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給讀者的話:歷史這個東西

第388章 給讀者的話:歷史這個東西

作者三本書都會在長篇中給讀者講一些正經話。

不會放在前面,以免浪費彼此時間。

早就給讀者寫了一個解釋背景的話,計劃主角『死亡』后發,今天一看字數,咦,一不小心都八十多萬了,那發這兒吧。

這一章挺長的,一章頂四章。

說說野史來源,明朝權力架構變化過程,以及明史為何是現代史。

…………

書評區有位學弟點到黑手是哪部分人,簡單說說這個野史。

來源是天啟朝司禮監太監劉若愚《酌中志》的記錄。

這本書二十四卷,原本不知所蹤,清初文字獄刪刪減減,到現在都無法統計有多少版本。

抄本卷名都不一樣,內容更是千奇百怪,每個人都夾帶私貨,抄來抄去完全走樣,清代又抹黑明宮,助長了野史泛濫。

(只要有這書的圖書館,不會少於四版,彼此內容都不一樣,很多內容倒像是清朝的小說)

當下互聯網中,明末官場一半野史,都是各種版本的酌中志演變而來,涉及明宮的野史更是九成來自酌中志(大家從別地方看到的都是)。

比如有一段記錄楊鎬串聯東林與女真走私。錦衣衛綉春刀的電影設定也是借鑒的這個橋段。

很多網文作者借鑒了人家的記錄,不知道出處,還以為是正史呢。

包括很多讀者跟我嚷嚷,爭議東林、袁崇煥、晉商等,作者實在不知道該跟您聊點啥。

您看了別人的小說,可能故事情節印象深刻,下意識當做了真事,自己欺騙自己,再多看一點,積累下去就明白了。

劉若愚和丁紹軾(天啟朝閣臣)做起居郎時很熟,他是個太監,比起文人的史冊,酌中志寫了很多內宮諸事,對后戚、武勛、皇帝之間的關係用了大量篇幅。

其中一段說:黨爭烈烈,邊關屢敗,閣武孤立,勝局無望。套虜為鑒,封貢平和,漢奴換血,以期滅虜。逆潮凶煞,閣武崩逝,帝位交替,詭計夭折。

上面是我的記憶啊,大體應該是這樣,有興趣去圖書館找找,網上娛樂化的歷史不可能搜到來源(學弟每天在捧場,看到請在書評區留個照片)。

這裡的『閣』就是被魏忠賢孤立的丁紹軾;『武』就是都督府武勛、英國公為首的核心公侯;套虜就是漠南河套的韃靼人。

這個記錄演變出很多野史陰謀,最典型的兩個:武勛在接應東虜劫掠;豪商通過張家口走商求保全性命。

丁紹軾天啟六年患病,御史診治,第二天治死了,這段子熟悉不?

英國公、定國公、鎮遠侯、西寧侯在崇禎登基前後接連去世,本就被文臣排擠的五軍都督府瞬間垮掉。

崇禎朝比天啟朝最弱的一環,就是京營殘留的兵力不再協防薊鎮和北直隸段的內長城,朝廷靠孫承宗的督治兵部守著千里防線,純屬痴人說夢。

英國公的生死,就是明朝五軍都督府的生死。崇禎二年後,五軍都督府徹底散架,張維賢算是武勛在權力場的最後聲音。

別看五軍都督府沒有調兵權,失去武勛,兵事失去執行力,一切都完犢子了(這個道理前面說過),連皇莊佃戶、順天府屯田衛都散了。

明朝在萬曆後期,已經癌症晚期,沒救了。

崇禎二年,皇太極登門,第一次送來『病危通知書』。

涉及兵事的一切基礎消失,調兵權就是個笑話,內閣六部和皇帝玩的再花也玩不下去了。

也就是說,崇禎剛登基的時候,他救國的一絲絲可能還在,可惜一頓騷操作,自己玩崩了。

就算他再勤快,吊樹上殉國,也逃不掉亡國大責,而且封建王朝,皇帝是永遠的第一責任人。

作者反正對崇禎挺討厭的,哪怕強迫自己中立,也找不到什麼事件支撐起好印象。

他16登基,放縱東林清算天啟的寵臣,自己砍自己的手,在18歲的時候就註定是亡國之君,能活到34歲完全是靠他老祖坐江山的慣性。

瘦死的駱駝,最終還是讓他折騰沒了。

……

小說中武勛聰明,因為那批人還活著呢,不僅京城活著,江南的魏國公也活著呢。

這『最後一批』武勛,從黨爭一路血殺出來的人物,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的錘鍊,一個比一個謀的深。

