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海瑞

第231章 海瑞

一、傳奇人生的開篇

海瑞出生於正德八年,四歲喪父,由母親謝氏帶大。謝氏這位堅毅的女性,在海瑞的成長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她自幼讀過一些儒家經典,雖稱不上精通,但也能通曉一定的經義。在海瑞父親海瀚去世后,謝氏年僅二十八歲,卻毅然決然地承擔起教養海瑞成材的重任。

謝氏教授海瑞學習《孝經》《大學》《中庸》等經典書籍,她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海瑞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為了讓海瑞打下堅實的學業基礎,謝氏肩負起本屬父親的責任,親自口授經書。由於沒有書籍,她憑藉著自己深厚的學養功底,讓少年海瑞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在為海瑞挑選老師的過程中,謝氏幾經選擇,反覆比較,謹慎而嚴格,不敢有半點疏忽。她深知一位良師對於海瑞成長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優秀的老師進一步雕琢海瑞,使其成為德才兼備之人。

謝氏悉心培養兒子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她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還積極鼓勵海瑞與底層民眾打交道,切身體察民眾疾苦,並讓他學會通過現象分析事理。少年及青年時期的海瑞在攻讀詩書之餘,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底層民眾生活的調查。

在謝氏的鼓勵下,耳聞目睹民眾困苦的青年海瑞,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看到了海南島各族民眾特別是黎族民眾當下的生活狀況,經過深入的實地調查,寫出了一篇題為《治黎策》的文章。這篇文章客觀描述並深刻分析了黎族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見地和新意的建議。正是憑藉此文,海瑞於明嘉靖二十八年中了鄉舉。

謝氏欣喜於兒子的進步,對海瑞懷有更高的期望,對他的引導和教育也更嚴格了。她深知,要讓海瑞成為一個真正為百姓謀福祉的人,就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在謝氏的影響下,海瑞十四歲時,就立志向聖賢學習,以聖賢行為為標準要求自己。他認為聖賢的話語都是在教人認識自己的真心;聖賢終身奉行直率而真誠的行為。海瑞從小以此為準則,踏上了他傳奇的人生之路。

二、科舉之路的坎坷

屢次落第仍不放棄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以《治黎策》中鄉舉,但隨後兩次會試落第。他在嘉靖三十二年再次參加會試落選后,決定放棄科考。

海瑞的科舉之路可謂充滿坎坷。兩次會試的落第,對他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依然懷揣著對國家和百姓的責任感。在準備科舉考試的過程中,海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日夜苦讀,鑽研經史子集,希望能夠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儘管屢遭挫折,海瑞卻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參加會試的過程中,海瑞不僅展現出了紮實的學識,還表現出了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兩次會試的落第,讓海瑞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意識到,科舉考試並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為國家和人民服務。於是,在嘉靖三十二年再次參加會試落選后,海瑞決定放棄科考,轉而尋求其他途徑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海瑞的決定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深知,自己在科舉考試中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與其繼續在科舉考試中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另闢蹊徑,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放棄科考後的海瑞,並沒有因此而沉淪。相反,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信念。他開始積極關注社會現實,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為自己未來的發展積累經驗。

三、為官耿介展風采

南平教諭堅守禮節

海瑞被任命為福建延平府南平縣教諭,他初到任上,便對縣學風紀散漫、學業荒廢的狀況痛心疾首,決心整飭學風。他依據朱熹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時所定的《學規》五條及輔漢卿在傳貽書院教學實踐中總結的「會粹六事」,結合南平縣學實際,制訂《教約》十六條,對生員修身、處事、待人接物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同時,根據生員學習成績及智力程度因材施教,將教學內容分為「《四書》《本經》《通鑒》,性理分為十二分」,讓生員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習。他還注重德育,在《教約》中涉及德育的內容達十二條之多,倡導道德與文章不可分離,反對生員硬套八股文。此外,海瑞把邊防、水利等列入教學內容,提高生員認識社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時的南平存在不正之風,海瑞以身作則,規定師生一視同仁,老師不允許收受任何學生及家長禮物,尤其是在明倫堂不許行跪之禮。當延平府督學官到南平視察工作,在明倫堂接見學官時,海瑞的兩名副手都行跪拜禮,唯獨海瑞按照自己訂的《教約》,只作長揖,被督學官稱為「山筆架」。此事在當時驚世駭俗,海瑞還因此交了辭呈,后在福建提學副使朱衡勸說下,又回到南平繼續擔任教諭。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南平縣學名聞四方,培養出一批人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淳安知縣鐵面無私

