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設諫鼓立謗木
以下是《三皇五帝之堯帝傳奇》第八章「設諫鼓立謗木」的故事內容:
奇思妙想之始
堯帝這些日子,心裡總琢磨著一件事兒。他在王宮裡來回踱步,那模樣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旁邊的侍從們都很納悶,不知道這位英明的領袖為何這般煩惱。
有一天,堯帝召集大臣們開會。大臣們紛紛趕來,還以為有什麼重大戰事或者災害呢。結果堯帝一開口就把大家給弄懵了:「各位啊,本帝最近總覺得和咱百姓之間隔著點兒啥,就像中間有團迷霧,他們的想法本帝很難完全知曉啊。」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個大臣就說:「陛下,百姓安居樂業,有什麼想法肯定會傳上來的呀,咱們有各地的官員呢。」堯帝卻搖搖頭:「哼,那些官員有時候報喜不報憂,就像那隻報曉不報夜的公雞,本帝要的是最真實的民意。」
神奇的諫鼓誕生
堯帝為了能聽到百姓的心聲,苦思冥想了好多天。有一晚,他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裡他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那裡有一面巨大的鼓,鼓的周圍雲霧繚繞,每個敲鼓的人都能說出心中的想法,而且這些想法就像長了翅膀一樣,直接飛到了統治者的耳朵里。
堯帝從夢中驚醒,一拍大腿:「對啦!鼓!」第二天,他就下令讓工匠打造一面特殊的鼓。這鼓可不得了,它被放置在王宮前面的廣場上,那鼓面大得像一片小湖泊,鼓身刻滿了神秘的花紋,有飛鳥走獸,還有象徵著公平正義的圖案。
這鼓被命名為「諫鼓」。堯帝還昭告天下:「不管是誰,只要有想法,不管是對本帝不滿,還是對國家建設有好點子,都可以來敲這諫鼓,本帝保證,有話必聽!」
剛開始,百姓們都不太相信。有個叫阿牛的農夫,和同伴們在田裡勞作的時候就說:「哼,那鼓說不定就是個擺設,咱去敲了,說不定還會被抓起來呢。」可也有膽大的,比如一個叫老胡的獵人,他心想:「管他呢,我就去試試。」
老胡敲鼓引風波
老胡弓箭弓箭,大搖大擺地來到王宮前的廣場。那諫鼓高高矗立在那兒,周圍有幾個守衛,眼神警惕地看著周圍。老胡走到諫鼓前,咽了咽口水,然後舉起鼓槌,「咚!咚!咚!」敲了起來。那鼓聲震天響,就像打雷一樣,整個王宮都被震動了。
守衛們一開始嚇了一跳,然後就想把老胡抓起來。老胡大喊:「我是陛下陛下進諫的,你們不能抓我!」這時候,堯帝聽到鼓聲,趕緊從王宮跑了出來。他看著老胡,笑著說:「這位壯士,你有何事要諫?」老胡就把自己在山裡打獵遇到的問題說了出來,比如有些山林被過度砍伐,獵物越來越少,還有一些貴族打獵的時候破壞了他們這些普通獵人的陷阱。
堯帝聽完,認真地點點頭:「壯士所言極是,本帝定會派人處理。」然後還賞賜了老胡一些財物。這一下,百姓們都轟動了,原來這諫鼓是真的有用啊!
諫鼓的熱鬧與亂象
從那以後,來敲諫鼓的人越來越多。有來抱怨稅收太重的商人,有來說鄰里糾紛的婦女,還有來反映水利設施損壞的農民。王宮前的廣場每天都熱鬧非凡,就像集市一樣。
可問題也來了,有些人是真有事兒,有些人卻是來搗亂的。有個叫二麻子的無賴,為了得到賞賜,每天都來敲鼓,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還有些人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來敲鼓,導致真正重要的諫言有時候被淹沒在這些雜亂的聲音里。
大臣們又開始向堯帝抱怨了:「陛下,這諫鼓雖好,可現在這般亂象,可如何是好?」堯帝卻不慌不忙:「別急,本帝還有辦法。」
謗木的出現
堯帝又開始了新的思考。他想,得有個東西能讓百姓把諫言寫下來,而且要分類,這樣才能條理清晰。於是,他又下令在王宮附近的大道兩旁樹立起了一根根高大的木頭,這些木頭被打磨得很光滑,上面可以寫字。這就是「謗木」。
堯帝規定,百姓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建議或者不滿寫在謗木上。而且還安排了專門的官員負責整理這些內容。比如,有關農業問題的寫在東邊的謗木上,有關商貿的寫在西邊的謗木上,有關民生瑣事的寫在南邊的謗木上,有關官員作風的寫在北邊的謗木上。
這一下,秩序好了很多。有個叫書生的年輕人,他看到路邊的謗木,興奮不已。他寫了一篇關於改革教育制度的長文,貼在了有關國家發展的謗木上。沒過多久,堯帝就看到了這篇文章,覺得很有見地,還把書生召進宮裡,和他一起討論。
堯帝與百姓的互動
隨著諫鼓和謗木發揮作用,堯帝和百姓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他經常親自到廣場和謗木前,和百姓們交談。有一次,一群孩子圍著堯帝,問他為什麼要設立諫鼓和謗木。堯帝笑著摸摸他們的頭說:「娃娃們,這就像你們在家裡和父母說話一樣,國家也是一個大家庭,本帝要知道大家的想法,才能讓這個家更好呀。」
百姓們對堯帝也越發愛戴。有個老婦人,她帶著自己親手做的糕點來到王宮前,要送給堯帝,說是感謝他能聽百姓的心聲。堯帝接過糕點,和老婦人聊了起來,了解到了一些民間的傳統習俗和困難。
新的挑戰與應對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貴族都喜歡諫鼓和謗木。有些貴族覺得這讓他們的權力受到了限制,以前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現在百姓都能直接向堯帝進諫,他們很擔心自己的惡行被揭露。於是,他們開始暗中破壞諫鼓和謗木,還威脅那些來進諫的百姓。
堯帝得知后,十分憤怒。他下令嚴厲打擊這些破壞行為,對那些違法的貴族進行了懲罰。同時,他加強了對諫鼓和謗木的保護,增派了守衛,還讓百姓們互相監督,一旦發現有人破壞,立即上報。
智慧的傳承
在堯帝的努力下,諫鼓和謗木成為了國家治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這種聽取民意的方式被後世所傳頌和學習。許多年後,其他部落的首領都紛紛效仿堯帝,設立類似的機制,國家和百姓之間的溝通也越來越順暢,而堯帝的這一創舉,也成為了他傳奇一生當中璀璨的篇章,被人們口口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要心繫百姓,廣開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