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見白犬必有災咎
和狗有關的故事,在古人的筆下實在太多。如果拋開古人的記載不談,留在世人腦海中的,恐怕就是林正英電影系列以及曾經風靡一時的盜墓小說中那些角色常用的一種護身法寶——黑狗血了。
這黑狗血,與童子尿、大糞等等一同被民間視為能夠辟邪的穢物,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據說其功效非常顯著。若要追溯黑狗血的出處,估計是和「磔狗邑四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然而,與黑狗血能祛除不祥相比,在古人的眼裡,則還有著「見白犬必有災咎」的說法。這個說法,最典型的,莫過於郭璞給庾冰卜筮這件事。
先說庾冰。在當時,庾冰本身就是一位頗有氣度的名士,年少時便名聲在外,哥哥庾亮在和人說起庾冰的時候,稱他為庾氏之寶。
而且,庾氏和其他的名門望族一樣,與皇家有著緊密的聯繫。庾冰的的妹妹庾文君嫁給晉明帝,兩個兒子,一個是晉成帝,一個是晉康帝。
咸康八年,成帝突然生了病,而且病情也在日益惡化,眼看著成帝的時日無多。
庾冰就多次進宮勸說成帝,「陛下啊,您看看如今的局勢,北方的石虎勢力強盛,對大晉有著嚴重威脅。您的兩個兒子年紀尚小,如果讓他們繼承皇位,恐怕難以穩定局勢。依臣之見,不如將皇位傳給您的弟弟司馬岳,這樣更為妥當!」
在庾冰的反覆勸說下,成帝還真聽了庾冰的話,指定同胞弟弟司馬岳為下一任繼任者,不僅如此,成帝還晉陞庾冰為左將軍。等到成帝駕崩,司馬岳順利繼位,作為輔助大臣的庾冰,被封為車騎將軍。
自己的妹妹是皇后,上一任皇帝是自己的外甥,這一任皇帝也是自己的外甥,在東晉的朝堂上,庾冰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庾冰打小就素有美名,天性清廉謹慎,又很簡約;雖說是為了家族的考慮,將自己的小外甥推上了帝位,可同樣是高處不勝寒。
司馬家南渡呆在江東,明面上是繼承了洛陽的大統,但南北之爭和士族之間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不光是宮廷里的司馬家頭疼,在朝堂上主事的人腦殼也脹痛。
庾冰的日子過得是戰戰兢兢,就像他的名字那樣如履薄冰。於是,他就多次給自己的妹妹明穆皇后和康帝彙報:「你們看看我現在這樣子,簡直就是坐在火山口上。要不,還是把我外放出去,到地方上去任職得了?這樣一來,大家也能安心一些嘛!」
可是,庾文君和司馬岳並沒有答應庾冰的請求。沒辦法,庾冰只好繼續不分日夜地處理政事,一刻也不敢鬆懈。看到庾冰這麼勤政,當時的人們都稱讚他為賢相。
然而,越是被士族稱讚為賢相,也越發逼得庾冰騎虎難下。到了建元二年,不堪重荷的庾冰活生生的累倒在崗位上,因病辭職的庾冰,在家裡休養還不到兩個月,也撒手歸天了。這讓東晉朝廷深感悲痛,冊贈侍中、司空,謚號忠成,並以太牢之禮祭祀。
再說郭璞,這可是位了不得的大神。後世尊其為文學家、訓詁學家、道學術數大師、遊仙詩祖師。他精通五行、天文、卜筮等技藝,被譽為華夏風水學的鼻祖,所著的《葬經》,被推崇為中國風水文化之宗。洪武年間,翰林待制王禕曾斷言過:「擇地以葬,其術本於晉郭璞。」
相傳郭璞的母親離世后,作為風水玄學大師的他,竟把母親的墓穴選在了一塊距離河水僅百步之遙的灘涂地上。這個舉動,可把郭家的親戚朋友給得罪完了。
要知道,國人向來事死如事生。對祖宗的墳塋看的是重中之重,只要經濟條件上做得到,都會想辦法尋風水寶地。所以,對郭璞的做法,大家是議論紛紛,認為不該離水太近,甚至拿出「不孝」之名來威脅郭璞重新選址。
對大家的反對,郭璞並未改變主意,堅決表示一定要將母親安葬在此地。他聲稱自己看中的就是這裡,無法更改。至於大家擔心的距離河水太近問題,郭璞則不以為然,表示並非如此。
最後,一眾親朋還是拗不過郭璞,只得由他去了。過了幾年以後,人們發現,那條河改道了,離郭璞母親墓地幾十里的地方,都全部成了肥沃的良田。此時,人們才恍然大悟,意識到郭璞的高明之處。
