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比穀梁更穀梁
「我們為什麼去倭島,是為了銀礦和金礦,還有其他各種礦產,
挖礦需要人手,當地的那些土著最適合。」
大漢即便要派一些人過去,也只能做那些最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最危險,最辛苦的工作都要留給倭島上的土著們去做。
「所以,董太傅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董仲舒一陣沉默,
明白,當然明白!
他當年能推動儒學成功上位,就是因為他明白皇帝最大的意圖,
那就是掃平四夷,向匈奴復仇。
所以他才會強調大一統,強調大復仇,為皇帝的行動提供理論依據。
這樣的儒學當然不能傳授給倭島上的土著。
「富民侯為何不直接去找穀梁派的傳人呢?」
董仲舒有些想不懂,陸鳴說的那些問題,在穀梁派那些腐儒的學問中根本就不存在,他們只會迂腐的強調仁義,
為何不直接讓他們去呢?
眼下的朝廷並沒有穀梁傳人的立足之處,富民侯招攬他們的話,更容易獲得他們的感激和全力相助。
孔安國也有些疑惑,不明白陸鳴究竟在想些什麼,難道他也是公羊學的支持者么?
「唉…」
陸鳴長嘆一聲,「我不忍心見公羊學沒落,才來找二位商討此事。」
董仲舒面無表情,心中卻在暗自吐槽,你這都是我玩過的套路,當年老夫到處推銷學問的時候,
這類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次,
還有歷史上那些善於勸諫的人,開口就是這個路數好不好,太老套了。
心中這麼想,嘴上卻不能這麼說,
「難道是有別的學問取代了儒學么?」
當年諸多學問傳人都努力向劉徹推銷自己學派的東西,董仲舒一路過關斬將,擊敗一切競爭對手后,將公羊學推到了顯學的位置上,
如今朝堂上的達官貴人,大多都是公羊學的傳人,太學的五經博士大多都是治學《公羊傳》,治學《穀梁傳》的一個都沒有。
董仲舒唯一擔心的就是陸鳴師門的學問,會撼動他改造之後的公羊學的地位,但是卻不好直說。
「儒學沒有被取代,被取代的是公羊學,而取代公羊學的恰恰會是穀梁學。」
陸鳴在闡述一個事實,董仲舒和孔安國卻認為他在做預測,甚至是有些危言聳聽。
如果沒有其他學問取代儒學,穀梁學憑什麼能絕地翻盤?
知道兩人不信,陸鳴早已準備好了理由,從結果反推來的,絕對充分。
「公羊學強調微言大義,想要探究書中每一個字背後的意義,這是和穀梁學的一個重大不同,
我說的對么?」
簡單來說,穀梁學強調對《春秋》的闡釋要貼近原意,公羊學更像是過度闡釋,並且在過度闡釋的過程中加入闡釋者自己的思想。
董仲舒點頭,「我們和迂腐的魯儒不同。」
好好說話,怎麼還搞上人身攻擊了呢?
陸鳴早就聽說過齊儒和魯儒不和,《公羊春秋》是出自齊地儒生的學問,《穀梁春秋》則是出自魯地儒生的學問,
兩者互相瞧不上,
但是沒想到矛盾如此尖銳。
「我也覺得他們迂腐,但是迂腐有迂腐的好處。」
不等兩人多想,陸鳴繼續道:「公羊學強調微言大義,一個字都能做出多種不同的解釋,
隨著公羊學傳人越來越多,各種解釋產生的各種學派也會越來越多,不可避免的內部矛盾。」
董仲舒表情嚴肅起來,這個問題他確實考慮過,想要能憑藉自己的學問為公羊學定下一個終極答案,
《春秋繁露》就是他畢生心血的結晶,想要以此達成這個目的。
但是他也清楚,自己的想法有些想當然,陸鳴的問題揭開了他的僥倖心理,讓他不得不直面問題。
「相比之下,穀梁內部會更能團結一致。」
「這一點,我不得不承認富民侯說的有道理。」
微言大義是把雙刃劍,誰都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意思解釋到春秋之中,誰都不服誰,甚至會進行內部鬥爭。
「但要是僅憑這個原因,穀梁學還沒辦法佔據朝堂吧。」
董仲舒有些猜測,朝堂思想轉變,最大的可能就是皇帝的轉變,在場三人中,陸鳴更能代表皇帝的態度,
不會是陛下想要轉變想法,讓陸鳴來試探口風來了吧,一個驚悚的念頭浮現,董仲舒立刻緊張起來。
「我想董太傅和孔博士都很清楚,當年陛下為何要以儒家為尊,因為陛下當時很需要你們的大一統和大復仇,
但不是每一位皇帝都需要這些,而且倭島這些地方就不能傳播這些東西。」
不是每一位皇帝都需要,
赤裸裸的真相讓董仲舒一時有些難以接受,不過畢竟是董仲舒,兩個深呼吸后就已經調整過來。
「董公獻給陛下的儒學中,天人感應和災異、讖緯之學太多,容易為奸人所用來攻擊朝廷。」
陸鳴說的並不完整,但是他相信董仲舒能聽明白,那些思想本就是董仲舒限制皇權的一種嘗試。
王莽篡漢之時,就利用了公羊學和董仲舒思想中王朝天命轉移的說法,
其實不僅是王莽,當初還有儒者建議霍光當皇帝,依據的就是天命轉移的思想,皇帝無道即可代之,
雖然這個儒者被霍光殺了,但是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對於皇權來說,公羊學是存在篡位漏洞的。
微言大義的解讀方式,讓公羊儒可以發揮的空間太大,當江山穩固后,必然要受到壓制。
皇帝需要一種沒有篡位漏洞的學說,來證明自己的不可取代。
「結合這幾點,我才說公羊會衰落,穀梁會崛起,
不過是時間早晚,此事不以你我的意志而轉移,早晚都會發生。」
實際上,這種變化在漢宣帝時期就發生了,儒學也開始向宗教方向轉變,逐漸為世人帶上枷鎖,
孔子也被一層層誤解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不喜歡穀梁學,但是需要適合在倭島等地傳播的學問,穀梁那套仁義道德就很適合,
我相信以兩位的本事能塑造一套更適合的理論出來,比穀梁更穀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