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久別重逢勝似新婚燕爾,滅法國取經人遇觀音菩薩
玄幽感受到葉青一的情緒有些失控,輕輕拂過她的背:
「我也想你。」
這邊兩人出了無底洞,先是與這裡的主人金鼻白毛鼠白瑾通了氣,在白瑾與天蠍關切的詢問下,葉青一說了她這次的經歷,聽得三人均是驚奇不已。
白瑾:「這麼說兩邊的時間差,差不多是一天頂一百二十天,與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來說,我們這裡相對他們那地方,也算是不完全的仙界了。」
葉青一:「確實如此,那個世界現在算是剛剛靈氣復甦,想成為如同這方世界,人界現今的模樣,沒有特殊機緣的情況下,最少也需要一二百年。」
玄幽:「靈氣枯竭我們知道,是靈氣消耗太快,世間靈氣的產出不夠消耗,惡性循環下,漸漸世界上的靈氣就會衰竭。
只是這靈氣復甦是怎麼回事?沒有外在的影響,難道一個世界還會重新孕育出巨量的靈氣來?」
天蠍:「潮落潮汐,一個活的世界與萬物生靈沒多大區別,都有低谷的時候,既然有低谷期,也就應該有回返的鼎盛時期。」
不再多提,這邊葉青一回歸后,與玄幽又進入了一段重逢后的甜蜜期,形影不離。
另一邊取經四人組已經到了滅法國五六裡外的一處柳林,正遇見了觀音菩薩與紅孩兒變化的一對婆孫。
觀音菩薩叫住了四人:
「和尚莫要再往前走了,那西方五六裡外有一滅法國,專殺和尚,也不知那國王前生那世里結下冤讎,今生遭下無端罪業,自兩年前發下宏願,要殺一萬個和尚嘞。
現如今已經殺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的和尚,還差四個有名的和尚。」
孫悟空眨了眨眼,眼珠一轉道:
「不知老婆婆,這無名的和尚,與有名的和尚是怎麼講?
難不成之前的那九千九百九十六個和尚,皆是無名無姓的和尚,如此說這國王殺和尚還挺講究。」
觀音菩薩心裡怪猴子不是個安穩的,面上卻不顯分毫:
「這無名指的是無甚名氣的和尚,不知四位的名氣如何?」
豬八戒哼哼與沙和尚咬耳朵:
「壞了壞了,這怎麼聽,好像都是在等我們,若論名氣,取經人之名已經三界聞名。」
唐僧低垂了一下眼帘,漆黑的眼眸里翠色光芒一閃而過,再看向老婆婆時,變得大義凜然起來:
「阿彌陀佛,貧僧相信萬事皆有因,既然這滅法國國王是這兩年才發下的,要殺一萬個和尚的宏願,肯定是在這期間遭遇了什麼事才會如此,剛好貧僧要西行,可以去向國王問個清楚,度他一度。」
豬八戒:「師父要如何度,他們可都是凡人兵卒,到時候我們師兄弟保護師父,若動起手,肯定會傷了人命,不動手,恐怕你還沒見到國王就被他們抓起來殺掉了。」
觀音菩薩裝了一會兒,故意露出些破綻,想孫悟空能辨認出來,她好能落份兒明面上的人情。誰知孫悟空根本就不看她,只說了句:
「師傅稍等,老孫先去城中查探查探。」
隨後縱起雲頭,便離開了。
觀音菩薩無奈只能自己現身,只見她與紅孩兒周身驀然升起青煙,再露出真容時,一副端莊的姿態對著孫悟空離開的地方,正頻頻點頭:
「好猴兒,果然是回歸了本性。,」
慌得豬八戒,沙和尚連忙行起了跪拜禮,反觀唐僧比之原著中的唐僧可淡定中肯多了,雙手合十低頭:
「原來是觀音菩薩親臨,阿彌陀佛弟子失迎。」
觀音菩薩只多看了唐僧一眼,怕他們問自己來這裡的具體理由,在那一瞬間,帶著紅孩兒騰雲駕霧就回了她的南海。
不多時,孫悟空迴轉,說了國王是真正的人間帝王,並非妖邪,四人就大搖大擺的向著滅法國而去了。
這次孫悟空並沒打算去偷衣服,而是直接順從的被押進了皇宮大殿,也沒半夜使法術分身,去剃光滿朝文武大臣以及王上王妃的頭髮。
理由是,他們要正面去說服王上,而不是使那樣不成體統,玩笑般的手段先去震懾。
推推搡搡,師徒四人因為天色已晚,先是被關進了天牢。
唐僧看著隔壁牢房內關著的三四個真假和尚,先是念了句佛號:
「阿彌陀佛」,又一本正經的問道:
「你們這國王不是許願只殺一萬名和尚嘛?聽聞已經殺夠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名,只差四名,為何進城這一路,官差還在抓和尚?」
隔壁牢房中一共四人,只有一個是真和尚,其餘三人只是頭禿了些,他們看了唐僧他們一眼,初始也是被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樣貌嚇了一跳,不過見他們也是乖乖被抓,也就沒什麼害怕了,只淡淡看了唐僧一眼,又各自或站、或坐或躺的擺出了他們原有的冷漠疏離的姿態。
豬八戒:「說不得國王什麼時候又要許下宏願,再殺一萬個也不一定。
師父,也不是我說你,人家菩薩都告訴你了,這裡的國王喜歡殺和尚,你幹嘛非要去親自面見國君。
要我說,不如趁著這風高夜晚,直接讓猴哥拿著通關文牒,潛入那皇帝的御書房,直接蓋了印璽,咱們連夜出城的好。
省的到時候,不得已動起手再傷了人,你又要嘮叨個沒完。」
孫悟空收回了監聽著小半個皇城的神通,回頭看向豬八戒:
「你這獃子又胡說,若是那如來老兒,真的能承認老孫偷蓋的印璽,咱們經歷了大大小小這麼多國家,老孫早就那樣做。
你怎麼到現在都還不明白,有些註定的事情是躲不掉的,也是師傅他老人家必須要經歷的。
不然,那些菩薩神仙的,既然知道前方有危險,為什麼不直接出來幫忙,而是只給個提醒……?」
唐僧:「阿彌陀佛,一切皆是為了功德,我佛教是,為師亦是。
去西天取經,說起來是為了我主唐王分憂,保江山社稷永固,普度黎民,可以濟世超鬼度惡,實則為師也有私心。
那就是所行善舉中的功德,特別是見識到了人間疾苦與妖魔鬼怪神佛仙之後,更加堅定了為師要取經,一心向佛的心,因為為師也想成佛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