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義二】
乙二、釋義分三: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頁。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這裡蕅益大師首先解釋經題的含義。經題當中,先解釋大佛頂。大佛頂就是《楞嚴經》整個修學的觀念。你整個修學的觀念、你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什麼?就是保持隨緣不變跟不變隨緣,在不變跟隨緣當中,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就是大佛頂。這個大佛頂有什麼好處呢?它會成就一個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
我們看下一段「自行化他」。
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即此為化他因果,故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和前面所說的大佛頂是一個道理。一個修行者的明了的心,當他順從這個道理去思惟、順從這個道理去修行的時候,他可以成就一個自行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我們前面說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只獲法身」,來破除我們不必要的妄想。
第二個,我們順著這個道理去思惟,能夠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夠「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能夠強化我們的菩薩願望,使令我們的願望不退轉——「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這個大佛頂的道理,對我們自利利他是很有幫助的。這是講到它的修德。這個「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
第三個,我們把這個性德的道理跟修德作一個總結,說是「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歸性具;化他力用,寧隔體宗。
「因果妙修」,就是修,修是一種造作。你要去造作,你要去思惟。這種自利利他的因果,這種修德,其實是從性德而來的。要是佛陀不跟你講這個觀念,你也不能夠成就修證了義,你也不能夠使令這個萬行成就首楞嚴。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
但這個性德——「化他力用,寧隔體宗」。「因果妙修」是講修德由性德而起,但是性德也沒有離開修德。所以講「化他力用,寧隔體宗」。總而言之,我們講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修德還能夠開顯性德,說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剛開始是根據一個很粗略的觀念來開展出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以後,我們對這個觀念更清楚了;更清楚以後,我們就開展出一個更大的自利利他;這個自利利他又使令我們觀念更清楚……所以理論幫助我們修學,而修學又讓我們更加了解理論。所以到最後是性修不二,是這個意思。
理論上講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性德是這樣子的。但實際在操作的時候——我們看《楞嚴經》的整個次第——實際在修德的時候,它剛開始偏重在「不變」,就是說你在變化當中,先把那個不變的清凈本體找出來。它很強調這個。我們可以這樣講,《楞嚴經》差不多花三分之二以上的經文,在成就這個不變,發明隨緣的部分少,它很強調自利的功德。所以雖然說它理論上是不變跟隨緣,但是它成就的過程,還是有它的先後次第。
這個是講到經題。
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
【要義二圖一我放評論區】
這段講分別真心跟妄心的相貌。
我們看第二段。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這個講到經文的要義。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先講經文要義;第二個,再稱嘆這個法門的殊勝。
蕅益大師講《楞嚴經》的「正宗分」,其實有六大科。這個地方是分成五部分,只有五個部分,少的一個部分,就是「解釋經題」。因為經題前面解釋過了,所以就剩下五大科。好,我們一一地解釋。
