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什長
包括李安河、李長壽在內的六十五名騎士跟著匆匆趕來的五百將張喜離開了校場,去往西郊營東大門處,那裡是騎士的地盤。
每年約有五六千名正卒在西郊營訓練,其中包括千名騎士,營內設有包括張倫在內的三個校尉。
千名騎士與另外千名材官編為甲校,由張倫統領。
一行人走了許久,李長壽看了眼走在隊伍前列領路的張喜,抑不住心中的好奇輕聲問與自己並肩行走的李安河:「安河,這西郊營到底有多大,怎麼還不到張五百將說的東門?」
「雲北兄長曾在給雲珠的信中提到過,說西郊營長十里、寬八里,咱們是從校場過來的,校場靠近南門,應該也快到了。」李安河悄聲回答完,思緒回到了收到宋雲北死訊的那天。
李安河清楚記得那個午後,陽光燦爛,李安平還在,一家人正輪流抱著三四個月大的李無疾在院子中散步。
是宋家的鄰居來到李家,對宋雲珠說了宋雲北死在定襄的消息。
宋雲珠不信,又哭又笑著說鄰居騙人,直至看到癱坐在地上的宋母懷裡抱著的那件直裾,上面的血跡猶如那日懸在半空中的太陽一樣刺眼。
「安河,你怎麼了,眼睛怎麼紅了?」
李長壽推了推李安河的胳膊,關切的問。
李安河回過神,揉著泛酸的眼睛回答:「我沒事兒,只是想起了雲北兄長。」
李長壽聽后也跟著難過起來,既有為宋雲北嘆息,又有為自己擔憂,憂心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宋雲北。
倆人各懷心事,悶聲走在隊伍里。
不久后,隊伍路過一片寬闊的馬圈,馬圈的北側和南側是排排馬廄,依稀能看到馬廄里的馬兒或站或卧,時而發出「嘶嘶」或者「咴兒咴兒」的聲響。
「張五百將,馬廄里的馬是戰馬嗎?」有走在前排的男子朗聲問張喜。
頭戴紅幘的張喜回頭看向面龐黝黑、精瘦幹練的男子,好心情的回答:「你小子想的美,戰馬會優先供應期門衛和邊郡,咱們內郡基本分不到,這都是普通馬。如若不是孝文皇帝當年頒布馬復令,估計連這些馬都湊不夠。想咱們大漢剛開國時,高祖皇帝出行,連四匹同色的馬都湊不出,只能乘牛車。」
(註:期門,武帝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建立,前期職責是護衛武帝在微服出行時的安全,後期成為武帝親自訓練的一支騎兵。早期的期門在郎衛中選拔,后從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挑選善騎射的良家子充當期門衛士。
大家熟知的羽林騎建立較晚,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建立,同樣來自六郡良家子,初名建章營騎,不久后改為羽林騎。之後,武帝又把陣亡將士子弟教養在羽林騎中,號稱羽林孤兒。
良家子,是指來那些自家資在中產(漢文帝曾說:「百金,十家中人之產。」)即家有百貫財產(一金為一萬錢)及以上的官宦子弟或者自耕農家庭,非從事醫、巫、商賈、百工,且家風良好的人。)
「可孝景皇帝時不是在邊郡設立了三十六所養馬苑嗎?」有人在人群中小聲嘀咕。
張喜聞言,走進人群找到剛才說話的男子,笑著拍了拍男子背後的麻色包袱說:「你既然知道馬苑,那也應該知道朝廷跟匈奴打了不少仗,從龍城之戰、河南之戰到前兩年的漠南之戰,哪次不是出數萬騎去打匈奴?上面給什麼馬就用什麼馬,你這話要是被趙后曲候聽見,你小子是要有苦吃了。」
「張五百將,我、只是隨口說說,並沒有別的意思。」男子連忙向張喜解釋,不斷用灰色衣袖擦著額頭,一張圓臉上寫滿不安。