可惜謀的不在正路,但不能否認他們是聰明人。

一直沒出現的魏國公徐弘基是個老陰貨,投降東虜的徐允爵,純粹是個奢靡無度的公子哥,跟他老祖徐鵬舉一樣的紈絝。

徐弘基是能遙控東林、昆黨、浙黨、復社的謀主,遠比大多數人想象的陰險,比如崇禎放棄商稅,就是徐弘基的謀划,他根本沒出現,通過一系列拐彎抹角的安排就達到了目標(小說中後面給您說這個布置,看過的人不得不誇一句:天秀)。

這樣的人物在博弈很正常,不知道的讀者總要說我瞎扯,哎~

徐弘基死於崇禎十七年,這麼一看,南明也是倒霉,留這位在,也許真能像南宋一樣存在很多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大多數人看到的歷史,包括互聯網,展示的都是士大夫的記錄,《酌中志》這種內宮記錄都被逼著成為了史。

正史是經過考證,人物、事件、實物、地方志、當事人筆跡原本等,互相佐證的歷史。

若沒看過佐證過的專業史,對武勛的力量很難形成整體概念。

野史是根據正史事件倒推出來的當事人動機,永遠不會得到證實,這就是小說。

小說里討論歷史真假,那就跑偏了。

帶著殘缺的史觀,帶著別的野史背景看小說,既不是解壓,也不是圖樂,完全是瞎看,自己糊弄自己。

既然寫小說,就要有目的。

接下來咱們聊點干東西。

…………

捋捋明朝的權力變化過程(以下內容可能過幾天會被掐掉,您看到就看到了,看不到俺也沒辦法了)

前面說過,借來的權力不是權力。

咱們先明確一個概念,皇權就是正統大義、民心顯現,相權就是官府施政權、治世權。

明朝的架構是皇帝、內閣、內廷,名義上三者互相制衡。

武勛呢?

別急,您聽我說。

明朝的架構本質:皇帝在往出借權力。

內閣、內廷都是這麼誕生的。

朱元璋出身貧民,驅除韃虜、恢復華夏,是史冊中真正的大義英雄,他有這個民心基礎。

朱明皇帝在史冊中被稱為絕對皇權時期,遠比唐宋皇帝集權。

就是因為所有的權力來源是皇帝,主次完全不同,朱明不需要士紳支持就擁有大義,穩坐天下。

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四代皇帝完善了這個架構。

朝臣提議內閣人選,皇帝來認命。

至於內廷,乾脆是皇帝的奴婢,明朝時期的權閹可不少,可他們沒有一個人能控制皇帝。

所以這個架構一開始就很虛,內閣是皇帝的秘書,內廷是皇帝的奴婢,武勛是皇帝的親戚。

武勛就是皇權的一部分。

朱元璋殺掉大部淮西勛貴,把朱家女全嫁給武勛,朱棣再來一代,無論是開國勛貴、還是靖難勛貴,留下的武勛已經成為皇家人。

但朱家父子聰明著呢,這時候如何避免后戚干政呢。

從老朱控制朱允炆妃子出身就能看出來,拒絕所有武勛出身的女子,家族有三品大員以上都不行。

他自己說朱家乃百姓,要娶百姓女。

老朱這心眼通透啊,朱棣更是完全領會了這個內涵,皇子就算娶罪民女,也不會娶權貴人家的女子。

這個祖訓成為定製后,明朝徹底杜絕了后戚干政。

但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無論多集權的皇帝,他也是人,獨裁必完蛋,王朝想長久,首先得分權。

明朝架構是皇帝一手制定,這就導致權力隨時可以收回去。

太假了,而且有很惡劣的開始。

老朱和朱小四這樣的皇帝太危險,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誰有威脅殺誰,若接下來的皇帝都這樣,明朝根本不可能延續276年。

怎麼辦呢?

