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渭水盟約
"快快快!絕不能讓突厥主力與援軍部隊成功會合,必須加速前進!"
李世民心急如焚地對著身後嚴陣以待的玄甲軍下達軍令,眼神堅定而銳利,充滿了決心和使命感。
他深知時間緊迫,若不抓緊追擊,一旦突厥主力軍與援軍會師,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泰身跨戰馬,緊緊跟隨父親李世民,一路疾馳而來,但長時間的馬背顛簸卻讓他感到臀部陣陣刺痛。
他心中暗自懊惱:怎麼就忘記準備舒適的馬鞍呢?只有馬鐙可真是折磨人啊!
正當李泰忍受著身體不適時,耳邊傳來父親的聲音:
"青雀啊,你年紀尚輕,尚未涉足兵事。要知道,用兵之道貴在迅速果斷。
倘若無法攔住突厥主力,任由他們與援軍會合,以我方區區六萬步兵之力,如何能抵擋住十幾萬突厥鐵騎的猛攻呢?"
李世民語氣激昂,臉上洋溢著自信與驕傲。
他似乎對兵法研究頗深,此時正興緻勃勃地向兒子傳授經驗。李泰聽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策馬上前,靠近父親並輕聲低語道:
"父皇教訓得是。不過兒臣有一計,或許可助我軍一臂之力......"
「什麼?!竟然如此大膽!你竟敢私自調遣一百名不良人喬裝成突厥士兵,潛伏於渭水北岸設伏?
如今更是成功混入突厥大軍內部,縱火焚燒其糧草、損毀他們的戰馬?
甚至還預先告知你大姑平陽公主率領騎兵前來增援渭水戰場?此舉可行嗎?」
李世民滿臉驚愕地凝視著李泰,心中不禁對這個兒子生出一絲疑惑與擔憂。
正當李世民驚疑不定之際,只聽得李泰自信滿滿地說道:
「父皇不必憂心,且看前方戰況如何。您瞧,那不是大姑平陽公主所率之娘子軍正在前方浴血奮戰,已然將突厥主力困於一隅嗎?」
說罷,李泰揮動手中馬鞭,遙遙指向大路前方。
只見遠處塵煙滾滾,戰旗飄揚,一支軍紀嚴明、氣勢如虹的軍隊正奮勇向前,與突厥敵軍展開激烈廝殺。而領軍之人,正是英姿颯爽、威震敵膽的平陽公主!
眼見此景,李世民心頭一震,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
他深知平陽公主智勇雙全,乃是大唐軍中不可多得的女將英才。今日見她率軍疾馳而來,勇挫突厥銳氣,心中頓時踏實許多。
此時此刻,李世民對於李泰的智謀與決斷力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或許,這個平日里看似玩世不恭的兒子,在關鍵時刻竟能展現出如此過人之處,實乃大出自己意料之外啊……
李世民勒住韁繩,讓胯下之馬停住腳步,他凝視著李泰片刻后,深深地嘆息一聲道:
「青雀啊,以你之才華,僅屈居於王爺之位實在可惜……」
李泰聞聽此言,如遭雷擊般渾身一顫,寒毛根根豎起,暗自思忖道:
「不會吧爹,我剛剛立了大功,您就開始PUA我?這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些……」
儘管內心極度不悅,但李泰臉上仍強擠出諂媚笑容,恭恭敬敬地對李世民言道:
「父皇,兒臣認為當個逍遙自在的王爺甚好。每每看到父皇您日夜操勞,埋頭於堆積如山的奏章之中,還要疲於應付那些難纏的大臣們,兒臣便深知皇帝這份差事真是苦不堪言。
而身為儲君的太子更為艱難,終日不得閑暇,時刻被李綱和魏徵那兩位老頑固嚴密監視,稍有差池便會惹來麻煩。如此險惡處境,我實無興趣,還是讓兄長去承受這些苦楚罷了。」
「大膽!軍國要事,豈能視同兒戲般胡鬧?
若再口出妄言,休怪朕對你嚴懲不貸!
然而話又說回來,當李剛和魏徵那兩個老傢伙聽聞太子之位並非屬意於你,而是賜予了高明之時,他們臉上露出的神情可真是精彩紛呈啊!
甚至險些要來向朕請辭歸隱呢。
嘿,青雀啊,難道你當真毫無意願成為太子嗎?
不然的話,不妨回到宮中去,與高明一同接受李剛和魏徵二人的教導。
那兩位老先生可是不止一次向朕表示過,希望能將你收入門下作為門徒呢……」
李世民嘴角微揚,帶著幾分戲謔的笑意,目光緊緊鎖住李泰,觀察著他的每一個細微反應。
正當此時,李泰瞥見李秀寧騎著馬朝這邊疾馳而來,心中暗暗叫好,連忙打斷李世民的話語:
「父皇且慢,兒臣實在對此提不起興緻。您看,大姑已經到了跟前了。」
說罷,他急忙轉移話題,試圖結束這場與李世民之間略顯尷尬的對話。
「青雀!快到姑姑這邊來!」
李秀寧滿臉欣喜地策馬上前,來到李泰身旁。
她動作利落地伸手一撈,便將李泰從小紅馬背上抱到了自己的坐騎之上,然後輕輕撫摸著他的頭頂,柔聲笑道:
「哎呀呀,我們家青雀真是長大了不少呢,不僅個子長高了,身子骨也變得更結實啦。這三年來姑姑可想死你了。
對了,上次多虧了青雀救我一命,姑姑都還沒好好報答你呢。
說吧,這次你有沒有什麼特別想要的東西?
