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出謀劃策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轉瞬間已經到了豐收的九月。
劉欣在這段時間裡,彷彿刻意將自己從塵世的喧囂中抽離,過上了極為低調的日子。
每日里,他總是陪伴在家人身邊,享受著那份難得的親情時光。
或是沉浸在武藝的修鍊之中,強健體魄,磨礪意志;又或是手捧書卷,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著智慧的養分。
此外,他還樂於親自動手,耕種那一方小小的田地,體驗著勞動的樂趣與豐收的喜悅。
這樣的生活,無疑是對身心的一種滋養,也是對性情的陶冶。
偶爾,劉欣也會與那群志同道合的小兄弟相約,一同前往繁華的長安城,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頭巷尾,感受著這座古都的獨特魅力。
他們會在酒樓中舉杯共飲,暢談人生理想,那些歡聲笑語,成為了他們友誼中最珍貴的記憶。
每隔數日,劉欣還會抽身前往平安村,去探望那些高產水稻。
這些優質的水稻,如同他的孩子一般,在他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
它們的生長速度之快,長勢之旺,是大唐本土水稻無法比擬的。
劉欣心中暗自盤算,預計到了十月,這片稻田便能迎來豐收的季節。
望著那廣袤無垠、隨風起伏的稻浪,他的臉上不禁綻放出滿意的笑容。
回首過去的一年,大唐經歷了諸多自然災害。然而,由於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國家所遭受的損失被控制在了最小範圍內,餓死的人數也相對較少。
這一年的大唐,雖然歷經波折,但發展速度卻前所未有地迅猛。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國家的安定與和諧。
除了幽州地區發生的一場較大規模的叛亂外,其他地方都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國家的安定為生產工具的升級、生產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百姓們更是齊心協力,一心一意地發展生產。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唐的發展速度自然是無法阻擋的。而在這其中,劉欣的貢獻無疑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劉欣並未因此而滿足。他的心中始終憋著一股勁,為著更加美好的未來而謀划著。
其實,又何止是劉欣一人如此呢?從高高在上的李二陛下,到朝中那些文武百官,幾乎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揣著同樣的夢想與期待。
大唐正在積蓄力量,準備給予突厥致命的一擊,以洗雪當年渭水之恥。
一日,當劉欣正沉浸在書房的書籍世界中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誰呀?」劉欣疑惑地問道。
門外傳來管家的聲音:「侯爺,我找您有事情。」
劉欣聞言,連忙放下手中的書卷,走出書房。他知道,既然管家來找自己,那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富貴,什麼事?」
管家回答道:「公子,剛才宮裡來人通知,讓您明天去上早朝。」
「可有說是什麼事情嗎?」劉欣追問道。
管家搖了搖頭,表示並不知情。劉欣無奈地嘆了口氣,心中暗自思量著明日早朝的可能議題。
第二天清晨,劉欣特意起了個大早。他決定這一次一定要提前到達太極宮,以免再次出現之前那種尷尬的場面。
然而,當他匆匆趕到太極宮門前時,卻發現大部分官員已經到齊了。
劉欣不禁感嘆這些官員的敬業精神,上個早朝都能如此積極。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正常。畢竟大家晚上並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天黑就休息了,所以早上起得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人群中,劉欣看到了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位宰相。
「房相、杜相,你們來得真早啊!」劉欣熱情地打招呼道。
兩位宰相卻笑著調侃道:「早個什麼呀,我們都等了好長一段時間了,也就你小子每次都踩著點過來。」
劉欣尷尬地笑了笑。
正當他試圖轉移話題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兩聲洪亮的聲音:「劉小子,背後說人壞話可不好呀!」
劉欣心頭一驚,回頭看到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位將軍正笑眯眯地站在他身後。
原來,他們不知何時已經悄悄來到了自己的背後,兩隻大手猛地拍在了劉欣的肩膀上,差點把他拍得跪倒在地。
「程伯父、尉遲伯父,我可沒有說你們壞話啊!」劉欣連忙辯解道。
兩位將軍卻哈哈大笑道:「這次被我們逮到了吧!看你以後還敢不敢亂說。」
一番嬉笑打鬧之後,眾人紛紛走進了太極宮,準備開始這一天的早朝。
龍椅上,李二陛下端坐其上,面容威嚴,目光如炬,審視著下方列隊的重臣。
「禮畢!」隨著內侍官的一聲高喝,大殿內的氣氛瞬間凝固。
「眾位愛卿,今日可有奏章需呈上?」李二陛下的聲音沉穩有力,回蕩在大殿之中。
房玄齡聞言,連忙跨出隊列,恭敬地行禮后說道:「陛下,微臣近日接到一封舉報信,信中言及幽州都督王君廓在任上行為跋扈,多有違法亂紀之事。微臣斗膽,欲對其提出彈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二陛下的眉頭微微皺起,幽州之地近來風波不斷,先是經歷了叛亂,如今新任都督又面臨彈劾。他不禁暗自思忖,為何幽州總是難以安定?