皇權與士大夫博弈三千年,在明朝當然有特色。

開國時候的文武制衡,其實就是皇權與相權博弈的開始,這與別的朝代不一樣,皇帝一開始就佔據了絕對的主動。

關鍵是集權皇帝的權力不受制約,很容易讓身邊的大員產生危機心理。

這就倒霉了。

人性世界,最先有危機感的不是屬下士大夫,而是親人武勛。

朱元璋殺開國之臣的後患很快就出現了,武勛有意讓文臣涉及武權,來制衡這個強勢的族長。

天下連年大戰,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這時候需要士大夫來治世,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都在完善六部架構,逐步放權給士大夫。

那邊退,這邊進,皇帝再假惺惺和稀泥,一味讓權,士大夫的胃口急劇膨脹,權力調整很快就失控了。

無論土木堡是不是個陰謀,它都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人的貪慾不受控制,士大夫索取大部武權后,還不知足,想吞下全部武權。

現實事件就是朱祁鈺當皇帝時,于謙作為首輔,不領禮部、吏部,卻一直兼職兵部尚書,進一步蠶食五軍都督府和皇城宿衛之權,京衛的五城兵馬司歸於兵部,皇城守衛由兵部下令輪值,禁宮守衛由兵部來任命。

那…這就是逼武勛提刀子了。

若武權全部落入文臣手中,皇帝誰來當,完全由士大夫說了算,那就要改朝換代了。

你不能讓武勛連自保能力都沒有,否則誰來跟皇帝制衡士大夫?

文臣遇到了權力悖論,奪權路走到了盡頭,無法進一步向上,必然會被反噬。

武勛失去自保能力,就是皇帝失去自保能力,皇帝很快與武勛站一起,人家要反擊了。

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于謙承擔了奪權後果,倒霉的很符合邏輯。

英宗很賊的,中樞不能回到土木堡之前的情況,那樣會與士大夫徹底對立,依舊會天下大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於是他默認了文臣的優勢,同時也問罪奪門之臣,讓武勛徹底與皇權捆一起。

明朝這就以文御武了?

不,相權只是佔據輿論主導,遠遠沒有達到御武的階段。

憲宗時期基本保證了平衡,白痴孝宗皇帝又讓文臣進一步了,臣子的最高謚號——文正,被濫用了,內閣聲望完全壓制了內廷和武勛。

這等於壓制皇帝啊,於是孝宗的孩子正德又通過內廷搶武權,這是個急性子,沒有獲得武勛的整體支持,就大開大合搞事情,很快倒霉了。

嘉靖是個頭腦清醒的皇帝,不玩權爭,玩『名義』,利用你的規則玩你的腦子,大禮議之爭,等於相權被皇帝逗弄,一直在玩左右互搏。

加上嘉靖朝南倭北虜,哪顧得上與皇權博弈,明朝這個架構雖然大家吵吵吵,此時並沒有出現尖銳矛盾。

隆慶是個好皇帝,除了好色沒其他毛病,他知道好賴,知道改變,不會傾向於某一方,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惜才當了六年皇帝,怎麼死的不知道,明朝又要倒霉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這時候應驗了。

嘉靖死了,隆慶死了,文臣換屆了,武勛卻保持嘉靖朝的聲望。

隆慶朝是武勛最英明、最安靜的時期,但也是明朝延續二百年,武勛最有實力的時候。

士大夫頭頂懸劍。

萬一遇到強勢的皇帝,哪有活路啊。

他奶奶的,太危險了。

得搞事…

還是文臣玩得溜,徐階、高拱、張居正,與不同的武勛交好,製造矛盾,分割他們的向心力。

嘉靖朝有聲望的武勛,如同中了詛咒一樣,接二連三趕著去地府,若是老死也算了,可惜很多人不是,有發瘋的、有溺死的、有上吊的、有抹脖子的、有自我圈禁讀書的…千奇百怪的結局,總之是結伴走了。

就算沒有記載,我們也能通過大部分事件推斷出來。

誰是勝利者,誰就是主謀者。

張居正?

