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中國的艱難抉擇

第3章 新中國的艱難抉擇

3.1不冷淡也不親密的關係

1949年1月21日,杜魯門第二個總統任期開始了。艾奇遜接替馬歇爾出任美國國務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3年,美國「扶蔣反共」的政策,收效甚微,毫無建樹,一片狼藉。

當時國統區經濟體系近乎崩潰,政治體系危機四伏,蔣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代總統。在解放戰爭戰場上,國民黨反動派節節失敗,已呈現崩潰之勢。

面對國會和報刊輿論關於美國對華政策的批評,艾奇遜認為美國對華政策必須改變。艾奇遜向杜魯門談到,美國政府需要把援蔣失敗的情況公之於眾,應準備一份過去五年美國與中國關係的文件,並向公眾發表,以證明錯的是國民黨,而不是美國政府的政策。

杜魯門同意了艾奇遜的主張,國務院隨即在遠東司成立班子,編輯發表的文件為《美國與中國關係白皮書》,強調這是今後一段時間美國政府最重要的行動之一。

他一再催促加快編輯,並指示前任國務卿馬歇爾將軍通讀全部文件,還要求在白皮書開頭寫一個短文件,闡述全書中心思想。

馬歇爾在任時,曾擔心這是對蔣介石的落井下石,拒絕這樣做。這次,美國行政機構內的軍方、國會中的共和黨人,以及國民黨政府都表示強烈反對。然而,杜魯門不為所動。

1949年8月5日,在中國人民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美國國務院發表了《美國與中國關係白皮書》,徹底暴露了美國在國家關係問題上搞意識形態劃線的實質,也暴露了「扶蔣反共」政策的失敗。

針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中美關係變化的情況,偉人指出:

帝國主義兇惡的本性是不會改變,應當「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對於還在動搖、猶豫的這些人,我們要去爭取。爭取了他們,帝國主義就完全孤立了,艾奇遜的一套就無所施其技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正式成立。

徹底打亂了美國的布局計劃。

10月2日,蘇聯政府承認新中國。

10月3日,美國政府表示,關於承認新中國的問題正在討論中,目前沒有定論。

艾奇遜在向杜魯門分析遠東局勢時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勝利並非直接依賴於蘇聯,獨立性遠高於其他共產黨國家。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這是中國共產黨自立獨立自主的堅實後盾。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此前對國民黨政府的支持,中美關係在短期內難以取得進展。

要是美國在這個時候幫助中國共產黨擊敗國民黨,或許能換取中國共產黨在美蘇之間保持中立,但這樣的話,美國也沒有了談判籌碼,國際道義形象也會受到很大的損害。

可一旦此時中美關係破裂,少說也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恢復。

10月6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指出,美國可以承認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前提是需要滿足以下三項條件:

首先,新政權必須具備獨立掌控整個中國的能力;

其次,新政權必須繼續履行前任政府的國際責任,這一條表面上看似苛刻,實則空洞無物。當時除了已經割讓出去的領土外,中國幾乎已不再承擔任何不平等條約下的義務。

沙俄的租界和特權早已被列寧廢除,德國的租界和特權在一戰結束后被廢除,日本的租界和特權在抗戰爆發后消失,美、英、法的租界和特權也在二戰期間被廢除。

如果非要說還有什麼國際責任需要履行,大概只剩下蘇聯在東北的租界和特權了。

最後,新政權必須能夠得到中國人民的廣泛支持,這一條則純屬為了湊數,不必多加解釋。美國提出的這些條件,其實是一種外交暗示,意味著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給了新中國一個台階,方便他借坡下驢。

之所以採取這種低姿態,是因為此時美國在西歐面臨極大壓力,不能繼續在東方也陷入緊張的局勢之中了。

以1950年為界,歐洲的力量格局已經出現了顯著的不平衡。

自近代以來,西歐和中歐傳統上有五個主要國家,分別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請注意,這裡是1950年的歐洲,而不是1990年的歐洲。

此時的西德作為戰敗國,尚未擁有武裝力量,也未加入北約,完全依賴美、法、英三國的軍隊進行保護。當時的西班牙,是弗朗哥領導的親法西斯政權,非北約成員,與美國的關係極為緊張,甚至一度中斷了外交關係。