第一段,「分別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嚴經》剛開始,佛陀花了三卷半來分別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佛陀對煩惱剛開始都沒有加以說明,他只告訴你,反正你所有的煩惱都有一個根本,有的功德也有個根本,所以叫作兩種根本。佛陀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在枝末上、在作用上作分別,他只告訴我們說:一切法因緣生。有兩種因緣:一個是所謂的雜染的因緣——所謂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惑業苦的流轉的因緣;另外一個因緣是法身、般若、解脫,產生無量功德莊嚴的因緣。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啟動他的內心創造很多的功德;有些人會啟動他的內心,造了很多的煩惱去招感很多的業,而成就生死輪迴呢?佛陀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根本錯誤造成的。這兩種根本是:常住真心是清凈的根本,而攀緣心是雜染的根本。所以兩種根本,一個是常住真心,一個是攀緣心。這兩種根本,講了一個譬喻,就像「金沙立辨」。我們加以說明。
我們今天看到一個金礦,知道它不完全是黃金,也不完全是泥沙,它是黃金跟沙的和合。但是它本來是黃金的——金礦剛開始是只有黃金,後來風吹雨打日晒,慢慢慢慢地泥沙就進來了,到最後黃金跟泥沙就混在一起。混在一起沒關係,黃金的本質沒有改變,我們只要加以陶冶,把沙去掉,黃金的本質遲早會顯現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意思是說,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那麼我們現在修行人的問題在哪裡?有時候我們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我們有時候安住在妄想,產生了很多的貪瞋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別,先把它分清楚,先搞清楚什麼是主人、什麼是賊。你還沒有抓賊之前,先產生一個判斷力。古德解釋說,妄想跟真心的判斷就是:妄想是離塵無體——離開了六塵的境界,它沒有自體;而真心是離塵有體。我們加以說明。
我現在生起一個想法,說:「誒,這個東西很好吃。」這是一個想。那你要知道這個「想」,到底我應該隨順它讓它增長廣大,還是這個想法我應該把它消滅——它是一個賊,我應該把它消滅?首先,你覺得「這個東西很好吃」這個想法是怎麼來的?你要找它的根源。它有沒有根源?哦,是因為這個東西,你跟它接觸,有了一個歡喜的感受而產生的;當你把這樣的外境拿掉以後,這個心就消失了。這個是標準的攀緣心,因為它的根源是在外面,它的生起的根源是從外面來的,這個就是賊了,因為它會破壞你的功德。那這個想法你要趕快把它消滅,因為它對你是障礙的。
「我一定要好好地拜佛。」這也是個想法。這想法是怎麼來的?哦,因為拜佛能夠消業障、增福慧。我們是從內心的道理的思惟而產生的,離開了六塵的境界,它本身有一個自體的,它自體是從內心生起的。妄想的根是從外來的,外境的刺激產生感受,感受引生妄想;真心的根是從你內心的道理經過如理思惟產生的。所以,你只要去找到它的根源,你就知道它到底是一個黃金應該保留;還是一個礦砂,應該趕快把它消滅。佛陀講這個觀念講了三卷半,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總而言之,《楞嚴經》在破除虛妄、開顯真實的時候,它很強調你一個人不要跟著感覺走,要跟著道理走。你不要老是做「我喜歡做的事」,那就完了!要做你應該做的事,你這整個行動要從理性的思惟產生。
這段講分別真心跟妄心的相貌。這是第一段,講了三卷半。
第二段「返妄歸真」,這也講了三卷半。前面是講觀念講理論,返妄歸真是講修行的方法。
我現在知道什麼是妄想、什麼是真心,那麼我起妄想的時候怎麼辦?要怎麼把它帶回來、帶到真心?它的整個回家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個地方有兩大段。
第一個,二義決而華屋有門。
這個我們叫作道前基礎,修學三昧的基礎。
這個「二義」,就是佛陀在講二十五圓通之前,講到「二決定義」。就是說你現在要把妄想消滅,要把真心慢慢地開顯出來,首先你要產生兩種決定的理解:
第一,你要省察你的因地發心:你為什麼要修學?因為你的願力會產生你內心的引導。所以首先要省察你是不是真實地發菩提心,這個是因地的發心。
第二,省察煩惱的根本。你要對治煩惱,那煩惱在哪裡呢?這個地方講到六根門頭,其實煩惱就隱藏在六根門頭。我們這一念心要跟外境接觸,要靠六個門——眼、耳、鼻、舌、身、意六個門。這六個門你不可能關起來,所以你造惡業是六根,成就功德也是靠六根,關鍵在於你是不是可以把六根的這些煩惱洗乾淨,洗乾淨了六根就放光。所以這個地方先講「華屋有門」,「華屋」就是指涅盤,你要先找到你的門,進入這個房子的門就是六根,先把煩惱消掉,發起你的菩提心,個是道前基礎。
