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在創新中前行(16)
生活是人生的活力,激情是活力的精華。大江因激流而壯闊,人生因激流而絢麗。激情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年齡的標尺,熱血沸騰不懼困難是激情的全部內容。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可爆發出對生活的激情;對生活充滿激情,能夠演繹色彩繽紛的人生之夢。
涌動著的生命中的激情,是人生奮發有為的原動力。有時,她如同瀑布傾瀉那般轟然猛烈,海浪翻騰那樣勢不可擋;有時,如同沉寂中蓄勢待發的平靜湖水;悠閑中彙集細流的遼闊江河。
激情是一種實現理想的熱烈情感;激情是一種渴望挑戰的精神狀態;激情是一種生命潛力的充分迸發;激情,能抵禦歲月風霜的剝蝕,永保健美的青春年華
對生活的熱情和激情來自方方面面,閱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閱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心理感應,是一種心靈的活動,是聲情並茂的美學享受。
何家杏在《作文不難》中告訴大家:閱讀習慣的培養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古人說「耳讀書而聰,目讀書而明,心讀書而一,神讀書而清,疑讀書而辯,慮讀書而瑩,飢讀書而飽,困讀書而醒,慍讀書而喜。忿讀書而平」。閱讀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活動。廢寢忘食常常形容讀書的境界。如果能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閱讀,你將會受益無窮。
讀書可以修心養性,可以使人消除雜念、心神集中,可以使人心平氣和、神志安穩;讀書可以教人明理,可以使人清心明志、制怒消郁;讀書還可以使人開闊境界,心怡神暢、忘卻疾患,有益身心健康。
《四時讀書樂》宣揚的就是讀書的高雅情趣。它把一年四季都視為讀書的好時光,勉勵人們勤奮讀書。其作者翁森(1255—1326)宋末遺民。因不願做元朝的官而隱居浙江仙居鄉里,辦了個書院授徒講學,極盛時弟子達800多人。
翁森把春天讀書描繪的滿眼綠,一派欣欣向榮有生機——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鋤。」
陽光照在堂外的欄杆上,流水淙淙繞著長廊流過,乘涼歸來的人們,沐浴著春風送來的花香,邊走邊唱著詩歌。停在枝頭的鳥兒,是伴我讀書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啟發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虛度歲月,人生只有讀書是最好的事。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好比綠草長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新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暉,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卧羲皇呂,只因素稔讀書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耒熏風。」
新長的竹子壓著屋檐,四周種滿桑樹。我的小書齋安靜敞亮,射入燦爛的陽光。白天變長了,讀完書後,聽聽蟬在樹上的鳴叫;夜晚讀書時,燈花落下,有螢火蟲飛入帷帳。因深知讀書的樂趣,我在北面的窗戶下閑適地躺著,像遠古時代的人一樣逍遙自在。讀書的樂趣是無窮的,好比沐浴著煦暖的南風,用瑤琴來彈奏一曲。作者把夏日讀書涼風吹的情景,敘述的聲情並茂。
那麼翁森對秋天讀書的美好又是如何寫得呢?
「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及此讀書功更倍。讀書之樂樂陶陶,起異明月霜天高。」
夜裡,聽到庭前樹葉落下的聲音,籬笆上的紫豆花開了,蟋蟀在鳴叫。不知不覺,原野里都是秋天的氣息,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都含著冷清的意味,一片蕭瑟的景象。床旁多虧有一盞矮燈,就著它讀書的效果加倍地好。讀書的樂趣很令人愉悅,好比在高遠的秋夜裡,起身來賞玩明月。
冬夜讀書又有什麼的心情呢?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樹木凋零,江河冰封,在這遼闊的天地間,我正可看清"真我"的本質。我坐在那兒,展開書卷而讀,燈光搖曳,映射在牆上,牆壁好像也跟著在晃動;我高聲朗讀著圖書,外面雪得很大,半夜裡,我房頂被積雪覆蓋。地上的火爐里,鍋里正在煮著茶,我就在四壁放滿了圖書的空間里讀書。讀書之樂到哪裡去尋找?就在這寒天雪地,且看那幾朵盛開的梅花,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天地孕育萬物之心。
作者將一年四季讀書的樂趣,描繪的淋漓盡致。喜歡讀書的人以讀書為趣,儘管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季節變換,景色各異,但讀書的樂趣始終如一。
不愛讀書的人也有不愛讀書學習的理由:「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高氣爽去遊玩,打掃書房好過年。」
以上是兩種不同的境界,也是兩種不同的感受,因此也會有兩種不同的人生結果。對於不愛讀書的人來說,讀書似乎是一種痛苦的煎熬;對於愛讀書的人來說讀書是一種超越生命、超越人間煩惱的享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古人所說:「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水泉溉,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從小要養成愛好讀書的習慣,否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書是知識的海洋,也是豐富的精神礦藏,更是高度濃縮的精神食糧。讀書能夠提升人的全面素質,讀書能夠培養人的多種能力:
首先讀書能夠提高人的注意力,是培養注意力的一種極好的方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應當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絕妙比喻。當你被書所吸引,進入書的境界之中時,常常會廢寢忘食;
其次讀書能夠培養人的想象力,是培養想象力的主要途徑。是人的想象力把書面語言立體化、把死的文字形象化、具體化,同時,也是書面語言為人的想象力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依據。這也正是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
第三讀書能夠提高人的記憶能力,是提高記憶力的有效手段。熟讀成誦應該是培養記憶力最恰當的寫照。豐富的語言,生動的辭彙,絕妙的比喻,都是促進記憶的重要「元素」;
