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朱龍溺在藍色小河
洞天之中,真人有掌控萬物的權利。
高宥來的生死在乎白啟一念之間。但白啟沒去阻止高宥來毒發身亡。
高宥來面色烏黑,神魂飄出體外。其背後的尋妖司護法念誦千年前羅朝官祠祭奠護法神官的經文。正陽氣運從天降下一縷,與柴老二那憋屈的樣子不同。高宥來身披朱袍,正陽形制的禮器化作頭冠。
蕭汝昌越琢磨越有趣,「你當我面,化作護法神。豈不是需聽我號令?本神如今是妖國領袖,你到底是忠君愛國,還是投身叛變?」
護法神高宥來睜開眼,「汝為羅朝神官,攜妖軍進犯邊境。不知罪乎?」
蕭汝昌似是被刺痛了般,面露凶色,「本神被驅逐出了庸合羅朝,大地廣博,卻無我容身之地。我有何罪?」
高宥來伸手招來一個小幡,「新晉護法神,面見護國神獸。」
蕭汝昌哼了聲。餘光看了看白啟,並不應聲。
北方的寒風停了。戊堡重新開始修整工作。尹氏私兵來未來得及得到撤退消息。羅真下令,官軍全軍盡數向乙堡集中,欲集中兵力,以高打低之勢迎戰妖軍。北境各家私軍駐守冰堡,不可隨意外出接戰。
護木避金,這軍令明面是絕對正確選擇。士人各家見羅真終於動了真章,主動變化大陣,似是與妖軍決一死戰。他們在堡壘里休整好不自在。
冬日裡,平原地動。沿著山脈一線鮮有人煙,受災者少。更何況因為疫情,封鎖各郡通路,停滯生產,方便管制。也加快了物資向受災地區運輸。
似是早有預備,懷王調遣許多糧食和醫藥向著山區進發。
骨江之上,禮部終於拿出了章程,大力支持鑒寶會舉辦。
因骨江與運河連接之處乃是羅朝咽喉要道,水軍沿江巡查,不準私家航運啟航。京都還抽調了部分衛隊,前往運河港口保障安全。
小樓與神女談了供奉之事。載有女祀的花船會在阿勒港等候賈家商會的招募。
尹氏封地里,尹威的妻子臉上抹著蒼白的鉛粉。尖聲叫道,「走?如何走?我尹氏家業就這麼丟了?那太子小娃娃有幾斤幾兩,把你這堂堂北方領主嚇得神不守舍?」
尹威瞥了眼老妻,「南北割據?若再如千年前,起了內戰。我尹氏拿什麼去擋羅氏兵鋒?」
尹庄氏呸了一口,「姓羅的當真以為這羅朝是他家天下,北方良田盡在我手。骨江下游平原半季產量足頂他那些南邊的菜幫子忙活一年。他羅氏憑什麼和我尹氏斗?這羅朝上上下下都仰仗著你這國相。結果你灰溜溜地從京都跑回來。別個家裡頭的如何看你?你這些年給別個許下的願都成了空不成?」
尹威何嘗不是咽不下這口氣,但太子那狠毒的眼神他時時記起,不寒而慄。迎回山中的老祖宗?讓正陽法統死灰復燃?那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畜牲,當年尹氏幫著羅庸造反的家神可還都在呢。沒人願意提及當年造反的戰況,足見凄慘之狀。
正陽法統從來都是嘴上道德篇章,腹中陰謀詭計。百萬生祀,正陽最後一個皇帝說干就幹了。黑雲病從天而降,南北各郡十戶不足一戶。他羅氏骨子裡的那股狠勁兒果然就沒斷過。
羅庸靠著來外修士相助才得以破京都守城大陣。那京都里已經是人吃人的景象。
把那邪麒麟從山中喚醒,羅氏血脈會重歸天命。氣運歸一后。尹氏這數百年謀划就要大白於天下,即便可與羅氏一戰,卻得不到一絲法理。
尹庄氏見尹威不吭聲,上去推了尹威一下,「怎地不吭聲?」
尹威木然地說,「羅沁那小兒說,若我尹氏不走。便南方起兵,放任妖軍長驅直入,與妖軍南北夾擊,先滅了我北方氏族。夫人可有辦法?」
尹庄氏愣住了,「這小兒心腸如此歹毒?他也是你外甥啊。就這麼對他母家?我庄氏要怎麼辦?」
尹威眼一眯,「夫人附耳過來,吾有一計。」
以地主政令,因戰事艱難,收繳五年後賦稅。而後五年再不課稅。且因壯男前線作戰,田畝耕作之人不足,兜售田產,佃戶可出資購置,且地主五年內不再贖回。
