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頁。
乙二、別序分二:丙一、示墮因緣。丙二、神咒護攝
本經當中的序分有兩段:第一段是通序,第二段是別序。通序,主要是說明整個法會的時間、處所跟與會的大眾。在通序當中有兩點值得我們作一個說明:
第一點,就是佛陀的說法儀式,都是先作略說,再作廣說的。比如說,佛陀要講《法華經》,先說《無量義》。佛陀先入定,出定以後,先講《無量義》,然後再說《法華》。本經亦復如是。佛陀講《楞嚴經》之前,先為「會中」宣示深奧理,然後再說《楞嚴經》。所以諸佛說法的常軌,都是先略說,再廣說的。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第二點,就是整個法會的當機眾,是阿難尊者。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楞嚴經》到底是要幫助誰來開悟呢?主要是凡夫跟二乘。因為我們不開悟,我們就一輩子跟妄想糾纏在一起,分不清楚什麼是妄想,什麼是真實。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總是覺得:第一個,功德不能圓滿;第二個,功德不能夠持續——不能夠一切事究竟堅固——不能夠究竟也不能堅固。
所以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先把心態調整好,把心帶回家,就是我們說的明心見性。這一點非常重要。整個當機眾,其實應是凡夫跟二乘。這些十方來的菩薩,其實他們早就覺悟了,他們只是當做影響眾。很多的菩薩在佛陀宣示深奧理的時候,他們都了解了。所以以下的經文,它加被的是我們這些生死凡夫,還有法執特別重的二乘人。我們從通序當中可以知道這兩個消息。
好,我們看別序。別序又叫作發起序,就是發起一部《楞嚴經》大教的因緣。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示墮因緣;第二段,神咒護攝。
丙一、示墮因緣分三:丁一、佛僧應供。丁二、阿難等乞。丁三、淫室誤墮。
我們先看丙一、示墮因緣。
「示」就是示現,阿難尊者示現墮落的因緣。「示」這個字很重要。我們前面說過,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阿難尊者是一個法身菩薩,但是他必須示現是一個凡夫,示現有很多的妄想,然後被摩登伽女刺激,妄想開始活動,然後開始墮落,佛陀再把他的妄想帶回來。就是說佛陀在說法當中,不能夠無病與葯,說我一個醫生,大家都沒有病,佛陀主動開藥。不可以!所以必須有人示現。這當中有三小段:第一段,佛僧應供;第二段,阿難等乞;第三段,淫室誤墮。
丁一、佛僧應供
【第四講圖1,評論區查看】
先看第一段,佛陀跟大眾師在七月十五那一天應供的狀態。
這個地方的應供有兩段:第一個國王的齋供,第二個臣民齋供。看第一段: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時」,這個「時」是指的什麼意思呢?是說整個僧團,在七月十五的時候,自恣儀式已經做圓滿了,而且佛陀也簡略地說明了深奧的義理,這些菩薩聽了非常的法喜。也可以說整個僧團,不管儀式、不管說法都已經圓滿了,就是那個時候僧團的事情都處理完畢了。
這個時候,身為舍衛國國王的波斯匿王,來到了只桓精舍。他來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因為那天是他父親往生的日子,他要成辦種種豐盛的飲食,所以來請佛陀去參加。古代印度的習慣,是以親屬死亡之日來供養三寶,以此供養的功德來超拔亡者。這個就說明波斯匿王來到僧團的目的,是為他的父親的諱日來供養飲食,這是說明他來的目的。
那麼他請佛的儀式是什麼呢?「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他是用什麼方式來請佛陀呢?他很恭敬地請佛陀來到他的宮掖。國王的王宮裡,正殿是他辦公的地方,左右的客殿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波斯匿王就在他整個正殿的左右兩旁的客殿,辦了很多很多的飲食,並且來到僧團,以一個國王之尊,親自請佛陀去應供,表示他對佛陀極大的恭敬。因為他的處所是他最殊勝之所,而且他親自來到僧團。那麼他怎麼樣準備呢?他廣泛地準備了很多很多珍貴的「羞」,這個「羞」就是煮熟的食物,很多很多的珍貴的熟食,而且這些熟食具足了無上妙味。看得出來,他非常有誠意請佛陀來應供。「兼復親延諸大菩薩」,他不但是請佛陀,還啟請這些來參加聽法的、參加自恣的大菩薩,以及諸位聲聞、緣覺的大比丘僧。這是說明波斯匿王在自恣那一天供佛供僧的狀態。
