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方向正確,但跑步前進

第8章 方向正確,但跑步前進

劉邦搖頭,半是感嘆半是回憶道:「若是當時始皇帝能控制住局面,休養生息,那麼秦朝也未嘗沒有轉機。」

說實在的,秦朝的制度體系確實並不適合一個統一天下后的休養發展階段的需求。

但是,秦朝這麼一艘大船想要掉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至少,不論二世是否是胡亥,想要掉頭都幾乎難以做到。秦朝這艘大船多年以來的慣性太大太大了,唯一能夠做到還能勉強控制住朝堂的人,只有始皇帝。

二世,即使是扶蘇,他也做不到。

——他若是能夠做到,也不至於死的那麼不明不白。

而始皇帝,留給他的時間也並不多麼寬裕。

最晚最晚,在始皇帝駕崩之前,他必須要把休養生息的基調給定下來,後面的二世才有一個標杆可以倚仗。

「秦朝的慣性並不止於朝堂制度,更在於觀念人心。」蕭何也搖頭,他對於秦朝能否掉頭成功持有悲觀態度。

困住秦朝的,並不只是什麼長期施行的制度,也不只是龐大的軍功爵集團,更有長期以來在秦人——特別是秦朝官員乃至皇帝心中埋下的理念觀點。

不論是選擇分封的大臣,還是堅決郡縣的皇帝大臣,他們恐怕都不覺得秦朝需要掉頭,也不覺得秦朝需要絕對的大調整。

——軍功爵制有點不太合適了,這點他們或許知道;但是,秦法、徭役等這一系列制度不合適……他們大約並不覺得。

而這才是關鍵。

觀念一旦深入人心,想要改變難如登天。

再者,在那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之前,秦朝的朝堂,恐怕沒有人會覺得那些平日里只知忙忙碌碌、毫不起眼的黔首們,能夠擁有那樣的力量,製造出那麼大的影響。

【民心思定,百姓們想要安穩度日,並不想要再生活在恐懼和戰戰兢兢之中。】

【這就要求朝廷一方面要輕徭薄賦,給百姓喘息和恢復的機會,畢竟要是依舊高賦稅、大量徭役,那麼百姓還安穩什麼?】

【在古代,不論是進行各種大型作業會極易造成死傷,行路,更是導致死亡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朝廷要寬簡刑罰,網開三面,不再讓百姓動不動就可能會觸犯法律、成為罪犯,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特別是那些並不熟悉秦法的六國百姓們。】

【秦人在秦法的馴化下,或許已經適應,但是六國百姓如何能夠適應?】

【他們本身又並非秦人,倘若要面對這樣的局面,他們怎能不心中生怨?怎能不對秦朝恨之入骨?怎能不想要讓秦朝也滅亡?】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百姓們自己不揭竿而起,那些始終野心勃勃的六國貴族們,又如何不會看到這樣的機會?】

【如果能夠滿足民心,那麼其他六國貴族所能造成的影響就要小之又小。】

【因為,這個天下,這個江山,終究是由人構成的。】

【不論六國貴族們到底想要如何施為,又制定了什麼樣的計劃,他們都不可能自己單打獨鬥。】

【想要推翻秦朝,想要恢復舊日榮光,都需要人手。】

【人手從何而來?人手不可能憑空出現。除了六國貴族們自己蓄養的家奴,剩下的,就是要招募各地的百姓充作人手。】

【那他們如何招募百姓?無非威逼利誘。】

【但,倘若朝廷對百姓壓迫甚重,讓百姓們仇恨朝廷的話,那麼貴族們簡直都不需要再如何絞盡腦汁,他們只需要露出意圖,便自有大量的百姓自願為他們效力。】

【另,說起來雖然秦朝也看到了六國貴族們的危害,並且進行了強制遷徙,但是不知怎麼搞的,總歸還是辦事兒沒辦乾淨,六國故土上還遺留著大量的六國貴族們,他們隨時準備著拉起一支隊伍,或者隨時會被任何反抗勢力拉過來充作旗幟。】

獨孤伽羅自是非常明晰這樣的邏輯。

「要用百姓,但是也不能不留餘地。」她總結道,事實上,不論是對這種泛指的百姓,還是具體的某個人,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完全不留餘地,都是極為危險的一種選擇。