尹威回到祖宅第一件事就是把後山的鬼境以陰土填平。祈求山神將陰土下的鬼境納為神司管轄。
尹氏所在郡縣財富開始快速集中,支持北線作戰。百姓砸鍋賣鐵獻出財產換來耕地,糧食也盡數交出,可不能讓前線兒郎餓著肚子。
京都之中,太子隨方丈來到了國神觀。
羅沁此生最艱難的一刻或許就是此刻。他種種謀划,都是依照天下大勢所趨。但唯有國神,不能以常理度之。
方丈領著太子來到了國神觀的國神大殿。
殿中冷冷清清,國神一心撲在煉丹之上。香火什麼的反而不甚在意。
粟岳點燃香火,以銅杵敲了下缽盂。大殿迴響著金鳴之聲,符文垂簾散發白霧。粟岳而後點燃符紙,念誦國神名號。
「羅朝庸合祭靈,保四方太平,捕風於野。正神大人快快顯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子看著台上那塑金身的威武雕像漸漸縮小,變成了一個小孩兒。小孩樂呵呵地問,「你二人來此意欲何為?」
太子上前行跪拜大禮,「羅氏血脈羅沁拜見國神大人。」
國神搖了搖頭,「心不誠便不要拜我。我知你有二心,我亦是知你來無好意。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我是神,你是人。你騙不得我。」
方丈悄悄地退到一旁,不吭聲。
太子依舊跪著,抬頭看了看那小孩兒,恭恭敬敬地再拜,「請國神大人開北方國境人道大陣入口。」
國神盯著太子問,「你可知,那些妖邪入境便要擄掠人口當做血食?」
「本王知曉。」
「放任妖邪入境,是要損功德的。是要被子民唾棄的。」
太子平靜地答他,「人不該被當做畜牲對待。北方該有此難。」
小孩抬著下巴說了句,「你不滿本神所作所為……」
「本王的確不滿。」
「本神所做之事,是你羅氏當年許下的。你後悔了?」
羅沁再磕頭,答他,「本王談不上後悔,但本王以為,神官大人所取已經足夠。該還我羅朝神司正主之權了。」
小孩兒輕聲一笑,「還你也容易。但那山裡的老傢伙可醒不過來。你以為你兒子帶著貢品進去,便能召回亡魂。但我祖師封印之法豈是爾等愚人可破?唯天下大勢到來之時,那麒麟才能回魂。他的身軀還在這神國里,需有個人把身軀給他送過去。可本神為何要把這位置讓出來呢?大勢到來后,他做得國神,我為何做不得國神?」
羅沁了當地問小孩,「本王請問,捕風居還有何求。本王定然盡數滿足,只求能讓我羅朝氣運歸一。」
小孩噗嗤一笑,「笑話。歸一歸一,你聽何人說來?你祖宗口頭瞎掰幾句你們當真信了?這天下間,就是太一門真君都不得歸一。本神再教你一句話,那不叫歸一,那叫還真。」
太子不在乎國神的說法,學會了新詞便說,「請大神教我羅朝還真之法。」
小孩嘻嘻一笑,「與聰明人說話就是不費力。多年來,我也算是勤勉煉丹,但數量還是稍顯不足。你幫我湊出些人魂來,我若煉足了丹藥之數。這國神我才懶得做嘞。待來日,我捕風居在你羅朝開了第一個別院。你羅朝修士吃著羅朝真魂丹藥,自是扶風直上,能人輩出。你可願意啊?」
太子早有準備,取出了一件正陽羅朝的祭祀法器。「只要大神開了北境的口子。有妖北來,滌盪北域污濁之地。士人豪族生魂無數。血食被妖所取,但那些豪族自是不肯束手待斃。本王以為,妖魂,要比人魂好用。」
小孩趕忙擺手,「唉……你這人心不誠。就曉得你要誆騙與我。那些妖精都是妖國精怪,有籍貫在身。我若差使游神上前收服,妖國君主白啟君豈是好相與的?如此便要國神斗戰,我可敵不過合道真修。」
太子誠懇地說道,「本王已經差遣心腹北上與妖國君主相商。想來本王心腹已經化作了前朝護法神。若商談有果,妖國定然不再與我羅朝開啟國戰。」
小孩瞥了一眼那前朝法器,伸手一彈,叮鈴一聲。