當時,庾冰的哥哥庾亮,與郭璞相處的很不多,都是名士嘛,相互傾慕也很正常。托庾亮哥哥的福,庾冰和郭璞也算是相熟吧。
某次,庾冰家裡有事,因為知道郭璞的本事,庾冰就把郭璞請到了自己的家裡,讓他給自家卜了一卦。如果非要推測的話,估計是庾冰的七個兒子出生以後,借著某個機會,庾冰想找郭璞問問七個兒子的前程,或者是說自家的后運。
然而,當看到落下的卦象時,郭璞沉默了很久,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
庾冰見狀,心中就有些焦慮了,他緊緊地拉住郭璞的衣袖,急切地問道:「先生,還請解釋這卦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郭璞猶豫了好一陣之後,才緩緩說道:「將軍,此卦……實難一言而盡。據卦象所示,您家中的七個孩子皆尊貴無比,但其中卻蘊含著白龍凶兆,恐不利於順遂。再就是,如果今後,你們家祖墳的墓碑生出金色,那將更為忌諱。」
聽到這裡,庾冰也陷入了沉默,誰也不知道他當時在想些什麼。所以,在庾冰勸說成帝把帝位傳給司馬岳,並等司馬岳順利繼位以後,庾冰思慮著外放出鎮地方,估計和當初郭璞解釋的卦象有著很大的關係。
太寧二年,郭璞因力阻王敦叛亂,被王敦所殺。這個時候,庾冰正出任吳國內史。等後來蘇峻之亂平定后,庾冰又出任振威將軍、會稽內史。
對於郭璞說的白龍凶兆、墓碑生金,然後會影響家族的命運,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對庾冰一家來說,郭璞一死,誰的心裡都沒個底數了。
後來,庾冰的兒子庾蘊擔任廣州刺史,把家眷也帶了過去,休沐的時候,也方便一家人團聚團聚。
某天,庾蘊上班去以後,他的妾室突然發現自己的房裡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隻白色的小狗。這讓庾蘊的妾室覺得很奇怪,就問伺候自己的僕役知不知道這狗是從哪裡來的,可僕役們都回答說不知道。
女人嘛,都很喜歡小動物,毛茸茸的,煞是可愛。庾蘊的妾室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家裡人都不知道這狗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但庾蘊的妾室還是捨不得把它丟棄了,於是,就偷偷的把它留在了家裡養著。
說來也怪,這狗被庾蘊的妾室收留以後,見風似的飛長。很快,這隻小狗就變成了大狗,眼角分明,與家裡其他的狗比起來,個頭細細長長的,體力也要弱一些。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又輪到庾蘊休沐了。庾蘊回到家裡以後,興沖沖地來到愛妾這裡。一進院子,就看到了這條細長細長的白狗,心裡很奇怪,咱們家沒有養白狗啊,這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呢。
於是,庾蘊就問愛妾是怎麼回事。對原本的小白狗為啥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庾蘊的愛妾也說不明白,包括這狗的來歷。
因為不清楚這狗的來歷,庾蘊就有了把它丟棄了的想法。不過,在丟棄之前,庾蘊還是打算先讓家裡人看看,有沒有誰知道這狗是怎麼回事。
就在僕役們把這狗弄出去的時候,怪事發生了,眾目睽睽之下,這條白狗居然憑空消失了!
這下,不光是家裡人,就連素有見識的庾蘊,心裡也是一驚。子不語怪力亂神,回到書房后,庾蘊突然想起父親庾冰和自己說過的話,「景純先生先生說,你們七兄弟命格都不錯,但命里有帶著白龍凶兆,恐有不順。」
想到這,在回想起那隻憑空消失的白狗,庾蘊不禁一陣陣頭皮發麻,「這狗,莫非就是景純先生說的白龍?」頓時,庾蘊的心裡,像是壓上了一塊沉甸甸的石頭。
又過了一段時間,在老家守著祖墳的族人給庾蘊遞來一個消息:他們家祖墳的墓碑上居然生出了金子!
