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語生死論

第204章 一語生死論

商陽的夜晚,仿若天神將璀璨銀河整個傾落人間,那光芒似要衝破天地的樊籬。大街小巷中,燭燈如海,每一盞都似燃燒的太陽,它們交相輝映,編織成一張光的巨網,光芒直衝霄漢,比繁星更加絢爛奪目。樓閣亭台像是被太陽神灑下的金粉細細塗抹,金碧輝煌,恰似九重天上的仙宮降臨塵世,威嚴而壯麗,整個城市都在光的懷抱中震顫、歡呼。

而這輝煌之極處,便是太子的府邸。府門之上高懸的「昭明麟殿」牌匾,其上之字猶如神龍攜鳳翱翔於九天,盡顯皇家尊貴無匹之氣。今夜,光芒最盛之地乃承運殿內。太子端坐在上,神色威嚴。太子洗馬立於一側,手捧書卷,輕言細語為太子剖析局勢,每一言都如智慧之泉,流淌著治國安邦之良策。太子詹事則目光如炬,將各方情報娓娓道來,宛如一位掌控全局的軍師。還有那太子舍人在旁,細心記錄,以備不時之需。

承運殿內燭火通明,今夜來訪的三朝元老老尚書馬全忠身著一襲暗紫色長袍,袍上用金線綉著的雲紋在燭光下若隱若現,宛如流動的祥光。腰間束著一條黑色玉帶,玉帶上鑲嵌的玉石溫潤細膩,彰顯出主人的尊貴身份。他頭戴黑色高冠,冠上的玉簪晶瑩剔透,幾縷白髮從冠下散落出來,更添幾分儒雅滄桑。馬尚書面容清瘦,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那雙眼睛卻依然深邃有神,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彷彿藏著無盡的智慧。他手持一根檀木拐杖,頂端鑲嵌著一顆圓潤的明珠,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散發著柔和的光暈。

太子微笑著看向馬尚書,拱手道:「馬老,您此次前來,可是為鹿鳴書院掌院而來?」

馬尚書微微躬身,手中拐杖輕點地面,回禮后道:「殿下英明。老臣雖已退野,但這鹿鳴書院意義非凡,關乎我大夏國之文脈傳承,是儒家學說重地,本朝尚儒,此乃國之根基所在。這掌院選舉,就如同為大夏挑選文化之脊樑,更是重中之重,老臣怎能不來?」

太子點頭,眼中滿是敬重:「馬老心懷社稷,時刻挂念國之根本,令本宮欽佩。您覺得此次選舉,可有哪些關鍵之處?」

馬尚書微微皺眉,捻須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殿下,鹿鳴書院乃培育人才之地,猶如一座孕育明珠的寶庫。長院者需德才兼備,德為基石,如大廈之根基,不可動搖。才為棟樑,支撐起書院之輝煌。其不僅要有淵博學識,仿若那浩瀚星河,無盡無窮,更要能洞察世事,心懷天下學子,似那高瞻遠矚之雄鷹。此次選舉,當重品行、學識、儒學理解深度,不可只看虛名啊。當為大夏再培育出更多夜雨、杜星瀾之流。

此杜星瀾,堪稱當世大儒。其生於書香世家,自幼浸淫儒學經典,對儒學之領悟,非同齡人可比。他博古通今,上知三皇五帝之治世,下曉百家爭鳴之精要,其學識之廣,如汪洋大海,深不見底。論儒學理解深度,他能於晦澀古籍中挖掘真諦,於細微之處見儒學大義,曾著書立說,解讀經典,引得四方學子前來求道。他心懷天下學子,常遊歷四方,於民間講學,無論貧富貴賤,只要有心向學,皆傾囊相授,猶如一盞明燈,照亮無數人求知之路。其才思敏捷更不必說,朝堂之上,曾以儒學之理,為國家大政出謀劃策,所提之建議,猶如妙手回春之良藥,讓國家之發展更合儒家仁政之理念。」