不,士大夫不可能單獨做出來這種事。

合理的推斷,應該是內廷和武勛自己。

內廷,不是說馮保,是垂簾聽政的慈聖皇太后李彩鳳,他的兒子太小了,對她來說,若想保證皇帝的權威,可以接受文臣(外人)掌權,不可以讓武勛(家奴)掌權。

武權寧可消失,也不能被親人捏著。

這是女人(家主勢弱)時期的下意識行為,也可能是隆慶臨死的遺言,因為隆慶的正宮皇后也參與了武勛交替。

小說中提到過英國公張溶的動機,他是武勛旗幟,是抵禦俺答汗的後勤總管,卻被好幾個外鎮勛貴騎頭上。

這也就算了,科道言官也不停找他的麻煩,屁大的事情,逮住他一直噴,好像他很好欺負似的。

成國公朱希忠、定國公徐文壁、鎮遠侯顧寰、西寧侯宋公度…不僅他們死的蹊蹺,兒孫也死的蹊蹺。

馮保與張居正的關係天下皆知,那英國公與張居正的關係也無需多言。

當然,上面這段是猜測。

不管怎麼說,明朝最強大的武力集團京營被拆撤了,隨著京營的消失,武權勢弱,皇權也勢弱了。

張居正太強勢了,給小孩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造就了一個叛逆的皇帝。

這皇帝為何能當很久,不是他英明,而是他看誰都不順眼,乾脆眼不見為凈。

武勛、文臣、內廷,一視同仁,萬曆眼裡全是王八蛋,一律冷處理。

咦?!

皇帝不權爭了,莫名其妙的,沒有生死拼殺了。

權爭的悖論這時候又出現了,大爭不是好事,不爭更不是好事。

朱明架構的執行力全部在枯萎,萬曆惰政太久了,久到整個明朝都生鏽了。

而且皇帝性格原因,總是簡單的一刀切處理國事。

惰政加上一刀切,以文御武正式成為國策。

萬曆二十六年,楊鎬在援朝之役吃了敗仗,不是他的問題,是明朝派了太多的總兵。

水陸一共十幾個總兵,誰都有獨立作戰的許可權,本來是碾壓局,被倭寇逮住他們之間不配合的漏洞打了一場勝仗。

厚黑且急躁的萬曆惱火了,不耐煩了,聖旨御筆,凡大明將官,必須聽從欽差及欽差屬官指揮。

此刻起,以文御武成為正式國策。

援朝之役勝利了,接下來該萬曆的兒孫享受以文御武的後果。

為何說將官必須聽欽差指揮,就是以文御武的國策?

您得清楚什麼是欽差,明朝的欽差可不只中樞派出去溜達的人,是巡按、巡撫、經略、總督、督師。

宣宗朱瞻基時期,督撫成為定製,這些人是中樞官,不屬於地方官。

用現在的說法,他們的人事關係全在都察院,官職首先是都御史、其次是兼職六部侍郎或尚書,巡按、巡撫、經略、總督、督師是他們的工作內容。

從英宗到神宗,文臣佔據主導博弈,到萬曆中期,文臣開始成為凌辱姿態,七品文官可以叉腰呵斥一品武都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噢耶,三千年了,相權終於戰勝皇權。

取得自殺式、決定性勝利,一刀砍向自己生存依附的根基:正統大義。

朱明權力架構基礎垮了,正式開啟改朝換代序幕。

前面說了,武權就是皇權,武勛和皇帝在權力場高度一體。

以文御武,就是以文御君。

御武等於御君。

嘖嘖嘖…與萬曆皇帝的名字朱翊鈞還有點諧音。

認命吧。

朱明皇帝終於玩崩了,他不再是往出借權力,而是把權力賣了,收不回來了。

萬曆末期,黨爭如同烈火燃燒,一發不可收拾。

武權和皇權一體淪為黨爭的工具,國本之爭就是皇權被當做玩物的直白顯現。

權力核心架構主次徹底易位。

朱元璋和朱棣估計永遠不會想到,子孫有一天會賣自己,朱明永遠失去自我調整、治癒能力。

天啟學習前輩的經驗,放出內廷,試著調整了一下。

哎,有效!