而百姓這個群體,和具體的某個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如果是對具體的某一個人甚至某幾個人,在朝廷、皇帝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是可以進行不留餘地、斬盡殺絕的行為的。

但是對於百姓,這種廣泛的百姓……如果真的讓整個群體都找不到出路,那麼即使是朝廷,即使貴為天子,都是弱小的。

楊堅點頭:「如何用人才是對天子的關鍵要求。」

當然,對於天子的關鍵要求非常多,但是用人無疑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自從秦朝以來,每一代皇帝、每一個王朝、每一個學派、每一名士人官員,無不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掌控百姓而不至於將其逼至絕路。

這著實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其並不深奧在如何探尋百姓的底線——百姓的底線非常好找;而深奧在如何在逼近底線之前儘可能地榨取到更多的利益,以及,如何嘗試進一步降低百姓的底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這樣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謹慎,一旦步子邁得太大,就必然會招致百姓的反抗。

譬如秦朝。

-

趙匡胤搖頭,對於原本的舊勢力的清除當然得足夠徹底,不然留下一丁點苗子,都是在給自己、給自己的後世子孫找麻煩。

雖然有時候這些人太會躲藏,朝廷有時候確實會沒能徹底清掃乾淨,但是像是秦朝這樣,隨時隨地都能蹦出來一群六國貴族……也太過離譜了。

趙匡胤不禁對趙光義感慨道:「秦朝的遷移工作做得太差了……漏洞也太多了。」

趙光義對此非常之贊同:「是啊,這種清理怎麼還能留下來這麼多空子?必須連根拔起才是。」要是我遇到這種情況,絕不會留下來一點日後會造成麻煩的可能。

【那麼,秦朝知道百姓的重要性嗎?】

【知道,但又不完全知道。】

【秦朝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人口對於朝廷的重要性。】

【只要有人,只要有百姓,他們就能夠為秦朝奉獻一份力量,不論是生產糧草蓄養牲畜,還是披甲作戰建設工程,這些都需要百姓。】

【因此,自從秦國時期開始,秦國對於死刑和一部分會讓人徹底喪失勞動力的肉刑在判罰中的應用就漸漸減少,同時,嚴懲任何生育后的棄養乃至殺嬰行為。】

【這些都充分證明了秦朝朝廷對於人口、對於百姓的價值的認識。】

【而同時,商鞅變法,變得還有對百姓的管理方式——馭民五術,實際上就是讓百姓虛弱、無知、不能思考除了生存和遵守法律之外的其他東西,更沒有精力去做任何多餘的事情。】

【這個方式,也同樣被一代代秦王乃至秦始皇,以及官員們繼承了下來。】

【從這個方面來看,秦朝的上層統治者,也並非完全不知道一旦百姓們心生不滿乃至憤怒,會出現什麼事情。】

【——正因為知道百姓會反抗,所以才要讓百姓虛弱疲憊無知,繼而難以進行反抗。】

【那麼,為什麼要說秦朝不完全知道呢?】

【因為他們知道百姓的意義,又知道百姓會反抗,但是他們並不真的覺得百姓的反抗能有多大的力量。】

【如果具體來說的話,大概就是,「反抗?那肯定會產生一些影響的,絕不能放任他們自由反抗」「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如果嚴重的話,可能他們會想要逼退國君」「還能怎麼嚴重?逼退國君難道還不嚴重?還能如何?那些黔首們還想要幹什麼?他們又能幹什麼?」】

【他們並不覺得,百姓的憤怒與反抗能夠如山呼海嘯,連成一片;更不覺得,這樣的力量能夠有如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讓整個大秦王朝都淪陷其中。】

【也正因如此,秦朝才會在一統六國之後,不給秦國自己的百姓和其餘六國百姓什麼緩衝,而是自顧自就要按照自己的計劃來進行下一步。】

【可問題是,人並非棋子,可以被朝廷隨意擺布、任意安排而沒有絲毫不滿和反抗。】

【雖然朝廷把他們當做棋子,當做一串串字元;雖然百姓們自己都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與上層的王公貴族們完全不一樣,某種程度上也並不覺得自己是「人」;但是,他們終究還是人,而非無知無覺的傀儡。】

【縱使是久經馴化的秦國百姓都不能做到這一點,更何況那些原本並非秦朝子民的六國百姓?】

嬴政並不覺得商君的馭民五術有哪裡不對,當然,他也並不覺得自己的眼光有什麼問題。

——天下既然一統,那總是要徹底由中央統一管理的,這有什麼不對嗎?