太子贊同地說:「馬老所言極是,我與這前掌院夜雨有數面之緣,卻對儒學大家名動商陽的杜星瀾,知之甚少,很想有機會馬老可不本宮引見一二。本宮亦希望鹿鳴書院選出一位能引領書院走向輝煌之人,為我大夏培育更多棟樑之才,讓儒家之光輝照耀我大夏每一寸土地,使我大夏文運昌盛,百姓皆受其惠。」

馬尚書目光深邃如淵,眼眸之中似有璀璨光芒閃爍,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他微微欠身,語氣中滿是欣慰:「殿下有此等高瞻遠矚之見識,實乃我大夏之福澤。老臣亦盼望著能在此次莊重的選舉儀式中,傾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願這鹿鳴書院在新掌院的英明引領之下,恰似鯤鵬展翅,扶搖直上九萬里,成為我大夏永不磨滅的璀璨文化瑰寶,庇佑我大夏千秋萬代,讓儒家聖學之光,永照我大夏每一寸山河。」馬全忠緩緩抬起手,捋了捋那如白雪般的鬍鬚,神色愈發神秘,輕聲說道:「太子殿下,可知這杜星瀾現今在何處?」

「嗯……」太子略作沉思,目光在馬全忠臉上逡巡,看到他那神秘兮兮的表情,突然靈光一閃,張口而出:「讓我猜猜,他人不會現在京城馬老府上吧!」太子話一出口,馬全忠先是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不過瞬間便又恢復過來,臉上堆滿了笑容,那笑容里滿是讚賞:「人都說殿下聰慧過人,猶如那七竅玲瓏心一般,今日老臣才真正知曉,這傳言絕非虛言吶!殿下這等敏銳的洞察力和聰慧的頭腦,實乃上天賜予我大夏的珍寶。殿下如此資質,日後定能帶領我大夏走向更加繁榮昌盛之路,真乃萬民之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子安靜地看著馬全忠,心中已然猜到幾分。從馬全忠的神情和話語中,他明白馬全忠是有意要推薦杜星瀾擔任鹿鳴書院掌院一職。太子心中暗自思忖,這杜星瀾的才名他早有耳聞,若真能擔當此任,或許真能為鹿鳴書院帶來新的輝煌。馬全忠見太子若有所思,便接著說道:「殿下,這杜星瀾之才,老臣已向您略有提及。他不僅是儒學大家,更是心懷天下的仁人志士。他的才學、品行和對儒學的深刻理解,都與這鹿鳴書院掌院之位無比契合。若他能出任,定能讓書院煥然一新,培育出更多如夜雨般的高潔之士,為我大夏的文運昌盛添磚加瓦。殿下若能出面推薦,此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舉啊。」

「馬老,可否讓本宮先見見大夏這當世大儒,聽聽他對大夏這鹿鳴書院掌院一事,如何說?本宮才好有所決斷。」太子目光明睿盯著老尚書馬全忠。

「當然,這是當然。」馬全忠微微欠身,神色恭敬,「臣會馬上安排杜學士與殿下會面。杜學士此刻應該是去了鹿鳴書院見他師兄夜雨,臣這就派人前去傳話於他。」

「哦?有意思。」太子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杜星瀾的師兄是夜雨?這我竟從未聽聞,馬老,您可否為本宮解惑?」太子滿臉好奇與驚愕交織的神情,目光緊緊盯著馬全忠。

馬全忠面露難色,眉頭微微皺起,猶豫片刻后說道:「殿下,這個……老臣也只是偶然聽聞隻言片語,具體情形並不知曉,實在是怕不能向殿下講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啊。」他看著太子那充滿期待的眼神,知道此刻不能讓太子掃興,於是緩緩開口,將自己所知道的關於這兩位儒學之士師兄弟關係的傳聞道來。

「早年,老臣聽聞二人一同在大夏全國遊學。一日,他們在泰山相遇,機緣巧合之下,二人同時來到泰山的捨身崖前。彼時,正見一老翁站在崖邊,似有輕生之意。二人趕忙上前勸阻,老翁卻給他們拋出一道難題,說是要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或方法來闡釋『生』與『死』,二人需各選一個回答,若回答能令他滿意,他便放棄輕生之念。」馬全忠停頓一下,像是在回憶,然後又神色認真地繼續說道。