就是,你今天帶了很多軍隊要去打仗,第一個你要知道你為什麼要打這個仗,你的目標在哪裡。你為什麼打這個仗呢?你是為了成就人天福報、為了成就二乘涅盤還是成就佛陀?你打仗的動機在哪裡?第二個你要知道這個盜賊在哪裡。你的軍隊很強,你找不到盜賊也無濟於事。所以這個「二決定義」,就是講到兩種的修學基礎。
第二個講正修三昧。正修三昧當中有兩個重點:
首先講到正行。首楞嚴王三昧的正行,就是二十五圓通。
圓通既陳,信方便之無非聖性。
剛開始佛陀講二十五圓通,是講到二十五個法門都可以返妄歸真,都可以把心帶回家。二十五個法門是哪些呢?六根、六塵、六識,就十八界了;還有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其實這整個二十五圓通,就是你的身心世界,都可以把心帶回家,每一個都是悟入大佛頂性的方便。
圓根既選,知耳門之獨利此方。
佛陀講完二十五圓通以後,佛陀說這二十五個法門也不能全部修,要找一個契機的「圓根」——這個根特別契我們娑婆世界的根機。於是找到了二十五圓通當中的耳根圓通,特別適合我們。二十五圓通——據古德的註解,有兩個法門特別重要:第一個是〈耳根圓通章〉,第二個是〈念佛圓通章〉。
耳根為什麼特別厲害?因為第一,我們的耳根,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你看你的眼睛只看一百二十度,你後面看不到。但是耳朵,你聽聲音是三百六十度,後面有人叫你,你還是聽得很清楚。所以它的功能特別廣大。第二,它的功能特別的堅固。你看你用眼睛看一個東西,看一個佛像,看一個小時就很累;你聽聲音,聽一天都不會覺得累。耳根你可以不斷地去用它,它不會有疲憊的感覺。所以在整個二十五圓通當中,因為耳根功能廣大,而且它的功能也特別堅固,所以用耳根。
不過這個地方的耳根圓通,它要你聽聲音,進一步還要迴光返照。比如說現在我們大家聽聲音——誒,你聽到一些聲音。我們習慣性聽到聲音以後就產生感受,然後就隨這個聲音去流轉。我們一般是向外攀緣,因為有感受的刺激產生攀緣心。但這個時候情況不同了,它是反聞聞自性:你怎麼會聽到聲音?你為什麼能夠聽得到聲音?那個能聽的是誰?是誰在聽聲音?這個時候你開始向內去觀察,就是那個心;然後再觀進去,慢慢觀進去;到最後——「啪」,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它是找到那個聞性。我們這個佛性表現在眼睛叫見性,表現在耳朵叫聞性——見聞覺知都有它的本性。你從任何一個地方回家,都可以找到你的家。所以耳根圓通它的所緣境,就是你的清凈的本性,是從聽聲音當中迴光返照。
〈念佛圓通章〉不是這樣,它的所緣境是佛號,直接憶念佛號,直接感應道交,然後悟到本性。兩者不一樣。這兩個我們到了經文的時候再詳細說明。
總而言之,它整個正行的觀念,就是要你反聞聞自性。
那麼它的助行呢?再看第二個,助行。
修首楞嚴王三昧有兩個地方要注意的。第一個,就是四種清凈明誨——明誨殷勤,戒乘俱急。
這是三世諸佛很明確的教誨。我們這裡講到戒法的問題。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遮戒有時候是因時制宜,哪一尊佛到這個地方,他有時候有制,有時候沒有制,因為環境不同、根機不同。但是殺盜淫妄四根本重戒,三世諸佛出世一定會制的。這四種明誨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這是三世諸佛很明確的教誨,一定要遵守的。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戒。這是第一個助行。
第二個,道場安立,顯密互資。
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有一個道場,有一個清凈的環境,要結界,而且要持咒。為什麼要持咒呢?要防止鬼神障。因為我們無量劫來,有的冤親債主剛好到鬼神界去了,這個時候你要持咒保護自己,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整個首楞嚴王三昧有兩個助行,第一個是持戒清凈,第二個是你要誦咒來保護自己。這到經文都會說明,它的正行助行。而這兩個修習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個,了解你的目標在哪裡、你為什麼要修行?第二個,你今天所對治的是什麼?是六根門頭的習氣。這就是整個《楞嚴經》講了三卷半,所謂的返妄歸真的方法。這個講到修行。
第三段講到「修學位次」。修行當然有它的過程。
無漸次而立漸次,能歷之正助圓彰。
