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紫霄宮中起爭執
神武一看這六個蒲團,再想想在內室鴻鈞對自己說的話,瞬間汗流浹背,心想絕對是鴻鈞在試探吾連忙後退幾步。
哪知通天見神武這樣,眼神一轉輕輕一推,神武直愣愣的往蒲團倒去,神武來不及吐槽通天不講武德,只好扭過身子,試圖用手腕轉變方向。
卻發現周身法力無法運轉,正要帶著開心認栽,甚至已經開始安慰自己通天全責的時候,哪知蒲團散出光華,將神武彈開,神武便起身。
轉頭看去通天正捂嘴偷笑,神武見狀忿忿說道,通天前輩不如笑的大聲點。
通天正了正神色說道,吾不能對老師不尊敬。
神武正要回嘴,伏羲溫和的說道,通天道友就不要戲弄小輩了。接著又看了看太上說道,還是請道友先試試。
太上也不矯情,周身顯出黑白色清靈道韻,中間又有古樸混沌之色飄出,然後一步邁出盤坐在蒲團之上,蒲團湧出朵朵青花,似在雀躍欣喜。
元始通天二人也顯出道韻,雖然坐了下去,但蒲團卻無半點反應,元始見狀正要起身,暗嘆無緣。
太上見狀顯出三花,元始二人,見狀心領神會,也顯出三花,與太上溶於一起,三人三花一聚,卻是異象橫生,顯出一座巍峨山峰三清坐下蒲團顯出玄黃之色,湧出金蓮朵朵。
伏羲見狀,先是抬手向三清賀喜,然後又看了女媧說道,三清道友血脈之像實為神妙,可惜吾等兄妹卻是可惜了。
那知女媧正坐在蒲團上學著伏羲的樣子,故作嚴肅的說道,伏羲道友切莫灰心,這蒲團機緣,不僅是檢驗修為,貌似對道法也有不同感應。
說罷周身顯出造化之像,蒲團也和受到刺激一樣,顯出各種奇珍異獸在女媧周身飛舞。
伏羲顯出七色霞光,四周點綴無數星辰,星羅萬象,中間又顯出一莊嚴法相。許久蒲團未有反應。
太上見狀安慰道,道友見識廣博實在令人艷羨,然大道深邃,想必他日定有機緣。
伏羲謝過太上,正要起身,忽的好似一陣風吹過,伏羲心念一動出現在女媧身邊,護住在女媧身後觀察異象的神武。
然後有一紅光閃至另一蒲團,不過須臾紫霄宮門前就顯出各色本源道法遁光。
一中年長須道人向伏羲拱手一禮說道,感謝伏羲道友為貧道解惑,方才知曉鴻鈞道友仙道高絕,紫霄宮內唯有大道或是本源方可動用。
那知坐在伏羲座位上的黑衣男子卻是扭過頭來說道,惺惺作態大道之路,哪有不爭,如此機緣竟然主動放棄。
伏羲正要回嘴,哪知一道霸氣的聲音從一個火球中傳來,區區機緣又如何?汝看紅雲那蒲團好歹還泛點紅光,汝卻一點都沒。
正要往下說,一漢子也接話道,那是的,吾等兄弟要是有如此丟臉之人,早就被某家丟入血海之內了,鯤鵬見倆對頭一起說自己隨即冷哼一聲,轉過身去,不再言語。
坐在泛紅蒲團上的紅雲也對和伏羲交流的長須道士招呼說道,鎮元子這裡仇人多別惹事。此話一出,鎮元子汗流浹背。
血色道袍的陰冷男子哂然一笑,紅雲見狀正要理論,鎮元子向男子道歉說道,前些日子吾等二人言語之間些許冒犯,如今大家齊聚紫霄,也算有同窗之誼還請冥河道友勿惱。
冥河聞言面色稍微好轉,紅雲一臉不屑的說道,反正也是吾打贏了。
女媧身後的神武心中暗想,雖然演義小說不可盡信,只是這紅雲當真勇猛。
許是冥河生性隱忍,又或許不想給鴻鈞留下壞印象,也不惱怒,反而向鎮元子拱手笑了笑。
接著說道,鎮元道友本是無心之舉,貧道也不是小氣之人,倒是見得道友地書玄妙,頗有精益,還要感謝道友才是。
鎮元子聞言也不好為紅雲說情,只得禮貌寒暄一二,便立至紅雲身側。
場面也算平息下來了,過了許久,從門外進來兩襤褸道人,一人面相削廋,一臉苦相。一人卻是方正威嚴之像。
進門打量一下,卻向紅雲徑直走去,說二人從東荒遠涉而來,如何不堪疲憊。
眾人一臉鄙夷,一身著黑色冕服的男子更是直接說道,爾等好生不要麵皮,吾等俱是大羅超脫歲月長河,雖洪荒廣大,威能不顯。
但也不至於來一個紫霄宮就這般模樣,你們兩兄弟也是越活越回去了,連一點大羅傲骨都無。
准提正要回嘴,一旁的接引搖了搖頭,只是一臉殷切的看向紅雲。
紅雲望著那目光頭低了一下,又用手擦了一下額頭,起身笑道,兩位道友曾於道魔之爭救下吾之性命,如今跋涉辛苦,吾又何須吝嗇些許機緣,只是要委屈准提道友了。
說完便起了身,接引坐上去蒲團看了看前面幾位,顯出一莊嚴道觀,隱約看見凡俗之人,凡俗之事,卻又透出縷縷道光,蒲團顯出諸多舍利,散出十二色琉璃光。
看了看身後的准提,面色更苦,忽而望見三清,福至心靈,頭上異象一變顯出純金之氣。
准提見狀,也顯出一菩提樹,將鯤鵬坐下蒲團引至身下,但並無異象顯現。
鯤鵬正要嘲笑並讓准提歸還,那知紅雲卻是向前一步,也不言語只是攔住中間。
接引見狀對準提說道,師弟還不夠純粹。
准提聞言對著天靈就是一下,一尊寶相莊嚴的佛像顯出,坐在菩提樹下,而後融於菩提樹中,頭上菩提樹向接引純金之氣飛去,兩人蒲團顯出青、黃、赤、白、黑五色。
鯤鵬見狀也只得罷手,那知紅雲對著鯤鵬說道,接引道友好生了得,鯤鵬面色赤紅正要動手,只見二人皆是動彈不得。
台上出現手執竹杖的道者,無甚異樣,只是淡淡說道,吾為鴻鈞。
語畢,紅雲卻是出現在鎮元子身旁,鯤鵬亦是到了冥河身邊。眾人見狀,皆是高聲呼喊道。望道祖慈悲,以全弟子求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