只要是你開口,哪怕是天上的月亮,姑姑都會想盡辦法幫你摘下來哦。」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平陽公主李秀寧本該在武德六年的時候,於長安城病逝,但其具體病因卻一直撲朔迷離、無從考證。
然而,這一世情況卻有所不同。
自從李泰開口說話以來,他便致力於推廣現代醫學和消毒等理念,並成功研發出了初級版本的青霉素。
正是得益於此項發明,當李秀寧身患重病之時,李泰得以迅速查明病因——原來,這一切皆因大姑多次出征,未能妥善處理傷口,致使傷口感染髮炎,進而引發了破傷風。
有了青霉素作為治療手段,李秀寧終於撿回一命。
不過,眼看著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愈演愈烈的奪嫡之爭,李秀寧實在不願繼續捲入其中。
於是,她決定與丈夫柴紹一同離開長安,前往北方駐守邊境,抵禦突厥入侵。
儘管如此,李秀寧對這位拯救了自己生命的侄兒仍心懷感激,特地斥巨資開闢了一條專門用於與李泰通信的飛鴿傳書線路。
而這條線路之所以得名「微信」,則是因為每次用來傳遞消息的紙張都十分小巧玲瓏,故有此稱。
「大妹,最近身體恢復的怎麼樣」李世民上前問道
「啟稟皇兄,小妹我身體已經康復了,這次得到青雀的微信,我立馬就趕過來了,還別說,青雀這小子還有點本事,把突厥大軍的路線算的挺準的,我把他們賭個正著。哈哈還是有仗打爽利。」
李秀寧開心的回復道。
這時,柴紹快馬趕來,緊急說道。
「聖上,秀寧,突厥大汗派人來求和了。」
「走,去看看這突厥老狗又想耍什麼花招。」
大唐軍營中
李世民居于帥帳正中,李秀寧、柴紹、李泰、李靖、尉遲恭分立於兩邊。
突厥使者,恭敬地跪拜在地,身邊放著兩個錦盒,說道:
「突厥使臣,拜見大唐皇帝陛下,祝陛下萬福。
我等奉我家大汗之命前來求和。
此次戰爭只是一個誤會,是由猷大部落地大祭師和阿梅利卡部落的首領喬白登可汗密謀惡意挑起的。
這二人已經伏誅,大汗將此二人的頭顱獻上,希望能換取大唐皇帝陛下的諒解,願大唐與我突厥永結兄弟之好。」
李世民坐在那不說話,李泰卻懂了他的意思,出聲呵斥使者:
「你突厥殺我將士,奪我城池,搶我錢財,屠戮我子民,就想憑這兩個替罪羊的腦袋就想全身而退,做夢!你當我大唐之劍,不利否?」
使者,再次磕頭,恭敬說道:"回稟大唐皇帝陛下,我家大汗此次真的是被騙了。我突厥願意賠償大唐此次戰爭的一切損傷,並且奉大唐為上邦,年年進貢,只求大唐皇帝能原諒突厥此次錯誤,放我家大汗回王庭,我家大汗不甚感激。「
李泰想了想,來到李世民身邊小聲說道:
」父王,我看行了,讓突厥人把我們的子民放回來,然後此戰我軍收穫的牛羊馬匹均不退還,突厥再額外支付本次戰爭賠款黃金1000萬兩,外加以後每年進貢。畢竟快要秋收了,我們如果耗在戰爭上,對於大唐損失太大了,以後再找機會收拾他們。」
李世民略微頷首,對突厥使者說道:
「你回去告訴劼利大汗,你們突厥需要放回擄走的唐人,賠償本次大唐戰爭損失黃金1000萬斤,每年按時進貢牛羊馬匹,並對我大唐上表稱臣。如果可以,明日早上他親自來渭水橋簽定盟約,朕在橋那等他,過午時不候。」
「謝陛下!」
突厥使者聽完李世民開出的條件,馬上趕回突厥大營彙報去了。
次日,突厥的劼利大汗在渭水橋上等著無比焦急。他辰時一刻就帶著親信,在渭水橋等待,李秀寧的軍隊一直在他周圍看著他們,令他極不自在。
快到午時,李世民帶李泰才姍姍來遲。
雙方在渭水橋簽署了和平協議,然後立刻斬殺白馬立盟。
之後,大唐軍隊放開口子,讓頡利可汗率突厥全體騎兵返回。此次事件,史稱,「渭水之盟」。
回去路上,李世民要先回長安穩定局勢,於是帶著1000輕騎,先行返回,尉遲恭李靖則是率大軍緊跟其後。
李泰在與李秀寧依依不捨告別後,慢悠悠騎著小紅馬,落在了隊伍的最後面。
袁天罡突然來到李泰身邊,說要給他一個驚喜,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在袁天罡的帶領下,李泰來到不良人控制的一片牧場,滿眼看去,至少這裡有著5萬匹左右的好戰馬!
原來,不良人的暗探並沒有真的驚嚇走所有的馬匹。他們混作突厥的養馬官,早在起火前就把好戰馬藏在這,只給突厥人留了幾千有傷的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