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蓋房
宣化的山裡比平原地區要冷一點兒,但是節氣到了,也擋不住那太陽一天比一天大。
河邊上的土坯沒兩天就幹得透透兒的了,趙青山和趙三爺來看過了,就跟付寧說可以蓋房了。
就使這個?
付寧指著地上的土坯問,「這磚不用燒嗎?這要是下場雨不就化了?」
趙三爺舉著他的煙袋鍋子,笑呵呵的指了指村裡的房子,「沒事兒的,咱們的房子都是這麼蓋的。」
人家是專業的,那就聽人家的吧。
付寧給趙青山作了個揖,表示全權拜託他了。
定下來蓋房的時間,付寧就跟付闖在工地外面不礙事的地方搭了個小棚子,把他們日常用的東西移出來,給人家騰地方。
村裡的男人們分了幾撥,先是把從山上塌下來的土和石頭運走,把山神廟原本的院子恢復過來。
然後把塌了的房子里能用的磚都刨出來,磕打幹凈了繼續用,有還完好的梁和椽子也都放在一邊了。
趙青山領著付闖去附近的鎮上訂了瓦片,買了得用的木頭,還拉回來一車白灰。
趙三爺說他們這個房子好蓋,首先不用打地基,就用人家原來的地基,重新加固一下就行,那些還能用的磚頭壘個半牆,上面用土坯,幾天就蓋好了。
付寧則是請了三虎媳婦過來幫忙做飯,他們每天管人家一頓中午飯,幫廚的晚上還能帶些菜湯回去,所以搶著幫忙的人也不少。
她們先是把桂康留下的豬肉全都切成片,在鍋里耗了一盆豬油出來,剩下的油渣子熬菜的時候放一勺兒,也算是見著葷腥了。
現在地里的菜還沒上來,就有點兒越冬的菠菜,還挺貴,付寧沒捨得買。
他用兩個糖塊沖了一大壺開水,也就有那麼一點兒甜味兒,跟村裡的小孩兒說,一籃子野菜換一大碗糖水,但是一個人一天只能換一碗。
於是每天中午的大鍋熬菜就是油渣熬野菜,野菜品種完全由那些孩子們決定,但鹽是放得足足的。
主食就是棒子麵的貼餅子和窩頭,頓頓大白饅頭他可供不起,就是上樑那天蒸了幾鍋兩合面的饅頭,他自己都差點兒沒搶著!
不過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人蓋房,他興趣還是挺大的。
原本的地基清理出來之後,三爺指揮著年輕人在地基兩邊立上兩塊板子,然後把土倒進去,把一根粗粗的大木頭樁子繫上四根繩子,悠起來使勁砸,直到砸得瓷實為止。
地基裡面就是房子的地面也是一樣的操作,得把土方夯實了,要不將來屋裡的地面不平。
趙三爺跟付寧說,他這房子雖然不是全磚瓦的,也比村裡的一般房子強,早先最省錢的房子連土坯都不用,就是兩塊板子中間一層一層放土、夯實,就是一面牆了。
這樣的房子不能蓋高了,但是省材料,家裡要是有幾個男人,連人都不用請,自己把地基挖出來,倒上石頭,就加土夯實就行了。
自己家人農閑的時候,每天干一點兒,等到上樑的時候再請人,又熱鬧又省錢。
他這麼一說,付寧腦子裡就開始想象那個畫面,好像自己高中的時候學過一篇古文,有一句:誰誰起於版築之間,這個應該就是版築吧?
人多就是幹得快,原本的小廟也不大,說是三間正房,其實也就兩間大小,現在直接就改成了一里一外的套間,一鋪大炕通過去,中間用火牆做隔斷。
院子東邊原來有間土坯小房,是放祭祀用品的地方,山神廟換地方之後,東西被趙青山拿回去了,每年正月他們村裡還要祭神呢。
這房子現在也重新蓋了,屋裡也盤上了炕,付寧雖然覺得自己冬天在這裡住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萬一呢,再說了,要是安晨冬和大有過來,也得有地方住啊。
房子上了梁一開始蓋瓦,這活兒就快多了。
他們買回來的白灰加上鍘碎了的麥秸,用水和勻了,均勻的抹在內外牆壁上,說是可以防毒蟲。
院牆也重新壘起來了,蓋房剩下的邊角料也沒浪費,趙三爺讓人在院子西邊給他們搭了兩間棚子。
一間裡面盤了灶,可以夏天做飯用,另一間堆點兒柴火或是放些雜物,用著方便。
不到十天的時間,山神廟的破院子煥然一新!
