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計收章邯

第17章 計收章邯

巨鹿解圍,章邯敗逃,陳餘見到了張耳,張耳責怪陳餘沒有第一時間來救。

陳餘一個勁地解釋,說在這種情況下,誰也會想到自保。

張耳不聽解釋,嘴裡不停地絮絮叨叨,像一個怨氣十足的婆娘。

也難怪,張耳、陳餘素有「刎頸之交」,被周圍的人吹捧和羨慕。

結果巨鹿之戰就像試金石,試出二人並沒達到那種境界,不過是利益朋友而已。

張耳的玻璃心被擊得粉碎,他要把憋在心中的怨氣發泄出來。

「我不管!反正你沒第一時間來救,這朋友不做也罷!」

張耳的幾句話,可把陳餘說急了,他一氣之下,把將軍印扔給了張耳。

「對我不滿是吧?把我開了不就得了,收回你的大印吧!」

說罷陳餘扭頭走了。

陳餘並非真心不幹了,他去上茅廁解手。

再就是他不願聽張耳一個勁地絮叨。

沒成想他回到屋裡,看到張耳揣起大印,帶著隨從走了出去。

陳餘一下子傻眼了,心中埋怨自己裝×裝過了。

原來張耳也沒有成心收回陳餘的將軍印。

雖然張耳是趙國丞相,完全有資格收回任何一個文武官員的印信。

但他從來沒想到要針對陳餘。

張耳拿著大印不知如何是好。

隨從中一個曾受到陳餘責罰過的士兵開口道:

「從沒見過這樣的朋友,明明自己貪生怕死,

做錯了還不讓人說,丞相,上天懲罰不義之人,讓他交出了大印,

丞相不收回有違天命啊!」

張耳被手下說動,這才揣起大印帶人走了。

只留下陳餘在屋中凌亂……

「奶奶個腿!給我玩真的,割袍斷義又能怎樣?老子離開你照樣活!」

陳餘罵罵咧咧也走了。

……

項羽一戰成名!

巨鹿之戰的勝利,標誌著項羽軍事才能超過了叔父項梁。

那些七個不服,八個不配的諸侯們,膜拜在項羽腳下。

章邯碰到項羽,算是遇到了剋星!章邯狼狽退守棘原,開始構築防線,全力抵抗項羽軍隊。

項羽則率部駐紮在漳水南岸,為此雙方對峙了下來。

此時范增問項羽:「賢侄,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范增早就想好計謀,他這樣問,是引出項羽的想法。

項羽按了按手中的劍。

「亞父。」

項羽很尊重范增,稱他為「亞父」。

「我看士兵休養幾天也差不多了,下一步加把勁,活捉章邯!

我要千刀萬剮了此人,為我叔父報仇!」

范增猜測到項羽肯定會殺死章邯。

「依我看,章邯已成瓮中之鱉,他跑不掉。

不過硬碰硬,楚軍難免傷亡慘重,這對將軍以後西進咸陽不利。」

范增進一步解釋道:「別忘了劉邦正在一路搜羅秦軍降卒。

我們打散章邯的隊伍,等於便宜了劉邦,這傻事咱不能幹!」

范增開始為項羽謀划未來,他認定項羽和劉邦必有一戰。

范增繼續分析道:「章邯被打得無路可走,肯定往回撤,這不正好和劉邦相遇嗎?

章邯選擇投降,肯定選擇劉邦,很簡單的道理,他和劉邦沒有殺親之仇。

項羽豁然明白了,心中佩服范增看問題透徹。

原來范增勸項羽放棄個人恩怨,把章邯收為己用。

范增附在項羽耳邊說出了一條妙計。

第二天,項羽採納范增之計,派英布和蒲將軍不斷騷擾章邯。

章邯進攻,英布和蒲將軍就退。

章邯退,蒲將軍和英布就追。

反反覆復呈現拉鋸狀態。

項羽則在背後控制局面,既不能讓章邯得手,也不能讓章邯放棄戰鬥。

范增這一招有點溫水煮青蛙的意思。

隨後范增派一辯士,潛入咸陽城,散布章邯不攻不打,妄圖擁兵自重的消息。

……

章邯被項羽打敗的消息,被趙高封鎖了起來。

目的就是讓二世認為秦朝江山穩固如山。

自從趙高用計殺了李斯后,趙高榮升當上了丞相。

卧槽!太監也能當丞相?

有人說趙高不是太監,趙高是宦官不假,在秦漢時期,宦官是一種官職。

宦官並不代表是被「閹割」的人。

趙高有女兒女婿,太監能有女人嗎?說明趙高沒被閹割。

趙高起初要瞞過章邯被項羽打敗的消息。

誰知咸陽城章邯失敗的消息滿天飛。趙高一看實在瞞不住了,只好硬著頭皮向二世彙報情況。

二世一聽勃然大怒!「趙高,你好大膽,欺上罔下敢當何罪?