海瑞升任淳安知縣后,大力清查積弊。他發現當地貧富懸殊嚴重,富豪享三四百畝之產卻無分厘之稅,貧者顆粒無收卻要交上百畝稅差。於是,他重新清丈土地,調整賦稅負擔,減輕百姓負擔,使不少逃亡農民回到故鄉。

海瑞生活極為簡樸,母親壽辰只買二斤肉。他堅決不許下屬侵佔民財,以身作則抵制腐敗之風。他革去歷屆相沿的「知縣常例」,即通過加收田賦形成的知縣補貼。任上兩次進京公幹,除了路費,一文錢的禮都沒送過。

對都御史鄢懋卿巡視,海瑞直言縣小不能容納車馬。鄢懋卿表面發出文告說不喜承迎,實際卻一路貪污勒索。海瑞給他寫信,先稱讚其文告,接著指出聽說他沿途各處酒席奢華,便說淳安邑小供給不足,不知如何接待。鄢懋卿氣得發抖,路過淳安時酒飯供應簡陋,又因海瑞高聲宣言縣衙狹小不能容納眾多車馬,只好收斂威風離開。海瑞因此事得罪鄢懋卿,被借故貶為湖北興國州通判。

興國知縣推行改革

在興國知縣任上,海瑞組織全縣清丈工作,寫《興國八議》並執行,整理田籍、均平賦役。

海瑞到興國赴任時,正值辛酉兵燹之後,興國為流寇三次劫掠焚毀,閭里蕭條,十室九空,加之賦役日增,民多逃竄。海瑞深入查訪,了解實情,把安集流民、恢復生產作為第一要務。他一面上書給南贛巡撫吳百朋,請求支持,一面立刻清丈土地。前任興國知縣盧寧已有清丈成法,海瑞略仿其法,親自丈量土地、巡視勘察,定弓步,厘冊號,審田形,核糧數,寢食大半在田間地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田地丈勘才告完畢。海瑞將清丈的荒田給無業之人,極力招徠流民,同時推廣一條鞭法,均平賦役,蠲除失實的官司。百姓窮而盜、盜而逃的現象得到根治,漸復其業,戶口漸實,人心安定。

興國縣冗官冗費、隨意攤派問題十分嚴重,民眾渴望為政者銳意革新。海瑞先後寫下《興國八議》等文章,上書巡撫吳百朋,直言不諱地指出當時官府的陳年積弊,尤其是冗官冗費和隨意攤派的問題。他建議精簡機構,裁革無所事事的捕盜典史等冗員,以及由富家子充任的哨官、盤詰騙財的隘官等,解決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除了軍政所需的柴馬俸糧外,待客酒席、衙門諸人的常例等都應統統革除,不能增加百姓負擔。他在自己許可權範圍內嚴格執行,防止官吏利用職權枉法作弊。經過大力整頓,縣衙冗費無不裁革,冗官亦大量裁減,民眾歡欣鼓舞。

張魁、張豹是兵部尚書張鏊的宗族子弟,到興國購買木材時,挾勢騙財,欺壓山民,引發糾紛。海瑞差衙吏將他們押解到官衙審理。經查實,張氏兄弟並無枉屈,理應受到法律懲罰。張鏊急如星火,致書海瑞求情被拒,又到處散發書柬,過往贛州的士大夫都為張魁兩人請託,部院趙推官等人批允釋放。海瑞與巡撫吳百朋據理力爭,要求更改批文,據實陳說張魁兩人的罪行及其查訪經過,痛斥當時官場上的不正之風,認為「有官守者,不可與俗同謀同道也」,「法可執於庶民,不可行於鄉宦」的弊端應當革除。最終吳百朋等無可辯駁,不得不將張魁兩人按律處置。

海瑞憂民愛民,深知百姓生活不易,曾在興國寫下「春耕勤力望秋收,得遇年豐減卻愁」的詩句。他重視農桑,作《勸農文》,勸課農桑,發給農民稻穀種子,大力興修水利,減輕水旱災害帶來的損失。在回龍村,他令人開鑿水陂,可灌溉千餘石田畝,後世稱為「海公陂」。他又繼承前任知縣盧寧的未竟事業,在縣城南二里許修建水壩,並發動群眾在壩上種植松樹萬棵,以保護水口,大大減輕了洪水災害,百姓將之稱為「海松壩」。