在修行當中有一個能歷的心,就是能念的心。我們這一念心,從它不變的體性來看是沒有漸次的。真如的清凈法身沒有所謂的前後、好壞的漸次,從本質上是沒有漸次。但是從它的數量來說、從它隨緣的作用來說,而安立了漸次。這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把心帶回家,而每一個人對家的感覺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這句話怎麼說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樣,但是這兩個數量不一樣,有大小的差別。所以說,你今天把心帶回家,雖然大家的所緣境都是清凈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數量還是有差別,所以在沒有漸次當中而勉強安立漸次。這個時候你就是「正助圓彰」,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誦咒。
那麼你所歷的階位呢?即位次而非位次,所歷之轉依如幻。
你所建立的過程也是一樣。「即位次」,它數量的確是有位次,但是它本質沒有位次,所以「轉依如幻」。這個轉依就是轉我們的妄想、轉我們的攀緣心而依止常住真心。你每一個修學,都要讓你的妄想慢慢減少,知道這是妄想,然後慢慢讓它減少,所謂「心常覺照,不隨妄轉」,轉煩惱而依止真如。
關於「修學位次」,我們今天要注意一個觀念,就是「轉」字。《楞嚴經》在經文當中沒有講到一個「斷除煩惱」,沒有這句話!這是本經跟其他經典不同的地方。它認為煩惱就是真如,你不要斷它,你不隨它轉。就是說,你知道它是煩惱,你不要跟著它轉,它自己就變化了。你看著它,它自己就變化了,你不要把它消滅掉;你只要覺悟,保持覺悟就好了。所以它的重點在「心常覺照」。古人說: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啊!就是這個道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怎麼判定你的修學有沒有進步?從《楞嚴經》的觀念,就是你那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誒,你發覺你妄想減少很多,你發覺你的想法都是從內心的道理生起的,很少從外境給你刺激產生的。你出家十年的時候,你很容易受外境的影響;出家二十年以後,外境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少了,你就進步了。
《楞嚴經》講到五十五個階位,都在判定你的修學進步情況——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老是用「我喜歡做什麼」,那就完了,你還是活在感覺當中,你這個人首楞嚴王三昧根本沒有在修。你在整個修學觀念當中,要經常告訴自己:我應該做什麼,我一定要做什麼。這種觀念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就是你這個人在走向成功,你今天能夠慢慢地轉妄想而成為真心。所以《楞嚴經》它很多枝末的東西都不講,就是講那個根本:生死的痛苦、煩惱的障礙,是有根本的,就是妄想——你喜歡跟著感覺走;所有的諸佛菩薩的功德也有一個根本,就是跟著道理走,跟著「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真理而走,跟著大佛頂性而走。這裡講了很多,我們只是大概地說一下。這是「修學位次」。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經》的修學講完了。蕅益大師說後面這兩段是多餘的。為什麼叫「多餘」呢?後面兩段當然有它的功能,就是防止我們墮入邪惡,叫「破邪顯正」。因為我們今天的內心累積很多很多的妄想,你現在要把妄想逼出來的時候,妄想會產生一個反彈的作用,所以我們要注意。
第一個,七趣差別:
精研七趣,只因迷此大佛頂理而妄受輪迴,誰達空華無別體。
我們今天從妄想回到真心的時候,會有兩種邪惡的情況:第一個,產生邪惡的行為;第二個,產生邪惡的思想。
邪惡的行為就是破戒。雖然前面講到四種清凈明誨,但是佛陀還是講到七趣的差別——把六道輪迴的六道當中再加一個仙道。就是你絕對不要造惡業,你看每一個業都有它相應的果報。佛陀先講到因緣果報的差別,最後把它會歸到——其實每一個眾生都是依止大佛頂性,都是沒有差別的;差別只是因為有些人迷了大佛頂性跟著感覺走,有些人悟了大佛頂性跟著道理走。好像空跟華,虛空中本來沒有華,但是有些人就是因為自己的感覺捏造華出來。本來沒有六道輪迴,那怎麼有六道輪迴呢?因為你跟著感覺走,因為產生感受而產生虛妄的想法,這個想法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煩惱,然後你就去造業。就這樣子。
(接上段)那麼,為什麼有輪迴呢?本來沒有的——本來無一物嘛,那是你自己動念頭的,一動就有了。當我們找到真心,當我們迴光返照清凈本性的時候,你發覺其實本來都沒有。「夢裡明明有六趣」,你做夢的時候,你看很多人怎麼怎麼的;「醒后空空無大千」,你醒過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念的妄想變現出來,所以講「空華無別體」。當然這個地方你不要產生太多的華,就是這個業力的問題,佛陀告訴我們持戒的重要。
第二個,五陰魔境。
詳辨五魔,本求悟此大佛頂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