「殿下,您不妨猜一猜,當時夜雨與杜星瀾各自選擇回答什麼?」馬全忠目光看向太子,眼中帶著一絲期待。

太子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后道:「嗯……杜星瀾選擇了生字,夜雨宗師選擇了死,對嗎?」

馬全忠聽聞此言,頓時愣住了,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太子從馬全忠的表情便知曉自己猜中了,嘴角微微上揚。

馬全忠回過神來,眼中滿是驚嘆與讚賞,趕忙躬身行禮:「殿下,您之聰慧實乃過人,真真是讓老臣大開眼界、刮目相看啊。誠如殿下所言,杜學士選擇了生,夜雨大師選擇了回答死。至於後續之事……」言罷,馬全忠彷彿靈魂出竅一般,思緒瞬間被拉回到當年那個轟動大夏的場景——泰山捨身崖前,夜雨與杜星瀾和老翁的那場驚世駭俗的儒學之辯。

彼時,泰山捨身崖前,氣氛凝重得如同被千年寒霜所籠罩,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夜雨與杜星瀾站在老翁身前,宛如兩座儒學之峰,面對那欲輕身的老翁,一場關於生死的深刻思辨就此展開,仿若命運之輪開始緩緩轉動,將三人緊緊鎖在這思想交鋒的旋渦之中。

杜星瀾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堅定似炬,望向那無盡的遠方,宛如在追尋生命的真諦。他神色莊嚴肅穆,猶如宗廟中供奉的聖像,聲音沉穩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古老鐘鼎中傳出的洪音:「生,乃天地之大德,是萬物起始之妙。恰似那混沌初開,鴻蒙之光灑下,賦予世界生機。人得生,如受天之厚禮,此乃命運之眷顧。於儒家之道,生者身負重任,宛如身負家國之山川。當以仁愛為基,那是生命之源泉,流淌在每一個行為之中,踐行道德倫理,如同在人間鋪設通往大同之徑。吾以為,生是希望之種,自天而降,撒於世間,萌發出無數可能。在家庭之中,生為傳承之鏈,堅固而神聖,上承先輩之德,那是家族之根,深深扎入歲月之土;下啟子孫之賢,是家族之枝葉,向著未來之陽伸展。以孝悌為本,此乃家族和睦繁榮之基石,使家族如繁茂之林,屹立不倒。於社會,生如繁星璀璨,各自發光,相互輝映,編織出文明之錦繡畫卷。一人之生,能為他人遮風,如巨樹庇護小草;能為家國添磚,似螻蟻聚而成堤。其過程是修身之途,以禮義約束自身,如韁繩駕馭烈馬;以智慧啟迪心靈,似明燈照亮暗夜;以忠信為處世之則,若磐石穩住根基。生之珍貴,在於其為仁德展現之舞台,一舉一動,皆可傳遞溫暖與善意,如春風化雨,潤澤萬物,故不可輕棄,當珍視而善用之。」

夜雨則在一旁如淵渟岳峙般靜立,待到杜星瀾話音落下,他向前邁出一步,步伐沉穩而堅定,神色從容,毫無一絲懼色,仿若即將踏入戰場的無畏勇士。他氣定神閑地論起「死」:「死,非為恐懼之淵,在吾儒學中,死亦有其大義。死乃生命之終章,卻並非意味著終結,而是一種壯烈的謝幕。若為正義而赴死,恰似鳳凰涅盤,於浴火中重燃世間大義之火,那火焰將燒盡邪惡與黑暗,照亮人類靈魂的蒼穹。當國家危難,如大廈將傾;百姓困苦,似螻蟻失巢。仁人志士當挺身而出,不惜此身,以血肉之軀扞衛正道。此死,是犧牲,是奉獻,是將一己之軀化作橋樑,以一己之亡,換萬眾之生。死亦為一種警示,如高懸之劍,寒光凜冽,讓世人明辨是非善惡,知榮辱,守正道。它是對道德的最高扞衛,是在必要之時,對生命價值的升華,使平凡之軀擁有不朽之魂。死可輕於鴻毛,亦能重於泰山,為義而死者,雖身死,其精神永存於世,如江河長流,奔騰不息,永不幹涸,成為後人前行之燈塔,指引道德之方向,使世世代代之人能沿著此光,走向光明之彼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二人之言,如金石相擊之音,錚錚作響,在捨身崖前久久迴響,似要衝破雲霄,直達天際。老翁聽聞,卻只是微微皺眉,緩緩搖頭,那眼中有一絲失望之色,道:「錯,大錯特錯。」言罷,竟又轉身欲再跳崖輕生。二人見狀大驚,急忙再次阻攔,齊聲說道:「您老,告訴我們,究竟錯在哪裡,若您道明,我們便不再阻止你跳崖。」

