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朝會1
翌日,秦王子楚改元第一次大朝會,秦王宮門口百官聚集,一派派涇渭分明,一群官員圍著陽泉君周圍奉迎著,想在陽泉君面前混個臉熟,更有甚者連拜帖都準備好了,嘴裡一直說著恭喜恭喜,希望相邦大人以後多多提攜,陽泉君滿面春光,笑著說道,大王還沒冊封,現在恭喜為時尚早,一群人連忙說道,陽泉君謙虛了,陽泉君封侯拜相就在今朝。哪裡哪裡為時尚早,陽泉君輕笑道,一切全靠大王定奪,鄙人不敢居功,代俎越庖,說著向秦王宮方向拱拱手。陽泉君現在是意氣風發,前簇后擁,反觀相邦蔡澤為首的外來客卿集團,滿面愁容,如喪考妣,惶惶不寧。對於秦國的政治體系來說,外來客卿本是太行山以東六國的落魄貴族,赴秦求官,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對與秦人來說就是外來戶,遭受秦人排擠,更別提秦國官位就這麼多,一個蘿蔔一個坑,你佔一個,我就少一個,所以倆方爭權奪利,互相排擠,抱團取暖。特別是自商鞅變法以來,秦王多用外來客卿施政,打壓宗室,外戚和老秦人,都欲至對方與死地,但是秦王居中挑撥離間對方關係,使他們不能抱團對付架空秦王,誰弱扶持誰,不至於造成巨大的流血,株連事件,維持各方的平衡,這樣秦王的威信和權威不遭受質疑,秦王的意志得到貫徹,不至於被架空或者亡國,後來二世胡亥就是沒把握好內部的平衡,大量官員被誅殺,連坐流放使得自己被架空,被趙高所殺,秦二世而亡,後來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秦時外來客卿集團必須得到秦王的信任與支持,一旦秦王不信任外來客卿,對於外來客卿而言簡直就是滅頂之災,轉瞬覆滅,比如商鞅,後來的呂不韋,看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滔天,一時風頭無倆,秦王一不待見,客卿集團瞬間覆滅,商鞅車裂,夷族,也就是秦惠文王沒大搞株連。只誅商鞅,要是株連商鞅黨羽,商鞅變法也是身死政消。秦惠文王把這些外來客卿拉攏到自己麾下,這些官員死心塌地支持秦王,甘願做秦王的口舌和手中刀,為秦王意志搖旗吶喊,堅決執行秦王的意志!
言歸正傳,這時宮門打開,百官瞬間安靜,鴉雀無聲,內侍高聲唱道,時辰已到百官入宮覲見,百官各自歸位魚貫而入,前方有一力士,手舞長鞭,三聲巨響,官員手拿玉板,快步走向秦王宮大殿,官員行至大殿門口,按官位大小,把佩劍解下,拖鞋進入大殿,品級低連入大殿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在殿外候著,風雨無阻,當然如果君王看到暴雨暴雪天會讓這些官員入倆側偏殿躲避。
百官入殿後站好,大殿中只有百官的呼吸聲和蠟燭燃燒的聲音,只是子楚身著黑色袞衣,上紋日月星辰,天子十二章,頭戴通天冠,前後個垂下9串珠子,腰掛前往劍,左手握住劍柄,近190cm大個,甚是威嚴,可惜臣子無詔不得直視秦王,秦王子楚走到王座前,跪坐,順便說一下,秦王劍沒有160cm,傻子才帶那麼長的劍,劍是自衛型武器類似於熱兵器的手槍,再說當時也鑄造不出160的劍,秦王又不是猴。
不管是王座還是皇座都是在大殿的高台上,天子可以看到大殿內臣子,臣子奏對,平視也只能看見台階,所以皇帝也稱陛下。可特么不敢抬頭看皇帝,這種行為是看天子在哪,這叫準備刺殺,謀犯罪,夷三族,天子侍衛直接可以把你斬殺,后全族菜市口!秦王周邊一個內侍宮女都沒有,就是防備有心懷不軌的人行刺秦王!
這時台階下內侍唱到,大王駕到,百官們趕緊拜道,大王萬年無期,漢武帝後期才有萬歲,而且中原王朝是不行跪拜,都是拜,元朝才跪,明朝延續,清朝是三拜九叩,獨有的是跪奏,清以前沒有跪奏這一說,畢竟還講究君臣不相辱,清朝除了皇帝都奴才,奴隸。
秦王說道,平身,百官文武分開,跪坐兩邊,雙手持玉板叫笏,又稱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激雹板。是古代臣下上殿明卜帆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弊筆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目不斜視,左文右武,秦漢以右為尊。
秦王說道。寡人初登大寶,甚是惶恐,唯恐施政有失,傷大秦社稷根本,愧對大秦黎民百姓,愧對大秦歷代先君,還望諸位大臣鼎力相助,規勸君王得失。眾臣道,吾等必不負大王重託。這時秦王拿起詔書對下方內侍說道,宣詔,內侍碎步前往,雙手躬身接過,退三步,轉身,唱道,大王詔令,百官接詔。眾臣朝秦王方向拜倒,臣等接詔。寡人初登大寶,國喪已過,、改元秦王元年,大赦天下,凡六十歲以上者,布一匹,肉十斤,酒一斗,粟米一旦,凡大秦軍民,爵升一級,各級官員,賞一年俸祿。大臣說道謝大王恩典。臣的奉詔,這就是領導動動嘴,小兵跑斷腿,關於如何賞賜到位,臣子們去辦,辦不好,引起民怨,把負責人推出去,平眾怒,還能順帶收波民心,估計大臣也不傻,也不會往刀口裡撞。新君登基第一道政令絕對不能出錯,撿容易的好完成的,最好就是張張嘴,誰的利益也不觸碰,緩緩圖之,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都是戲文里唱的,當不得真。一般都是大赦天下,示之以仁,在賞賜百官,安撫官員,因為這時官員不知新君到底如何施政,當安撫人心,提拔心腹,不可急躁,慢慢來,時間長著呢,再有賞賜士兵,拉攏軍方,畢竟軍方守衛國土是有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