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宋朝皇帝和文人大盤點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宋朝皇帝和文人大盤點

【一口氣看懂宋朝皇帝那些事#宋朝#歷史】

這是中國歷史上高度繁榮的朝代,GDP總量占當時世界經濟的22.7%,沒有宦官專權,也沒有軍閥割據,儒學復興,科技井噴,人口迅速增長,共歷18帝,享國319年。

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來看一看宋朝皇帝的那些事。

宋朝從公元960年到1279年,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史學家曾評價它為「華夏民族之文化,隸屬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將領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了帝位,建立了新的朝代。因為趙匡胤沒有自己的爵位和封地,所以他便以自己曾經做官的地名將這個新的朝代命名為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策略完成了全國大部分的統一。

為了避免晚唐時期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趙匡胤採取了重文抑武的方針,加強了中央集權,通過兩次杯酒釋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局面。

趙光義在位16年,在一天夜晚同弟弟趙匡胤飲酒之後十分盡興,可第二天清晨卻被發現離奇去世,享年50歲,這便是「燭影斧聲」的故事由來。

趙匡胤去世后,皇位由其弟弟趙光義繼承。趙光義在位的22年裡使用政治手段迫使吳越王和割據漳泉二州的勢力納土歸降。

之後又親征太原,消滅了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在其統治期間採取治國御將的方針,使得宋朝在崇文抑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曾兩次出兵企圖收復丟失的燕雲十六州,但都被遼國擊敗。從此宋朝對遼國開始採取防守態勢。

在高梁河之戰中,趙光義大腿中了兩箭,傷勢始終未能痊癒,最終導致病情加劇,駕崩於萬歲殿。趙光義病逝后,由他的三兒子趙恆繼承了皇位。

趙恆在位之初任用賢相,勤於政事,開啟了咸平之治。在主戰派宰相寇準的勸說下,曾御駕親征挫敗遼軍,達成澶淵之盟,為宋遼兩國換來了百年時間的和平。

在位25年後在開封的延慶殿病逝,享年55歲。

宋朝的第4位皇帝就是被稱為老好人的宋仁宗趙禎。趙禎即位的時候只有13歲,因為年幼一直由皇太后垂簾聽政。

趙禎在位期間爆發了第一次宋夏戰爭,經過三年的苦戰,雙方簽訂了慶曆合議。遼朝在這次宋夏戰爭中趁機逼迫宋朝提高了歲幣的數額,也就是歷史上的慶曆增幣。

趙禎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期間也曾開展了慶曆新政,想要進行改革,但最終因為反對勢力過於龐大而被迫終止。

54歲時病逝,但趙禎並沒有留下直系的骨血,而是將皇位交到了他的養子趙曙手中。

趙曙雖然不是宋仁宗的親生兒子,但好歹皇位還是在趙光義一支的血脈上。但這個趙曙雖然有當皇帝的命,卻沒有享樂的福氣,只做了4年的皇帝就因病去世。

將皇位交給了自己的長子宋神宗趙頊。此時的宋朝已經陷入了積貧積弱的困境,趙頊只好以軍權的力量強行支持王安石進行熙寧變法,推行了大量的新政並出兵攻打西夏,收回的五州之地。

可在守舊派的不斷施壓下,新政開始搖搖欲墜。宋朝也在之後與西夏的戰爭中兩次戰敗,38歲的趙頊最終憂鬱而逝。

因為趙頊的英年早逝,朝政大權由垂簾聽政的皇太后高氏所把控,守舊勢力再次走上朝堂,直到8年後高氏去世,宋哲宗趙煦才開始親政,新黨得以重新執政,同時黨爭也愈演愈烈。

趙煦公在位15年對西夏發動了兩次戰爭,最終使西夏臣服,只可惜年僅25歲便英年早逝。他的弟弟趙佶成為了宋朝新的皇帝,這個宋徽宗趙佶就是開創瘦金體書法的那個藝術性皇帝。

他在位時期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利用皇權推動繪畫,金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將皇位禪讓給了兒子趙桓,最後父子二人都在靖康之變后被金人俘虜押往了北方。

