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請纓
韓陽府渭城縣衙內此刻熱鬧非凡,來自各地的起義軍首領們紛紛聚集在此處。大堂之上,氣氛凝重卻又透著一股激昂與豪邁。
在人群的最前方,端坐著四名威風凜凜、氣勢不凡的首領。
他們便是這支多達數十萬之眾的農民起義軍的核心人物,是這場轟轟烈烈起義運動的實際領導者。
儘管起義軍對外號稱擁有十八大營,但實際上真正掌握決策權和指揮權的正是眼前這四人。
這四位首領分別是任老六、赫陽棠、崔煨以及馬振河,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性格特點和領導風格。
在這四位首領之下,則是十八大營的統帥們。
每個大營的兵力大約在1至3萬人之間。每一營還設有數名統領,這些統領負責具體的作戰指揮和部隊管理工作。
每位統領麾下管轄著四到六個營,形成了一個嚴密有序的軍事組織架構。
再往下細分,每一個營都被劃分為五個屯。每個屯有一百名士兵,由一名屯長帶領。每個屯又下轄著四到五名隊長,每名隊長統率著二十到三十人的小隊。
而每支小隊則進一步細分為五個伍長,每個伍長率領著五六名戰士。如此層層分級,使得整個軍隊的指揮系統清晰明了,能夠迅速有效地傳達命令和執行作戰任務。
在眾多統領當中,馬岱便是其中之一。他所率領的部隊在交口一役中遭遇重創,原本將近三千人的隊伍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千人。
然而,幸運的是,赫陽棠及時對馬岱的部隊進行了補充,使其重新恢復了戰鬥力。
『『諸位,我軍在交口一戰中使得清軍損失慘重,但是並不影響大局的走向,長安城以東義軍全部撤離到長安城西部,如今渭城周圍我軍兵卒高達二十萬,並且防禦設備齊全,渭城外還建造了一個新城堡,所以我們應該踞守渭城,以逸待勞。同時派人打探清軍朵隆阿部的動向,再做下一步打算。」崔煨說道。
赫陽棠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另外,還需派人聯絡其他各路義軍,共同對抗來勢洶洶的清軍。
楊武治一臉嚴肅地提議道:「唯有團結各方力量,方能與那清軍一較高下!」
「好,就依你所言去辦!」任老六微微頷首,表示贊同,接著說道:「然而,我們亦不可消極等待,須得想方設法主動出擊,方可尋得一線生機。」
眾人圍坐在一起,開始了激烈的商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決定派出一支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精銳小隊,悄悄潛入清軍後方,展開一系列的騷擾和破壞行動,以打亂清軍的部署和節奏。
就在這時,只見馬岱挺身而出,抱拳拱手大聲說道:「末將願率本部兵馬,深入敵後,大亂敵軍部署等,末將定不辱使命!」
赫陽棠目光凝視著馬岱,眼中不禁閃過一絲憂慮和凝重,然後他下定決心說道:『『好,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其實,馬岱之所以會如此主動請纓,並非一時衝動之舉。而是他心中清楚地明白,這支由多方勢力聯合而成的起義軍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缺乏戰略目標,由於這支起義軍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他們只是盲目地抵抗清軍,沒有長遠的計劃和統一的行動方向。這導致他們在戰鬥中常常處於被動局面,無法有效地利用自身優勢,也難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此外,起義軍內部可謂是一盤散沙,各路兵馬皆自行其是,彼此間毫無有效的協調與配合可言。
他們之間猶如繁星般散布著數不清的矛盾和分歧,這些問題如同暗礁一般,時不時地讓起義軍的行動觸礁擱淺,甚至有時還會出現相互牽制、互為掣肘的尷尬局面。
如此一來,起義軍的整體戰鬥力便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和影響,宛如被重鎚敲擊過的瓷器,裂痕累累。
其次,戰鬥力的匱乏無疑成為了制約起義軍發展的關鍵瓶頸。
由於起義軍既缺少足夠的技術支持,又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因此無法製造出先進精良的武器裝備。
相比之下,他們的戰鬥力與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正規軍相比,簡直有著天壤之別,彷彿是瘦弱的孩童面對強壯的力士。
不僅如此,起義軍在重型攻城器械方面更是相形見絀,遠遠滯後於朝廷的水平。
那些威力強大的投石車、雲梯等攻城利器,對於起義軍而言,幾乎是遙不可及的奢望。
從表面上看,起義軍在渭城一帶集結了多達二十餘萬的兵力,如果將渭北、禮泉、興平以及鳳翔等地的人馬統統計算在內,則數量更為驚人,竟然高達八十萬人之眾。
然而,稍加深入分析便可發現,這龐大的數字背後隱藏著令人擔憂的真相: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年老體弱之人、婦女兒童,真正身強力壯且具備戰鬥能力的精銳之士尚不足三十萬。
而且,即便是這些為數不多的精銳,所使用的武器大多還是傳統的刀槍劍戟之類的冷兵器,火器的裝備率低得可憐,竟不足百分之二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那能夠發揮巨大威懾作用的火炮,更是少之又少,寥寥無幾。。
在下面,我們來談談思想局限性這一關鍵問題。當起義軍歷經艱難險阻並取得一定成果時,他們中的許多人便會陷入貪圖享樂的泥沼之中,曾經那股勇往直前的進取心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種現象致使起義軍內部迅速腐化墮落,猶如一棵外表光鮮亮麗但內里已被蛀空的大樹,只需一陣微風輕輕吹拂,便能讓其轟然倒塌。
要想一場起義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就必須要有明確且堅定的思想作為指引明燈。
然而那些以失敗告終的起義,恰恰就是因為缺少這樣一種能夠凝聚人心、指明方向的思想引領。
再來說說內訌這個至關重要的原因。農民起義軍常常面臨著身份轉變過快所帶來的種種挑戰與困擾。
在短時間內從普通百姓一躍成為掌握一定權力的人物,這種巨大的身份落差使得他們當中不少人開始熱衷於權力的爭奪。
於是乎,內部不團結的局面應運而生,原本應該齊心協力對抗外部敵人的力量,卻在內訌中白白消耗殆盡,最終只能加速走向失敗的結局。
讓我們將目光投向1864年覆滅的太平天國運動,它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當初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勢如破竹,但隨著局勢的發展,內部權力鬥爭愈演愈烈,東王楊綉清被殺,北王韋嘗輝又因濫殺無辜而被處死,翼王石大開負氣出走……一系列的變故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使其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優勢。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起義軍的最終失敗。
例如,缺乏可持續性的政治和經濟基礎,使得起義軍難以維持長期穩定的運作;在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方面的滯后,讓他們在面對裝備精良的敵軍時處於明顯劣勢;文化和教育水平的相對落後,則限制了起義軍領導層的戰略眼光和決策能力;而自然環境的種種限制,比如惡劣的氣候條件、地理障礙等,也給起義軍的行動造成了極大阻礙。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才使得起義軍在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最終無法實現推翻舊政權、建立新秩序的宏偉目標。
而在馬岱站出來請纓時,一位年輕的大帥看著馬岱似乎也在思考著什麼。
這名營帥可謂是氣宇軒昂,儀錶堂堂,他就是之後赫赫有名跑跑大帥白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