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姬昌
一、簡介
姬昌,這位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是周朝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生於約公元前1152年,卒於公元前1056年,享年高達97歲。姬昌,姓姬,名昌,商朝時被封為西伯,因此也被稱為伯昌。他出生在岐周,今陝西省岐山縣,是周太王的孫子,季歷的兒子,同時也是後來周武王姬發的父親。姬昌的一生,不僅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謀略著稱,更因他創製《周易》、奠定西周政體而名垂青史。
二、人物生平
1、父死繼位
姬昌的父親季歷,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君主。他對周國周邊的戎狄部落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使得周國的勢力不斷擴張。然而,這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商王文丁為了遏制周族勢力,以封賞為名,將季歷召喚到殷都。名義上,文丁封季歷為「方伯」,號稱「周西伯」,為西方諸侯之長,但實際上卻將他軟禁了一段時間后,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季歷死後,姬昌繼位,是為西伯昌。
2、勤政愛才
姬昌繼位后,勤於政事,廣羅人才。他關心民間疾苦,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使得周國的社會經濟得以發展。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紂王朝來投奔的賢士,如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呂尚(姜子牙)。姬昌拜呂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發布「有亡荒閱」的律令,規定奴隸逃亡就搜捕,誰的奴隸歸誰,不準藏匿逃亡奴隸。這一政策使得諸侯叛紂而往歸姬昌,周國的勢力進一步壯大。
姬昌在生活上極為勤儉,穿普通人衣服,還親自到田間勞動。他兢兢業業治理周國,使得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同時,姬昌還倡導「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的社會風氣,使得周國成為了一個道德高尚的國家。
3、善施仁德
商紂王發明了名為炮烙的酷刑,這是一種極為殘忍的刑罰。犯人被命走在塗滿油的銅柱上,一旦滑倒就會跌落到火坑裡,頓時皮焦肉爛,死於非命。商紂的寵妃妲己看見此慘狀卻笑個不停,於是商紂就一直強逼犯人這樣做,以博得妲己一笑。姬昌對此非常氣憤,諸侯和人民也無不痛恨得咬牙切齒。為了廢除這一酷刑,姬昌向紂王表示願意獻上周國洛河西岸的一塊土地。紂王答應了西伯的要求,廢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因此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愛戴。
4、牢獄之災
隨著周國國力的增強,姬昌的勢力也擴展到了江漢地區,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紂王進言說:「西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嚮往他,恐怕不利於商王。」紂王於是將姬昌拘於羑里(今河南湯陰)。
在囚禁期間,姬昌並沒有消沉,而是根據自然規律和人事變化,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撰寫了《周易》的卦辭和爻辭。這部經典不僅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後世的文化、科學等領域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周國的大臣散宜生為了營救姬昌,重價購得騶虞、雞斯之乘、驪戎文馬、有熊九駟及有莘氏美女給紂王。紂王大悅,說:「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夠了,何況寶物如此之多!」於是下令赦免姬昌出獄,並賜給他弓矢斧鉞,使姬昌得專征大權。
5、斷訟稱王
姬昌出獄后,他的道德威望更加高漲。諸侯國虞國、芮國發生糾紛,無法解決,於是想請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國人相互謙讓,長幼有禮,非常慚愧,說道:「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於是相互禮讓而去。諸侯聽聞了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糾紛都來找姬昌評判。
此時姬昌雖然還只是一介諸侯,但已經成為天下諸侯們的道德楷模。西伯昌斷虞、芮之訟,成為了一個標誌性事件。周人將這一年稱為西伯昌受命元年。諸侯紛紛擁載,於是西伯昌稱王,史稱周文王。
6、崇尚中道
清華簡《保訓》篇是周文王給周武王的遺囑,篇中講述「順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舜即得中」,核心思想就是中道。這篇遺囑不僅揭示了周文王對舜的推崇,也體現了他對中道思想的深刻理解。中道思想強調平衡、和諧與中庸之道,對後世儒家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7、開疆拓土與遷都豐京
周文王受命后,積極開疆拓土。他先後討伐了犬戎、密須、邘、崇等國,解除了周國北方和西方的後顧之憂。同時,他還向南擴展勢力到長江、漢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勢。
在滅崇后,姬昌建立了豐邑(今西安市長安區灃河西岸),並將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東遷渭水平原,稱豐京。這一舉措為後來武王滅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8、病逝岐周
周文王五十年,姬昌崩逝,享壽九十七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勤政愛才、善施仁德到牢獄之災、斷訟稱王,再到崇尚中道、開疆拓土與遷都豐京,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對周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死後被葬於畢(今陝西咸陽),太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主要影響