最後一天的活兒幹完了,付寧請村裡幫忙的人吃了一頓肉湯燉豆腐,臨走的時候每人都給了五個大錢加上一把糖塊兒。
付寧還特意到新的山神廟那裡,給山神爺燒了一炷香,也供了一把糖,佔了人家原來的地方,總得跟人說一聲兒。
等他回到新家的時候,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下三虎媳婦和兩個跟她關係特別好的女人正在收拾碗筷,這些都是跟他們三家借的,洗乾淨了放進背筐里,直接就帶走了。
大丫被付闖抱著,小臉睡得紅撲撲的,她這幾天都被帶到工地來了,乾爹不幹活兒的時候就把她頂在肩膀上到處走,可是給這個小傢伙美壞了。
付寧叫住了三個嫂子,從棚子里提溜出了三個油紙包,裡面是紅糖,謝謝她們把家裡的傢伙事兒借給他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著三虎媳婦背著大鍋,還要伸手把大丫接過去,付闖想幫她把孩子送回去,結果三個女人一起搖頭。
現在太陽快下山了,他一個男人跟著她們一起走,好說不好聽。
見狀,付闖也沒辦法,只能把孩子遞給三虎媳婦,目送著她們回去。
她們一走,付寧難掩興奮的走進了自己的新房子,四白落地,真的是比他阜成門的房子還體面。
外間地下放了一張桌子,還有兩把椅子並幾個圓凳,裡間炕上放了炕桌,靠牆還有炕琴。
趙青山真的是可著桂康給他的錢花到了極致。
這回是真真的有個過日子的樣子了。
自從付寧蓋了房,跟村裡的人都熟稔了不少,在村裡人的嘴裡也從「山神廟的」變成了「大丫她叔」。
當然也有暗地裡蛐蛐他們的,不過旁人在臉上輕輕一比劃,那些人自動就噤聲了,桂康當時帶著人抽的那一頓大嘴巴還餘威尚存呢!
付寧沒事兒的時候就愛往趙三爺家裡鑽,聽他講講種地的關隘,再說說附近的風土人情,爺倆混得感情可好了。
後山的那塊地付闖幫著他收拾出來了,前兩年兄弟們都在的時候也整理過,不算是完全的荒地,正好上下兩沿地,方便劃分區域。
這地沒種過東西還是生地,付寧找了些黃豆撒上了,今年先養養地吧。
山神廟後面塌下來的土方,蓋房的時候挖走不少,付寧又往裡使勁挖了挖,不僅能給鹽鹼地換換土,還能保證再趕上大雨,山體不會繼續垮塌,再把新房給沖了。
在這平靜的田園生活里,付寧收穫了干不完的活兒,同時他學會了騎馬。
當然他們只有一頭騾子,但是都算四條腿的,技巧都是一樣的,用付闖的話說就是,萬一哪天碰上什麼事兒了,得能保證你這個人能跑得出去。
等手邊上的事情都消停了,村裡人種的玉米都長到一人高了,頭上頂著花穗,胳肢窩裡都夾著小棒子了。
付寧琢磨著是不是得去一趟果子園,看看大有那邊的種植情況。
結果天留客了,從東南邊飄過來了一大塊兒陰雲,停在他們頭上就不走了。
開始還是絲絲的細雨飄著,後來就成了瓢潑大雨,足足下了兩天,路上全是泥坑,根本就走不了了。
這場雨過去,沒放晴兩天,又是連著幾天的陰雨,這樣反覆了幾回,他們新房後面的山上開始往下嘩嘩流水了。
這個情況可不太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