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生面孔
壽昌元年,八月二十,這一年的寒秋似乎來的特別早。
視察完畢騎兵訓練情況,李煜來到澄心堂,命人召見劉政咨、孫晟、林仁肇。
趙匡胤大舉南下,這一狀況完全出乎預料。
李煜一直堅信,趙匡胤會將中原地區當做「基本盤」,他之所以滯留許州,不是因為那裡風水好、物資足,單純是因為距離汴梁足夠近!
身處後周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位置,就能夠給天下人一種錯覺,那就是趙匡胤仍然是後周朝廷中樞系統中的一員,這樣可以保證他具有足夠的公信力。
否則,秦州、登州這些地盤,處在「山高皇帝遠」的位置上,就算趙匡胤在原本禁軍系統中威望很高,可隨著時間推移,總會出現有人不買賬的情況,憑啥聽你的?你能割據,我也能割據。
萬萬沒想到,趙匡胤竟然主動放棄了許州,將治所遷移到陳州,這兩個地方的距離不遠,甚至沒有脫離東京開封府的直轄範圍。
但這一行為本身,卻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它意味著「郭榮禪位於趙匡胤」的謊言不攻自破,相反,進一步坐實了汴梁政權宣揚的「趙匡胤趁先帝病危謀反」的說法。
很簡單,如果你真是合法繼承人,為什麼不硬剛到底?你趙匡胤手中又不是沒有軍隊!不硬剛,在世人眼中就是心虛的表現。
對於李煜來說,趙匡胤重點經營淮南的舉動,釋放一個強烈的危險信號,那就是,他要放棄「禪位」手段了。
趙大:等不了,不裝了,攤牌了。
李煜:先等等,別過來,還不行。
對於南唐來說,最好的局面就是「坐山觀虎鬥」,李煜非常清楚,現在不是戰略擴張的時候,他最少需要半年的時間猥瑣發育,維持國內穩定,提高糧食儲量,加快訓練軍隊,鞏固金陵城防……時間,都需要時間。
不多時,劉、陳、孫三人到來,叩拜之後,坐下議事。
「孫卿,李重進那邊可有消息?」
孫晟面露喜色,說道:「與陛下所料不差,李重進已經派人送信,大唐商隊可以隨時渡江,前往鷹游山。」
「戰馬方面,他還堅持要分一半嗎?」
「要求至少三成。」
李煜搖搖頭,笑道:「看來,趙匡胤逼他還不夠緊,派人回復,每次交易分他一成戰馬,必須高價購買。」
孫晟嘴上不說,心中暗道,陛下真是越來越像奸商了。
李煜很清楚,不把李重進架在火上烤,他是不知道著急的,光是曹彬和他對峙於泗州,就已經焦頭爛額了,現在趙匡胤又大規模南下,他還指望著南唐出兵解圍。
再晾你兩天,不信你不鬆口。
話鋒一轉,李煜對問劉政咨:「劉卿,趙匡胤南下,樞密院可有應對之策?」
劉政咨躊躇一下,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宜勞師動眾。一來,新軍訓練時日太短,二來,軍餉吃緊,貿然與趙匡胤大舉開戰,怕是會陷入持久消耗。」
不是剛剛「滅佛」,大撈一筆嗎?怎麼這麼快就軍餉吃緊了?
很簡單,撈錢的速度,遠跟不上花錢的速度。
丹陽鐵礦、採購絲綢、購買戰馬、鍛造火槍,光這四項花銷,要是按照南唐固有的稅收,國庫早就見底了。
李煜微微點頭,說道:「這些都不是問題。戰場是最好的磨刀石,新軍可以拉出來練一練。至於軍餉,不用擔心,很快就有著落。劉卿,這兩項不考慮,該如何應對?」
劉政咨大腦飛快運轉,說道:「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進攻!」說完頓了頓,又看似隨意地問林仁肇:「林將軍,你意下如何?」
不管是什麼樣的應對策略,最後都是武將負責執行,徵求林仁肇的意見,情理之中。
一直沉默的林仁肇,終於開口:「陛下,揚州方面既已同意讓出鷹游山,臣願親自率軍渡過長江,協助李重進拱衛揚州,只不過,這是下策。」
「哦,林將軍,此話怎講?」
「揚州彈丸之地,只是防禦,過於被動,時日一長,局勢必然變化,到時候對我大唐不利。」
林仁肇口中的「局勢變化」,是指汴梁方面南下增兵,一旦張永德的勢力滲透到淮南,南唐收復失地的機會不增反減。
「那麼,上策是什麼?」
林仁肇眼神一凜,沉聲說道:「破釜沉舟,直取和州!」
劉政咨鬆了一口氣,這可是你自己說的,我只說「守不如攻」。
李煜眼眸微動,心中讚許,嘴上卻說:「此舉,風險太大了,林將軍,你可有把握守住和州?」
「守住」兩個字,李煜特意加重了聲調。