前面是告訴我們不要破戒,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不要破見——思想。你今天在迴光返照你的本性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它有五十種陰魔。你要小心,你要小心!這個都是妄想作根原,都是你的妄想變現出來。你妄想,你一逼它的時候,它會產生反作用力。當然這到經文部分會詳細說明。所以說,整個首楞嚴王三昧講完以後,佛陀又講了業果的重要性,要我們持戒;又講到魔境的差別,要我們保持正見,以戒、教二門來保護首楞嚴王三昧。這是整個《楞嚴經》的結構。
我們看「稱嘆法益」。
那麼這個法門有什麼好處呢?先看「法門殊勝」。
是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無上圓頓之旨歸,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
這一段蕅益大師以教、理、行——教經、理經、行經,來讚歎首楞嚴王三昧。
首先,從教法說,它是一代時教之精髓。佛陀一代時教,不離戒定慧三種教法,但這三種教法完全具足的,很少很少。有些偏重戒,有些偏重定,有些偏重慧。蕅益大師說,其實《首楞嚴王經》是整個大乘戒定慧的總合,而且它的戒定慧是相輔相成的。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決無出世的定慧。你沒有好好持戒,你絕對不可能成就定慧。但是沒有出世的定慧,並失出世的妙戒。一個人沒有智慧,你的戒也不會持得很清凈。因為你破見以後,被天魔外道所誘惑,你遲早還是破戒。所以這個戒教二門、戒定慧三學,在本經當中是互含互攝的,相互幫助的。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大乘的戒定慧的相互的關係講得很清楚,是整個一代時教的精華。
第二個,從理上說,「成佛作祖之秘要,無上圓頓之旨歸」。這個講道理,道理就是我們的心法。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地法門。你看我們同樣在拜佛,我們這一念心同樣在憶念佛陀,但是功德不一樣,因為你內心當中的「道」不一樣。有些人的道很圓滿,有些人的道是有偏差的,所以你得到的功德也有所偏差。禪宗講心中最重要的道就是兩個方向: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那麼本經當中,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其實這個道都一樣,你要能夠在因緣當中保持不變;在不變當中又隨順因緣去積功累德;積功累德當中,又能夠保持不變。懺公師父講一句話說:「依體起用,用還照體。」這個就是你無上的心法。整個成佛作祖,整個無上圓頓止觀的無上心法,都在本經當中,就是你的心地法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講到「理」。
第三,「行」——「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本經不但是道理講得清楚,它修行法門講得非常詳細,告訴你應該要怎麼樣去修學。首先你要有基礎,蓋房子你先打地基。第一個你的菩提心是不是發起;第二個你說你要去修行,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要對治誰。「誒,我修行我就不吃飯。」問題不是吃不吃飯,這跟色身沒有關係。你要知道這個賊在哪裡啊!所以它整個修學,從道前基礎、二決定義到怎麼樣修正行、怎麼修助行,包括在修行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魔境出現、要怎麼辦,以及這個回家的路有很多東西會誘惑你,你應該怎麼對治,都講得很清楚。古人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看完,你大概不太需要親近善知識了。從你現在的妄想的狀態,要怎麼樣回家,佛陀講得清清楚楚。你回家的過程當中會遇到什麼事情,你應該怎麼辦,講得非常詳細。這是法門的完整性。
總而言之,是「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古德說,《楞嚴經》是末法時代的照妖鏡。《楞嚴經》一看完,你自己修行綽綽有餘。你看別人修行,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修行對不對了。一個人修行有偏差,你看《楞嚴經》你就知道:哦,這個人修行專門不吃飯的——《楞嚴經》裡面有講他為什麼不吃飯,講得很清楚;這個人修行他不睡覺的——你一看《楞嚴經》就知道他怎麼樣怎麼樣。什麼是邪、什麼是正,《楞嚴經》這個鏡子一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個跑得掉。它是摧毀天魔外道的實相正印。這是講到首楞嚴王法門的廣大、圓滿、殊勝之處。
那麼我們受持這個法門有什麼好處呢?