張喜見狀讓男子不要緊張,接著看向不斷往這裡側目的眾人說:「我當然知道你沒有別的意思,不然哪裡還會在這與你說笑。我是五百將,手下管著百人,要是如此小心眼,豈不是早晚被氣死。不過,我要提醒你們,有句話是禍從口出,要記得這裡是軍營,不是你們自己家,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性格暴躁的,收斂住;喜歡多嘴的,忍住。你們都是家境良好的男兒,進過蒙學、鄉塾,想必也聽說過灌夫、魏其侯的事情。要是有人沒有聽說過他們,那你們所在的閭里總有因男人犯罪而被牽連的女人吧,那些被充為官奴的女人大多被送到了邊郡的軍營,到了那裡會是什麼下場,你們這些做男人的總該清楚。營里是伍什連坐,大家謹言慎行,對誰都有好處,都聽明白了嗎?」
眾人聽后一陣沉默,隨後紛紛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會時刻謹記張喜剛才所說的一番話。
張喜聽后滿意的笑了笑,握住腰間的環首刀繼續說:「既然你們都聽明白了,那就繼續往前走吧,前面那片營房就是。」
張喜的話音剛落,眾人自覺在張喜身後排好隊伍。
「還是新來的好管,幾句話就能震住。」張喜見狀忍不住在心裡感慨,抬腿開始繼續往前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長壽也不敢再與李安河說悄悄話,只好在心裡不斷祈求自己能夠和李安河分到同一間營房。
只是,李長壽的願望很快落空。
因李安河能拉動六石弩,被張喜選為了什長,所分到的營房離李長壽所分到的營房足有百丈遠。
李長壽不僅沒有與李安河分到同一營房,甚至沒有被分到同一曲。
張喜在分完營房后,掃了幾眼眾人身後的包袱問:「現在還需要去領衾褥、直裾外衣,你們要不要把包袱先放回營房?」
眾人相互看了幾眼,每個人的眼神都透著一股遲疑。
「多謝張五百將的好意,我們已經背著包袱走了三天,現在再背著它們多走幾里路,也是沒有問題的。」離張喜最近的李安河連忙笑著回答。
眾人聽后紛紛附和李安河,每人的包袱里都藏有幾百錢,哪裡肯把包袱丟在全是陌生人的營房裡。
已在西郊營待了六年的張喜聽后瞭然的笑了笑,隨即吩咐眾人排好隊,向離此處兩里遠的物資倉出發。
物資倉位於騎士營房的西側,是一間平日里用來堆放衾褥和皮甲、直裾等軍需物資的高大房屋。
現在是冬季,正卒的過冬衣物需自己準備。
眾人到物資倉時,物資倉外正排著長長得隊伍,有小吏坐在物資倉門邊登記信息。
不斷有人抱著領取到的衾褥、衣物從李安河身旁經過,有人滿臉歡喜,有人悄聲抱怨衾褥做的粗糙。
太陽慢慢西移,排了將近一刻鐘的李安河俯身告訴坐在舊席上的小吏:「李安河,騎二十一營房。」
小吏登記完看了一眼李安河,文弱的相貌顯得與粗獷的軍營格格不入。
平日里看守物資倉的門卒見小吏放下毛筆,連忙跑進物資倉內抱過一套衾褥、兩件絳色直裾、兩條黃色袑褲交給李安河。
李安河走到一旁,用手捏了捏衾褥,衾里應該是亂麻、蘆花等物,褥里是混合在一起的亂麻、碎粟稈。
直裾是單衣,可以罩在冬衣的外面穿。
不多時,李長壽抱著同樣的物品走到李安河面前輕聲抱怨:「安河,這褥也太硬了。」
「長壽,這裡比不上家裡,況且也不是讓咱們來這裡享受的,可以把帶來的綿袍鋪在上面。」李安河悄聲寬解李長壽。
李長壽瞥了眼站在不遠處的張喜回答:「安河,我知道,我也就是發發牢騷,絮兒讓我來的時候帶床衾褥,我嫌沉重沒有帶,真是後悔莫及。」
李安河聽后忍不住揚起嘴角笑了笑,李長壽是李充的幼子,平日里在家極受李充夫婦的疼愛,又加上家境還算不錯,哪裡躺過用碎粟稈做的褥。
「安河,你不用笑我,我就不信你能不嫌棄?」李長壽邊說邊朝李安河翻了兩個白眼。
李安河聞言繃住笑臉,沉聲告訴李長壽:「長壽,張五百將先前說的話,你忘記了嗎?」
李長壽低下頭不再說話,暗自罵自己真是不長記性。
待眾人全部領完衾褥和直裾后,張喜又帶著眾人回到之前分營房的槐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