我們看第二段: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這個地方說明在自恣當時,不是只有波斯匿王來齋供,還有其他的齋主。在整個室羅筏城當中,還有所謂的長者居士。這個長者居士,包括有官職的——我們講大臣,或者是沒有官職的——就是一般的長者居士,他們也希望能夠在自恣那個時候,以飲食來供養大眾師,而且也「佇」——就是心中很殷勤地期待佛陀來應供。因為他們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佛陀已經答應了波斯匿王,所以長者居士也同時來到僧團,一方面請大眾師來應供,一方面也期待佛陀來參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那個時候佛陀已經答應了波斯匿王了,所以佛陀就命令文殊菩薩分別派領諸位菩薩跟阿羅漢,去到各位的長者居士那個地方去應供,來滿足居士應供的要求。
這個地方講到供佛及僧。我們作兩段的結示。
古德註解上說:佛世的時候,七月十五是自恣日;在古代的習慣當中,這一天的齋供功德是加倍的。因為大眾僧經過九旬的用功,他們的功德都增上了,所以居士們在七月十五自恣的時候來齋供,其功德有加倍的作用。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看到發起序,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你看,蕅益大師說《法華經》:佛陀說《法華》之前,它整個發起序,是佛陀入了一個很深的三昧。他入了三昧以後,從三昧當中,他的白毫放光,照了一萬八千佛土,看到很多很多的菩薩,在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的功德——在一念清凈的光明當中顯現六波羅蜜,然後再說《法華經》。但《楞嚴經》不同,《楞嚴經》的發起序,是阿難尊者在托缽的過程當中遇到雜染的因緣,於是佛陀講《楞嚴經》。那麼這到底是有什麼涵義呢?我們作一個說明。
《楞嚴經》是引導凡夫這個明了的心,在整個人事的雜染當中,怎麼樣找到自己的家,怎麼樣找到自己的清凈本性。所以它整個發起,就是阿難尊者的一念妄動開始。沒有一念的妄動,就沒有整個因緣的過程。所以阿難尊者的一念妄動而產生了墮落,佛陀的一念神咒使令阿難尊者迴光返照,都在一念心。所以《楞嚴經》的法會,從發起序可以知道,它的法門是一個攝用歸體的法門。
《法華經》是佛陀一念的清凈心當中顯現六波羅蜜,是一個依體起用。從一念的清凈心——當你已經明心見性以後,你接下來要幹什麼?就是修方便法門,就修《法華經》,廣修六度,積功累德。所以這兩個不一樣。而這個不一樣,我們從發起序——一個教法生起的過程,就可以看得出它的消息。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也提出來給大家作一個參考。
這裡講到七月十五一個應供、供齋的情況。
丁二、阿難等乞分三:戊一、別請遠遊。戊二、平等行乞。戊三、等慈之由。
【第四講圖2,評論區查收】
我們看,丁二、阿難等乞。這地方有三段:第一個,別請遠遊。第二個,平等行乞。第三個,等慈之由。
戊一、別請遠遊
我們先看第一段。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
這個時候當機眾出現了,就是阿難尊者。這個阿難尊者,他身為當機眾,我們有需要解釋一下他的整個背景:
阿難尊者是凈飯王的弟弟白飯王的兒子,是佛陀的堂弟,也就是提婆達多的弟弟。阿難尊者翻成中文叫慶喜。為什麼叫慶喜呢?因為阿難尊者出生那一天,剛好是佛陀成道那一天,所以整個國家當中,聽到佛陀成道以後都非常的歡喜,不管國王大臣老百姓都很歡喜。這個時候白飯王就派人來告訴凈飯王說他生了兒子,希望凈飯王來給他取一個名字。因為大家舉國歡喜的關係,就取名為慶喜。
阿難尊者的特色是多聞第一,就是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一旦聽到佛陀說法,聽一遍,他永遠不忘掉。經典上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即使佛法有無量無邊,一流入阿難的心中,就永遠不忘失。所以說阿難尊者,他有這種多聞的特色。經典上說,其實阿難尊者的本地風光是:他過去在空王佛所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都同時發了菩提心,所以他是法身菩薩。因為他示現凡夫的緣故,開啟了整個楞嚴大教。這個是說明當機眾阿難尊者的整個背景。
好,我們解釋一下。
