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到底怎麼回事?
劉明遠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著打自己的人。
「乾爹,您.....」
劉明遠話還沒說完,又被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臉上。
劉明遠徹底的懵了,再也不敢說話,滿眼含淚的的直接跪了下來。
而打他的,正是他的乾爹,宣府監軍太監,劉元斌。
此時的劉元斌一副十分憤怒的模樣看著劉明遠,彷彿要把他吃了一樣。
這一幕,把周圍的人都嚇懵了。
尤其是離得最近的王永平,這個時候的他甚至是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周建安也是皺著眉看向了劉元斌,他也不太明白,為什麼這劉元斌的反應這麼激烈。
難道自己那東西如此有效果?
同時,周建安有些好奇的看向了楊國柱,很明顯,這件事同楊國柱有那麼一丁點的關係吧。,
「你給我回去,等我回去再收拾你。」
劉元斌尖著嗓子說道,劉明遠聽后,委屈的站了起來,帶著自己的人朝著外面走去,一邊走,還一邊不停的揉著自己的臉頰,本就有些腫的臉又被重重的打了兩巴掌,現在腫的更大了。
看著劉明遠走開后,劉元斌立刻換上了一副笑臉,朝著周建安迎了過來。
「周千戶,這件事是咱家的人辦事不周,還請見諒,對了,聽說洋河堡守御千戶所是新設立的,咱家看了看,周千戶這軍備還差一些吧,也沒有戰馬,這糧食也不夠吃吧。」
劉元斌的一番話,更讓周建安才詫異了,劉元斌出現后,他想過很多種後果,卻壓根沒有想到現在這樣的後果。
一時之間,他有些不太知道該如何說是好了。
楊國柱這個時候走了過來,他笑著說道。
「監軍放心,這些東西宣府鎮都會給周千戶備好的,天色不早了,周千戶還是快快趕路吧,剩下的軍備待準備好了,本官會讓人來通知你。」
楊國柱一邊說著,一邊朝著周建安使了個眼色,周建安立刻秒懂,點了點頭,便朝著劉元斌行了一禮告辭。
劉元斌笑了笑,也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很快,周建安便帶著旗兵朝著堡外走去,這一瞬間,周建安還感覺有點不太現實。
自己那份東西,不可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才是。
剛走出一百多米,杜衡便從一邊突然竄了出來,跟在了周建安的身邊。
「都司大人,剛剛的事,多謝了。」
「剛剛的事?」
杜衡臉色一怔,忽然想起了什麼,朝著後面一看,果然,依稀之間還能看到楊國柱親兵的身影。
在整個宣府城中,能有如此精銳親兵的,除了楊國柱外,恐怕就只有劉元斌了。
杜衡剛剛趕到,便看見周建安走了出來,穀倉里發生的事,他並不知曉。
「難道您不知道?」
周建安疑惑的看了看杜衡,後者也是很乾脆的搖了搖頭。
「不知道啊,唐軍醫著急忙慌的來找本官,說你有難,後來又拿出這封聖旨來,本官本來打算去見楊總兵,可是到了總兵衙門並沒有看見他。
本官怕你出事,這才剛剛趕到。」
杜衡這麼一說,周建安都快震驚了。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劉元斌如此的討好自己?
對,周建安想不到其他詞語來形容了,這一來就打了他的寶貝乾兒子,而後更是問自己差不差什麼東西,這不就是討好嗎?