靖康之變發生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轉至南京登基,建立了新的政府,史稱南宋。他任用岳飛、韓世忠等名將抵抗金軍,以放棄舊有的疆土和對金朝稱臣納貢為代價,達成了紹興和議,奠定了南宋偏安的局面。

而趙構卻在事後聽信讒言,誅殺了岳飛,長期委任秦檜為相,走著不知道對金朝求和的路線。在位35年後將皇位禪讓給了養子趙昚,自己則退居太上皇,開始頤養天年,活到了81歲。

有意思的是這個趙昚卻是趙匡胤的7世孫,宋朝皇帝自此回到了趙匡胤一脈的手中。

趙昚平反了岳飛冤案,開始啟用主戰派人士,勢必要收復中原。百姓的生活也開始逐漸安樂,史稱乾淳之治。趙昚當了27年的皇帝后也要想想當太上皇的福,就把皇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趙敦。

趙敦剛剛繼位的時候確實有想著革故鼎新的想法,但是趙敦這個人懼內心理嚴重,以至於荒廢了朝政,聽信讒言,疏離的太上皇,引起了南宋的政治危機。

在位5年就把父親的成果消耗殆盡,使南宋開始走向衰敗。不久之後趙敦被逼退位,宋寧宗趙擴在大臣們的擁戴下繼承了皇位,追封岳飛為鄂王,削去了秦檜的封爵,著力打擊了投降派。

但趙擴在位的30年裡,前期朝政被大臣韓侂胄把持,後期則被楊皇后控制,57歲時病逝。

宋朝的第14位皇帝是宋理宗趙昀。趙昀在位的前10年王權一直被權相史彌遠所把持,趙昀只好不理政務,縱情聲色,直到29歲時趙昀才開始親政。

他一改往日縱情享樂的態度,開始澄清吏治,整頓財政,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派兵聯盟滅金,立志要忠心大宋。

但晚年的趙昀又開始沉湎於醉生夢死的荒淫生活之中。朝政相繼落入到了賈似道等奸相之手,國勢岌岌可危。趙昀死後,因為膝下無子,皇位便交給了他的侄子趙禥。

趙禥繼位的時候,金朝已經滅亡,蒙古帝國的軍隊開始大舉南下。但在國難當頭的時候,趙禥卻把軍國大權交給了賈似道執掌,使得南宋的形勢變得更加危急。

趙禥當了10年的皇帝,在35歲時駕崩於臨安。他的次子趙顯即位時,元軍已經兵至臨安,沒過多久,趙顯投降了元朝,被元世祖忽必烈遣送到吐蕃留學。

文天祥等大臣決定在福州擁立趙昰稱帝,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張世傑為副元帥,圖謀再度中興。此時天下還有小部分在宋朝的控制之下,軍隊也有20多萬,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元軍的實力。

不久之後就失去了長江以北最後的據點。宋朝君臣大部分時間都只能在海上度過,士兵遠離故土,家眷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宋軍只好在崖山展開最後一戰。

崖山海戰戰敗后,陸秀夫背著宋朝的末代皇帝趙昺在崖山跳海而亡,10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國祚319年的宋朝至此滅亡。

——「這麼看,版圖不是很大,但是還能撐這麼舊,還是挺強的,可惜了燕雲十六州啊。」

——「宋朝因為先天原因,丟失了燕雲十六州,沒有戰馬的供應,導致永遠都用步兵扛著騎兵,所以覺得宋朝軍事太弱。」

——「實際上就算有燕雲十六州,宋朝該是這樣還是這樣。因為制度在那呢,文人當國,自古以來就沒有軍事能強的。」

——「宋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死的太早了,真是可惜。」

——「錯了,是死的太早的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要麼就早死,要麼就讓你絕嗣,你說這事都是誰幹的?」

——「宋朝之後,文化基本就已經停滯了,科技基本也沒有更多的增長了。」

【一口氣看懂宋朝文化到底有多興盛。#宋朝歷史#歷史小知識#宋朝文化】

都說宋朝的文化繁榮,人才輩出,那些耳熟能詳的文化人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起捋一捋橫跨319年的人物關係譜。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也就是北宋。在北宋的167年裡,是歐陽修和蘇軾兩代文壇領袖為代表的時代。