京營外鎮,寧遠大捷,東江立鎮,武事支棱了一下。

可惜迴光返照。

沒有錢糧支配權,一切都是空。

啪~

一巴掌被拍死了。

到崇禎手裡,完全放飛自我了。

利用僅有的人事權不停換大員,殺來殺去連敵人是誰都不清楚,到死都不明白失去權力的本質。

嘭~

朱明亡國了。

……

朱由檢自救唯一的正道,或者說命運留給他的唯一生機,就是他登基的時候,有一個文臣無法撼動的英國公。

張維賢護佑泰昌、天啟、崇禎登基,三朝顧命大臣啊。

天啟剛剛登基,還未親政的時候,浙黨和東林為主的內閣做重大決定,都得經過英國公,雖然他不參與,但他是法理,不能不知道。

浙黨首輔方從哲當時用兵遼東,取得張維賢的同意;廣寧潰敗,東林首輔葉向高安排人事,也是張維賢同意;魏忠賢論罪楊漣,同樣得取得張維賢的同意。

(身在局中,其實他也不聰明,默許了權力崩潰)

朱由檢登基,直接放棄了張維賢這個武權法理,放棄了皇兄好不容易搶回來的內廷,與那些黨爭漩渦中的文臣玩起了唾沫。

武勛想爭也爭不動了,命運也沒給張維賢動手的機會,中風了,死了。

概括一下明末權力的崩潰過程。

萬曆皇帝賣了皇權,天啟想靠內廷搶回來,失敗了,崇禎則做起了春秋大夢,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皇帝,竟然化身士大夫,去搶不屬於他的相權(治世施政)。

祖孫三代皇帝,兩頭是棒槌。

活該亡國。

…………

為什麼說明史是永恆的現代史?

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政治學都在研究明史,D校更是在傳授明朝的權力改變過程(這就是為何明史專業容易…的答案)

作者總想告訴讀者為什麼。

一兩句很難說明白。

今天有個讀者給了我一個思路。

咱們先看他說了啥。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看清,我給他回了兩條,第二條被吃了,APP看不到咱們忽略其他話,重點說說——似曾相識。

大多數人看明史,都覺得明史似曾相識。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當下的世界就是這麼傳承來的,從小就接觸與明末類似的史冊。

大多數讀者寫明末,一直盯著滿清,事實上滿清從來不是明亡的主導因素,大夥自己也知道啊。

氣候減產、財政崩潰、黨爭嚴重、土地兼并、義軍四起。

所有的學術,研究明史都不是研究滿清為何能得天下,沒有多大意義。

抱著結果看待過程,永遠得不到真相。

滿清自己都說了,他們是「幸而得之」,坐天下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爭來的。

說滿清所向披靡,就像之前有位朋友說崇禎元年流賊遍地一樣。

這是我們史書記載習慣造成的假象:放大失敗,隱匿成功。

流賊遍地是個史冊中的虛詞,明朝到死都沒有流賊遍地。

滿清所向披靡,更是放大的失敗。

他們從未所向披靡,比起秦國一統天下、朱元璋掃清北元,滿清用了整整五十年才大體一統,是五千年史冊中統一過程耗時最久的王朝,且他們終其一朝,都沒有達到朱元璋開國時候的民心聚攏程度。

就像這位讀者說:好幾次入關都干到山東江蘇。

您看,咱們的史冊口吻都一樣。『好幾次』更是虛詞,五次中有兩次在京畿、兩次到山東、一次是宣大。

至於到江蘇,可能是在淮安府溜達了一下,距離江南遠的遠,但在後來人一看,好像滿清都殺到太湖了。

到山東那是最後兩次,是十一年和十五年,明朝已經處於咽氣的最後時刻,他們依舊不敢停留。

作者看的權力史冊太多了,有句話我想說很久了:我最噁心的就是明朝的管理環境,治國不知重點。

但我們得找對噁心對象,滿清不是我們討伐的對象,也不是我們反思的對象。

為何我們似曾相識呢?