一念示人,滅業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觀掌果。
我們今天能夠依止這樣的法門來正念真如,消業障是怎麼個消法?如翻大地!我們的業障,古人說就像草,你去除草吧,把這個草除完了,三個月以後再除一次。為什麼?它春風吹又生。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楞嚴經》不是的,《楞嚴經》是「如翻大地」,這個業障是從根本拔起。即便你不能馬上斷煩惱,但是煩惱對你的影響降到最低,因為它的根被你拔掉了,起碼你可以做到不隨妄轉。我沒有辦法對治你,但是你影響不了我的,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它整個拔業障是如翻大地,它不是說拿割草機去除草,它是把整個土翻起來,用挖土機整個挖起來。這個是講破惡。
那麼生善呢?「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觀掌果。」這個是很殊勝的,如觀掌中庵摩羅果。
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要義二圖二,在評論區】
我們看第三段: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前面是講到本經的經文,這個地方講到蕅益大師為什麼要註解《楞嚴經》。有三段:
第一個,遵古贊德。
智者大師,聞名遙禮,不憚其勞。般剌尊者,剖膊遠傳,不辭其苦。
這段先講到本經流傳到中國的因緣。
首先講到天台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安立了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這個時候有一個印度的法師來到中國,說:大師啊,您安立一心三觀,跟《楞嚴經》的法門很像,《楞嚴經》也是表現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空觀就是不變,假觀就是隨緣,您這個思考跟《楞嚴經》的思考是一樣的。智者大師聽了以後,非常的歡喜。那是隋朝時候,《楞嚴經》還沒有傳到中國,所以智者大師在天台山建了一個拜經台,拜了十八年。他往生之前,《楞嚴經》還是沒有傳過來,但他為我們中國的佛教結下一個殊勝的因緣,他替我們懺悔業障拜了十八年。這個是本經流通到中國一個比較遠的因緣。
比較近的因緣,是般剌密諦尊者「剖膊遠傳,不辭其苦」。前面是講隋朝,這裡講唐朝。到了唐朝的時候,《楞嚴經》在印度當初列入國寶,國王不準外傳。那個時候,有一個般剌密諦尊者,他發心把這個法門流傳到中國,用刀子把自己的手臂割開來,把《楞嚴經》放在手臂里,然後再把它縫起來,等到疤痕好了以後就到了中國;到了中國以後再把它割開,取出經文並翻譯出來。所以這個《楞嚴經》的流傳是很辛苦的,有種種的艱辛,包括智者大師的向西禮拜,包括般剌密諦尊者的剖膊遠傳。這是讚歎他們兩位大師為流傳《楞嚴經》所做的貢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個,自述因緣。
蕅益大師講到自己著作的因緣,先看「先述緣起」。
智旭生逢像季,獲遘雄詮。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
蕅益大師說,他自己三生有幸,在末法時代(像季就是像法的末年),能夠得到(獲遘就是得到)這麼一個「雄詮」——一個圓滿的無上心法。而我自己不是法身大士,我怎麼敢去全盤了解其中的義理呢?這個是蕅益大師的謙詞。再看下文:
特以文圓義妙,旨遠趣深,註疏雖多,宗極未立。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這部經的文義非常圓妙,它的含義很深遠,簡單地講,「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道理是很深很深的,當我們運用到布施、運用到持戒、運用到忍辱的時候,它有很多很多的內涵。而現在的註疏雖然很多,但是整個修學的宗旨,都沒有明確地確定下來。也就是說註解雖多,但是有所缺憾。所以蕅益大師的心情感到:悲了義之尚隱,痛迷津之孰告。
這麼一個殊勝的法門,它圓滿的觀念卻沒有被開顯,裡面很多很多的問題沒有真正地讓我們得知。所以蕅益大師覺得他心中的確有話要說。這是講他自己做這個註解的心路歷程。他怎麼做呢?