當這些國王跟臣民,來請佛陀、菩薩、阿羅漢去應供了以後,這個時候僧團都沒有人存在了。阿難尊者,因為他在前一天(七月十四)就受了個別的迎請,離開了僧團。因為他所受的迎請的地方,離僧團非常的遙遠,所以他七月十五就趕不回來應供,「遠遊未還」,也就「不遑僧次」。這個「遑」就是來不及,來不及參加眾生的應供。所以即便他回到僧團,也沒有飯可以吃了,因為大家都去應供了。所以「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他這個時候從遠處要回到僧團,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他沒有所謂的上座的長老陪伴。我們一般說十臘叫下座,二十臘是中座,三十臘叫上座。他沒有上座比丘的陪伴,也沒有阿闍黎(教授師)在旁邊。佛陀規定在五夏之前,你出門遠遊一定要有上座阿闍黎。因為阿難尊者那個時候出家有十二年了,所以他就不需要有上座阿闍黎,一個人從遠處的處所單獨地回到精舍當中。
「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那個時候回到僧團他也知道,沒有其他的應供了。所以阿難尊者只好單獨一個人拿起了他的缽,來到了他所「游城」,就是室羅筏城,按照次第一家一家地來乞食。這個是說明阿難尊者為什麼單獨應供的理由:因為他前一天受到了別請,僧團都已經應供了,所以變成他一個人拿著缽去作次第的乞食。這一段是說明他整個過程的因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戊二、平等行乞
第二段說明阿難尊者在整個托缽的過程當中,他的心態是什麼,他是用什麼心態來乞食。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凈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當阿難尊者拿著缽到室羅筏城乞食的時候,他心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他要「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他希望能夠求得最後的檀越。這個「初」,是指前面的國王跟長者居士,他們是最初的齋主。阿難尊者他也是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的時候他沒有吃到飯,那麼這整個供僧的儀式,功德就有所欠缺,就不能圓滿。當然身為阿難尊者,他一天沒有吃飯是無所謂,但是身為整個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這麼重要的日子,他因為這樣失去飲食的話,那麼使令整個供僧的儀式就有所欠缺。所以他希望能夠找到整個僧團最後的檀越(最後的施主)。他對這次的乞食,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無問凈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阿難尊者知道,他今天絕對不能夠沒有飲食。沒有飲食就很嚴重了:這個供僧的功德不圓滿。所以他對乞食有所期待。這是他第一個心態。
其次,他第二個心態,就是他以一種平等的心——怎麼說呢?他心中的想法:身為一個最後的施主,他認為,這個人不管他是清凈的種性,或者是垢穢的種性,都不管。什麼叫清凈的種性呢?比如說剎利尊姓,國王大臣,這是剎帝利,這種是高貴的種性。什麼是垢穢的種性呢?比如說旃陀羅,這是從事殺業的下賤種性。
在古代印度,尊貴的種性跟下賤的種性是不可以往來的,也不可以住在一起,甚至於走路的時候都不能走在一起。你身為旃陀羅,你走路的時候不能走中間,你要走在那個馬路的旁邊,手上拿一個旗子,手上搖鈴,告訴大家:我是旃陀羅,我來了,你們趕快離開。所以古時候尊姓跟下賤種性是分得很清楚的。但阿難尊者希望能夠「方行等慈」,方就是效仿,他希望能夠效彷彿陀平等的慈悲心,而不揀擇是尊貴或者下賤種性。這個是阿難尊者的第二個心態。
「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這是他第三個心態。他希望能夠圓滿一切眾生這整個供僧的圓滿功德。如果他今天要是沒有乞食得到的話,那麼這一次今天的所有的齋主的功德就有所欠缺。所以,他今天是不是能夠得到飲食,就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這個是說明阿難尊者拿著缽去室羅筏城應供的時候,他內心的三種狀態。那麼,他生起這樣三種狀態,當然是有他的理由。
戊三、等慈之由
我們看第三段。他為什麼會生起這樣的心態呢?說明他的理由。看第三段: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阿難之所以能夠生起平等心來乞食,他的理由就是:因為阿難尊者在過去做佛陀侍者的時候,他知道佛陀曾經訶責過須菩提,也訶責過大迦葉尊者,身為一個阿羅漢內心有不平等的狀態。我們解釋一下。
