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連連戰敗

第139章 連連戰敗

話說李定國在桂林之戰、衡州之戰連續取得勝利,這對於當地和附近具有復明情緒的民眾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許多退入山區的明朝殘兵敗將和隱居鄉間的官紳,都聞風雲集,共襄盛舉。

但是,隨著李定國連殲清朝二王,復地千里,軍威大震之時,孫望心中的妒火也跟著熊熊燃燒起來。李定國攻克桂林之後,送到貴陽的繳獲物品,只有清廷賜給孔有德的定南王金印、金冊和人蔘數捆,卻沒有多少金銀財寶。孫望便揪住這一點不放,認定李定國不是私自藏匿了,就是分賞給他手下的將士了。直到李定國在衡陽戰役中擊斃尼堪的消息傳來,竟又有了功高震主之嫌,此時,孫望已經徹底容不下他了。

衡州之戰一結束,孫望便密謀定計,以召開軍事會議為名,只待李定國到來,便立即拘捕,然後,將李定國統帥的軍隊,轉交給自己手下的馮禮雙來指揮。在這種時候,謀害戰功卓越的李將軍,肯定是極其不得人心的。因此,一些知道內幕的人,便趕往李定國軍中告密,勸他千萬不要前來赴會。李定國得知,起初難以置信,尤為傷感得道:「同為義子,本來說好共同抗清的,今天因為我打了幾個勝仗,你就如此的嫉妒排擠,這樣下去,我們怎麼可能實現大業呢?」自此,也不做解釋,更不想面對,直接率領軍隊遠走廣西了。

俗話說,師克在和。孫望逼走了李定國之後,很快就自食惡果。當時,孫望正親自統領大軍前往寶慶,部下有大將白選、馮禮雙等人,一共差不多有十萬兵力。由於明軍駐營在山頂,地勢險要,又遇上了大雨,雙方便列陣相峙。不久,明軍下山向清軍發起全面進攻,而清軍則分路迎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戰。結果,孫望在戰術上被對方識破,而且,他未能有效的約束部隊,任由手下人劫掠清軍物資,甚至在關鍵時刻,還默許他們提前撤離戰場,這就使南明軍隊失去了取勝的最佳時機。最後,明軍戰敗,傷亡慘重,清軍很快便佔領了寶慶府。

風清揚後來得知,寶慶一戰,孫望的十萬大軍竟然那麼快就潰敗了,不由地感慨道,其實永曆帝只是皇權的象徵,真正的實權還是在孫望和李定國等人手上,因為只有他們有能力和兵力去對抗大清!如果孫望不是那麼急於霸權,一心想做他的國主,就不至於要對永曆帝那樣控制有加,也更加不至於要對保皇派們打擊得那麼狠,野心的暴露,對身邊人的控制和打壓,讓李定國對他由失望到厭惡乃至最後徹底棄他而去,而李定國,如果能拋棄為「保皇」而戰的正統思想,與義兄弟一起,作為農民起義軍並肩作戰,那麼,憑他們的實力,大清也未必能將這些人完全打敗!從後來的三藩之亂足以看出,實際漢人都是不歡迎滿清的,所以,一時的投降,也不過是為了在這亂世,替自己謀個好出路罷了!孫望與李定國之間的矛盾,註定了南明抗清的失敗!

果不其然,後來又有了李定國的新會之戰,這是李定國二打廣東的重要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李定國總結了第一次入粵作戰的經驗教訓,肯定東、西夾攻,恢復廣東,是南明中興的最佳戰略。他正確地分析了戰局態勢,指出,攻克廣東,則全局皆活,福建,浙江,南直隸可勢如破竹,從此,便中興有望!李定國執守心中信念,一直打到廣州新會。原本,他是準備和鄭成功在廣州會師的,結果,鄭成功再三猶豫,遲遲不肯發兵。李定國只好獨自攻打新會。

城中的糧食短缺,李定國本以為,守城的清軍一定堅持不了多久,哪知後來,竟發生了守軍沒得吃,便開始吃城中居民的恐怖事件!新會的守軍如此負隅頑強,就導致李定國的部下,在新會圍了幾個月,始終不能破城。一直到清軍的其中一支水陸援軍到了,5000多圍城的明軍便跑的沒影,不過,這個時候,李定國本人因為突然生病,並沒有親自到達新會。

而接下來,明清雙方在新會地區才開始爆發大規模的交戰,首先,李定國親自率領的二十萬大軍一到,便猛攻新會。明軍先後採取了挖掘地道、大炮轟城、伐木填濠等戰術進行強攻,卻皆因守城的清軍負隅頑抗,未能得手,直到清軍自己的滿清水陸援軍到了之後,尚可喜等人率領的水師,這才一起向李定國迎戰,李定國苦苦支撐,然而,他熱切期盼的鄭家水師終於還是沒有來。最後,明軍全線潰退,沿途六、七十萬百姓跟隨他一起撤退,李定國一邊安撫難民,一邊哭嚎失聲。由此,新會戰敗!

新會之戰的失敗,對李定國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他原本希望通過與鄭成功的合作,收復廣東,進而北上恢復明朝的統治。但由於鄭成功的猶豫不決,未能及時出兵配合,導致李定國的計劃落空。新會之戰的失敗,不僅使南明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也使得李定國的威望和實力大為受損。不過,對於鄭成功來說,他在新會之戰中的猶豫和未能及時出兵,可能是出於對自身實力的考慮,以及對李定國實力增強后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擔憂。鄭成功的態度,反映了南明各勢力之間缺乏團結和信任,各自為政,難以形成統一的抗清戰線。

寶慶戰敗,新會戰敗,都說明了南明軍將領的內部不和,終於,將反清復明的夢想一步步推向覆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劍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穿越劍影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9章 連連戰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