義大利剛剛經歷了二戰,軍備幾乎損耗殆盡。儘管此時義大利的陸軍人數不算少,約有10個師,總計15萬人,但由於二戰期間義大利是法西斯陣營,美軍不願立即為其提供武裝支持,加上其本身實力不濟,戰鬥力令人擔憂。

換句話說,當時西歐五大國中,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實際上只有英國和法國能夠對抗蘇聯。在西方陣營的整個中西歐地區,能依靠的也只有法國陸軍和駐紮在歐洲的美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1950年,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包括第一步兵師、一個步兵團以及治安部隊,總人數約為5萬人;法國雖然擁有西歐最強的陸軍,但其超過一半的兵力部署在海外殖民地,特別是在印度支那聯邦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越南、緬甸和寮國,當地的戰事也相當緊張。

法國本土僅保留了約6萬人的5個師;而英國的情況與法國相似,超過一半的陸軍駐紮在海外,本土僅有3個師,約4萬人。

像荷蘭、丹麥、比利時這些國家,在蘇聯坦克洪流來襲時,能指望它們嗎?

換句話說,即便把義大利那10個連卡車都無法完全配備的師算上,再加上丹麥、荷蘭和比利時的4到5個師,整個西歐也僅有25個師。而且其中至少有一半仍未實現摩托化,依然是傳統的步兵師。

再看看蘇聯那邊兒,情形要好得太多。

蘇聯在東德部署了4個集團軍和兩個獨立加強師,在波蘭部署了2個集團軍,在羅馬尼亞和奧地利各部署了1個集團軍。

上述共計33個機械化師,均為經歷過二戰考驗的部隊。而這些僅僅是蘇聯在歐洲的駐外軍隊,並未包含其本土的軍隊,也不包括當時駐紮在旅大的近20萬蘇聯士兵。

接下來談談蘇聯盟國的軍事實力。

以1950年為節點,波蘭擁有14個師,捷克斯洛伐克擁有11個師,羅馬尼亞有8個師,保加利亞則有6個師,匈牙利的規模為5個師,連阿爾巴尼亞也有6個師。而已經與蘇聯交惡,但仍屬於東方陣營的南斯拉夫則擁有多達20個師。

包括蘇聯駐東歐部隊,不計入南斯拉夫的軍事力量,東方陣營共有50個師,所有部隊均依照蘇聯的編製。雖然東歐國家的裝備略遜於蘇軍,大多是蘇軍淘汰的二戰裝備,但實力肯定強於同時期的義大利、比利時和荷蘭,甚至與法國軍隊相比也毫不遜色。

如果蘇聯在1950年進行全面動員,至少可以動員200個師,其中大部分是二戰老兵,同時蘇聯的庫存裝備足夠武裝400個師。

那麼,為什麼東西方陣營的軍事實力如此懸殊,卻仍能在歐洲維持戰略平衡呢?

答案有兩條:

其一,喬大叔樸素的實用主義思想;

喬大叔是個實用主義者。他從不掩飾自己在能力範圍內的要求,一切都建立在實力基礎上,行事風格直接明了,直來直去,國家利益計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且,他對二戰後蘇聯的現狀,感到非常滿足。蘇聯不僅恢復了1904年的領土面積(除了波蘭和芬蘭),還將整個東歐置於掌控之中,甚至佔領了普魯士人的故鄉柯尼斯堡(後來被蘇聯改名為加里寧格勒)。

這一成就超越了任何一位沙皇。因此,他認為沒有必要繼續擴張,而是應該穩固已有的成果。再加上蘇聯在二戰中遭受了巨大創傷,急需休養生息,此時不宜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其二,美國人擁有原子彈。

到1950年,美國擁有300顆原子彈,而蘇聯僅有3顆,核力量的對比極為懸殊。儘管雙方向對方本土投擲原子彈存在困難(缺乏有效的投送工具),但打擊彼此在歐洲的駐軍則是不成問題的。

