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解決工業剪刀差 發展產業

第50章 解決工業剪刀差 發展產業

在順利解決了長江上的那些小問題之後,蘇星雲又將精力重新投入到台灣的建設工作之中。隨著他名聲的日益顯赫,現在做起某些事情來也更加方便了。比如說購買船隻和招收船匠這類事宜,由於當時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十分頻繁,這主要得益於蒙古人從漢人那裡掠奪來的巨額財富,他們花錢如流水,毫不吝嗇。

倘若按照漢人從祖先那裡繼承來的囤積糧食的天性,那肯定是生產貨物出口,換回黃金進來。然而,蒙古人卻並沒有守財奴的性格,對他們來說,花錢不過是小意思罷了。正因如此,江南地區的海貿依然保持著繁榮的態勢,擁有大量的船隻和造船廠。現在,程大老闆看中了這個商機,決定掏出銀子來購買。當地的官員們也紛紛表現出積極配合的態度,將現成的船隻以及工匠們一併打包賣給蘇星雲。

如今,在江南地區的上下層人士中,已然形成了一種共識:瘟神蘇星雲若是想要離開,大家所能做的便是推他一把,切不可攔著他,以免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和不快。所幸的是,蘇星雲在掏銀子這件事上表現得極為乾脆利索,這讓江南沿海的官員們察覺到了一筆可觀的油水。於是,雙方的合作進展得十分愉快。

通常情況下,每當蘇星雲看中了某家造船廠,當地的官府便會主動承擔起「公關」工作。說到元朝官府的「公關」,呵呵,那些造船廠大多是由漢人經營的。這些官府的行為,簡直可以說是赤裸裸的搶奪。他們隨便找個借口,就能將造船廠的廠主投入大牢。

然而,這些廠主們在造船領域都有著極高的造詣,他們憑藉著自己的精湛技藝積累了家業,在當時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造船行業的高級工程師。儘管面臨元朝官府的殘酷迫害,但在蘇星雲金錢的誘惑下,這些高級工程師最終還是紛紛來到了蘇星雲的沿海領地。在這一過程中,蘇星雲確實花費了不少銀子。

但對於蘇星雲而言,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壓根就算不上問題。他只需在深夜裡尋一處豪華的寺廟鑽進去,轉眼間就能有上萬兩銀子的進賬。歷經半年的掠奪式發展,蘇星雲的遠洋船隊已然擴充到了60艘排水量超過500噸的大船。

其中,在領地內自己建造的大型飛剪船僅有八艘,其餘的大多是靠購買而來的廣底船。與此同時,用於造船的40個坑已經在崇明島上全部開挖完畢,上萬名被招募來的造船工人,在經過了對飛剪船製造的簡單學習后,紛紛開始上崗操作。

不得不說,這次從江南挖過來的造船大師們水平確實極高,在見識到飛剪船這種新型船型后,他們積極主動地開始學習研究。而且,在良好的鼓勵政策之下,這些新來的船匠憑藉著自己豐富的經驗,針對飛剪船提出了諸多改進意見,進一步提升了船體的性能。

自從蘇星雲穿越過來以後,中原大地的年景逐步惡化。回溯到公元1339年,那時的情形還算不錯,周子旺的造反在短短一年之內就被迅速撲滅了。雖說這主要歸功於元軍的強大實力,但從另一個側面來看,當時因收成不佳而難以維持生計的人並未形成大規模。漢民們所遭受的僅是人為的禍患,天災尚未降臨。

然而,隨後的幾年裡,天災接踵而至。起初是在北方,老天爺漸漸變得吝嗇起來,降下的雨水越來越少,緊接著便到了今年夏天,黃河開始泛濫成災。此時的流民數量開始大幅增加。要知道,如今的黃河改道奪淮入海,其出海口位於黃海。黃河一旦泛濫,整個蘇北地區也會遭受牽連。流民的數量急劇增多。

在這個關鍵時刻,蘇星雲與當地的地方官員主動取得聯繫,決定將這些流民運往海外。對於各地的地方官員而言,流民無疑是令人頭疼的禍害,而蘇星雲對他們來說也是如此,雙方攜手合作將他們一起送出海外,這簡直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

正因如此,蘇星雲的移民工作並未遭遇任何阻礙。大量難民從北方蜂擁而至。截止到1344年年末,灣灣島已經安置了20萬人口,這些人全部是從河南、山東、蘇北以及皖北地區招募而來的。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領地的運輸能力和糧食供應的極限。等到明年灣灣島糧食獲得豐收,再加上新一批船隻投入使用,移民的速度勢必還要進一步加快。