須菩提的心態:他在托缽的時候是舍貧從富。須菩提托缽,他不到貧賤的家庭去,專門去找那些住在高級豪宅的富貴人家去托缽。他認為,你們今天之所以富貴,那是你前生有布施。但是富貴人家放逸得很厲害,假設不給你們繼續修福報,你來生就完蛋了。你們墮落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趕快要救那些富貴人家,因為富貴人家都是放逸得很厲害,須菩提就舍貧從富。大迦葉剛好相反,他是舍富從貧。大迦葉每一次托缽,都到那些貧民窟去。他認為,你們為什麼這麼窮?就是前生沒有布施。如果今生再不給你們栽培福田,來生就更窮。所以他特別去貧賤的家庭去乞食。當然佛陀對兩個人都加以訶責,說這個都是法執——對貧富之法產生執著。
你看《維摩詰經》就講到一件事,說有一天,須菩提來到富貴長者家,因為維摩詰也是大富長者。維摩詰居士就出來了,說:尊者你想幹什麼?須菩提說我要乞食。維摩詰居士就把缽拿過來。但是維摩詰居士把缽拿過來以後並沒有給他飲食,他問一個問題,他說:須菩提啊,你應當知道,心不等故,法不平等。他說:你在乞食的時候心不平等——你執著富貴人家,所以不平等,有所偏袒,所以法不平等。因為法不平等的緣故,這個布施法也就不平等——我把飲食供養給你,我的功德也就不圓滿。這個時候須菩提聽了就很害怕,也很慚愧,就把這個缽放著就要走。維摩詰居士就說:你不要走、不要走。我把飲食盛完了,你再把缽帶走——就把飲食盛了,再給須菩提。須菩提很害怕,就趕快離開了。
這說明這些阿羅漢,他的內心是我空法有,他對法還是有所執取的,有些對貧窮人,有些對富貴人,是有所執取的。當然這種執取的情況,就使令這些阿羅漢的功德不能夠廣大圓滿,所以佛陀就訶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阿難尊者身為侍者,他也看過佛陀這樣的訶責,就覺得他應該避免這種情況,所以他「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他就很仰慕佛陀所開示的無遮的平等法門。他說:我一個出家眾,不應該預設立場,我不應該有所揀別的。我應該以平等心,一家一家地乞食,隨順因緣。這樣子才能夠超越眾生的懷疑跟毀謗。你看維摩詰居士就說了:你心不等故,法不平等;法不等故,這個功德就不圓滿。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希望能夠遠離這種不平等的毀謗,所以他就「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因為他平等地乞食,他就一步一步來到了城隍。城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城外的土坑。古代的城外面,有水的叫作護城河。為了保護這個城,不讓別人來攻擊、侵略就有護城河。但是沒有水的叫作土坑。挖一個土坑,這個土坑就是城隍。因為阿難尊者從外面回來,慢慢地已經走到了室羅筏城外的土坑,也就是說他即將要接觸到城門,而且緩步地走到了郭門(就是城的正中的大門)。這裡是說他慢慢地走到室羅筏城的土坑,乃至於慢慢地走到了大門。這個時候他整頓自己的威儀,以嚴肅恭敬的心來行這個平等的齋法。這是阿難尊者整個乞食的過程。
這一段的經文當中,蕅益大師的註解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蕅益大師說,古代的註解,對阿難尊者的平等乞食是很有意見。古德的註解說:阿難尊者為什麼墮落呢?主要的原因就是阿難尊者他不揀別貧賤種性,認為他不對。你看,你就是不揀別貧賤種性,所以來到摩登伽女的家庭,來到那些淫女的家庭,所以你才墮落。蕅益大師說,這個古德的註解的責難是不合理的。他說,身為一個比丘,平等乞食這個法是佛陀開的,沒有錯。錯不在平等乞食,錯在阿難尊者後面說的——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他的心作不了主。問題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阿難尊者出家十二年,沒有好好地調伏他的攀緣心。問題在這個地方。
這個平等法門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不會平等,平等你就沒辦法修學。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面對惡念,是要善法來對治,以善破惡。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要遠離惡因緣,安住在僧團。我們一定要怎麼樣?有所取捨。但是你的煩惱慢慢調伏以後,你要知道你真正的目標是要入平等法界、入不二法門。為什麼?因為這樣你的心量才會廣大。所以在《維摩詰經》裡面、在本經的後面也會說到,一切法是緣起性空的。