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平等

第16章 平等

因為爽與素質,所以在其他人面前毫不顧忌地追求自己的精神滿足。也同樣是因為爽與素質,要在其他人面前克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做出波及旁人的事,除非被波及的對象認同自己的行為。

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行為模式,就是王遙行走世界與感悟世界時慣用的模式。

讓凡人覺得有情、狂傲、端正(正派),就是王遙這個慣用模式的特點。

如果認為這只是一種普普通通的心境狀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十大掌門在王遙展現出凡境極限的實力之後,普遍認為凡境極限的實力修為只存在於理論之中,實際上凡人難以達到這個高度,甚至成就超凡境的仙人都要比達到凡境極限更簡單。

認為達到凡境極限比成為仙人還困難的判斷沒有錯,但他們對凡境極限的認知還不夠全面。

因為他們見到的只是王遙實力方面的展示,可想要真正達到凡境極限,心境也要與之匹配才行。

別說屹立在凡境巔峰的人,就算是掌門級或大宗師級高手,又怎麼會跟普通的第三境宗師一個心境呢?

因此凡境極限的心境也跟尋常的凡境武者完全不同。

王遙在人間遊歷時所用的心境,便是凡境極限的心境——超凡,但是很俗。

俗在王遙的慾望重,追求極致的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

超凡在於王遙對精神上的惡意並不在乎,對物質上的享受並不依賴別人的評價,而是以自己為主。

這種極致的心境是正常修鍊的人幾乎無法達到的。

正常的心三境想要晉級超凡境,必須要先放下自己的慾望,積累並學習對於世界本質的深層次認知,以此填充自己的邏輯。

對世界的認知始終流於表面,就一定無法發自內心地做到心性與行為統一,真正達到超凡脫俗。

所以心三境向心四境的轉變一定是慾望向理智的轉變,這才是晉級超凡境的正道。

心境從無到聖的階段是,無心境普通人——心一境——心三境——心五境聖人。

但這並不是一個單純通過積累就能厚積薄發達到最終階段的線性過程。

普通人的思想是迷茫的,慾望是混亂的。

心一境開始認清自己認清世界,找尋自己的慾望。

一直到心三境,思想變得明確而堅定,慾望也會變得深沉。

想要突破心三境達到超凡境,則需要將慾望轉變為理智,收集信息、不斷完善邏輯、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

直到最後,建立起完善的邏輯,慾望也因此達到極致,徹底明悟慾望的本質。

所以心境分為思想與慾望兩條支線,並且這兩條支線是性質完全不同但卻相輔相成的。

思想的路線是:迷茫(普通人)——清醒(心一境)——堅定(心三境)——完善(心四境)——完美(心五境)

慾望的路線是:混亂(普通人)——找尋(心一境)——渴望(心三境)——反省(心四境)——極致(心五境)

思想方面雖然是不斷蛻變的,但是在慾望方面,心四境的慾望反而會因為持續不斷地思考和反省而被壓制到無法展開。

仙人確實也十分渴望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和精神慾望,但是他們會不斷思考一個問題。

我想要得到的東西,真的是我「真正意義上想要得到」的東西嗎?

之所以會這麼想,就是因為仙人的認知已經開始從微觀逐漸轉向了宏觀。

他們會認識到,我低價享受的服務是通過對廉價勞動力的剝削而得來的,我享受到的24小時便利服務是擠佔了他人休息時間得到的。

這些宏觀上的對經濟、體制、政治政策、文明路線的思考,就使得他們不得不壓抑自己強烈的慾望,轉而去通過學習、實踐得到更多的知識,以這些知識來完善自身的邏輯和認知。

最終他們會探尋到自身慾望的本質,明悟最極致的慾望是什麼。

而他們最初在心一境階段探尋到的慾望,則會蛻變為他們內心真正的極致渴求。

而這份極致的渴求,通常就是普通人認為的【假大空】或者【漂亮話】。

人類礙於種種限制,無法認識到聖人的思想與慾望,所以他們無法理解。

在無法理解的狀態下,他們無論是狂熱的崇拜還是無腦的詆毀,都只是徒勞地浪費自己的時間。

所以王遙對封神禁令還是很認可的。

世上無神聖,眾生皆有靈。

凡人拿聖人的話辯經,無論是輸是贏,都只是對個人毫無價值、對社會只有負面影響的愚行。

只有當世界上不存在聖人言行的時候,每個人才會動腦思考每一件事情的對錯。

而不是一遇到大事就「引經據典」,做出一副如我所料或者先賢早就說過的樣子,對自己不了解的事件評頭論足。

心三境的人倒是可以提前接觸聖人言行,不過,這有利也有弊。

利就是可以提前感悟聖人言行,走上成聖的快車道,不走任何彎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弊就是他們無法將自己的慾望錘鍊到極致,永遠斷絕了達到凡境極限的可能性。