四、直言進諫震朝堂

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出於憂國憂民之心,向世宗上奏《治安疏》,此舉在當時可謂引發了軒然大波。

海瑞看到嘉靖帝在位後期,迷信巫術、不理朝政,致使國家綱紀弛廢、民不聊生。他深知自己作為臣子,有責任直言進諫,以正君道、明臣職,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貢獻自己的力量。於是,海瑞奮筆疾書,寫下了這篇名震朝野的《治安疏》。

在《治安疏》中,海瑞毫不留情地批評了嘉靖帝的種種弊端。他指出,嘉靖帝銳精未久,便被妄念牽引,一意玄修,追求長生不老,而對國家大事和百姓疾苦不聞不問。富有四海卻不珍惜民脂民膏,反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導致綱紀鬆弛。名爵濫授,二王不相見,猜疑誹謗戮辱臣下,樂西苑而不返宮,這些行為使得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不時,盜賊滋熾。海瑞更是直言「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將嘉靖帝因崇道求仙的惡果全抖了出來。

海瑞的《治安疏》寫得洋洋洒洒,通俗易懂。他從政治和倫理的角度,對嘉靖帝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政治方面,他指出嘉靖帝不是一個好皇帝,而是一個迷信神道的昏君。在倫理方面,他批評嘉靖帝任意懷疑、屠殺臣子,是為不君;長期與皇後分居,是為不夫;對親生兒子毫無父子之情,是為不父。這君臣、夫婦、父子之三綱,嘉靖帝連一綱都未做到,別說沒資格做個英明的君主,就連一個普通的孺子也不夠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治安疏》呈給嘉靖帝后,嘉靖帝還沒有看完就氣得龍顏大怒,當即把奏疏摔在地上,氣急敗壞地喊人把海瑞抓起來。但當他得知海瑞在上疏之前,已買好棺材,和妻子訣別,奴僕也都遣散,便感到意外。他起身又把奏疏撿起來看了一陣,長嘆一句:「這個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雖然嘉靖帝沒有立即處死海瑞,但還是把他下獄,卻不審不判。

海瑞的《治安疏》雖然惹怒了世宗,但也展現了他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品質。他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忠臣的擔當和責任。

五、剛正不阿的作為

打擊豪強不手軟

海瑞一生以剛正不阿著稱,在打擊豪強方面從不手軟。巡撫應天十府期間,他的雷霆手段讓貪官污吏們膽戰心驚。他下令讓貪官污吏自行免職離去,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權貴們紛紛改漆大門顏色,宦官也減少了車馬侍從。海瑞深知豪強勢力是百姓困苦的根源之一,於是全力摧毀這些惡勢力,致力於安撫窮困百姓。

他積極開展土地清查工作,為百姓奪回被兼并的土地。當時明朝中後期土地兼并嚴重,小戶人家的田地被奪走後,要麼淪為佃戶,要麼成為流民,生活十分悲慘。海瑞鼓勵百姓來衙門申冤,嚴厲打擊奪取土地的地方豪強。狀紙如雪片般飛向巡撫衙門,每天兩三千封。海瑞快速斷案,一般都是窮人勝訴,富人強佔的田地大都退還給了原主,解決了社會難題,應天府動蕩的局面迅速穩定下來。

嚴懲貪吏樹清風

海瑞大膽整頓吏治,對貪吏毫不留情。他革除陋規,規定自己不要「常規」銀兩。所謂「常規」銀兩,是當時地方官員除正常薪俸外的一筆額外收入,官員們常常藉此發財,坑害百姓。海瑞堅決抵制這種不良風氣,對出巡和過往官員只給予正常接待,禁絕給自己送禮。

他主張用重刑根絕貪污,認為只有嚴厲的懲罰才能震懾貪吏。在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后,為整頓綱紀,他援用明太祖時的辦法,用板子打答御史。海瑞在從政期間還重視刑獄,執法公正,採取措施改變奴佃戶的地位,並興修水利,疏浚河道,為民謀利。

在應天巡撫任上,海瑞頒布《督撫條約》,進一步規範官員行為。他規定巡撫出巡各地,府、州、縣官一律不準出城迎接,也不準設宴。還定下工作餐標準:物價高的地方紋銀三錢,物價低的地方兩錢,蠟燭、柴火等開支均在上述數目之內,決不允許超標準接待。

