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擴軍、科舉、遷民。
六月底。
華亭府城,府衙中院大堂內,李耘陽收到了李濟傳遞來的多封情報。
消息內容;大梁在河北地區,大規模徵兵,同時,襄州、京畿範圍,皆有大規模徵兵跡象。
李耘陽看完情報,立即拿起一旁的信紙,伏案書寫,不惜代價攻破宿州,拿下壽春,期限半月,就地擴軍,加快布置北境防線,警惕大梁。
第一封交給陳雨,李耘陽繼續拿起第二張信紙書寫,迅速帶走佔領區百姓、物資,撤回沂水南岸,固守沂水防線,警惕大梁。
寫完,李耘陽又拿了一張空白文書書寫;令江南;海豐府知府趙域,就地徵兵三萬,令;龍泉府知府李小寶徵兵三萬,令;瀘州州牧李茂徵兵四萬,令;淮南知府沈繼徵兵三萬,令;東鄉知府陳沂徵兵三萬,令;杭州州牧李二蛋徵兵四萬,令以上六府在七月底,征齊大軍會師華亭府,合計二十萬大軍。
李耘陽寫完后,繼續寫信給汝州州牧李大寶,命其七月底徵兵十萬,駐紮雲夢府以北邊境,配合王翦調遣。
李耘陽寫完,抬眼看著案幾前,忙碌的陳雨,笑著說道:「政務越加的繁重,至華亭府的寒門學子有多少人了?」
「回稟首領,已有三千多人。」陳雨嘴上回著,手上的動作卻始終不得閑。
「嗯,傳令下去,後日一早開始科舉,那些沒趕至的寒門學子,讓他們去鄉村教書兩年,拿到亭長推薦信,也可入縣衙為官。」李耘陽對陳雨吩咐道。
「嗯,我這就安排人下去通傳。」陳雨放下整理好的文件,帶上要傳出去信件,就往門外走。
陳雨走後,李耘陽嘆道:「這若打成消耗戰,得多少年才能恢復元氣啊!目前轄地各自徵集的士兵,已是最大數額,再多就必須讓中年人也參與。」
這麼多戰兵,後勤又得是數十萬人,人口銳減也是不可避免。
此外,想讓各路作戰士兵,士氣大大提高,就不可以坐實反賊的名頭,否則拿什麼底氣與對方對抗,看來得準備建國,登基稱帝。
李耘陽右手握筆,面露沉思之色,隨後在紙上重重寫了,一個大大的『唐』字。
……
兩日後,華亭府,北門外的軍營里,建起四千間,木板格起來的小房子。
四千間小房子如士兵在列陣,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條線。
每間小房子里,各有一張褥子、一張草墊子、一個蒲團、一張案幾、一份筆墨紙硯,可以說,李耘陽極其重視這一次科考,食宿紙硯全給考生們包了。
這種新奇的科考方式,在這個世界還是第一次,以往朝廷官員選拔,皆是通過官員舉薦制度。
這就導致很多得罪了勛貴士紳的寒門有才之士,不能得到重用。
李耘陽不去民間訪賢,尋找有才能的人輔佐,那是因為他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治理理念,所以很多時候他需要的是,執行能力強的人。
當然,這並非他不需要有能力的人來輔佐,只是因各種事物而耽擱罷了。
……
軍營外,一座很長的草棚子中,數千考生在此排隊換衣服。
是的,李耘陽準備了數千套新衣服,這些寒門學子,在進軍營前都要在士兵的監視下,換上新的衣袍。
「這……還真是優待我們考生啊!」一名換好新衣袍的寒門學子,拿著根寄存行李的簽子,想稱呼李耘陽,卻不知該叫啥?
「是啊,這就是科舉嗎?咱們寒門子弟終於要崛起了。」另有一名學子,與身旁之人訴說道。
「聽說那位,對勛貴、氏族、士紳都沒有好臉色,聽聞殺了好些人。」
「難道不該殺么?當今這位,雄才大略,曾言治下百姓都因有一塊屬於自己生養的土地,並在政策出現錯誤時,立即修改。雖說沒了帝王的一言九鼎,可卻是一位心裡放了百姓的人皇。」
「不行,此次科舉過後,我等學子當跪伏於府衙外,請其登基上位,否則我等這般算什麼,名不正言不順的。」
「是啊,聽聞這位已經掌握了五州之地,還都是最為富饒的母江流域州府,憑什麼不能登臨地位。」
「北方州府雖多,可真正富饒的州,也就也就與之相當,甚至還要差上一些。」
考生們這番話,自然被有心人傳到了李耘陽耳中,對此,他只能說,沒有契機,那就創造契機。
也許佔領的所有州、府、縣、亭,很快,就會傳出鋪天蓋地的流言,言及;李耘陽乃是天帝之子,降下凡間是為領導苦難的百姓,來對抗大梁王朝這殘酷的統治。
屆時,勸進之言,將裹挾起李耘陽登基稱帝。
科舉開始了,一題;如何讓百姓衣食富足?二題;江北的戰事,有何建議?
很簡單的卷題,也符合了一文一武兩道題。
中午,士兵們給每位學子端來了一葷一素一碗米飯、一份海菜湯。
這讓數千的寒門學子,越加的感念李耘陽愛才之心。
吃著可口的飯菜,學子們心中都不知道念叨了李耘陽多少遍的好。如此疼惜他們寒門學子的君主,當真是古來少有。
……
江北李種田接到信件后,當即挾持數十萬百姓南下渡沂水,牲畜牛羊、各類物資車隊綿延五十餘里、人口更是綿延有兩百餘里。
在石邑府的李健,統領士兵人數較少,只能帶走佔領地區的大多青壯,以及在各府、縣、鄉野之中,搜刮到的勛貴、士紳、地主、豪強家中的那堆積成山的糧食、財寶、礦物、牲畜、書籍。
而趙鐵牛在東海府,也在做著和李健一樣的事。
三路大軍,只有中路,兵最多的李種田搜刮的最為乾淨徹底。
可以說,扶柳府,除了零散逃亡百姓,幾乎成了一座空府。
而石邑、東海兩府,大梁除非徵召女子成軍,否則,再難組建一支超過三千人的青壯大軍。
遷徙百姓雖然困難重重,甚至有大量人口走散失蹤,但李種田卻顧不得這些,在沿途布置大量粥鋪,供遷徙百姓食用,走散的,逃跑的,他一概不管。
李種田一直在對百姓宣揚,扶柳府將化作戰場。
並安排士兵協調百姓撤走,只要大部分人跟著走,以及更重要的青壯跟著他們走,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官道塵土滾滾遮天,百姓茫然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