第四讀書能夠培養思維能力,書為培養思維能力提供了載體。讀書會使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感覺和看電視是不同的,電視劇是別人為你設計好了的意境,只有親自讀書才能創造出你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意境,所以讀書能有效地培養人的思維能力;
第五讀書能夠啟迪人的悟性。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你可能會交到幾方面的「朋友」,思想上可以得到許多啟迪,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得到運用。有時候,你讀過的內容,不知會在什麼時候,突然會被生活中的情景撞擊出來,為你所用;
第六讀書能夠提升人的氣質。在街上,眾多的人流中,儘管有的人穿金戴銀,有的衣著樸素,從穿著表面上不好分辨經濟狀況,但是,從人的氣質、風度上卻能確定一個人是否有無文化。有沒有文化,在外在的氣質上、行為習慣上和穿著打扮上都很好分辨;
第七讀書能夠規範人的品行。《葯言》中說:「世間極佔地位的,是讀書一著。然讀書佔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勢位上。」這就是說,讀書求學的地位之高,在於能培養高尚的人品,而不一定非得是要做高官居高位的。過去曾用「書香門第」「知書達理」「文質彬彬」等詞語來形容讀書人的品行。
第八讀書還能夠傳承優秀文化。許多的名著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傳統文化的精華,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精品,也都是通過書這個媒體傳承下來的,人們也是靠閱讀來獲取其中的營養和發揚光大的。
杜甫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深刻揭示了閱讀與寫作的關係。
清代詩人袁枚對此句的理解恰到好處「蓋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圇用其糟粕也。蠶食桑而所吐者絲,非桑也;蜂採花而釀者蜜,非花也」這就告訴我們讀書要理解,要取其精華,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同時,也告訴我們閱讀是發展寫作能力的必要條件。
在閱讀的過程中,先要學會圈、點、划。就是把好詞、好句、好段落用各種符號劃出來,便於深刻理解。一生酷愛讀書的毛主席,在他所讀過的書上留下許許多多的符號,有斜線、方框、波浪線、單杠線、雙杠線,甚至三杠線,還有頓點、雙問號等。堅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這種好習慣,我們應當學習並主動應用。
第二是摘抄優美詞、句、段。摘抄是讀書的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通過摘抄,可以幫助積累和記憶知識。養成愛摘抄的良好習慣,對於我們大有益處。特別是要摘抄一些具有哲理性的句段,它也許會成為你終身的「良師益友」。
例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韌無欲則剛」這句名言對我的一生就有著很大的影響,我把「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激勵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見青松不見花。」這首小詩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行,但是,我們應該像青松一樣,始終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種種的困難,不氣餒。遇事要想想「青松」這首小詩的意思,就會繼續迎著風浪前行。
事實證明:作文是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沒有成熟的思考也不會有美妙之文。自覺鍛煉思維能力吧,它是你智慧人生的核心。
不經過自己大腦的深思熟慮,讀了的詩、書會如過眼煙雲,雲飄霧散;沒有經過自己的精心雕琢,寫出的文章只能平淡無奇,索然無味。通用電氣公司前總裁韋爾奇對思考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人生的與眾不同,就在於思考模式的不同。平庸者的思考是一切按照上司的意見「照辦」;成功者的思考是自我提升式的、敢於超越並能為上司的思考加分式的,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說法,就是舉一反三。
我一生學習,經歷過許多老師的教誨。每個老師都在不同的方面給過我不同的教育,使我受益終身。我沒有忘記每一個教過我的老師。我希望他們都健康快樂!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師範學校幽默風趣的教古文的賈老師。開學第一天,在大禮堂里,教務處長給我們一一介紹代課的老師,每個老師都站起來讓大家認識。當介紹到古文老師的時候,大家立刻哄堂大笑——他的個子太矮了,站起來不比坐著的老師高;他的模樣也有點太不一般了,背上拖著沉重的負荷,一副金邊眼鏡挎他在瘦小的面頰上。他留給我們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其貌不揚。但是在古文課上,賈老師淵博的學識,幽默的語言,風趣的談吐都令我們每位同學折服,聽他講課是一種享受,在他的引領下,我們都對深澀難學的古文產生了興趣。
賈老師不僅課講的好,他的一舉一動也都令我們佩服。上課的守時程度無人可比。他總是上課鈴聲一落就站在講台上,下課鈴聲一響,課正好結束。幾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事情雖小,誰能如此堅持不懈?
他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為人師表的諾言。知識的準確度有據可證。課堂上,他引經據典所講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有根有據,讓學生們都十分的信服。他不僅把教學嚴謹的敬業精神,一絲不苟做學問的為人師的品格,誨人不倦教書育人的教師風範,深深印在了每個學生的心中,還把快樂留在了我們大家的腦海中。
課餘賈老師經常用幽默風趣的玩笑,帶給大家開心和快樂!一次,身材高大的張老師故意和他站在一起比個子,他卻不慌不忙地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就比一代強。話音未落,周圍便引來一陣開懷大笑……賈老師最主要的教給我們的是他對學問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精神,整個校園中,他家的燈亮的最早,熄燈最晚。
如果不是勤於讀書學習,賈老師的課不會讓人難忘,如果不是勤于思考,也難以幽默風趣、底蘊豐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的相貌只是最初的標記,人的品行卻會使人永遠的記憶。
有句古語,意思就是小時侯讀書如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前途無量;中年人讀書如日中天,能夠使人明確前進的方向,即使,到了老年愛讀書,也會受益無窮如有秉燭之光。
時代在飛速的發展,成年人不繼續學習,就會成為新的文盲,就會被社會淘汰。我們青少年現在更的加倍努力讀書學習,長大才能做個有益於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