林仁肇起身施禮,朗聲道:「末將願立下軍令狀,若和州有失,願以命償罪!」
李煜一笑:「將軍言重了,攻打和州,確實是上策,一來圍魏救趙,能夠保證揚州無虞,二來收復故土,在江北站穩腳跟。」
劉政咨補充道:「陛下,林將軍,攻打和州確實是上策,只不過,現在的和州局勢有些複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簡單地說,就是和州被「一分為二」,以康照河為分界線,東邊是原保信節度使趙贊的地盤,之前,李元清、李景達等人夜襲和州,幹掉守將朱凱傑、劉寧傑,趙贊奉命前來支援,之後就發生了「後周分裂」的事件。
趙贊滯留和州,但和州原本最高統帥是天德軍節度使田重進,兩人選擇不同,趙贊選擇了郭氏,聽從揚州政權,而田重進是趙匡胤的鐵杆。
於是,趙匡胤火速派人前來接手和州,但來的人,很快就被趙贊幹掉了,一共幹掉三波。
第四波,趙贊干不掉了,來的人正是「潛水失蹤」的老熟人,張瓊。
「蘄州之戰」過程中,張瓊被盧絳攆得跟兔子一樣,一路北竄,到潛山縣的時候,被趕入潛水、下落不明。
結果,只能說張瓊的命真大,瘸著一條腿,愣是跑回了許州。
一箭之仇、恨之入骨,養好傷之後,張瓊強烈要求再次回到淮南地區,趙匡胤也不願意放棄和州,於是任命他為和州防禦使。
張瓊干不過盧絳,可干趙贊就輕鬆多了,硬生生地從趙贊手裡奪走了一半地盤,駐軍在康照河以西。
隨著王審琦攻克壽州,繼續向長江北岸推進,和州遲早要完全落入趙匡胤手中。
劉政咨之所以說「局勢複雜」,就是指和州既有李重進的人,又有趙匡胤的人,一旦進攻和州,很容易引起李重進的誤判。
聽完劉政咨的分析,李煜暢懷一笑,說道:「劉卿,朕不在乎。」
李重進,你愛誤判就誤判,隨便!
那本來就是大唐的土地,你不給,老子就去搶,又不是搶不過你!
孫晟思慮長遠,諫言道:「陛下,依臣看來,和州不得不打,又不能毫無顧忌,為了事後不與揚州交惡,還是先知會一聲。」
林仁肇附議,說道:「這樣也好,李重進人在泗州,要讓他知道,大唐攻打和州是為了圍魏救趙,而不是趁火打劫,讓他安心在洪澤湖防禦。」
潛台詞是,李重進防禦的越好,就越能吸引趙匡胤的兵力,南唐這邊的壓力也就越小。
林虎子,夠損,朕喜歡。
李煜說道:「既然如此,領兵攻打和州的人選,我看,林將軍就讓賢吧,朕安排一個生面孔。」
正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派一個新人去領兵打仗,就算是「誤傷」了趙贊,也好解釋。
哎呀,年輕人不懂事,老李你就多擔待點,你想想,俺們都把黃州、蘄州讓給你了,還能咋地?
林仁肇臉色有點不好看,不是因為他的請戰被駁回了,而是李煜建議「生面孔」領軍,他腦海里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皇甫繼勛!
南唐第一大飯桶、二鬼子,相比之下,明朝的李景隆簡直就是戰神!
「陛下,不知欲派遣何人作為主帥?」
林仁肇心中默念,千萬不要皇甫繼勛,否則我現在就去砍死他。
李煜一時間沒想到那麼遠,以為是林仁肇不樂意,寬慰道:「林將軍,你統領江寧、池州、潤州三大營,責任重大,攻打和州的任務,就交給諸葛蘭吧!」
林仁肇鬆了一口氣,還好,是姓諸葛的,不是姓皇甫的。
諸葛蘭,字藍玉,一個武力值爆表的秀才,南唐滅亡之後湖廣一帶的「抗宋游擊隊長」,五千人鄉兵硬抗兩年的狠人。
「臣遵旨。」
劉政咨提醒道:「陛下,若要決意奪取和州,勢必要快!站穩腳跟后,加緊防禦,一旦偽周趙賊反應過來,大唐經不起消耗。」
李煜點點頭,說道:「三大營抽調步卒一萬,備好橐船,隨時運載兵器、戰馬、糧食及輜重等物。打下和州之後,立即重新查籍造冊,讓和州百姓知道,他們重回大唐。」
「重回大唐」四個字,聽起來很有分量。
孫晟補充道:「還有一事,和州水師不容小覷,裕溪河口戰船歸屬張瓊部,牛屯河渡口戰船歸屬趙贊部,水師方面,究竟是江寧大營,還是池州大營派遣?」
眾人都看向李煜,等他拿主意。
論戰鬥力,池州大營更強悍,畢竟,前不久剛經歷了「黃州之戰」的洗禮了。
論便捷性,自然是江寧大營,就位於和州的對面,橫渡長江就可以了。
李煜微微一笑,說道:「都不用,朕打算啟用龍翔軍。」
龍翔軍,李煜耗費重金打造的王牌水師,南唐最憋屈的軍隊,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