不是網上的胡說八道,是我們的基礎價值觀。

是您學的歷史,是您的一切認知在讓您反思歷史。

百年前,就是明末翻版。

『太祖』精通明史,對李自成的失敗研究透徹。

一句話所有人都熟悉,槍杆子裡面出政權,這是對歷史的高度濃縮總結,對三千年皇權相權博弈的總結。

為何看明史,為何明史被反覆研究,一句話:它對現代治世理念有指導。

我們當下的大環境,就是從明史中吸取教訓,成功而來的。

這就是您似曾相識的真正原因。

『太祖』在入京前對李自成的評斷,看過初中歷史都該知道。

李自成錯就錯在把做事的順序搞錯了,沒有獲得民心大義,眼裡只有御座,若他先從晉陝出塞滅虜,明朝都不用他去打,絕對雪崩一樣歸順。

百年前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危險的時候。

與明末一樣的情形上演了一遍。

島子當時的策略就是在複製滿清蛇吞象的經驗,一直以挑撥削弱為主。

我們借鑒了李自成的失敗,民族大義為先,獲得百姓支持。

當時江南的士紳豪商、地主階級上當了(光頭就是明朝的士紳和武勛啊,不抵抗,與島子媾和,被打得七零八落了,才知道對外了)。

攘外必須安內,光頭與崇禎、士大夫階級採取的策略完全相同,不顧百姓死活、不顧天下需要治理,對內一味剝削,對外一味退讓,兩頭擠壓脆弱的大義,民心盡喪,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若是…必然……

自個造句,您總該明白了吧。

這才是您看明史熟悉的原因,是我們該思考的事,該學到的事。

作者這小說通篇都在說政治因素、說權力變化,而且說流賊的時候,隱晦說過明史為何是現代史。

您不能看到現在,還在懷疑武勛(士紳)的聰明,這不是重點,每個有慾望的人都聰明。

不要一直盯著滿清,那是個熱鬧,作者還不屑拾人牙慧去湊熱鬧,兩本書砍他們都挺乾脆。

皇太極那個人值得說說,滿清除了奴性,根本沒留下值得借鑒的東西。

我們現在回望歷史,每個人都知道要先滅虜,凡事有因,那為什麼呢?

因為該死,所以該死?這思維太愚了。

為何所有的明史小說都要把東虜當首要目標呢?

不是他們威脅大,是打敗他們有聲望,能得民心——這個原因在小說中,京城與李騰芳說話的時候,已經很直白說過了。

皇帝、武勛、士大夫,都在爭奪這個主導,這是民心之戰,他們誰都輸不起。

他們的底線是:我可以失敗,但你也不能成功。

而明朝又失去了自我調整能力,基礎架構先垮了,才是亡國的原因。

每個人都學過基礎歷史,就算不知道本質,也下意識知道該做什麼。

國家、民族、大義。

這就是普世價值觀。

作者第一本書中說過姜大師讓子彈飛的電影,而且借鑒了很多橋段。

大師很簡單的敘述了歷史,內核與『太祖』說的一樣。

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搶碉樓。

這順序一旦錯了,就是匪,就是張麻子,就是李自成。

電影中殺了個替身,他們匪變官,匪變軍,成了縣太爺,這才成功了。

那個『替身』,就是民心爭奪的介質。

看歷史,不能迷失大義。

大義所向,才是歷史的主流。

爭天下,更不能失去良心。

打敗外敵,獲取大義,獲取民心之力,只是一切的開始,重點永遠是治世的實踐過程。

八十萬字了,您還讓我說的多直白啊。

滅東虜、滅流賊,坐北朝南,歷史小說若寫成這,也太二了吧。

若您越看越覺得糾結,越覺得有邏輯但不舒服,那就接近權力的真相了。

您的理智在告訴您這就是事實,您的心情又不痛快,所以您會覺得糾結。

每個人都一樣,看得多,閱歷多,您遲早會明白。

接受,學習,思考,理解…開智本就是個不舒服的心路過程。

這才是作者寫小說的原因。

認識黑暗,才能感受光明。

我們共勉。

(今天就這了,我想讓讀者好好看看這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錦衣黑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錦衣黑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388章 給讀者的話:歷史這個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