聖人也是從普通人開始修鍊,一步一步走上來的,所以他們也曾有過樸素的慾望。

但無論是多樸素的慾望,最終總是會升華成幾乎相同的慾望。

有人在剛踏上修行之路上的時候說【我要踏遍這五湖四海,戰最強的敵人,喝最好的美酒,上最美的美人】。

也有人在純粹的酒肉朋友遭劫時說【我的兄弟不能沒有地瓜吃】。

而這些樸素的慾望,在心靈不斷蛻變、認知不斷完善之後,都會變成相同的一個目標。

【平等】

他能做得,為何我做不得?

我能做得,為何它做不得?

世上總有人想凌駕於他人之上。

世上也總有人拼盡全力也只是想達到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

能夠交流的,便是人。

只要是人,生來便沒有什麼不同,【也不應該有什麼不同】。

慾望的極致是平等。

自私的極致是無私。

總有人無法理解這個簡單的道理,這很正常。

因為無論心境達到何種高度,只要還沒有真正成聖,總會有人行差踏錯、萬劫不復。

因為修鍊、思考所追求的,便是極致的享樂。

而對有些人來說,只要達到一定階段,他們無需努力也可以得到極致的享樂。

墮落,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解脫。

從無盡的思考與知識中解脫。

這些墮落者,有的很幸運,有的很不幸。

幸運的人是在感受到精神空虛之前便已經再也無法進行思考了。

不幸的人是在享受物質極樂的時候便感覺到了空虛,可他們無論做什麼無私奉獻的舉動都無法麻痹自己的內心,只能獲得短暫的寬慰。

凡人的空虛是可以用【毒】來填補、麻痹的。

仙人的空虛則是永世纏繞的夢魘,就連酒精也無法真正麻醉仙人的大腦。

所以,四象世界沒有墮落的仙人。

精神墮落的仙人,在作「惡」之後終歸會自己了結自己的生命。身體墮落的仙人,則會被聖人出手消滅,徹底處理乾淨。

說來也是有趣,身體墮落的仙人是感悟天道被天道同化的怪物,所以這種人可以說是被天道污染。

精神墮落的仙人是沉溺於物質享樂的人,所以他們可以說是被人道污染。

畢竟普通人的慾望就是混亂的,只知道追求物質享受而不知道滿足精神需求。

將精神與物質、個人與集體完美區分開,明確好與壞、善與惡的定義,精確把握做事的尺度。

這就是凡境心境的極限,也是文明初級階段達到極致之後,該文明中的大多數普通人的心境狀況。

王遙的這種心境對陳曦來說很好把握,但是,好把握不代表不麻煩。

如果王遙能跟他們三人一樣,時刻保持聖人心境,她就根本沒有必要向王遙隱瞞斯蒂爾的具體情況。

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不同行為習慣帶來的蝴蝶效應。

畢竟王遙的心性就是如此,他就想要感受物質世界中完整的樂趣,所以在綜合權衡之後,保持心三境極致的心性是符合王遙利益最大化需求的。

陳曦如果讓他不要在斯蒂爾相關的事情上保持凡人的心境,王遙也肯定會接受陳曦的提議。

不過,陳曦並不想改變王遙的行事風格,不僅僅是出於個人的願望,也是基於對斯蒂爾的「公平」。

在了解斯蒂爾的具體情況之後,陳曦也希望斯蒂爾能受到更為公平的對待,由她自己選擇「被束縛」的程度。

用自己的權力交換利益不是錯,但被迫用自己的權力交換自己不想要的利益,這種情況就一定是錯誤的。

斯蒂爾已經被迫用自己的權力交換了很多不想要的利益了,陳曦不希望她來到四象世界還無法得到公平的對待。

王遙與她的相處模式並非斯蒂爾自己可以選擇交易的權力,也就是說,王遙無論怎樣對她,本質上都不會幹涉到她的自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章 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