因此,由於歐洲的力量格局失衡,美國的戰略重點必須置於歐洲,並始終保持一支能夠隨時支援歐洲的軍事力量。這也決定了美軍不可能在其他戰場上投入大量兵力。

鑒於以上情況,美國非常樂意與新中國維持一種既不冷淡也不過於親密的關係,唯一的底線是避免軍事對抗。

然而,這種暗示並未引起中國的關注,當然,也不排除中國有意忽視的可能性。

早在《論人民專政》一文中說:當時的外交政策只能選擇倒向蘇聯。不僅因為美國長期對蔣介石提供大量援助,還因為當時中國城市中大量資產掌握在美國資本手中。

抗日戰爭結束后,國民黨軍隊開始在各大城市接管資產,場面之混亂和血腥程度堪比清初的跑馬圈地。凡是國民黨軍政要員看中的房子,便隨意將其冠以「逆產」之名,誣陷房主在抗戰期間通敵叛國是漢奸,繼而強行沒收。

這種強盜一般的接收,導致國統區眾多工廠和企業倒閉,物價飛漲,各種物資極度短缺。美國藉機大量傾銷戰爭剩餘物資,隨後將所得資金用於低價收購因破產而拋售的資產,使得美國資本與國民黨的官僚資本實際掌控了各大城市的產業。

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新中國的建設將無從談起。

新中國隨後展開了大規模的官僚資產和外資資產的沒收行動,中美關係由此開始惡化。然而,儘管如此,美國此時除了表示抗議外,還是沒有採取任何特別的軍事行動,也沒有表露出干涉新中國解放台灣的意圖。

3.2中蘇較量的莫斯科之行

1949年6月,劉少奇前往莫斯科訪問。

在這次訪問中,喬大叔建議:

「在國際革命運動中,中蘇兩國應該共同承擔更多義務,並進行某種分工。我希望中國今後能夠更多地負擔一些,對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家,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指導和援助。」

還說,「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后,革命的中心從西方轉移到了東方,而如今又轉到了中國和東亞。因此,中國共產黨應當承擔起對東亞各國革命的指導責任。」

簡而言之,蘇共將負責歐洲的革命運動,而中共則承擔起亞洲的革命任務。斯大林的這一「革命分工」絕非簡單的口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是直接影響了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態度與行動。這就是當時中國人民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詞——「輸出革命」。

從「抗法援越」、「抗美援朝」到「抗美援越」,這個擔子,我們一挑就是數十年。

1949年7月10日,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決議,鮮明地表態支持蘇聯。

那位偉人在廢除外國在華所有特權后,於1949年12月首次出國訪問,前往莫斯科。這次訪問,特意帶上了江西竹筍、祁門紅茶、湖南湘繡等滿滿一火車禮物。

此次莫斯科之行,希望與蘇聯簽訂一個新的同盟條約,廢除國民黨時期簽訂的舊約,並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爭取到蘇聯的資金援助與技術支持。談判的成敗,直接關係到中國未來百年的命運。若有絲毫輕率,剛剛完成民族獨立的中國,恐怕將難以再進一步。

中國曆來的傳統是「守在四夷」,即將國境線擴展至能力所及的最遠處,凡事盡量在境外解決,除非特殊情況,絕不干擾內地的發展與建設。

可抗戰勝利后,長城以北的廣袤地區完全在蘇聯的控制之下。1947年初,蘇聯在旅順部署了第39集團軍、一支聯合艦隊以及5個空軍師,這支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的強大武裝力量實力非凡。而且,旅順的海軍基地正好卡在渤海灣的關鍵位置。

因此,蘇聯之行壓力巨大。

蘇聯通過對日宣戰,才獲得了東北的安全緩衝區、外蒙古的控制權,以及大連港和旅順基地,當然不願輕易讓步。

從22日到30日,整整8天毫無進展,外界猜測紛紛。

3.3新《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然而,國際局勢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美國很快得知了這一消息。

美國扶持的國民政府失敗,使其在東亞失去了原有的勢力範圍,這讓美國感到極為不滿。然而,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

中蘇兩個大國,如果達成同盟,那將是極為可怕的局面。因此,美國的外交重點在於拉攏中國,同時挑動蘇聯的猜疑。若能導致中蘇關係的不和,美國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其在東亞的損失。

作為美國的異父異母兄弟,英國可能已經有所察覺,並準備與緬甸和印度一道,承認中國的外交地位。

1月26日,美韓兩國政府簽署了《美韓共同防禦援助協定》。按照該條約,如果金日成發動對南朝鮮的進攻,美國必定會出兵援助。這一局勢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喬大叔對即將爆發的朝鮮戰爭的整體戰略考慮。美國的介入讓喬大叔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在這種情勢下,他絕不可能與擁有全球最大、戰鬥力強大的陸軍的中國徹底決裂。迫於形勢,喬大叔不得不調整原先的態度,迅速安排了雙方的會談。