還有那總兵楊國柱,周建安若是沒記錯的話,他們好像是第一次見面吧。
不過楊國柱那裡有盧象升的交待,多少還說的過去,可這劉元斌,他是想破了腦袋都沒有想明白、
而後將剛剛的事情給杜衡說了一遍,杜衡也還是驚訝的睜大了眼睛,這種事,別說是周建安了,他杜衡也是第一次聽說啊。
這劉元斌的為人一向不怎麼好,屬於那種小心眼護犢子的人,可這次不僅沒有護犢子,還打了犢子,這讓杜衡怎麼能不感到奇怪。
「如此,聖旨你那回去,本官去問問。」
說著,杜衡將聖旨恭敬的遞給了周建安,而後便朝著穀倉的位置而去。
周建安看了看手裡的聖旨,又看了看遠處的杜衡,搖了搖頭,將聖旨收好后,便繼續趕路。
他懷裡的這封聖旨其實是一封簡單的封賞聖旨,他拿出這個東西,就是想警告那些人,自己是見過皇帝的,僅此而已。
可現在很明顯,不可能是這聖旨起了什麼作用。
可到底是什麼原因,周建安是真不知道。
而此時的穀倉內,楊國柱和劉元斌也是交談了起來。
「楊總兵,你這消息有些靈通啊。」
劉元斌微微一笑,對著楊國柱說道。
「監軍大人說笑了,不過是些正常渠道的塘報而已,下官這不是怕影響了監軍,這才趕緊趕了過來,還好沒出什麼事。」
楊國柱微微一笑,淡淡的說道。
「呵呵,那這樣說,咱家還得感謝楊總兵了。」
劉元斌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楊國柱連連擺手,口稱不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行了,這小子也不知道是走了什麼狗屎運,居然被陛下看上了,這以後啊,咱們宣府又多了一位爺了,回了回了。」
劉元斌搖了搖頭,揮了揮手便走了回去,楊國柱則是趕緊行了一禮。
待劉元斌已經消失在了他的視線之後,楊國柱才讓自己親兵收隊回營,沒走兩步,杜衡便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楊總兵,您這就回去了?」
崇禎末年,宣府都司歸宣府總兵管轄,所以楊國柱算是杜衡的上官。
「咦,杜都司也來了,看來今天的宣府有些熱鬧啊。」
楊國柱笑了笑,宣府的幾大頭頭之中,恐怕只有宣府巡撫劉永祚沒有來了。
不過他也不會來了,因為朝廷已經發下了調令,劉永祚即將調離宣府。
「楊總兵說笑了,聽說剛剛...」
杜衡同楊國柱一邊走,一邊說了起來,越說杜衡的眼睛睜的越大。
當兩人分開后,杜衡一時之間都沒有回過神來。
「這小子,真是運氣好啊。」
杜衡摸了摸自己的鬍子,頗有些感慨的說道。
.......................................................
時間關係,兩章合一章了。
從宣府回到洋河堡,周建安還有些懵。
是真懵,這路上他都沒有想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無論怎麼回事,周建安的心裡都清楚一點,絕對不是那些官老爺們大發善心了。
既然想不明白,周建安也就不打算再想了,回到洋河堡后,周建安讓王進忠和關寧將軍備都發了下去。
杜衡撥給了五個百戶所的裝備,其中有配備的刀槍弓箭長槍盾牌等應有盡有,但是有一樣東西杜衡是沒有給周建安配備的,那就是火銃。
當然,那五十把魯密銃並不在其中,那屬於杜衡單獨送給周建安的禮物。
之所以杜衡沒有給周建安配備足夠的火銃,因為除了京師兵仗局做出來的火銃,其他火銃的質量都令人堪憂,配到軍隊里,恐怕弊大於利,還不如不配。
周建安也不在意,他現在的洋河堡匠作坊內,已經能夠做出火銃了,雖然時間上慢點,但是至少是有的。
「千戶,這一趟居然帶回了這麼多的糧食啊、」
牛伯看著這一千石的糧食,眼睛睜的老大,有些驚訝的說道。
「是啊,本官也沒想到杜都司這麼大方,一千石糧食,足夠咱們吃上兩個月左右了。」
周建安也是感嘆道,不過這些糧食還是不夠吃到小麥收穫的,不過周建安不急,這一兩個月的時間,糧食的問題絕對能夠解決。