你天天報平安,章邯被打敗你竟敢瞞著朕!」

「小的該死。皇上恕罪!」

趙高「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皇上,我本以為章邯殺死了項梁,消除了危險。誰知章邯驕傲自大,被項羽打敗,奴才怕皇上擔憂。」

二世一想事已至此,趕緊採取措施補救。

於是修書一封,命令章邯半月內提項羽頭來見,否則以死謝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二世對章邯作了最後的通牒。

章邯接到了二世的信,心中火急火燎。

眼前的情況是,想打楚軍又摸不著,想走又走不脫,死死困在了原地。

看主帥愁眉苦臉的樣子,都尉董翳勸解道:

「將軍不必煩惱,明日我帶一隊人馬去挑戰項羽,將軍可從側翼突襲楚營。

咱們合擊項羽,大事可成!」

章邯大喜,計議已定。

到了次日,董翳討敵罵陣,原以為項羽暴躁拍馬來戰,誰知還是英布出陣迎戰。

董翳和英布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敗,就在二人打得正酣時,楚營一陣騷亂。

董翳心頭一喜,知道章邯行動了。

英布不敢戀戰,大槍一揮,使了一個虛招,拍馬率領手下退回了大營。

章邯得手了?非也,董翳這招早就被范增看穿了。

心中思忖:「平時都是章邯挑戰,怎麼今天換上了董翳?

事出有因,范增就猜測到章邯另有行動,於是囑咐項羽多加小心。

項羽加強了防備,半夜時分,章邯果然來偷襲大營,怎料項羽提前在四周伏下了精兵。

章邯不知是計,中了埋伏,被項羽打敗逃回了大營。

「人要倒霉喝口涼水都塞牙,莫非我章邯的好運用完了?」

章邯暗暗著急,皇上下達的半月期限,一晃10天過去了。

不儘快戰勝項羽,接下來自己的命將休矣!

……

章邯不斷挑釁激怒項羽,誰知項羽不上當,和章邯玩起了「疲勞戰」。

二世不斷來信催促,提醒章邯期限快到了。

章邯愁眉不展,此時司馬欣走了進來。

司馬欣之前曾是章邯的謀士,二世就把司馬欣派給了章邯。

司馬欣見過章邯,落座對章邯道:「將軍,在下有個辦法可解眼前的困境。」

「是嗎?快快說來!」

「在下往咸陽走一遭,一來向皇上解釋一下戰況,打仗的事皇上不明了。

二來我去丞相府打點一番,讓丞相幫著說些好話,如此不就解了眼前的困境?」

章邯大喜:「先生所言極是,只要君能理解臣,臣才能放下包袱放手一搏!」

事不宜遲,司馬欣騎著馬,帶著一輛馬車,日夜兼程直奔關中而去。

經過數十天的顛簸,一行人來到了咸陽城。

司馬欣首先投上門貼求見丞相趙高。

他隨車帶了5萬兩黃金,想通過賄賂趙高見到二世。

就在司馬欣等待趙高召見的時候。

章邯收到了陳餘寫給他的一封信。

只見上面寫著章邯將軍親啟,原文如下:

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坑馬服,攻城掠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

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

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

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並起滋益多。

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內隙,有功亦誅,無功亦誅。

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

今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身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

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質,妻子為戮乎?」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白起擔任秦國將領,向南征伐鄢郢(楚國都城)。

向北坑殺馬服君趙括的軍隊,攻城掠地,數不勝數,然而最終卻被賜死。

蒙恬擔任秦國將領,向北驅逐戎狄,開拓榆中地區幾千里,最終在陽周(陝西省靖邊縣楊橋畔鎮)被斬殺。

為什麼呢?是因為功勞太多,秦國不能全部封賞,就依據法令誅殺了他們。

如今將軍您擔任秦國將領已經三年了,所損失的士卒數以十萬計;而諸侯紛紛起兵,越來越多。

那趙高向來阿諛奉承時間很久了,現在形勢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誅殺他,

所以想要用法令誅殺將軍來推卸責任,讓人替代,讓將軍來擺脫他自己的災禍。

將軍您在朝外時間久了,與朝廷內有很多嫌隙,有功勞會被誅殺,沒有功勞也會被誅殺。

況且上天要使秦國滅亡,這無論是愚昧的人還是聰明的人都知道。

現在將軍您在朝廷內不能直言勸諫,在朝外是個使國家敗亡的將領,

孤立無援卻還想長久生存,難道不可悲嗎!

將軍您為什麼不率領軍隊與諸侯聯合,約定共同攻打秦國,瓜分秦國的土地。南面稱王呢!