蘇星雲現在必須要認真對待貨幣這一問題了。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其本身並無任何內在價值,然而它在人類生產活動中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宛如一種潤滑劑,有力地促進了人類的勞動生產。例如,有兩個乞丐,甲擁有一塊錢,他付給乙讓其幫忙剪指甲,乙幹完活后,感覺頭髮長了,又將錢付給甲,讓甲替自己理髮。最終,錢又回到了甲的口袋。但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都享受到了服務,也都付出了勞動,兩人都創造了價值,這正是錢在其中所發揮的促進作用。

蘇星雲作為一名理科生,一直以來都對錢生錢的金融問題抱有一種偏見,他認為從事金融活動的人都是不勞而獲的。在領地的發展過程中,蘇星雲始終將提高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對於金融業,他一直持有一種打壓和不重視的態度。在這個時空背景下,蘇星雲到現在為止,在金融方面僅僅只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那就是針對領地中的民眾推行小額低息貸款,並輔以查封賭場的政策,從而徹底剷除了高利貸行業這一頑疾。

然而,如今蘇星雲的攤子鋪得過大,以往對經濟流通不夠重視的弊端開始顯現出來。迫使蘇星雲做出改變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現在手上竟然沒有糧食了。沒錯,確實是蘇星雲手上缺糧了。由於需要大規模地進行移民,蘇星雲現在手裡的糧食已經全部消耗殆盡。但是,雖然蘇星雲手上沒糧,領地中的領民手中卻還有糧食。他們手中的糧食年復一年地囤積著,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新糧慢慢變成陳糧,不僅質量會下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因為蟲蛀和老鼠等原因造成一定的損耗。

蘇星雲決定運用金融的手段將領地中民眾手中的糧食借出來。為此,蘇星雲設立了一個糧食借貸機構,併發行了一種特殊的票據,用以交換領地中民眾的糧食。根據規定,存一年定期可以獲得半成的糧食利率。然而,由於元朝寶鈔的惡劣名聲,蘇星雲對於僅憑一張紙就能換到領地中民眾手上的糧食缺乏信心。畢竟,老百姓已經被元朝騙過一次,因此他們對類似的事物變得極為謹慎。蘇星雲深知自己沒有主角光環,無法讓所有子民無償奉獻沒有回報

所以蘇星雲發行的票據並非簡單的紙張製作,而是採用水力壓力機壓制而成的貴重金屬板。這些金屬板分為金、銀、銅、鐵四種材質,每一種金屬板都堪稱是一種貨幣。它們表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四周邊緣還刻有防止被磨損的邊文,在當時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精美絕倫。其中,金票據可以在糧店兌換一等大米(為了方便借糧,蘇星雲將糧食進行了細緻的分類,並按照標準劃分了等級);銀票據可兌換100公斤糧食;銅票據可兌換10公斤;而鋼製票據則是一公斤。

當然,如果領地農民手中的票據是由當地行政組在向當地民眾借糧時發放的,那麼他們可以憑藉當地行政組開具的紙質票單,在當地的糧店兌換糧食並領取利息。當然啦,在進行兌換時,新政組和糧店都有專門的驗票設備,一旦發現票據的長寬厚、成色、重量有任何不對之處,就不會給予兌換,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假幣生存的空間。與此同時,對於那些被故意磨損的票據,同樣也是不予兌換的。

由於蘇星雲發行的並非輕飄飄的紙質票據,他也隨之公開並固定了票據的材質。如此一來,領地中的民眾開始逐漸接受這種借條。儘管借貸的糧食價值遠超過票據本身的價格,但由於有利息的吸引以及新政組的信譽擔保,蘇星雲所開展的糧食定期儲存業務進展得相當順利。畢竟,蘇星雲的目的並非通過金融手段牟利,他僅僅推出了糧食一年定期儲存這一項業務。

得益於蘇星雲創立勢力的新政組這一政府級別力量的主導,大量的糧食得以借貸名義給移民。當然,恐嚇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蘇星雲向民眾誇大地宣傳了在皮鞭下工作的惡劣條件,明確告知他們,如果兩年後不歸還糧食,就會面臨被送往基隆煤礦充當礦工的風險。雖然蘇星雲本性善良、心腸軟,但他對小市民的心態卻有著深刻的洞察。為了防止未來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他通過揭示嚴重的後果來打消人們心中想要佔便宜的念頭。

原本那些流離失所的移民,對於終於能夠捧起飯碗、嘗到生活的甜頭,並且憧憬著幾年之後能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心中充滿了滿足和感激。他們對蘇星雲所設立的規矩毫無怨言,因為在他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里,欠下的債務終究是要還清的,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兒。而且,蘇星雲這位慷慨的東家借出的錢財竟然沒有利息,這簡直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惡意拖欠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了嗎?