雲霧間神國與前朝神國聯通。北域之外的高宥來和蕭汝昌都心生感應,被拉入了神國之中。
小孩兒與蕭汝昌可是老相識。
當年小孩兒還是個金丹道童,自小被捕風居當做喂丹童子養著,本事毫不遜色於蕭汝昌,在仙氣相助之下,打得蕭汝昌抱頭鼠竄。
二人見面都是冷哼一聲。
太子羅沁看到了高宥來,心中有些柔軟之處被觸動。就算許以高氏鼎食之家便夠了么?這麼忠心耿耿的臣子陰陽兩隔,他心生悔意。
自太子入國神觀二日之後。北方竟然被妖軍擊破人道大陣,妖軍長驅直入,卻並未去攻打嚴防死守的郡城。各家氏族的封地便遭了殃。妖邪肆虐,屍橫遍野。
敖氏樓船在骨江之上順流而下,來到了阿勒港。
一棟棟花船上的姑娘來到了樓船。
骨江自有江女神教以來,一直不曾有過這般人才齊聚的盛會。有些彼此相識的原本是心照不宣,有些神女女祀已經掩藏多年外人都不知曉其是女祀。
這鶯鶯燕燕花花綠綠,不說季通看花了眼,就是楊暮客都呆愣當場。
而當敖氏樓船的船東也走進那群女子之中時,才是楊暮客當真傻眼的時候。相處十多日,楊暮客竟然不知這船東也是個女祀。這江女神教掩藏之法果然精妙。
楊暮客左瞧右看,卻始終覺著少了些什麼?晚上斜陽映紅,樓船上曲樂聲聲。楊暮客終於想起,青姑娘不也是江女神教的女祀么?
他逢人便問,「你曉得一個叫青姑娘的女子么?」
骨江上花船星羅棋布,各自漂在一段江上。若沒名聲,又能曉得誰是誰?大多都是搖頭言說不認識。這些姑娘有些梳頭出了閣,不知羞恥,還調戲小道士。小道士問完便要躲藏。
把蔡䴉氣得咬牙切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終於,蔡䴉氣不過一個女子拉住了楊暮客的胳膊。正說著奴家房中有書畫,道長可願一同前去欣賞。
蔡䴉上去用力推開那女子,「不要臉的騷蹄子,我家少爺清清白白。豈是你這污穢東西沾惹的?該把你投江裡頭,順帶照照你那張臉,配不配與我家少爺親近。」
那女子跳開翻個白眼,「喲。哪兒來的呷醋的丫頭。還沒長開,也敢出來爭風。」
蔡䴉看了看那女子窈窕身段,又看了看自己的胸脯,倆眼瞪得溜圓,像是炸毛的貓一樣。
楊暮客訕訕一笑,趕緊攔在中間,「若姑娘不知青梅是何人,那便算了。貧道打擾了姑娘休息,這就帶著婢子迴轉。」
那女子低頭看了看指甲,瞥了一眼小道士,「我認識一個叫青梅的姑娘。但不知與道長所說是不是同一人……這江上,叫青梅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蔡䴉跳起來指著那女子,「你想誆騙我家少爺,你當我家少爺那麼容易上當?起初問你,你怎不答?」
楊暮客趕緊摟住蔡䴉的腰,不讓她抓撓著那女子。那女子也不怕,哼哼笑著打量著蔡䴉。做了多年女祀,修習江女神教的秘法。這女子身上有些迷魂幻物的本事,自然也會些護身的功夫。
敖麓一直盯著船上的事兒,這青姑娘的死訊,藏到這兒估摸也藏不住了。就算這個女子只是說了逞能氣話,說不定下一個便真的曉得青姑娘身死之事。
敖麓化成一縷霧氣,從樓船的陰影處現形。走出來對著楊暮客說,「大可少爺,樓上主家忙得不可開交。你卻來這躲清閑。」
楊暮客看到敖麓來了嘿嘿一笑,撓了撓頭,「這不……她們都是一路人,貧道便想打聽打聽青姑娘的去處。來日清閑了去尋她。這羅朝也沒甚好記掛的,她那苦命的,若是一同東去也好。」
聽到這裡,敖麓似是終於明白楊暮客在打聽什麼事兒一樣。面上顯露些許慌張,安慰幾句話打發了那個女祀,而後對楊暮客說,「大可少爺先隨我來。今日北境傳來了戰訊……」
楊暮客手在袖子里掐算,兌,六二。一決城崩倒,來修未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