這個方向就是正確的!

那既然方向是正確的,道路沒有問題,那為什麼不按照這個方向向前走呢?

他並不覺得自己的計劃在方向上不對,也不覺得自己打算修建的那些個工程不應該修建——那都是應該修的,也並不全都是為了他個人的慾望。

不過……

?!自周以來,最嚴重的黔首的暴動,也不過是驅逐國君或者更換國君而已——如果把奴隸暴動也算上的話,而這樣的暴動在王侯貴族們看來,也已經相當之嚴重了。

還能如何?

還能讓整個大秦為之傾覆不成?!

那些個黔首有這樣的力量嗎?

——還是說,又是那些六國貴族的蓄意挑撥?

雖然確實不能完全否決掉黔首有可能會反抗大秦的可能,但是在親眼見證一些證據之前,嬴政在「黔首自己聚集起來推翻大秦」和「沒有六國貴族的領導就不可能動搖大秦」兩者之間,還是更傾向於後者。

除了皇帝之外,秦朝的官員們,也大多持有如此觀點。

並非大秦不重視黔首,也並非大秦沒有從黔首出身跨越階級的人——事實上,自軍功爵制實施以來,這樣的人雖然並不能說非常多,但是也並不少。他們或許沒有走到最高處,但是中層也少不了這些人的身影。

可即便如此,在高層看來,這和黔首直接撼動大秦,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這也印證了「妖書」所言,他們重視黔首,卻又不重視黔首。

【但是秦朝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者說,他們意識到了,但是他們並不當回事兒。】

【在秦朝的上層看來,這些可能的反抗不滿,也不過是一時而已,也並不能敵得過大秦的整個體系。】

【——六國兵馬都已經被摧毀,又有什麼能夠阻擋大秦?那些六國貴族,也只能在陰暗之中不斷詛咒,妄想能夠推翻大秦罷了。】

【換言之,秦朝覺得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來。】

【也因此,在一統六國之後,大秦選擇了全盤郡縣制,廢除分封,隨後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並且大興徭役,修建馳道、長城、水利工程、宮苑皇陵,又馬不停蹄地興兵征戰。】

【再度明確一點,我並不是說這些工程是錯誤的、不應該修建的,也並非是說廢分封行郡縣是錯誤的。】

【實際上,不論是統一度量衡和文字等,還是廢分封行郡縣,亦或者是修築長城馳道水利工程,這些都是極為正確的事情,並且,高度體現出了秦始皇本人的卓絕眼光和高超能力,以及氣魄。】

【在一切未有先例的情況下,在不乏有人反對的情況下,秦始皇成功把握住了正確的方向,並且引導著整個華夏也走上了這個方向。】

【這些都沒有問題,也無可置疑。就像是那句話說的一樣,「百代皆行秦政法」,秦始皇個人的功績即使數千年後,依然熠熠生輝,綻放光芒,無法掩蓋,也無人能夠否認。】

【他對華夏的貢獻擺在那裡,即使後來的朝代再如何批駁也無法撼動;而他要求修建的工程,也確實是利在千秋。】

【時至今日,當我們脫離了傳統的經過多重修改與矯正的傳統敘事視角,重新來看秦始皇的功與過的時候,我們能夠完全肯定地說,他確實是整個華夏歷史上,絕無爭議的千古一帝。】

【但是,問題就在於,他的規劃並不符合當時的情況。】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雖然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可是終究還是物質決定意識——在當時的客觀實際上,並不支持秦朝這麼大跨步、甚至是跑步前進。】

【太快了,不論是制度的轉變,還是人心的轉變,都不可能這麼快。】

【而當時亂戰後的社會,也需要不短的時間來進行重建,根本不能在這種時候不斷進行大型工程的建設。】

【這些都是不可能改變的客觀事實,並非什麼六國貴族暗中折騰,也並非什麼六國百姓就是不願意過安生日子。】

【同樣,也並非秦始皇個人的意願,以及秦朝朝廷的意願,就能夠改變的。】

【一心覺得一切應當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計劃發展進行,不去真正考慮現實情況,就是不實事求是。】

【不實事求是,完全無視客觀實際造成的後果,就是步子太大扯著了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上一章下一章

第8章 方向正確,但跑步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