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滿頭白髮的田氏族長站出來說道:「諸位且聽我一言,漢王朝這些年來江河日下,除了派遣中央的軍隊來此平定叛亂外,對涼州的管理幾乎不聞不問,任命的刺史不是通過賄賂而來,就是與外戚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朝廷許多官員甚至認為我們涼州拖累了漢王朝,想要大漢王朝放棄涼州之地。
西北大地持續的叛亂,加上人口稀少,土地貧瘠,農業落後。
不但無法為大漢輸送血液,反而持續不斷的讓朝廷用兵,大大的消耗了漢王朝的國力。
涼州羌亂已經持續了百年之久,大漢的軍隊每次都能擊退羌人,但是卻無法完全剿滅。
十餘年後,羌人又能再次聚集數萬兵力侵犯大漢的西北邊疆,歸根到底,還是涼州複雜的地理位置所致,以及光武帝建國之初,放棄長安定都洛陽后,戰略重心已經從關中轉移到了中原。」
「田老的意思是?」三十餘歲的郭氏族長郭憲謹慎的問道。
郭憲出身隴西郭氏,他們家族所在的縣城西都縣被羌人佔領后,舉族北上,來到武威郡的姑臧縣定居。
原本歷史中,魏明帝的皇后郭氏就是出自隴西郭氏一脈。而郭憲在建安年間任職西平郡功曹,累官至武威郡太守,封關內侯,「名震涼州」。
「武威郡早已經不是大漢的武威郡,而是我們本地豪族所擁有,一旦涼州刺史馬騰攻下武威郡后,我們這些家族必定失去權力,到時候怎麼可能還能像現在這樣過得如此舒坦。
依老朽所見,不如等到李牧攻打獨孤部之時,我們集合兵力,襲取對方身後,必定能剿滅馬騰的軍隊。
如此一來,他們至少五年來無法再次組建一支數萬的軍隊進攻武威郡,那時我們只要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修築城郭,做好防禦,武威郡還不是我們說了算!」田老眼中精光一閃,老奸巨猾的說道。
段志強聞言,立刻揮了揮手的說道:「不可,如果我們進攻涼州刺史馬騰的軍隊,就是公然謀反,那是無可奈何之下走的最後一條道路。
現在的大漢雖然漸漸勢微,但是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我們武威郡本地豪族的軍事力量,連涼州刺史馬騰都不如,又如何能與漢王朝相抗衡?
再說了,大漢這些年雖然江河日下,但是仍然沒有放棄涼州,多次派遣大軍進行鎮壓。田老覺得我們的力量,是能擋住馬騰的涼州軍還是皇甫嵩率領的北軍?」
然而段志強有句話沒有說出來,他們姑臧段氏對於大漢王朝來說,是以軍功起家,所以絕不可能走上謀反的道路,否則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更何況他們家族之中還有在朝廷擔任要職的族人,如統領涼州軍鎮守河東郡的邊疆大吏段煨。
而他們武威田氏卻是以商賈起家,靠的是在天災來臨之時,散家財,救濟難民,博得名聲,才成為地方豪族。商賈的本質是逐利的,如果利益足夠大,他們甚至願意犧牲名聲。
「段族長所言正合我意,大漢不願意放棄涼州,主要還是因為一旦涼州丟失,關中地區就會成為邊疆,這裡乃大漢祖宗陵園所在,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關東出相,關西出將!涼州民風彪悍,人人英雄,婦女亦能拿起武器跟異族拚命。
現在羌胡之所以不敢入侵關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涼州在他的後方,是他的心腹之患!
涼州百姓拿起武器,保衛涼州,毫無反顧之心,因為涼州是大漢的涼州!百姓是大漢的百姓!
如果放棄它,遷走百姓,人民安於故土,不願遷徙,這樣一定會發生變故。
這就是即使百餘年間,涼州不斷爆發羌人之亂,但是大漢依舊沒有放棄這裡的原因。
這些年大漢即使自顧不暇,仍然多次派遣大軍平定涼州之亂。
在座的各位家族還能如此舒適的在涼州各郡繁衍生息,不正是倚仗於朝廷平亂的軍隊嗎?
依我所見,我們涼州本地豪族,應當給予李牧將軍錢糧供應,支持對方平定北方的匈奴殘部。
休屠澤的獨孤部如鯁在喉的在武威郡的北部,對於我們武威豪族來說,始終是個心腹大患!」郭憲大義凜然的說道。
「哼,這些年為什麼叛亂不休,百姓過得如此之慘,不就是朝廷用人不當嗎?近些年的涼州刺史不是通過賄賂宦官得來的,就是外戚的親戚,基本都是無能之輩,將整個涼州弄得烏煙瘴氣。
對各民族剝削壓迫,百姓生活艱難,才不得不反。
就以前些年的事情為例。
數年前,左昌通過賄賂宦官得到了涼州刺史的官職。
他在任上,只知道剝削百姓,收取賄賂,想要變本加厲的將買官的錢收回來。結果遇到涼州大亂,朝廷撥下的數千萬軍餉全部被他貪污。
幸好當時蓋勛在涼州為官,得到消息后,率領軍隊平定叛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沒有背後捅刀子就算了,還想大家出錢出糧的支援馬騰的軍隊?到時候他們平定北方的獨孤部后,直接兵臨姑臧城,我們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田老瞋目切齒的說道。
羌人在涼州亂了一百餘年,根本原因還是階級的壓迫。
光武帝復國后,為了避戰以發展經濟,並採取「懷柔」政策來安撫外族和士族。
允許南匈奴內遷后,不但促進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南匈奴所在的河套地區,為大漢抵擋住了北匈奴以及後來崛起的鮮卑、烏桓等草原民族的進攻。
對於大漢來說,當時并州的西北地區並沒有多少漢人,將南匈奴內遷到人煙稀少的河套地區,對於兩個民族來說,在當時的環境下算是雙贏。
否則南匈奴勢必與剛剛復國的大漢王朝在邊境發生無數戰爭,對於需要休養生息的大漢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羌人見到南匈奴的成功后,也效仿對方,向大漢稱臣,並被光武帝內遷到了涼州諸郡。
然而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涼州各郡的地理環境如何能與河套平原相比?
南匈奴在河套平原混得風生水起,羌人卻在涼州過上了水深火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