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發射失敗
星箭公司在緊張的忙碌之餘,也迎來了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發射的重大日子。
在董事長雷鳴的帶領下,星箭公司上下都對這次火箭發射滿懷期待,全體員工早早地就做好了準備,紛紛坐在公司的大禮堂里,等待著共同觀看此次發射的直播過程。
說起這觀看航天發射直播的傳統,那還得追溯到公司老董事長在任的時候。老董事長心懷對國家航天事業的深厚敬意與熱愛,當時便定下了這樣一條不成文卻被大家一直嚴格遵守的規矩:只要是國家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公司都要組織員工共同觀看。
歲月悠悠,在時光的長河中,這一做法如同涓涓細流,慢慢匯聚成了星箭公司獨特且令人自豪的企業文化,它承載著每一位星箭人對祖國航天事業的關切與支持,也成為了凝聚大家向心力的一股無形力量。
此次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肩負著重要使命,那便是完成太空運輸物資的艱巨任務。這次發射任務中並沒有用到星箭的特種玻璃,所以大家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心情相對輕鬆了不少。
整個觀看現場的氣氛那叫一個融洽愉悅,就彷彿是一場充滿歡樂的聚會。
公司特地為大家準備了瓜子和花生,員工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嗑著瓜子,一邊有說有笑地等待著火箭發射那激動時刻的到來。
「申總,好久都沒聽您給大伙兒講解航天知識了,我這腦子都快長出來了。」有技術部的員工打趣地對技術總工申瑞瑾說道。
話語一落,周圍頓時響起一陣鬨笑聲。
「講了你又聽不懂,恐怕又要薅頭髮了,就你那地中海也沒剩幾根了,哈哈!」有員工站出來調侃剛才說話之人。
這幽默的調侃更是讓整個觀看現場的笑聲愈發響亮,氣氛更加愉悅。
「哈哈哈哈!」全公司的人都跟著大笑起來,那笑聲在公司禮堂的大廳里回蕩,驅散了平日里工作的疲憊與緊張。
「去你的,我這叫聰明絕頂!」被調侃的那人也不服氣地回道。
「申總,您就給大伙兒講講這次發射的運載火箭唄!」緊接著,又有員工站起來大聲說道。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申瑞瑾大大方方地起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緩緩走上前,準備給大家科普一番。
申瑞瑾可是星箭公司的技術總工,同時也是業內頗有名望的航天專家。
在申總工的科普下,大家也了解了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的基礎知識。
長征七號甲火箭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該研究院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的研究機構,負責長征七號甲火箭的總體研製工作。
該火箭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基於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高軌三級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它採用三級半構型串並聯結構,芯一級、芯二級、芯三級串聯,4枚助推器與芯一級捆綁。長征七號甲火箭的整箭高度為60.13米,起飛質量約573噸,起飛推力727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力不低於7噸。
今天,也是長征七號甲中型運載火箭進行的首次飛行任務。
而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此刻也是一片緊張而有序的景象。所有航天愛好者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裡,大家的心都隨著倒計時的臨近而緊緊揪起。
在火箭發射之前,現場的工作人員們一個個精神緊繃、嚴陣以待,搶險隊更是早早地就在室外待命,他們身著專業的裝備,目光堅定地注視著火箭所在的方向,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那嚴肅的氛圍彷彿讓周圍的空氣都變得凝重起來。
終於,16日21時34分,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了。長征七號甲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剎那間,火箭底部噴出熊熊烈焰,那熾熱的火焰照亮了整個發射場,周圍的夜空都被映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火箭發動機正常點火后,開始緩緩離開地面,向著浩瀚的太空穩步攀升。它就像一個充滿力量的巨人,掙脫了大地的束縛,沿著既定的軌道順利升空,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推進都和理論預期的一模一樣,彷彿是一場完美的太空之舞正在上演。
現場的人們看到火箭順利升空,都不禁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家開始陸續回到指控大廳,準備繼續觀察火箭後續的飛行情況。
然而,就在這看似一切順利、大家都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意外卻突然降臨了。指揮大廳里突然接收到了火箭飛行曲線存在問題的消息,原本輕鬆的氛圍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緊張和不安。
