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劉邦出山反秦
彷彿走了一個世紀,劉邦和跟隨他的三十多人,終於走進了芒碭山。
猶如魚歸大海,鳥飛藍天!
這下安全了,眾人長長舒了一口氣。
山裡有現成的野味,什麼野雞、野兔,水裡有魚,手勤點,餓不著。
劉邦藏進山裡暫時安穩了,可他老婆孩卻危險了。
乖乖!擅自放跑修皇陵的囚犯,這是死罪!
沛縣縣令雷霆大怒:「劉邦!你丫的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來人,我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時蕭何悄悄對縣令說:「大人,什麼也見不到了,劉邦藏進了芒碭山,一時半會找不到他。」
「啊哈!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蕭何,你帶人把劉邦的老婆孩給我捉起來。」
縣令要把娘仨當人質,逼劉邦現身。
就這樣,呂雉和兩個孩子被關進了「看守所」。她第一次體會到了暗無天日的滋味。
在家裡,關門過日子感覺不到律法的存在。在「看守所」,呂雉才知道律法就在身邊。
限制你的自由,你的合法權利被剝奪殆盡,這就是監獄的作用。
古代對窮人沒有公平的時候,你就是一個犯人,矯情啥呢?
要想不挨打也行,兩個條件,要麼讓獄卒「上下其手」,要麼出錢買平安。
這兩樣呂雉都不想給,你說她能有好果子吃嗎?
所幸劉邦在縣裡有幾個好朋友,獄卒任敖就是其中一個。
任敖平時沒少喝劉邦的酒,挺佩服劉邦的為人,有時候酒肉朋友也是朋友。
這時他站出來保護劉邦的老婆和孩子,其他獄卒給個面子,不會難為呂雉母子。
蕭何也為呂雉說好話,勸縣令不要為難女人和孩子。
「大人,一人犯罪一人當,罪不及婦女和孩子」。
蕭何還說千萬別惹怒劉邦,把事情鬧大誰也脫不了干係。
「大人,我倒有一個辦法平了這事,咱們從監獄再提200名囚犯不就抹平了?」蕭何道。
縣令一聽表示贊同,心想:「弄死娘仨也無濟於事!反倒弄得世人皆知。」
過了半月,縣衙就放了呂雉母子三人。
……
就在劉邦藏在山裡「躲貓貓」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陳勝、吳廣鬧翻了天,二人發動「大澤鄉起義」,率先打響了推翻秦朝第一槍。
陳勝、吳廣都是楚國人,秦始皇滅的六國中,楚國最冤枉。
楚國國君楚懷王沒招誰惹誰,卻被秦始皇囚禁而死。楚國百姓心中怒氣填胸,從沒忘記過復國。
楚國被滅后,坊間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讖語。
陳勝抓住楚國人復仇的心理,自立為楚王,建立了「張楚」政權。
「張楚」是恢復光大楚國的意思。
由於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陳勝、吳廣振臂一呼應者如雲,起義軍「攻城掠寨」勢不可擋。
列位,大澤鄉起義的地點在哪?
就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東南。安徽省緊挨著劉邦的故鄉江蘇省,起義如電波向四周擴散。
首當其衝,受到極大震動的就是江蘇、河南、山東這三省。
陳勝,吳廣發動的大澤鄉起義,如化學媒介起到了「催化作用」,又如燎原之火,迅速燃遍全國。
秦始皇滅了六國,如今秦始皇死了,二世昏庸無能,重用宦官,你說六國的貴族,能不趁他病要他命嗎?
什麼叫「」破鼓萬人錘」?什麼叫「牆倒眾人推」?秦二世當政這段歷史就是最好的註解。
周圍的郡縣,紛紛響應陳勝的號召起義。沛縣縣令也趕時髦,豎起了「鬧革命」的旗幟。
縣令招來蕭何、曹參商量如何行事?
蕭何,豐縣人,曹參,沛縣人。
蕭何是縣裡管賬目的小吏,曹參是沛縣監獄管理員,也是個小吏,二人關係很鐵。
縣令開口道:「二位聽說了沒有?陳勝的起義軍快打到衙門口了,我也想趁機革命一把!逐鹿中原有我一個。」
縣令徵求蕭何、曹參的意見。
「大人,順勢而為是對的,不過我們應該找一個在當地有號召力的人當頭領。」
蕭何亮明了觀點。
縣令斜了蕭何一眼,「蕭何,我可是一縣之父母官,難道我沒有號召力嗎?」
「老爺,你理解錯了,我是說造反有風險,假如起義沒成功,秦朝反攻倒算,大人,你我誰都脫不了干係。」
蕭何解釋道。
縣令捋著山羊鬍一想,言之有理!這世道風雲變幻,誰知道哪片雲彩下雨呢?
「你的意思是?」
「大人,咱們先找一個替死鬼當頭領,成功了,有咱們的一份功勞。
失敗了,讓替死鬼頂上,豈不兩全其美?」
蕭何進一步說明。
「主意不錯,還是蕭何花花腸子多。」
曹參在旁邊敲邊鼓。
縣令望著二人道:「二位,誰適合當「替死鬼」呢?」
蕭何與曹參異口同聲道:「非酒徒劉邦莫屬。」
縣令一皺眉道:「劉邦藏進了芒碭山,誰能找到他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人,我早就物色好了人選,這事非劉邦的連襟樊噲不可。」蕭何急忙道。
原來劉邦喜歡吃樊噲的狗肉,為了賒賬,劉邦動員老丈人把小姨子呂媭許配給了樊噲。
蕭何的意思是,劉邦藏身之地,呂雉肯定知道,也一定不會瞞著樊噲兩口子。
還真讓蕭何猜對了,呂雉時不時上山給劉邦送好吃的。
第1次呂雉找到劉邦時,劉邦感到很驚訝,說我藏的這麼嚴實,你怎麼找到這裡來的?