1950年1月2日,在國際形勢和輿論壓力下,喬大叔初步同意廢除舊約,重新簽訂新約。他派莫洛托夫和米高揚傳達了一個消息: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已經決定與新中國重新簽訂條約,讓《雅爾塔協定》見鬼去吧。

隨後,在外有英美拉攏、內有利益交換的背景下,中國和蘇聯於1950年1月22日終於完成了談判,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根據條約,中國收回了已經失去5年的東北利益:蘇聯將在1952年底前無償移交中長鐵路,蘇軍撤出旅順海軍基地,並在對日和約締結后解決大連港的問題。

關於外蒙古問題,條約中未作任何提及,意味著雙方默認了外蒙古的現狀。

對於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當時的外蒙古已經公投,已無論是否承認其獨立,皆已成定局。蔣介石政權先行簽署條約,隨後外蒙古又進行了全民公投,再加上蘇聯的支持,新中國憑藉當時的微弱實力和有限的影響力,幾乎沒有可能收回。

如果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不基於現實,而是依賴幻想和狂熱的民族主義激情,最終必將導致一無所獲。

當時貧弱的新中國最重要的利益是什麼?就是奪回東北的主權,保證領土不丟失。

從中國的戰略利益來看,外蒙古與東北不可同日而語。

通過艱苦的談判,終於成功簽訂了新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作為盟友,蘇聯向新中國轉讓了大量財產,歸還了長春鐵路、大連、旅順口以及在這些地區的所有權利,失去了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

蘇聯與中國結成的軍事政治同盟,實際上是針對美國及其盟國的重要戰略舉措。對於蘇聯而言,這項條約至關重要,不僅保障了蘇聯7500公裡邊界的安全,還確保了蘇聯在與美國對抗中擁有一個最為可靠且體量龐大的盟友。

失去的東北,終於通過談判收回來了!

但條約里還是留下一個隱患:中蘇友好互助,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與軍事及其他援助。

經中國政府提議及蘇聯政府同意,中蘇兩國可共同使用旅順海軍基地,共同對侵略者作戰。至此,朝鮮戰爭前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

鑒於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多次提出重返亞太的戰略計劃,而蘇聯自然也不願放棄遠東的不凍港。這對一個對土地有強烈執念的國家而言,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喬大叔支持北朝鮮的行動,實際上是出於以下四種可能的考慮:

第一種走勢:北朝鮮利用蘇聯支援的大量裝備和貸款,出其不意的突襲之下,是必然可以擊敗南朝鮮的。元山,仁川,釜山,濟州四個都是天然良港,作為蘇聯支持的回報,金日成已許諾統一后租借給蘇聯。這都是很不錯的不凍港,完全可以頂替失去旅順和大連的損失。

第二種走勢:美國出兵干涉,北朝鮮奇迹般的頂住了美國的進攻。那蘇聯就等於用極少的物資,利用一個代理人纏住了美國,蘇聯可以趁機在歐洲大幅擴張勢力,美國不敢有任何動作。

第三種走勢:美國出兵干涉,北朝鮮失敗,中國不出兵干涉。北朝鮮失敗,金日成將被迫退到中國東北組織流亡政府,美國把戰火燒到東北邊境。因為中國薄弱的海空力量,長期的軍事對峙將造成極大的壓力,極大可能向蘇聯求助,蘇聯就能繼續名正言順的在旅順海軍基地和大連港駐軍,繼續擁有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

第四種走勢:美國出兵干涉,北朝鮮失敗,而中國出兵干涉。很顯然,中國是不可能單獨抗衡美國的,依然必須要請求蘇聯的軍事援助。一旦蘇聯地面部隊進入東北,那等於重新獲得了駐軍權。通過保持蘇聯在東北地區的軍事存在,就可以重新拿回新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失去的利益。

當時的蘇聯認為,中國是不太可能直接派兵參戰。畢竟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而且進入他國領土作戰,也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任務,不僅要防備敵方,還要警惕盟友可能突然撤退或不服從指揮。

當時,除了中國自己,其他所有的國家,都不相信中國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能忘卻的197653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不能忘卻的197653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新中國的艱難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