所以我們剛開始會覺得:哦,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壞人;這個事情是對,這個事情是錯。我們剛開始善惡分明。但是慢慢你會覺得,好人當中也有壞的一面,壞人當中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事情當中也有不好的存在,不好的事情也有好的存在。所以後面它會說,一切法是染凈和合的,看你用什麼因緣來面對,往往危機也就是一個轉機。所以這當中就使令整個菩薩的法執慢慢地淡薄,用平等心來面對一切。我們講大乘佛法都有一個「大」字:《大乘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大」字簡單地說就是平等,平等才能夠稱為大。當然阿難尊者也就是希望能夠希求廣大平等之心,所以他就強迫自己以平等心來應供。蕅益大師說這樣是值得讚歎、這個方法是對的,只不過他的妄想沒有除掉,所以就遭受災難。我們在讀經的時候,這個是非要把它釐清。
丁三、淫室誤墮
我們看第三段:淫室誤墮。
阿難尊者因為他平等乞食,他沒有作一些揀別,也就來到了這個淫女的地方,而一時地墮落了。我們看經文: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阿難尊者因為曾經看到佛陀讚歎平等不二的法門,所以覺得應該要修學這樣的法門,也就不揀別貴賤,就以平等心來次第地循乞。因為這個因素,就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到這個淫女的處所,結果遭到一個非常廣大的幻術。這個幻術是一種咒術,它能夠使令一個人的內心產生迷惑而失去正常的心智,所以叫作幻術。它這是什麼過程呢?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在《摩登伽女經》裡面提到說,阿難尊者因為次第行乞,慢慢走到淫室的時候,摩登伽女在遠遠的地方就看到了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具足三十二相,又莊嚴,而且他跟摩登伽女有五百世的夫妻的恩愛,所以這個時候因緣和合,摩登伽女對阿難尊者產生愛染之心。所以她就稟告她的母親說,她希望以阿難尊者為她的丈夫。她母親說,這阿難尊者他是一個出家眾,你不能嫁給他,不可以!摩登伽女說,我要不以阿難尊者為丈夫,我的生命就不能相續了。這個時候,她的母親沒辦法了,就以娑毗迦羅的這種大梵天咒,把這個咒加持在毛巾上面,蓋在飲食上,給阿難尊者來受用。阿難尊者一拿到飲食的時候就中咒,中了咒以後,精神恍惚,如痴如醉,心中了知,但是無力抵抗。他心裏面很清楚,就像喝醉酒一樣,心裏面很清楚,但是身體作不了主了,就精神恍惚了。
娑毗迦羅是一個外道的名稱,是當時的九十六種苦行外道之一。他們整個外道傳承當中,有一種大梵天咒——就是用這個咒來迷惑阿難尊者。阿難尊者被這個咒迷惑以後,他的整個妄想就啟動。阿難尊者隨順這個妄想而轉的時候,就攝入了淫室之中。摩登伽女就用淫慾心來撫摸阿難尊者的身體。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將毀戒體」——即將要毀破他的內心的清凈戒體。
「將毀戒體」這一段,蕅益大師作出了三種說明。
第一點,說是這個地方的將毀戒體,是摩登伽女以幻術來迷惑阿難的,而不是阿難自己故意地毀犯戒體,他是作不了主的,他是被動的。所以在這個地方,他本身並沒有犯罪的動機,不是他故意的。這個地方我們注意:第一點,他內心是清凈的,只是他作不了主了。
第二點,就在這個時候,阿難尊者他就憶念佛陀,因為他的戒體畢竟還沒有毀破,所以他心中還有一分正念。他就憶念說:「如來大慈,寧不救護?」——佛陀大慈悲,為什麼不趕快救護我呢?因為這樣就招感佛陀的救拔。所以可以看得出來,他這個時候,將毀而沒有毀戒體,他還有這樣的正念。
第三點,阿難尊者在這個時候,其實是示現凡夫。因為有註解說,阿難尊者在剛開始是證得初果。蕅益大師說從「將毀戒體」這四個字,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是個凡夫。因為初果聖人有道共戒,怎麼會將毀戒體呢?既然是將毀戒體,也就是說假設佛陀沒有來救拔,他就要毀破戒體,這叫將毀戒體。看得出來這個當機眾——阿難尊者是示現一個凡夫的。那麼在這樣的緊迫情況下,阿難尊者的戒體釋放一種皈依佛陀的信心,說是:「如來大慈,寧不救護?」
這是阿難尊者墮落的整個過程。
丙二、神咒護攝分三:丁一、大悲鑒物恆不忘念。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
看第二段,神咒護攝。
這以下說明佛陀的救拔行動。這當中有三段:第一個,大悲鑒物恆不忘念。第二個,放光說咒表示密因。第三個,文殊往救破邪歸正。先看第一段:
丁一、大悲鑒物恆不忘念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身為佛陀,當然他那個時候是在波斯匿王的王宮應供,但是佛陀的心的確不可思議,在應供的時候,他那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心,同時能夠知道,阿難尊者已經被咒術所控制。那個了了常知的大圓鏡智,他就知道了。知道以後,他採取什麼行動呢?「齋畢旋歸」,用齋以後就馬上歸回只桓精舍。
這在佛陀一般的常法中是很特別的。佛陀一般來說只要應供完,他一定要說法。但今天應供完以後,馬上就回去,沒有說法。所以這些經常跟隨佛陀的國王、大臣、居士們就知道,今天一定有特殊的狀況,佛陀應該會說很特別的法門。所以,佛陀一回到精舍,這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也一起回到佛陀的精舍。他們知道有事情發生,他們知道佛陀因為這樣子,將演大法。
這個地方的經文當中最值得注意的,蕅益大師特別發揮的,就在「如來知彼,淫術所加」的「知」這個地方。什麼叫知呢?蕅益大師說,就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叫作「知」。蕅益大師說,整部《楞嚴經》講了三卷半,就是在發明這個「知」字。就是當我們把這些生滅的無窮無邊的妄想都撥開以後,看到你內在的清凈本然的本來面目,那個就叫作「知」,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那個「知」。「知」這個字,是我們每一個凡夫要趕快找到的本來面目。
當然,如果佛陀只有「知」,那麼是不能用。佛陀之所以救拔,那必須要怎麼樣?眾生有感,佛陀才能夠有應,還必須有阿難尊者在將毀戒體的時候,他憶念佛陀——「如來大慈,寧不救護?」所以我們講感應道交。身為阿彌陀佛,他的心是無所不知的,但是他不能主動救拔你。我們要憶念佛陀,佛陀才能夠產生行動。所以這個地方,「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這個是佛陀主動的部分。但是他「齋畢旋歸」以後,那必須有阿難尊者的憶念,才能夠有所行動。所以這個經文大家要把它釐清。
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
好,我們看下一段:放光說咒表示密因。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於時世尊」,這個時候,佛陀回到了只桓精舍,他第一件事情就安坐,安坐以後就入定。入了首楞嚴王三昧以後,他頭頂當中就放出百寶的光明。百寶的無畏光明,這個地方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是佛陀的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一切執取的智慧。光明當中,出現了千葉寶蓮。這個千葉寶蓮就表示十法界理具事造十如是的千如之法,也就是我們說的假觀。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叫千葉寶蓮。佛陀的空假二觀的智慧就在光中,在寶蓮當中,出現一尊化佛。這個化佛是怎麼有的呢?是由佛陀的根本智跟后得智所成就的。化佛結跏趺坐宣說楞嚴神咒。也就是說,整個楞嚴咒是從佛陀的清凈的心中顯現的空假中三觀的攝受所成就的。為什麼說表示密因呢?放光說咒,也就是我們整個修學六波羅蜜應該具足的一個心態。就是說,你應該以什麼心態來修習六波羅蜜呢?就是用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態。這也是一切佛陀能夠成就功德圓滿的一個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看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
這個時候,佛陀說完咒,就馬上命令文殊菩薩拿著這個咒語去救阿難尊者。文殊菩薩把這個咒宣說出來以後,邪咒就消滅了,消滅以後阿難尊者就如酒醉初醒。這個時候文殊菩薩就把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兩個人(這兩個顛倒的心醒過來以後),一同帶到佛所。這個地方的破邪歸正,蕅益大師說這是邪不勝正。為什麼邪不勝正?外道的邪咒是一念的妄想顯現出來;佛陀的神咒是從真如本性清凈心顯現光明、顯現蓮華而宣說出來,那是從真實的心生出來。所以真實能夠破除黑暗。這個地方是說明破邪歸正的情況。
到這個地方,我們等於是把一部經的整個序分,包括通序、別序都說完了。我們下一堂課就講到正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