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四大才子
人道洛陽花似錦。
楊柳垂河車馬輕。
巍峨的洛陽北城牆外,是寬過十丈的護城河。
知道的是護城河,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環城水道。
內河之中,烏篷船排成長龍,盪起漣漪。
船工們悠揚的交流聲,響徹河道。
身著官帽仙鶴,一身玄文錦衣。
放蕩不羈的楚帝十九年文魁劉仁基,今日竟然穿上了翰林院的官服。
他轉頭對著身旁的黑色長衫文士,自嘲笑道。
「重樓兄,莫要再送了,進了城,小弟就直奔金鑾殿,送死去了!」
一身黑色錦衣長衫,腰掛雲紋帶,右側配玉,左側掛著一把長劍。
楚帝十六年的文魁,楊重樓一雙幽深至極的黑眸,流傳著琢磨不透的幽光,稜角分明的臉,透著一股神秘的鬼魅之氣。
「仁基兄,楊某已經算過,你此去逢凶化吉。」
「哈哈哈,多謝兄長吉言,可此次仁基恐怕不死在朝堂,也得死在戰場。」
清風徐來,水波漣漪。
楊柳隨風而動,一行數人在車馬穿行的河岸上,踱步而行。
「國家危亡,北疆人水深火熱,山河破碎在即,洛陽卻遲遲沒有動作。」
「仁基苦讀聖賢書,每每仰望先人,實在不願苟活。」
如今的戰況,劉仁基、楊重樓這種智商的文魁如何看不懂。
五十萬北伐楚軍,本就是千瘡百孔,無論糧草、軍械、甲胄、兵員都是問題繁多。
各級官員逃避責任,敷衍了事,最終捂不住了,大敗而逃。
羅浮山下,楚人英魂蕩氣迴腸。
北疆豪傑,項濟、周雲踏雪而來,幾乎挽回局勢,最終卻功虧一簣啊。
大楚之秉性,太原該是糧食不多的,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項濟的殘兵也遁入了山林,哲哲大王十幾萬雄兵,他該是作用不大了。
楊柳依依。
高大的銅錠車軸在楊重樓的身旁駛過。
達官貴人的車馬里,依舊是鶯鶯燕燕,嬉笑連連。
立在石橋邊,望友人而去。
楊重樓不禁搖搖頭,嘆息一聲。
身後是位俊美的劍客,他身姿挺秀,長劍纖細,沒有喉結。
開口詢問,「劉仁基此去辱罵皇帝,該是活不了。」
楊重樓的嘴角露出冷笑,淡然道,「別人去,那就是死定了,他去不一定。」
「為何?」劍客秀眉微皺,疑惑道。
楊重樓默默地望著劉仁基孤寂的背影,像極了楚人的先賢。
「他長的跟項乾九分相似,像極了年輕時的楚帝。」
「朗朗正氣,才華橫溢,恰書生少年,楚帝如何捨得殺他。」
……
洛陽皇宮。
二十四座望樓,巍峨聳立。
宮闕高而亭台俊,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可并州道的戰事,卻令這座皇城蒙上了一層陰影。
曾經一眼無邊的帝國護衛,肉眼可見的數量減少,拉拉希希。
劉仁基面帶微笑,昂首挺胸,跟隨一位小黃門行走在宮城裡。
忽然。
一名身材高大的護衛將軍,急匆匆跑來,無意間回眸瞄了兩眼,看見劉仁基,一個急剎車,來到文魁郎身前。
項正眉頭緊皺,勸說道,「劉仁基,皇帝這會心情很差,你別擱這添亂了。」
劉仁基可是翰林院大噴子,五姓望族,文武百官,誰不被噴了一遍。
以前胡說八道也就算了,但這會不行,大殿里,楚帝正大發雷霆呢。
國庫空虛,兵源不足,羽林鐵軍各勛貴卻大量退伍,這換誰受的了。
巡邏兵剛告訴項正,他就急急忙忙趕來了。
劉仁基這個時候去,那就是撞槍口。
項正與仁基共事良久,如何願意見死不救。
「哈哈哈,」劉仁基對項正拱手,行了楚禮。
「人生得一好友,而甚歡乎。項正兄弟好意,仁基心領了。」
「但仁基此去,乃是為天下蒼生,管不到陛下心緒。」
項正還欲再說,但見一道雕龍金牌,出現在眼前。
項正嘆息一聲,只得行禮退到一邊。
劉仁基面帶笑意,對項正再行一禮,踏步前行。
乾政大殿。
大楚王朝的權力中心。
五百步內,四方空曠,象徵著皇帝獨有四海。
九十九級白石階梯,寓意著皇帝九五之尊。
巍峨聳立,楚人置身其中,彷彿一葉浮萍見青天。
大紅木門檻之外。
幾十名披堅執銳的護衛,如蒼松挺立,目不斜視。
劉仁基看見,文武百官跪了一地,楚帝捂著額頭,坐在大輦之上。
皇帝身後的魏老公公看見了殿外一人,不禁咯噔了一下。
伏下身來,小聲的在楚帝耳邊道,「陛下累了,該下朝了。」
聞言,楚帝龍顏一愣,魏大伴很少說話的,何況事情也沒有議完。
抬頭的一瞬間,楚帝不禁笑了。
大殿門口,遙遙的站著一翰林官,器宇不凡,昂首挺立。
「這個劉仁基啊,是嫌腦袋掛著礙事。」
「傳他進來,讓他羞辱一番文武百官,給朕解解氣!」
……
「傳,文魁郎劉仁基覲見。」
「傳,文魁郎劉仁基覲見。」
「傳,文魁郎劉仁基覲見。」
幾個太監公鴨子嗓音在斗拱巨大龍柱間飄蕩,幾息之後,才傳到大殿門口。
十一月的天氣,洛陽算不得寒冷,但殿內的大臣卻冷的發抖。
他們向文魁郎投來善意的目光,祈禱他嘴下留情。
劉仁基踏上大殿金磚。
環視一圈,不禁心中冷笑。
江南望族,蜀王,幾個強大的豪強勢力,他們在朝堂的高位者早已不見。
真是,可悲,可笑!
隨著劉仁基的進入。
不久之後,大殿傳出激烈的咆哮聲。
一時間,亂作一團,雞飛狗跳。
項正遠遠的看見,大殿的門甚至都被護衛關上了。
他心中不免嘆息。
好言難勸該死鬼啊!
仁基兄,再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