這與自身遭受殺身之禍,妻子兒女被誅殺相比,哪個更好呢?」

不得不佩服陳餘看問題透徹,他把章邯所處的危險環境,抽絲剝繭展現了出來。

同時指明方向,讓他投降項羽。

原來陳餘和張耳分道揚鑣后,為了散心,他就去了黃河邊垂釣。

陳餘權力欲很強,就如民國時期的袁世凱一樣,交出了兵權,垂釣岸上,卻時刻關注著時局。

陳餘看出章邯早晚會投降項羽,既然如此,我何不助項羽一臂之力?

假如事成,到時投在項羽門下,權當獻上了一份投名狀。

章邯看罷信,長嘆一聲,信中內容深深打動了他。

他把信收好,還要等司馬欣帶回來的消息~~

咸陽城,丞相府門前。

司馬欣等了一個禮拜,一直等不到趙高召見,心中暗想趙高這是故意不見我。

再等下去也沒意義,見不到丞相更別想見皇上了。

司馬欣騎馬往回趕。

「好像哪裡不對,趙高不見我,怎麼他門前有十幾個人暗中窺探我呢?

司馬欣多了個心眼,怕走大路不安全,專挑小路走。

剛走出咸陽城,司馬欣就看見趙高的侍衛隊追了過去。

根本沒看到司馬欣一行人。

「好危險!如果我走大路,恐怕早做了刀下鬼!」

趙高為何追殺司馬欣呢?

原來趙高根本就不見司馬欣。趙高這幾天沒幹別的,就是在二世面前說章邯的壞話。

趙高怎麼可能讓司馬欣向二世當面解釋呢?

司馬欣剛起身往回走,趙高就下達了誅殺令~~

司馬欣死裡逃生回到了章邯身邊。

司馬欣慚愧道:「將軍,我沒有見到趙高和皇上,估計皇上已經被趙高所蒙蔽。

之前趙高總是說天下太平,如今咸陽岌岌可危,他害怕秦二世追究其責任,勢必把過失推給將軍。

司馬欣果然聰明,他分析的和陳餘寫的信內容不謀而合。

章邯聽到司馬欣也這樣說,頓時感到了絕望。

司馬欣望著章邯道:「將軍,我們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

「何路?莫非你讓我……」

「我相信將軍也想過投降這個問題。」司馬欣直擊問題的核心。

如今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也只有投降這一條路可走了。

「罷、罷、罷,先生安排人去請降吧,看看項羽提什麼條件?」

「將軍,我曾和項羽的叔父項梁有一面之交,我願前往楚營與項羽協商投降事宜。」

「啥?你曾和項梁關係不錯,我倒沒聽你說過。」

司馬欣開始向章邯講述曾放項梁一事。

原來秦滅楚后,項梁被關進了櫟陽監獄。

監獄長曹咎和項梁有交情,於是寫信求長史司馬欣幫忙放項梁出獄。

司馬欣給曹咎面子,釋放了項梁。

章邯聽罷大喜道:「沒想到先生和項家還有這層關係,那就煩請先生去楚營走一遭吧!」

書說簡短,司馬欣作為談判代表就來到了楚營。

范增和項羽正在大帳中說話,士兵通報稱司馬欣求見。

但見范增拍手大笑道:「司馬欣做說客來了。然後他伏在項羽的耳邊,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傳司馬欣進見。」

司馬欣進大帳拜見項羽。

司馬欣也不磨嘰,想要個投降高價,結果被項羽狠狠懟了回去。

「先生,不是看在你曾救過我叔父一命,我是不會接受章邯投降的,

我和章邯有殺親之仇,把他千刀萬剮方解我心頭之恨。」

項羽故意不接受投降。

范增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忙出來打圓場。

說將在外,各為其主。誰和誰也沒有私仇。

章邯也是身不由己,如果賢侄無處發泄怒火,那就等攻下咸陽宣洩一番吧!

此時項羽唱紅臉兒,范增唱白臉,這是他們之前就套好的話,就是要演給司馬欣看。

目的就一個,讓他降低投降的條件。

范增怕戲演過了頭,急忙給項羽使了眼色,意思是差不多就行了。

於是雙方定下了招降日期。

公元前207年,章邯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向項羽投降。

最初章邯想保留投降的20萬秦軍,卻被項羽堅決拒絕。

項羽害怕這些降卒謀反,命令英布、蒲將軍坑殺了20萬秦軍。

也有人說項羽沒有更多的糧食養活這20萬大軍。

其實主要原因是怕章邯再次率領這20萬秦軍發動兵變。

章邯成了光桿司令,想造反都沒了資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朝興衰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朝興衰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章 計收章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