呂雉說:「每次進山找你,就發現芒碭山上空有紫氣升起,跟著紫氣就能找到你。」
呂雉這話可信度有多大?大家去品。
列位,這是呂雉神化劉邦的表演。有這樣的好老婆,劉邦不成功都難。
長話短說,樊噲就找到了劉邦,把蕭何交代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還沒等劉邦說話,樊噲表示只要你領頭造反,我樊噲算一個。
劉邦沒有急著表態,他在思考問題。
造反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弄不好,腦袋就得搬家。
別看劉邦平時大大咧咧,事關掉腦袋的事,不慎重不行。
他轉而一想,不造反,總藏在山裡哪天是頭呢?
只有推翻秦朝,我這死罪也就免了。
劉邦赫然開朗了。
誰也別說誰高尚,誰也別說誰膽小膽大,造反這事沒有不慎重的。
縱觀歷史,不到萬不得已,沒人輕易去造反。
陳勝吳廣就是例子,沒有大雨沖斷道路,沒有誤期當斬這一說,陳勝吳廣決不會造反。
但凡老百姓有一口飯吃都不造反。
劉邦對樊噲說,這事就定了,我收拾一下,後天帶手下下山去縣衙報到,商量一下造反事宜,你回復一聲就是了。
到了第三天,按照約定,劉邦帶著手下30號人往縣城趕。
到了城前,一行人突然發現城門緊閉。
正疑惑間,城門開了一條縫,蕭何和曹參跑了出來。
劉邦急忙迎了上去。
蕭何氣喘吁吁道:「情況有變,縣令反悔了!關閉城門要對我倆下手。」
「蕭何,慢慢說,怎麼回事?」劉邦急切問道。
「縣令想殺我倆,說勾結你要奪他的權。我倆賄賂看門人,這才逃了出來。」蕭何道。
隨後他把城裡情況仔細說了一遍。
劉邦聽罷怒火中燒,大罵縣令是膽小鬼。
蕭何道:「邦哥,息怒!我有一計,可兵不血刃撞開城門。」
說著,蕭何拿筆在手,沙沙點點寫了幾行字。
劉邦一看上面寫著:「陳勝義軍勢如破竹,如今縣令不以蒼生為念。
假如惹下義軍屠城,將血流成河,為城裡百姓著想,為今之計。
只有殺縣令保城中百姓一條路可走,萬望城中民眾順應潮流為盼。年、月、日。」
蕭何示意劉邦用箭把紙條射進城。
劉邦恍然大悟,心中暗暗佩服蕭何有謀略,這是攻心為上的計策。
劉邦把紙條綁在箭桿上,開弓搭箭,「嗖」的一聲,羽箭飛進了城。
城裡縣令正在布置任務,他萬萬沒料到危險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城外,劉邦的狐朋狗友,聽說劉邦要帶頭反秦,比如周勃、盧綰、王凌等人都來捧場。
一傳十,十傳百,半天的功夫,劉邦身邊聚集了上百人。
眾人靜等飛箭傳書的結果。
一天過去了,城中沒有動靜。劉邦的耐心一點點在耗盡。
第二天傍晚,城頭「咕嚕嚕」扔下了一個東西,蕭何近前一看,血糊糊是顆人頭。
再仔細一看,是縣令的腦袋。
緊接著城門大開,有人揮手招呼劉邦他們進城。
城中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沛縣監獄看守長任敖看到了那張紙條,沒錯,就是保護呂雉不受侮辱的那個獄卒,劉邦的好朋友。
他得知劉邦要造反,是縣令反悔關閉了城門。
出於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想法,任敖聯繫夏侯嬰,就是那個為縣令趕大車的夏侯嬰,二人聯手殺死了縣令,開城門迎進了劉邦等人。
公元前209年8月14日中午,眾人為誰做起義總指揮展開了討論。
劉邦的意思是蕭何、曹參有謀略,二人做領導最合適。
蕭何、曹參則極力推脫,說我們不懂打仗,出出主意還湊合。
反正大家相互推脫。
蕭何、曹參真不是客氣,實則是不敢當領頭羊。
小吏從來不會打頭陣,你看宋江不就是被逼上梁山的嗎?
蕭、曹二人認定只有二百五的劉邦才能勝任。
不過劉邦也不傻,他也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
一時無法確定,蕭何一拍腦袋說,咱三人抓鬮吧?
劉邦贊成,「但憑天意!」蕭何向曹參擠了一下眼睛,曹參馬上附和。
只見蕭何撕了三張紙條,團成團,他說三個紙團里只有一個紙團上面寫著「當」,其他兩個是白紙,誰抓住「當」,誰當起義軍首領。
劉邦、曹參點頭同意。
蕭何先讓曹參抓了一個,自己拿了一個,剩下的一個自然是劉邦的。
蕭何、曹參讓劉邦先打開看,劉邦展開一看,有「當」字。
蕭何、曹參一看,各人把自己那一個紙團撕了個粉碎。說不用看了,我倆的是白條。
就這樣,劉邦當上了義軍首領。
蕭何給他起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名號:沛公。意思是起兵於沛縣,「公」是區別於縣令的尊稱。
不知大家看出破綻了嗎?蕭何與曹參騙了劉邦,這三個紙條都寫著「當」字,劉邦拿哪個紙團都是「當」。
有時候不想當英雄都難,劉邦當英雄,好像後面有人推著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