緊接著,讓人揪心的一幕發生了,就在大家還沒來得及完全反應過來的時候,火箭的第二級感應發射任務驟然中止,就好像一個正在奔跑的運動員突然被絆倒了一樣。僅僅幾分鐘的時間,火箭上就躥起了火苗,那火苗迅速蔓延,很快,伴隨著一聲巨響,火箭爆炸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漫天的碎渣和殘骸四處飛濺,那些原本承載著航天科技人員無數心血和期望、辛辛苦苦搞了三年才研製出來的火箭,就在這一瞬間化為了灰燼,場面相當慘烈。
在星箭公司禮堂里觀看直播的眾人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驚呼出聲。
董事長雷鳴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心裡彷彿被重鎚擊中一般,整個人都愣住了,腦海里一片空白,許久都沒能回過神來。
申瑞瑾下意識地捂著嘴,眼睛瞪得大大的,滿是不敢置信和痛心,眼眶裡已經泛起了淚花。
肖建國則是眉頭緊鎖,雙手緊緊地握成拳頭,指節都因為用力而變得發白,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似乎想說些什麼,卻又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給噎住了。
而在發射現場,那場面更是令人心碎。火箭升空過了168秒后,像失去了力氣的飛鳥一般,直直地栽向了太平洋里,濺起了巨大的水花。
鏡頭給到了火箭的總設計師,只見他臉色非常難看,平日里堅毅的眼神此刻充滿了痛苦和自責,兩行熱淚瞬間就流了下來,順著臉頰滑落,打濕了他胸前的衣衫。
剛才火箭墜毀的那一瞬間,他感覺自己的半條命彷彿都隨著那火箭一起消逝了,那可是凝聚了他和整個團隊無數日夜心血的成果啊,就這樣在眼前毀於一旦,那種心痛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直播畫面又轉向了旁邊的現場指揮員,那是一位悵然若失的老者,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沈劍。此刻的他,臉色蒼白得如同一張白紙,身體搖晃了幾下,最終還是沒能支撐住,暈倒在了現場。工作人員們趕忙上前攙扶,畫面也只能瞬間切走,可那令人揪心的場景卻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觀看直播的人心裡。
在家中觀看直播的雷振華,一看到火箭爆炸的畫面,立刻激動地站了起來,再看到老首長暈倒的場景,他心中瞬間焦急萬分,滿腦子都是老首長沈劍的身體狀況。
畢竟,老首長已經年過九旬了呀,哪裡經得起這樣沉重的打擊呢。他在房間里來回踱步,不停地撥打著電話,想要第一時間了解情況,那擔憂的神情彷彿自己就在現場一般。
再看發射現場這邊,航天科研人員們好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那眼淚里有失落、有痛心、有自責,各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可是,大家壓根兒沒功夫沉浸在哀傷里,他們深知此刻最重要的就是趕緊去排查失敗的緣由,於是強忍著悲痛,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對各個環節的數據進行收集、分析,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細節。
經過一番緊張而細緻的檢查,研發團隊終於找到了一些線索。原來是發動機出現了故障,其中YF-115副發動機雖說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技術了,但這次卻不知為何,有些零部件突發異樣,導致噴嘴因此損壞了,進而增壓失敗,情況嚴重到很可能引發燃燒,這無疑給火箭的飛行帶來了致命的影響。
另一方面,大家也意識到,畢竟火箭是個龐然大物,它的發動力量和內部結構本就極為複雜。就好比一個精密的大型機器,各個部件之間的協同工作容不得絲毫差錯。一旦出現共振頻率相同或者某個關鍵部位忽然失靈的情況,而且這些問題還同時發生,那麼就很容易引起火箭機體的劇烈顛簸,在太空中那樣極端的環境下,這種顛簸就極有可能引發爆炸,讓整個發射任務功虧一簣。
令人無比遺憾的是,這次發射失敗意味著該型火箭沒能最終將航天物資送入目標飛行器,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那些原本期待著通過這次發射進一步推動航天項目進展、拓展太空探索領域的計劃,都不得不暫時擱置了。
然而,命運似乎還想給航天人們更多的考驗。就在長征七號甲火箭經歷了這場重大發射事故后,很快,由液氮組成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迎來了它的首場試飛。
這枚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承載著重要使命,那就是要把印度尼西亞的PALAPA-N1衛星成功發射出去,大家都對它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夠一掃之前的陰霾,為中國航天事業重新贏得信心。
可沒想到的是,歷史似乎又在重演。
在發射過程中,這枚長征三號乙火箭也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問題。
火箭系統在飛行途中突然感知不到發射信號了,就好像一個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的行者,頓時陷入了混亂之中。
緊接著,火箭在半途燃燒起來,那熊熊大火照亮了天空,把周圍的雲層都染成了一片火紅,現場的人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大家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驚愕和難以置信。