1、政治影響
姬昌所奠定的西周政體,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專制集權之先聲。他提倡的「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的社會風氣,以及他實行的裕民政治,即徵收租稅有節制,讓農民有所積蓄,以刺激勞動興趣的政策,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贊其為「三代之英」,後世把姬昌當成「內聖外王」的典型,作為判斷國家管理是非曲直的標準。
2、文化影響
姬昌創製的《周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它不僅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後世的文化、科學等領域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許多學者和思想家都從中汲取了智慧和靈感,為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周易》所蘊含的陰陽和諧觀念、中道思想等,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軍事影響
姬昌在軍事上也有著卓越的才能。他先後攻滅黎、邗、崇等國,翦除商的羽翼,建立新的前進基地——豐邑,為武王滅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軍事謀略和戰略眼光,對後世軍事家如孫子、吳起等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人才觀影響
姬昌的人才觀也是其重要影響之一。他廣羅人才,以禮相待,予以任用。他的這一做法不僅使得周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也為後世的人才觀念奠定了基礎。後世許多傑出的君主和政治家都深受姬昌人才觀的影響,他們推行仁政、尊重人才、關注民生,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富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四、軼事典故
1、推演《周易》
據傳,姬昌在囚禁期間,根據自然規律和人事變化,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撰寫了《周易》的卦辭和爻辭。這部經典不僅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源泉,也是後世占卜、預測的重要依據。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一個新高度。
2、斷訟稱王
姬昌斷虞、芮之訟的故事,不僅體現了他的道德威望和公正無私,也成為了他稱王的一個重要契機。這一事件使得諸侯紛紛擁載他,於是西伯昌得以稱王,史稱周文王。這一典故也說明了道德和公正在古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3、崇尚中道
清華簡《保訓》篇揭示了周文王對中道思想的深刻理解。他強調平衡、和諧與中庸之道,這一思想不僅影響了後世儒家思想的發展,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道思想強調在處理問題時要把握適度、避免極端,這一原則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六征觀人法
《禮記·文王官人篇》提出了「六征觀人法」,這是一套記載最完備、最系統、最成熟的鑒別人才的方法。據傳,這套方法是姬昌教導太師用來選拔和任用賢能之士的。它包括觀察一個人的神色、言辭、舉止、志趣、才藝和德行等六個方面,以全面了解一個人的品質和才能。這一方法體現了姬昌對人才的重視和選拔人才的智慧,也為後世的人才選拔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五、後世紀念
關於姬昌的後世紀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王廟與羑里城
文王廟:在姬昌曾被囚禁的羑里城(今河南湯陰北),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修建了文王廟。這座廟宇不僅是對姬昌的緬懷,也是對他卓越貢獻的肯定。
羑里城:作為囚禁姬昌的地方,羑里城也因其歷史意義而被後人銘記。這裡不僅是姬昌遭受苦難的地方,也是他推演《周易》的靈感之源。因此,羑里城也成為了後人憑弔和紀念姬昌的重要場所。
二、文學作品與神話傳說
文學作品:姬昌的事迹被廣泛記載於各種歷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如《史記》、《詩經》等。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姬昌的生平和貢獻,也表達了後人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神話傳說:在民間,姬昌的形象被賦予了更多的神話色彩。他被視為一位具有超凡智慧和道德力量的聖人,其故事和傳說被廣為流傳,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部分。
三、後世評價與影響
後世評價:姬昌被後人尊稱為「周文王」,他的治國理念和道德觀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贊其為「三代之英」,後世更是把他當作「內聖外王」的典範。
影響深遠:姬昌所創立的西周政體、推行的仁政以及他創製的《周易》,都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思想和理念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也對後世產生了持久的啟示作用。
四、現代紀念活動
文化節慶:在一些地區,人們會舉辦各種文化節慶活動來紀念姬昌,如舉辦《周易》研討會、文化講座等。這些活動不僅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加深了人們對姬昌的了解和認識。
旅遊紀念: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羑里城和文王廟等歷史遺迹也成為了吸引遊客的重要景點。人們在這裡可以親身感受到姬昌的歷史氣息和文化底蘊,從而更加深刻地銘記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