騰的一下就漲紅了。
「張老二,你倒打一耙,惡人先告狀!」
朱純臣本來打算等大事商議完,或者等退朝後再向天子告狀,他實在沒想到這張之極竟然先發起了進攻。
雖然現在在討論大事,但倘若不理會,旁人還以為是自己理虧一樣。
朱純臣是越想越氣。
「陛下啊!張之極家的老三,昨日當街行兇,將我兒右腿打折。
當街行兇,當街行兇啊陛下!
此子枉顧國法,天理難容,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有其父必有其子。
求陛下為臣做主!」
朱純臣帶著哭音兒,無限的委屈。
張之極多雞賊,論罵架他壓根沒輸過,裝可憐誰不會,張之極當即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這是毀謗,他毀謗臣啊陛下!
臣是臣,臣之子是臣之子,如何以臣之子類比臣,倘若如此那昏君之子,豈不也是昏君乎?
此乃謬論也!
更何況,是他兒子先打的臣兒子,評理也得論個緣由吧?
兩天前他家朱正良一棍子敲在我兒後腦,致使我兒當場昏迷。
此事不少同僚都知曉,說著瞧向定國公徐允楨。」
徐允楨從小就跟張之極穿一條褲子,更何況他兒子也被打了,自然站出來作證。
朱純臣長這麼大還是頭一回受這麼大的委屈,當即怒道:
「我兒是敲了你兒一棍,但你兒子現在不是好好的嗎?
我兒卻折了一條腿,就算治好日後也是個跛子,孰輕孰重還用說嗎?
京城誰不知道你兒子張世康遊手好閒、不學無術。」
張之極一聽樂了。
「難道憑誰有理是看誰傷的重嗎?
我兒是有些頑劣,只不過……我兒可沒殺過人。
不像你兒子,哼哼。」
朱正良失手殺人的事當年鬧的沸沸揚揚,雖然最終被朱純臣使用鈔能力壓下去,但朝堂上的官員幾乎都知道。
只不過大家都給朱純臣面子,不當面提而已,反正被殺的又不是他們家的人。
可如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直接說出來,意義就不一樣了。
朱純臣再次炸毛。
「張老二,你不講道理,老夫跟你拼了!」
說著擼起袖子就要去掐張之極。
「誰還怕你朱老三不成。」
張之極絲毫不懼,兩人就那麼在朝堂上扭打起來。
一幫子文臣指指點點,崇禎皇帝只覺得煩悶,加征三餉的事已經夠他煩的了,如今兩個老傢伙還不讓人省心,當即站起身來怒道:
「夠了,都給朕停手!退朝。
成國公、英國公隨朕到乾清宮。」
說完,怒氣沖沖的離開了御座。
天子下旨,二人自然停手,只是都雙目圓睜著怒視對方。
楊嗣昌人都麻了,好不容易就要說服崇禎同意加征三餉,怎的突然就變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