周建安回來的路上還看了看,地里的小麥長勢不錯,一畝良田估計可以出兩石多的小麥,而差一些的薄田至少也能收成一石,這跟牛伯之前的估計還是要好上不少的。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周建安新建的水渠工程讓地里的糧食得到了充分的灌溉,加上合理的施肥,小麥的長勢才會這麼好。
而洋河堡這一次種下的田地近萬畝,其中大部分都是良田,按照這個估算的話,洋河堡小麥的收成大約在一萬多石。
這麼多的糧食,足夠洋河堡吃上整整一年還有餘的了。
「千戶,容屬下說句不該說的話,這無事獻殷勤,千戶還需謹慎才是。」
牛伯給大戶幹了多年,也接觸過不少的官員,對於大明的這些官老爺是什麼鳥樣,牛伯還是比較清楚的。
在牛伯看來,洋河堡能讓這些官老爺們看上的,恐怕也就只有這洋河堡的旗兵了,他在懷疑是不是這些官老爺們打算讓洋河堡的旗兵們去做炮灰了。
周建安笑了笑,牛伯說的倒是沒錯,不過關於這一件事,他還是清楚的,杜衡肯定抱著一點什麼心思,不過暫時肯定不會是對洋河堡不利的事情就對了。
「對了牛伯,你聽說過土豆,玉米,紅薯沒?」
周建安突然問道,牛伯一聽,有些皺眉的想了想,而後搖了搖頭。
「千戶,這幾樣可是吃的?」
「算是吧,這土豆有大有小,生長在土裡,通體黃色,產量極高。
而玉米則跟高粱外觀差不多,只是結出來的東西不一樣,這樣,待會本官給畫一張圖讓你看看。」
周建安擺了擺手,他也說不清楚,到時候還是畫上一張圖來,讓牛伯看看他見過沒有。
若是周建安沒有記錯的話,這幾種高產作物在這個時候應該都已經傳入了大明,只是還沒有完全進行推廣而已。
雖然這個時代的土豆,玉米,紅薯等物沒有經過後世不斷的改良,產量也不會那麼的大,但是比起現如今種的糧食,這產量算是天花板了。
而後世吃糠喝稀所謂的盛世大多也是靠的這些。
所以周建安在想,要是能將這幾樣東西快一些的引進到洋河堡中,對於洋河堡的幫助也是巨大的。
說干就干,他立馬就回到了官衙之中,拿起毛筆便開始畫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後世特種兵畫圖技能還是不差的,沒一會他便把玉米土豆紅薯都畫了出來,還在一旁用文字寫下了這些東西的一些特點。
剛寫完,正在等墨水干透,唐珍端著一碗湯藥走了進來。
「千戶大人,昨日屬下見你又有些咳嗽,便給你熬了些驅寒的葯,你這,咦.....」
唐珍此時也正好看到了周建安畫的東西,微微有些驚訝。
「怎麼,你認識?」
見唐珍的反應,周建安眼睛一亮。
「如大人所畫所寫,這個應該是洋芋吧,而這個應該是玉又叫番麥,至於這最後一個,我不認識。」
周建安大喜,他沒想想到唐珍居然認識土豆和玉米,於是趕緊問道。
「你是怎麼認識這兩樣糧食的,對了,你可知道哪裡有種這些糧食?」
「洋芋和番麥都有一些藥性,以前跟我爹行醫時見過,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是糧食。
太原應該有人種,大人您尋此物是想要?」
唐珍眨巴著眼睛說道。
「當然是拿來種了,你難道不知道這兩種糧食的產量很高嗎?」
面對周建安的話,唐珍搖了搖頭,她除了知道這兩種東西有藥性外,其他是一概不知。
周建安此時卻沒有空同她解釋,笑了笑,便拿著畫好的那張紙沖了出去,找到了還在下糧食的牛伯,把他拉到了一旁。
「牛伯,這兩種的糧食我都打聽好了,一種叫洋芋,一種叫番麥,這樣,你馬上動身,去太原,本官聽說在太原有人種這兩樣東西,你打聽到以後,一定要想辦法弄上一些回來。」
牛伯結果周建安手裡的圖紙,他雖然不明白這兩樣東西是什麼,不過見周建安如此的重視,牛伯也不敢怠慢,點了點頭,將紙認真的折好小心翼翼的放進了懷裡后,趕緊回屋去收拾起行禮來。
而周建安怕牛伯一個人去太原不安全,立馬將齊永義叫了過來,讓他配牛伯一起去一趟太原,畢竟洋河堡距離太原可不進,這一路上有不少的危險,叫上齊永義一起,安全也可以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