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東方科技與機械化的最終力量!
女媧空間站,特辦組辦公室。
顧遠緊盯著前方的3D光屏,待鯤鵬飛舟的所有設計圖紙以及詳細的規劃信息,全部生成並導出完畢后,他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手指反倒還在光屏上繼續滑動著。
隨著他一番嫻熟的操作,前方光屏上的光影不斷變幻,一組全新的設計藍圖漸漸成形。
——蛟龍潛水器。
它的主要用途在於,在末日環境下,於水底開採物資,以滿足生存及製造所需的各類資源。
目前這艘潛水器,未來也將配合共工號方舟以及其他方舟群開展一系列相關使用。
它們將會被搭載進所有方舟的水倉內,進而進入指定的海域進行各項作業等事宜。
顧遠作為一名從末日重生歸來的人,作為當初親手執行「人類火種計劃」的主導者,對於未來各種末日時期人類究竟會面臨何種狀況,沒人能比他更清楚了。
——物資!
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物資總有短缺的那一天。
別看如今的整個炎國,擁有海量且雄厚的儲備力量,並且具備自給自足的工業體系。
但若是一味坐吃山空,未來終有一日,炎國的所有儲備將會被消耗得一乾二淨。
尤其隨著各項全新的計劃與布局逐步展開,物資每日的消耗更是達到海量的程度。
所以,無論末日時代也好,冰川時代也罷,即便外面的環境多麼惡劣,物資開採工作都必須執行。
而到那時,就必然要藉助蛟龍潛水器的助力了。
在末日時代,整顆藍星的大部分區域已然變成了海域。
到了冰川時代,整顆藍星的大部分區域將會徹底被冰封。
但在很多區域之下,顧遠預計依舊會有海水流動。
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裡,蛟龍潛水器的作用將會極為重要。
想到這,顧遠抬手一點,對這艘蛟龍潛水器展開了全面的設計。
首先是——整體架構與外觀。
目前,它的外形採用了流線型設計,類似深海魚類的外形,以此來減少在水中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與機動性。
其整體形狀大致呈梭形,頭部較為尖銳,便於日後破冰前行。
潛水器主體長度五百米,寬度一百米,高度二十五米。
外殼顏色選用深灰色或黑色等與水底環境相融合的色調,以增強隱蔽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其次,潛水器的整體結構,顧遠依舊打算採用多層複合的方式,由特殊的高強度合金鋼、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以及特殊的抗壓陶瓷材料等組成。
最外層的合金鋼提供基礎的物理防護,防止碰撞和輕微的擠壓。
中間的碳纖維層用於增強整體結構強度,同時減輕重量。
內層的抗壓陶瓷材料則專門應對巨大的水壓,確保潛水器在深海環境下的安全。
接下來便是這艘潛水艇的導航系統,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深不見底,四周又漆黑一片,如果導航系統出現問題,潛水器就如同瞎子一般。
所以顧遠準備將「鯤鵬號飛舟」上的那套導航系統也應用於蛟龍號潛水器。
屆時,有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導航系統、地磁導航系統等自主導航系統的支撐,無論海底環境多麼惡劣,蛟龍號潛水器都能夠暢行無阻,完成各項作業。
不過談及海底作業,顧遠抬手再次一點,前方龐大的3D蛟龍潛水器立刻被放大。
隨著他不斷地划動,蛟龍潛水器的前部與兩側被安裝上了多組大型的特殊機械臂。
這些機械臂分成多組,每組機械臂由多個可靈活轉動的關節組成,具備高自由度的動作能力,能夠模擬人類手臂的各種動作。
機械臂末端配備有多種不同功能的工具,如強力抓鬥、切割工具、鑽探工具等。
強力抓鬥用於抓取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物資,切割工具可對大型物體進行切割分解以便於搬運,鑽探工具則用於開採海底的礦物質資源等。
此外,還有採集設備,比如水樣採集器、生物樣本採集器等等。
它們主要用於收集水底的各種樣本,以便進行後續的分析和特殊利用。
針對海底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顧遠還為它配備了特殊的對應開採設備。
不過這些設備需要根據具體的資源類型,以及開採難度進行專門設計和優化。
顧遠只是將這些內容納入潛水器的設計之中,至於更為詳細的部分,還得依靠專業團隊來完成。
對此,顧遠並不擔心。
目前這個國家人才濟濟,各個領域都有傑出的團隊,在潛水器這類領域中,同樣不乏佼佼者。
只要顧遠拿出雛形版本,他們便能輕而易舉地幫助自己進行更為詳細的升級。
回過神來,蛟龍的動力系統也不容忽視。
顧遠將手一點,蛟龍號的3D模型轉動到尾部,那裡有先進的電動螺旋槳推進系統。
配備多個大功率電動馬達,驅動安裝在潛水器尾部及兩側的螺旋槳。
螺旋槳採用特殊的設計,是一種可變螺距螺旋槳,可根據不同的航行需求(如高速航行、精細操控等)調整螺距,優化推進效率。
其次,動力來源為小型核反應堆。
並且,顧遠為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又特意為其增加了輔助推進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給蛟龍號安裝若干個小型的矢量推進器,分佈在它的頭部、腹部和兩側等位置。
這些矢量推進器主要用於精確控制潛水器的姿態和方向,實現諸如懸停、側移、上下移動等精細動作,在開採作業時能更精準的定位到目標物資。
後續,蛟龍號的生命支持系統、生存保障系統、通信與控制系統等等,顧遠也在不斷的完善、調整,最終敲定!
當顧遠見到各項設計、規劃都已沒有問題后,他微微一笑,顧不上過多欣賞,抬手輕輕一點。
前方的3D光屏再次變換。
下一秒,呈現在顧遠眼前的3D模型十分特殊,且極為誇張。
它似乎更能代表,來自東方科技與機械化的最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