一年之後,九成九的移民都靠著自己的雙手,辛勤耕耘,一分一分地攢錢,將欠下的債務如數歸還。他們在田野間揮汗如雨,種植莊稼,養殖家畜,甚至有人投身於領地內的公共建設項目,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希望的田野。每次走進領地的行政中心,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期待和自豪。

賬房先生坐在高高的櫃檯後面,手中拿著毛筆和賬本,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每當有移民前來還款時,他總會熱情地招呼:「來啦,辛苦啦!這次又攢了多少呀?」移民們便會笑著回答,有的說:「這次多虧了領主的好政策,多收了幾斗糧食。」有的則說:「家裡的那頭豬長大了,賣了個好價錢。」賬房先生會仔細地記錄下每一筆還款明細,就像是在書寫著一個個勤勞致富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也有那麼一些家庭,他們或許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洪水,將莊稼沖得一乾二淨,家中的經濟支柱瞬間崩塌;又或許家中的頂樑柱因病倒下,無法再扛起家庭的重擔。面對這些不幸,新政組沒有選擇無視,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和集體討論后,公開宣布將延遲這些家庭的還款期限,並且詳細說明了清空這些家庭欠款的原因。

在基隆煤礦,蘇星雲堅決反對將那些因懶惰而拒絕勞作的人扔進礦井。他深知,真正的勞動力量來自於人們的自願和熱情,而非強迫。因此,他堅持聘請那些願意通過辛勤工作換取報酬的專業礦工和罪犯,讓他們在煤礦中發揮自己的價值。這樣的做法,不僅讓礦工們感受到了尊重和關懷,也為領地的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從社會經濟學的視角來審視蘇星雲的領地發展,可以發現其速度之快令人矚目,但這種快速發展卻顯得有些不太正常。大量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造船、鋼鐵以及航海運輸等關鍵領域。儘管農民們的收成還算不錯,但他們卻不得不面對工業剪刀差的殘酷掠奪;工人們雖然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但大部分公司的股份卻掌握在行政組手中,導致他們實際到手的工資遠遠低於應得的水平。整個領地中的民眾基本上都在溫飽線上下掙扎。

蘇星雲對工業剪刀差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明白,這是工業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是農業與工業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但他也深知,這種剪刀差如果過度擴大,將會嚴重損害農民的利益,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因此,他在推動工業化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

首先,蘇星雲設立了一個專門的資本管理部門,負責統籌規劃和使用這些資金。他們會定期召開會議,邀請各方代表參與討論,確保每一筆投資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同時,他也鼓勵農民們成立合作社,通過集體行動來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減少被工業剪刀差掠奪的程度。

其次,蘇星雲特別注重發展農業科技,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他相信,只有農業和工業齊頭並進,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均衡發展。因此,他在領地內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種植模式,幫助農民們提高產量,增加收入。他還設立了農業技術推廣站,派遣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們科學種植。

此外,蘇星雲還實施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比如減免農業稅、提供低息貸款等,進一步減輕農民的負擔。他還在領地內建立了農產品交易市場,方便農民們出售農產品,獲取更高的收益。

為了確保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蘇星雲還設立了一個獨立的監督機構,負責對資本管理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和審計。這個機構由生產者們選出的代表組成,他們有權隨時查閱資本管理部門的賬目和文件,確保資金的使用的確符合既定的計劃和目標。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將這個領地視為一個國家的話,這種發展模式無疑是實現工業化最快的途徑。儘管在工業化全面鋪開、生產財富過剩之後,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目前這個階段,工業化生產力尚處於起步階段,根本不會面臨生產過剩、物資浪費等系列問題。現在的狀況是,只要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能迅速被社會所消耗。

沒錯,這就是典型的舉國體制。當年新中國在滿目瘡痍、工業人才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正是採用了這種體制,在建國十六年之後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這其中固然有蘇聯援助的因素,但這一事實足以證明,舉國體制確實是實現工業化的捷徑。在蘇星雲的領地中,整個社會產生的財富在確保人民基本溫飽的前提下,被全面投入到鋼鐵、化工、機械、教育等基礎產業中。這裡沒有資本家之間的爾虞我詐和相互傾軋,也沒有為了維持小貴族情調而浪費在奢侈品生產上的勞動力。這一代領地中的人民,可以說是為發展無私奉獻的一代。