老人長嘆了一口氣,那嘆息聲中似有無盡的滄桑,他看著二人,目光中帶著一絲憐憫:「汝等聽好了,今日便讓你們長點見識,日後,莫要再在人前輕易談生死。生死豈是汝等這般簡單論斷?生,非僅為履行責任、承載使命之途,亦非僅為展現仁德之舞台。汝等只看到生之光明,卻不知生之苦累。每一個生命自誕生,便被命運之絲線牽扯,或困於貧窮,或苦於病痛,或陷於情仇。世間萬物,生生不息,卻也在這生之輪迴中受盡折磨。此乃生之全貌,豈是僅用希望、仁愛能概括?」

老人頓了頓,又看向二人,繼續說道:「至於死,亦非僅為正義而死才顯其價值。汝等可知,多少人因無知、因無奈而死?又有多少人在命運的捉弄下,如螻蟻般消逝?死,是生命的終結,這終結或許有意義,或許毫無價值,但它是萬物的歸宿,不可美化,亦不可貶低。生死相依,如晝夜交替,是自然之理。生中有死之陰影,死中有生之預兆,豈是汝等用大義、犧牲能一言蔽之?」

二人聽聞,仿若被晴空霹靂擊中,剎那間愣在當場,腦海中一片空白,隨後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周圍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了,只有風在捨身崖邊呼嘯而過,似在訴說著命運的無常。

突然,夜雨的眼神變得迷離起來,像是被一種神秘的力量所牽引,他竟似著了魔般,嘴唇微微顫抖,嘴中不斷嘟噥著:「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話音未落,他竟毫不猶豫地當著杜星瀾與老翁的面,縱身跳下了那深不見底的捨身崖。這一舉動,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杜星瀾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老翁見狀,臉上卻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輕聲說道:「這是真明白了,捨得死,就會生。」他轉身看向杜星瀾,只見杜星瀾滿臉愧疚,眼神中儘是因未能阻止夜雨赴死而產生的痛苦與自責。老翁緩緩說道:「在這裡安靜地住下吧,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才能更好的生,那時你便會明白他為何選擇去死。」

老人正欲抬腳離開,剛邁出一步,卻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重要之事,停下腳步說道:「他如果沒死,他的成就會高過你,不過這都不重要。記住,等他歸來,和他一起來山上玉皇頂找我。」

馬全忠微微眯起眼睛,沉浸在回憶中,繼續說道:「所幸天憐英才,夜雨跳下崖后並未身死。在那崖下,他與孤獨為伴,與日月同輝,在黑暗與光明的交替中度過了漫長的五載。那崖下的五年,仿若一場靈魂的修行。或許是那無盡的寂靜、艱苦的環境,讓他對生死有了更為深邃的領悟,宛如鳳凰涅盤一般,從而成就了儒家宗師之境。只是,不知為何後來他們二人以師兄、師弟相稱,這其中的緣由,他們從未對外人提起,如同一個被歲月塵封的秘密,便也就無人知曉了。」

太子認真聽著馬全忠的講述,心中也對夜雨與杜星瀾關於生死之論與老翁所言,陷於了深深的思考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笙歌烈酒漫長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笙歌烈酒漫長喉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4章 一語生死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