而在電視機前觀看直播的群眾們更是一片嘩然,誰也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而且還是在短期內連續兩次出現發射失敗的情況,這疑點重重的局面不禁令人遐想連篇,大家都在心裡琢磨著,這肯定不可能僅僅是內部構造的失誤那麼簡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知道,當時我國的航空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已經達到了十分嫻熟的程度。
正常來說,發射器在短期內無預兆地多次出現問題,哪怕是技術層面上的,也極有可能是存在一些外部緣由導致了這種隱患,而這些隱患往往又不容易被人察覺。
畢竟火箭可不比普通的交通工具,它們體型碩大無比,是要飛往太空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呀。
一旦發射失敗且發生爆炸,那帶來的影響和損失簡直是不可計量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巨大損失,更是對整個航天事業的信心打擊。
所以航天人們在每一次發射前那都是經過大範圍的測量、反覆的檢查和論證的,就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
退一萬步說,長征七號作為新型改造火箭,要是在試飛時發生故障,說是內部設計的漏洞問題或許還能讓人理解一些,畢竟任何新的嘗試都可能面臨一些未知的挑戰。可是長征三號火箭之前已經成功試飛過60餘次了,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發射記錄,這次卻也發生了爆炸事件,這實在是讓人想不通。
於是,各種各樣的猜測開始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大家紛紛在想,這接連兩次發射失敗的事件突然發生,背後是不是隱藏著什麼隱情呢?又是何人為之,有著什麼樣的目的呢?甚至有不少專家經過分析和思考後,把矛頭指向了美方。
大家之所以會這麼懷疑,也是有原因的。從美方不同年代簽署的《瓦森納協議》《考克斯報告》《沃爾夫條款》裡面的內容條例就可以看出,美方一直以來都有著想要牽制住中國、阻礙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意圖。
長征三號火箭在飛行途徑的路線上是要經過美國的飛行器所在空域的,這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美方動用了一些手段,比如利用衛星干擾器來影響火箭的系統,從而導致火箭系統混亂,最終引發了這些悲劇。
這接連兩次備受矚目的航天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和長征三號,在不到30天的時間內均因為突然出現故障而導致發射失利,這樣的結果對於整個航天領域來說,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已經有保險公司表示,之後也不敢輕易為我國的航天發射項目提供保險了,畢竟風險實在是太高了。
而且很多原本正在洽談的衛星發射交易合作項目,也因為這兩次失敗而遺憾告終,那些原本期待著通過合作共同推動航天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美好願景,都只能暫時擱置了。
不過,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的航天事業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從幾十年前的篳路藍縷,一步步走到今天,期間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和挫折失敗。但正是這些坎坷,磨鍊了航天人的意志,讓他們變得更加堅韌,也讓整個航天團隊更加團結一心。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積累,都是在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航天人們深知,唯有經歷披荊斬棘,在困境中不斷摸索、不斷前進,才會迎來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那一天。
航天科研人員們擦乾眼淚,收拾好心情,又重新投入到了緊張的研發和改進工作中,因為他們心中有著對太空的無限嚮往,有著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到底的堅定信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航天一定能夠再次騰飛,向著更深更遠的太空不斷邁進,續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而在星箭公司,大家也從最初的震驚和悲痛中慢慢走了出來,雖然這次的打擊很沉重,但大家都明白,不能就此消沉下去。
員工們自發地組織起來,開始對公司的各項技術進行更深入的研討和優化,尤其是與航天相關的特種玻璃等配套產品,大家都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哪怕只是一點點,也是大家對航天夢想的堅守和付出。
整個公司都籠罩在一種既沉重又充滿鬥志的氛圍中,大家都在等待著下一次能夠重新證明自己、助力航天騰飛的機會,就像在黑暗中默默積蓄力量的戰士,只待黎明破曉,再次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