兩樁事情一連起來,庾蘊的心裡更加沒底了。按照郭璞的說法,這兩件事情出來之後,庾將要遇上大麻煩了。不管是在公署,還是在家裡,庾蘊的心無時不刻像吊桶打水一般,沒有個可以靠的地方,頭髮更是一把一把的掉。
到了太和六年,建鄴那邊傳來消息,桓溫帶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廢除司馬奕的帝位。然後親率百官至會稽王邸,迎司馬昱入朝,是為晉簡文帝,改元咸安。
擅行廢立之事後,桓溫的心口也很緊。司馬奕可是明穆皇后的親孫子,身上有著庾氏家的血。而司馬昱是司馬奕的叔祖父,現在,雖說有自己助力,讓叔祖父搶了自己侄孫的位子,可庾家特別是庾冰的六個兒子都是朝中顯貴,他們能吞的下這口氣?
有了這層考校之後,桓溫晚上哪裡睡得著呢。咸安元年,桓溫逼新蔡王司馬晃自首,稱與司馬曦、司馬綜、著作郎殷涓、太宰長史庾倩、散騎常侍庾柔等人謀反,最終,司馬曦、司馬晃被廢為庶人,殷涓、庾倩、庾柔等人都被族誅。消息傳出,朝野嘩然。
咸安二年,除了庾友和桓溫的三弟桓豁是兒女親家,眼看庾友全家禍事臨門,桓豁的女兒赤著腳跑去見桓溫,號啕大哭,為庾友求情,讓桓溫最終赦免了庾友一家外。其餘的六兄弟全部倒在了桓溫的刀下。
這一切都像郭璞當初給庾冰筮的那樣,在白龍出現和墓碑生金后一一發生。而這個時候,郭璞已離世四十多年。
於是,在這之後,「見白犬必有災咎」的說法愈演愈烈。但若是考究起來,這事興許還可以追溯到郭璞為庾冰卜筮之前。
《周禮·春官宗伯下》中曾提到過:「王之喪車五乘,木車,蒲蔽,犬?,尾櫜,疏飾。」然後,《儀禮·既夕禮》也說:「主人乘惡車,白狗幦。」又云:「貳車白狗攝服,其他皆如乘車。」
換句話說,古代辦喪事的時候,人們會用白色的狗皮來裝飾喪車,以此祈求福氣和消除不祥。也因為這樣,人們把看到白狗也當成了晦氣。
《漢書》里就曾有過這麼一段故事。說是到劉賀在昌邑國當諸侯王的時候,曾經看到一隻戴著帽子的白狗在他的王宮裡出沒。而且,很奇怪的是,白狗頭上的帽子,前面有裝飾,後面沒有。
劉賀覺得這事很奇怪,於是,就問郎中令龔遂,「郎中令,寡人在宮廷里看見一隻戴著帽子的狗,但那頂帽子後面沒有冕旒,是怎麼回事呢?
龔遂聽到劉賀這麼一說,頓時跪子地上痛哭流涕,「大王,您得注意點啊,這是服妖,意思是犬禍,是上天在警告您啊。」
元平元年四月,劉賀被霍光擁立登上皇帝寶座之後,沒有宮廷政治經驗的劉賀密謀除掉霍光,結果陰謀敗露,反被霍光以行為「淫亂」、危及社稷為由而廢黜,十二旒的冕冠僅在頭上戴了二十七天。
隨即,上官太后詔令劉賀回到昌邑國故地,后昌邑群臣悉滅,昌邑王國被廢除,降為山陽郡。元康三年,漢宣帝詔封劉賀為海昏侯。神爵三年,劉賀去世,海昏侯國因此被除。
從王到天子,再被廢棄為候,等到身死之後,連侯國也終結了,劉賀看到的這隻白狗,威力也是太震懾人了。
而在後來,「見白犬必有災咎」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比方說《宋書·五行志》提到的「魏侍中應璩在直廬,欻見一白狗,問眾人,無見者,踰年卒。近犬禍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