967年,隱逸詩人林逋出生,他一生不做官,不娶妻,只喜歡吃梅養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後人稱他為和靖先生。

8年後,南唐千古詞帝李煜身陷囹圄,不在一個七夕之夜被毒酒身亡,臨死前留下了那首「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虞美人》。

公元984年,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出生,他也是第一個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人。5年後,范仲淹出生,他一生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準則,發起了慶曆新政,推行改革,世稱范文正公,後輩似於孔廟及歷代的帝王廟。

公元991年,晏殊出生,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後世孫啟為北宋以生家出祖。47年之後,晏殊將會老來得子,生下人生中第7個兒子晏幾道,這父子二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二晏」。

而北宋的第一代文壇領袖歐陽修則在1007年出生。和他年齡相仿的有宋詩的開山祖師梅堯臣,以及與梅堯臣並稱為「蘇梅」的蘇舜欽。

公元1009年,蘇洵出生,直到28年後,他將生下北宋的第二代文壇領袖蘇軾,所以這麼算起來,我們比較熟悉的范仲淹應該算是蘇軾的爺爺輩。歐陽修則是蘇軾的父輩。

10年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出生,世稱南豐先生。1021年,王安石出生,拜相后開始主持變法,因受保守派的排擠,多次被罷相復相,同時開創金陵新學,以風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史稱王荊公體。

雖然王安石和曾鞏都比蘇軾要大十幾歲,但他們也算是同一時期的人物。蘇軾的弟弟蘇轍則比他小4歲。蘇軾的門人遍布,有前四學士,還有后四學士,其中蘇門前四子中的黃庭堅1045年出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秦觀則比他小4歲,年齡小一點的晁補之和張耒相差1歲,為1053年生人,另一位蘇門的學子陳師道也是這一年出生的,再加上後來的李廌,這6人又被稱為蘇門六君子,這些人纔則比蘇軾要小10多歲,可以說蘇軾是在北宋文壇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人物。

而在蘇門后四學士中,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就是其一。1084年,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成為了日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

在宋徽宗即位到北宋滅亡的這最後27年中,蘇軾、蘇轍、蘇門中的4位君子也先後去世,北宋的文壇伴隨著朝廷的滅亡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一路南下偏安漂泊的李清照彷彿就是當時人們生活的寫照,而這國破家亡的背景也造就了南宋文武雙全的一干詞人。

1103年,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的岳飛出生,先後4次從軍,帶領岳家軍揮師北伐,收復失地,其代表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更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

靖康之難前後的兩年中,南宋四大詩人陸遊、范成大、楊萬里、尤袤先後出生,他們將成為南宋文壇未來的領軍人物。

1140年,南宋歷史上武力值最高的文化人辛棄疾出生,然而就在辛棄疾出生的兩年後,岳飛去世,整個兩宋期間最能文善武的詞人硬挺著托起了整個王朝。

1143年,辛棄疾的好友陳亮出生,他是宋詞中豪放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創立的永康學派反對和議,力主抗金。辛棄疾的那首《破陣子》就是為他而作。

1155年,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出生,人稱白石道人,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所不通。他一生不曾為官,終身許身江湖,靠著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背著琴簫天涯流浪。他也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之一。

1190年,那時候寫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元好問出生,他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學的代表。

他的詞也是近代一朝之冠,高於兩宋的名家。不久之後,辛棄疾、陸遊先後與世長辭。1236年,文天祥出生,成為了南宋最後的脊樑。

在最後的幾十年南宋文壇出現過永嘉四靈、江湖詩派等文人群體,直到1278年,42歲的文天祥被捕,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後從容就義。

隨著南宋的末代皇帝趙昺在崖山跳海而亡,10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319年的兩宋文化史也就此落幕。位卑未敢忘國憂,事定猶須待闔棺,這便是南宋最後的輓歌。

下一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成吉思汗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再興與文天祥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宋朝皇帝和文人大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