海瑞的改革觸及當時權貴的利益,眾多大臣紛紛彈劾他。但他毫不畏懼,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整肅吏治。

六、複雜的性格與評價

性格偏執引爭議

海瑞的性格偏執在歷史上頗具爭議。他被後人評價「盡忠似螻蟻,盡孝如禽獸」,這一評價雖有些極端,但也反映出他性格中的某些特點。

在生活中,海瑞過於死板迂腐。其中最具爭議的事件之一便是因女兒接受男僕一塊餅而訓斥,導致女兒絕食而死。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也讓人們對海瑞的行為產生了質疑。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因為接受了一塊餅而遭到父親如此嚴厲的訓斥,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海瑞的這種行為體現了他對道德規範的嚴格遵守,但也顯示出他的不近人情。

海瑞對母親極為孝順,這一點在他的人生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婚姻受母親影響很大,幾任妻子的結局都十分悲慘。他的第一任妻子許氏,因連生兩個女兒而引起母親不滿,在母親的要求下,海瑞休了許氏。第二任妻子潘氏進門不到一個月也因與海母關係不合被休。第三任妻子王氏為海瑞生了兩個兒子,但兒子夭折后,王氏也離奇死亡。此外,海瑞的一個小妾韓氏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自殺。這些事件都讓人對海瑞的家庭生活充滿了疑惑和感慨。

海瑞的性格偏執不僅體現在家庭生活中,在為官方面也有所體現。他對自己和他人都要求嚴格,甚至有些苛刻。他在南平教諭任上,以身作則,規定師生一視同仁,老師不允許收受任何學生及家長禮物,尤其是在明倫堂不許行跪之禮。這種行為在當時驚世駭俗,也讓他因此交了辭呈。在淳安知縣任上,他大力清查積弊,堅決不許下屬侵佔民財,以身作則抵制腐敗之風。他革去歷屆相沿的「知縣常例」,即通過加收田賦形成的知縣補貼。任上兩次進京公幹,除了路費,一文錢的禮都沒送過。對都御史鄢懋卿巡視,他直言縣小不能容納車馬,毫不畏懼權貴。在興國知縣任上,他組織全縣清丈工作,寫《興國八議》並執行,整理田籍、均平賦役,大力整頓吏治,裁革冗官冗費,不怕得罪權貴。在應天巡撫任上,他更是打擊豪強,嚴懲貪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引起了眾多大臣的彈劾。但他毫不畏懼,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歷史評價褒貶不一

海瑞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明代博物學家謝肇淛認為海瑞清廉天性如此,他對海瑞的清廉給予了高度評價。思想家李贄認為他如松柏可成棟樑,將海瑞比作松柏,讚揚他的剛正不阿和堅定的信念。清代張廷玉認為他可媲美包拯,把海瑞與包拯相提並論,肯定了他的為官清廉和公正無私。

然而,也有人認為他的忠孝過於極端,如「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海瑞的忠表現為他對皇帝的直言進諫,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寫下《治安疏》,批評嘉靖帝的種種弊端。他的孝則體現在對母親的言聽計從,婚姻受母親影響,幾任妻子結局悲慘。這種極端的忠孝觀念在當時就引起了爭議,有人認為他的行為雖然體現了忠誠和孝順,但過於偏執,不近人情。

海瑞的性格和行為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他的清廉剛正、直言敢諫為他贏得了「海青天」的美譽,但他的性格偏執和極端的忠孝觀念也讓他遭受了很多批評。無論如何,海瑞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的行為和思想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價值觀,也為我們研究歷史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七、成就與貢獻

改革舉措利百姓

海瑞在執政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對百姓生活和國家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清丈土地方面,浙江淳安是個山多地少、土地瘠薄的偏僻縣城,全縣土地因官吏受賄而丈量不公,導致地主豪富不交稅差,窮民卻承擔沉重賦稅。海瑞擔任淳安縣知縣后,下決心重新丈量土地,制訂了詳細的《量田則例》,親自下鄉實地督察丈量,成為全國第一個查實土地數目、解決賦稅合理負擔的縣令。在應天任巡撫時,他又把「通縣丈量」田地作為州縣官的「興利」項目之一,考察官員政績。