不辭固陋,聊殫隙明。遍采眾長,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與前人苦較是非,但自向斯經深求脈絡。
蕅益大師說我自己個人修行是不圓滿、是固陋的(謙詞),但是呢,「聊」(就是依靠),「殫」(就是盡心儘力),依著我一分的心力,來發明「隙明」——就是牆壁孔中的那種光明。我希望能夠把這個光明帶給大家。那我怎麼做呢?「遍采眾長,折衷一理。」把諸位大師的優點都摘錄起來。《楞嚴經》明末四大師都有註解,紫柏大師、憨山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有註解。蕅益大師等於是把前面的三大師的觀念都糅合在一起,然後再經過自己的研精竭思,自己的深入思惟,而做出了《楞嚴經》的玄義跟《楞嚴文句》。他做完這一部註解以後,披露自己的心態說,我「不敢與前人苦較是非,但自向斯經深求脈絡」——站在人的角度,我不敢跟大家爭對錯,創造對立,各有各的心得。但在法上呢,我好好地把我的觀念發揮出來。這是他的一個心態。
第三個,總結:
願我同仁,虛心著眼,必有知其同異淺深、違順得失者矣。
只要大家能夠好好地用心去研究這部經,你一定可以得到它的殊勝的受用。
我們這一次的註解,《楞嚴經》的講課,觀念上以蕅益大師為主,明末三大師作輔。在消文方面我們會參考三位大師:第一個是通理大師的《楞嚴經指掌疏》,第二個是圓瑛法師的《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第三個是海仁老法師的註解。在消文方面是這樣參考的。
甲三、結勸
好,我們最後作一個總結。
【要義二圖三,在評論區】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先了解什麼是真妄。首先我們看左邊這個叫作生滅心。我們的生滅心是從八識產生的。八識叫作異熟、思量、了境。異熟就是它創造了業力;這業力當中產生一個思量,產生一個自我的觀念;然後再去了別外境。我們看下面,這個由上而下的箭頭叫作受用果報,過去跟現在。我們過去造了很多的業,現在產生很多的果報。福報大的人產生安樂的果報,福報差的人產生痛苦的果報。總而言之,我們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受——感受。這個感受跟第六意識接觸的時候,我們又產生一個想法,又會去創造未來,這個想法又造業。所以我們整個生滅心不離開八識。《楞嚴經》其實在破這個八識。
什麼叫「八識」?「八識」講起來只有兩個字:一個是「受」,由第八識主導。你過去是什麼業,它就現出什麼果報,給你什麼感受。你感到很快樂,你不要太高興,那只是一時的感受,生滅心。你感到很痛苦,你也不要沮喪,那個是第八識的一時的感受而已。一個是「想」,由第六識主導。我們今天如果跟著感受而走,就產生很多顛倒想。然後就這樣子:過去的業創造今生的果報;這個果報受用以後又創造一個業;這個業又創造一個果報,又讓我們產生感受;這個感受又產生一個錯誤的思想。由此產生生死的輪迴。我們怎麼辦?
我們看右邊這個:正念真如,逆流照性。
首先你第一個就是不要跟著感覺走,不要跟著妄想走。逆流照性,逆這個生死流,而照了你清凈的本性,然後慢慢地從第六意識,回到第七、回到第八,最後「啪」回到真如本性,找到你的清凈本然的家。然後在這個家當中,以不生滅心,提起你的佛號。這個佛號、這個正念的力量,魔王不能干擾你,煩惱不能干擾你,那個佛號的力量就特別的堅固,禪凈雙修。所以我們說以禪觀——《楞嚴經》的三昧破除煩惱障,以念佛來構成感應道交,就是這個道理。以心力來感應佛力。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整個《楞嚴經》的觀念。當然這個要講兩年,我們今天只是帶大家走一趟。今天很多觀念你們聽不懂,很正常。你要聽得懂,那你後面就不要聽了嘛。對不對?我們今天只是挑出它的綱目,我們下一次開始會細細地帶大家把整個《楞嚴經》走一次。聽完兩年以後你再來看這個《要義》,你就很清楚了。
好,那麼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