對於王君廓此人,劉欣心中早已有了幾分了解。
此人自幼家境貧寒,以販馬為生,性格暴烈,品行低劣,鄉里百姓都對他避之不及。
隋朝末年,王君廓更是心生邪念,欲聚眾為盜,卻因叔叔反對而未能如願。
於是,他竟誣陷鄰居與叔母私通,與叔叔一同將鄰居殺害,從此亡命天涯。
此後,他又誣陷廬江王李瑗謀反,並以此作為自己晉陞的階梯。總之,王君廓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毫無底線的小人。
然而,儘管王君廓品行不端,但在軍事上他確實有一定的才能。否則,他也無法做到左領軍大將軍、兼并州都督的高位。
房玄齡見李二陛下並未立即表態,心中明白陛下對王君廓的處置尚存疑慮。
於是,他繼續說道:「陛下,還有一事微臣尚未核實,但舉報信中提及,王君廓似乎與突厥有所勾結,暗中往來。」
「什麼?此事可屬實?」李二陛下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房玄齡連忙答道:「陛下,王君廓驕橫不法之事確有發生,但至於是否與突厥勾結,微臣還在核實之中。」
這時,大殿中的武將們紛紛請命,要求率軍前往幽州捉拿王君廓。他們一個個義憤填膺,誓要將此等奸佞之徒繩之以法。
李二陛下看著這些忠心耿耿的武將,心中既感欣慰又感憂慮。
欣慰的是朝中有如此多不畏生死、勇於擔當的將領,憂慮的是幽州剛剛恢復穩定,經不起再次動蕩。如果貿然派兵捉拿王君廓,很可能會引發新的叛亂。
「陛下,萬萬不可派兵。」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言辭懇切地說道,「這樣做只會加劇矛盾,很可能會引發兵變。」
「那你們說該如何是好?」李二陛下眉頭緊鎖,目光掃視著眾臣。
「不如下一道旨意,讓王君廓返回長安。」另一位大臣建議道,「等他回到長安后,再行問責。」
「他會乖乖回來嗎?」李二陛下提出了疑問。
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默。如果王君廓接到旨意后拒不回京,甚至提前逃到突厥,那朝廷就真的拿他沒辦法了。
與一眾大臣的愁眉苦臉相比,劉欣卻顯得胸有成竹。
然而,由於官微言輕,他也不敢輕易開口。這時,李二陛下的目光恰好落在了他的身上。
「平安侯,看你一臉從容的樣子,可是有什麼好辦法?」
劉欣微微一愣,隨即躬身行禮道:「陛下,微臣確實有一個想法,但至於是否有效,微臣也不敢妄言。」
「哦?說來聽聽。」
陛下,不妨下達一道詔令,召喚王君廓速速回返長安,然而這其中的語氣和內容卻是頗有門道的。
「究竟是何門道?」
「依臣對王君廓的了解,陛下只需讓這詔令上面的語氣趨於平和舒緩,且多多給予誇讚和獎賞,亦或直截了當地表明讓他回長安接受賞賜,那他定然會滿心歡喜地趕赴長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