在平均賦役方面,他堅決主張平均賦役,積極推廣和實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把五花八門的租稅和徭役統統編在一起,徵收實物和編金力役代以征銀,簡化了複雜的賦役制度,把實物賦稅和徵收人役改成了貨幣賦役,由官家統一徵收輸運。這個辦法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國家收入,減少了運輸費用,穩定了流民,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例如,在應天府推行一條鞭法以前,田賦主要是夏稅和秋糧稅,各府州縣巧立名目收取額稅。海瑞推行的一條鞭法則將賦稅和徭役合二為一,以各州縣田賦、各項雜款、均徭、力差、銀差、里甲等編合為一,通什一省稅賦,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糧外,一律改收銀兩,計畝折納,無地、少地的農民得到了實惠,他們從外地回到自己的農田,靠耕田為生。但這卻觸犯了江南大地主們的切身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

重視刑獄保公正

海瑞重視刑獄,執法公正,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大膽整頓吏治,革除陋規,嚴懲貪吏。當時地方官吏除正常薪俸外,還有一筆「常規」收入,官員藉此發財,坑害百姓。海瑞在任上大膽革除這種行為,規定自己不要「常規」銀兩,對出巡和過往官員只給予正常接待,禁絕給自己送禮。同時發布《禁饋送告示》,禁絕送禮行為。他還主張用重刑根絕貪污,在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后,援用明太祖時的辦法,用板子打答御史。

海瑞重視刑獄,辦案注重調查研究。在嚴州府屬縣,他斷判了許多冤案,頗負青天之名。如《徐繼人命參語》、《邵守愚人命參語》、《胡勝榮人命參語》、《吳萬人命參語》等多件記錄,說明海瑞辦案十分認真,人命關天的案件,絕不敢疏忽從事。

此外,海瑞採取措施改變奴佃戶地位,並興修水利,疏浚河道,為民謀利。在應天巡撫任上,他主持疏浚了吳淞江、白茆河,「活饑民十三萬,墾江河兩岸熟田40萬畝」。他還頒布《督撫憲約》,規定巡撫出巡各地,府、州、縣官一律不準出城迎接,也不準設宴,工作餐標準嚴格控制,防止官吏奢侈浪費。在治水過程中,海瑞夙夜研磨,確定技術方案,吸收同時代水利專家歸有光、潘季馴的觀點,將吳淞江面縮窄改深,通過增加水流衝擊避免河沙淤積推動河床抬高。他清正廉潔,重視廉政制度建設,對治水官吏監工不力的行為嚴肅處理。同時,他身體力行,秉持事必躬親的工作作風,布袍綬帶,冒雨頂風,坐著小船跑遍荒村野地,實地查看丈量淤塞河段,深入了解江南的災情,不斷驗證調整優化治水方案,節約經費。

八、傳奇人生的落幕

海瑞一生剛正不阿,歷經四朝,雖處處受排擠但最終善終。萬曆十五年,海瑞病逝於南京官邸,百姓罷市,祭奠哭拜者綿延百里不絕。

海瑞之所以能在複雜的官場環境中善終,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海瑞自身不會站隊,屬於個人勢力,且勢力不大。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多屬於某個黨派,背後有人撐腰,而明朝官場腐敗,海瑞一個人揭發不過來。同時,官員們最在乎的是自己集團的安全,海瑞對任何黨派來說都不算威脅,所以大家不會去管他。其次,海瑞雖屬於個人勢力,但並不好惹。他深受百姓愛戴,有了民心,形象代表著清官,與他作對的自然就是貪官污吏,沒人會平白無故給自己貼上「貪官污吏」的標籤。而且海瑞曾得罪過嘉靖皇帝,但嘉靖最終也沒有追究他,反而還稱讚他是比干。皇帝都不追究,大臣們自然也不敢去招惹海瑞。最後,朝堂上需要海瑞這樣的人存在,他是為官的標杆,政府的正面形象,在皇帝的保護下,很少有人敢跟他過不去。

海瑞的一生,以清正廉潔、剛正不阿著稱。他在為官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打擊豪強,嚴懲貪吏,為百姓謀福祉。他的行為雖然得罪了很多權貴,但也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尊重。他的離世,讓百姓深感悲痛,也讓後人對他的精神肅然起敬。

海瑞的傳奇人生雖然落幕,但他的精神卻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激勵著後人堅守正義,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奮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群英薈萃合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群英薈萃合集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1章 海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