回顧歷史,英國工業革命犧牲的是那些在圈地政策中失去土地、被迫進入工廠的農民;美國工業革命犧牲的是那些平均壽命不足四十歲的工人;南北戰爭結束后,自由的黑奴們悲哀地發現,在工廠里當工人竟然比在種植園當奴隸還要凄慘;而在日本工業革命時期,犧牲的是那些生活境遇比當時非洲平民還要糟糕的一代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工業革命似乎總是要以犧牲某些群體的利益為代價。但蘇星雲堅信,他能夠保證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公平地奉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會有人利用這個過程為自己謀取私利。

現在,領地內的所有民眾都心滿意足,毫無怨言,也沒有人意識到自己被剝削。至少,在這個領地里,每個人都能維持基本的溫飽生活。與領地外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相比,這裡的民眾感到無比滿足。蘇星雲採取的是一種小步快跑的策略,當前正是關鍵的幾年,只要堅持下去,一旦突破瓶頸,工業社會將引領整個時代的潮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領地的街頭巷尾,人們可以看到孩子們歡快地在街道上奔跑嬉戲,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無憂無慮的笑容。婦女們在集市上忙碌地買賣貨物,手中拿著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神情。男人們則在工地上辛勤勞作,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希望。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鋼鐵產業雖然是在虧本運營,但對民眾銷售的鐵製品價格高昂。然而,鋼鐵消耗最大的幾個方面,如造船、生產機械零件,以及向巢湖延伸的那20公里鐵路,都是以低價銷售的。這些項目雖然短期內看不到盈利,但對於領地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特別是造船和移民初期,這兩個領域更是嚴重虧本。回顧歷史,西方人在大航海初期之所以能夠盈利,是因為他們打通了通往中華文明圈這個發達地區的商品銷售渠道。然而,如今的蘇星雲又能去哪裡尋找這樣的發達地區呢?南洋的各個島嶼雖然有漢民居住,但人口稀少,連一個大城市都沒有。

而在南洋的其他地區,則是印尼猴子的王國,從他們身上榨取油水,除了搶奪一些黃金之外,似乎別無他法。況且,熱帶雨林是各種細菌滋生的天堂,深知人力寶貴的蘇星雲不敢輕易在這裡浪費兵力。對他來說,現在最缺的不是黃金,而是糧食。因此,目前的航海活動實際上是在不斷投入資金,短期內看不到回報。

在領地的農田裡,農民們辛勤地耕作著,他們的臉上雖然滿是汗水,但眼中卻充滿了希望。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莊稼茁壯成長,一片豐收的景象。而在工廠里,工人們也在忙碌地工作著,他們的雙手不停地動著,生產出一件件精美的產品。他們的臉上雖然有些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但是航海活動還是給蘇星雲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在大海上航行時,他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小島,這些島嶼往往是候鳥遷徙時的落腳點。候鳥在這些島上排泄,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堆肥,積累了豐富的硝石。蘇星雲記得大英帝國曾經為了智利的一個因類似原因形成的硝石礦小島而發動過戰爭。這個細節引起了蘇星雲的注意,他開始指派專人駕船去尋找這樣的島嶼。經過一番努力,探索隊終於有了發現。根據當時的地圖來看,這個小島位於日本薩摩藩的南部。考慮到當時日本的生產力水平,航海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蘇星雲很自然地將這個小島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令人驚喜的是,這些產硝石的小島並非孤立存在,而是一整片群島。作為來自後世的蘇星雲,他毫不客氣地將這片群島命名為釣魚島嶼群,並且給每個島分別命名為一號釣魚島、二號釣魚島、三號釣魚島,以此類推。有了釣魚島群的硝石礦作為支撐,蘇星雲的硝酸工業產能短板得以補齊。

隨著更多類似釣魚島嶼群這樣的產硝島嶼在大海上被發現,土化肥這種新型產物開始出現。這對於人多地少的黃州主基地的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黃州主基地的糧食產量終於突破了長期徘徊的瓶頸,開始穩步增加。農民們歡欣鼓舞,他們在田間辛勤勞作,汗水滴在泥土裡,孕育出了更加豐碩的果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位面開拓者:夢想與旗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位面開拓者:夢想與旗幟
上一章下一章

第50章 解決工業剪刀差 發展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