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雍正女兒的安排
壽康宮的大殿內,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乾隆身著明黃色龍袍,氣宇軒昂地坐在皇太後跟太後下首位置,而他身旁坐著溫婉端莊的富察皇后以及賢皇貴妃等人。眾人剛剛落座,宮女便奉上了香茗,一時間茶香四溢。
就在這時,一陣喧鬧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一群孩子騎著一條巨大的青蟒衝進了壽康宮的大殿。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而皇太后更是被嚇得臉色發白。
只聽見不遠處傳來敦皇貴太妃焦急又無奈的喊話聲:「福宜,你趕緊給我帶著福惠他們下來,別一天到晚挑唆你那些兄弟們四處亂跑啊!要是磕著碰著可怎麼得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也響起了安太妃略帶嗔怒的呼喊:「弘暄,你趕緊給我帶著弟弟們下來,別等到額娘上手去拽你啊!」
聽到母親的呼喚,弘暄趕忙帶著弟弟們從那條大青蟒身上跳了下來。只見這群小傢伙一個個滿臉興奮,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行為有多麼危險和不妥。
弘暄跑到安太妃面前,笑嘻嘻地說道:「額娘,您別生氣嘛。我們今天去看了住在碎玉軒的甄太嬪,她現在天天念叨著福爾康跟東兒兩個名字呢,我們都不知道她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說罷,還調皮地眨了眨眼。
皇太后見場面有些不太好收場,她就只能將求助眼神放在太后那邊,而後就看到太后滿臉慈愛地看著乾隆,語氣略帶焦急地替她那些心急如焚的姐妹們催促道:「兒啊,你可想好要賜予自己這些弟弟們什麼樣的封號啊?這可是件大事,萬萬不可敷衍了事,連個封號都不給他們準備。」
聽到太后的話語,乾隆緩緩放下手中那精緻的茶盞,微微抬起頭來,目光掃視了一圈在場眾人,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朕自然心中有數,且聽朕細細道來。」
「大哥弘暉,朕封其為端親王;二哥弘昐,則封為寶親王;三哥弘昀,獲封齊親王之號;四哥弘時嘛,便賜予他岳親王的爵位;至於六弟弘晝,那自然是恭親王啊,保持不變嘛。」
「後面呢?」
「七弟弘暄為果親王;八弟弘曕,得享絢親王之名;九弟福宜,朕賜其祿親王之封;十弟福惠,封為赬親王;還有十一弟弘暒,朕將冊封他為慶親王;十二弟弘安,朕會封他為德親王;最後便是十三弟弘樂,朕擬封他為洐親王。如此一來,諸位兄弟皆有所封,也算是對他們身份地位的一種肯定與彰顯吧。」說完這番話,乾隆臉上露出一絲滿意之色,似乎對於自己所擬定的這些封號頗為自得。
「若哀家沒有記錯的話,齊親王的爵位,日後定然是要由永琪來承襲的吧?可是如今海貴人腹中懷著的卻是永璇呀。」太后緩緩開口,將心頭的疑惑一一道出。話音剛落,乾隆和富察皇后不禁對視一眼,隨後兩人竟是異口同聲地說道:「回母后,海貴人自己曾言,要將永琪送予那即將作為貢品被送入咱們大清的嘉貴人所生。想必,她是實在不願意再度經歷那如同亂麻一般糾纏不清的明珠格格與還珠格格之事了。」
聽到此處,齊貴太妃頓時面露愁容,憂心忡忡地問道:「這可如何是好?那日後究竟該由誰來繼承我二兒子的爵位呢?難道真要讓我那弘時的兒子來承擔如此重任嗎?」說著,她輕輕嘆了口氣,滿臉儘是憂慮之色。
而乾隆在聽聞此言之後,則顯得有些無奈,他微微聳了聳肩,苦笑著回答道:「唉,朕那兒子啊,平日里只曉得讓朕為那些早已夭折的兄長們安排牌位、賜予封號,至於其他諸般事宜,卻未曾向朕這個做父親的有所交代,朕也是毫無頭緒啊。」一時間,殿內眾人皆陷入了沉默之中,氣氛變得愈發凝重起來。
「這有何難?我膝下子嗣眾多,待來日讓其中一子過繼個庶出之子於你兒,使其承爵便是。」敦皇貴太妃面帶微笑,輕描淡寫地將自己心中所想之策說了出來。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皆面面相覷,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富察皇后聞聽此語,先是微微一愣,隨即將手中正欲享用的那碗燕窩粥輕輕放置一旁。她緩緩抬起手來,玉指輕揚,指向和碩靜燕公主所在之處,緩聲說道:「諸位有所不知,端親王乃是和碩靜燕公主嫡子所應承襲之爵位;而寶親王,則是和碩靜蘭公主嫡子未來的爵位歸屬。至於齊親王嘛……自然是永琪日後所要繼承之物。這些可都是本宮之子早早便已定好之事,絕無更改之可能。如此一來,齊貴太妃往後怕是得與福太妃、安太妃家的閨女結為一家嘍!」說罷,富察皇后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齊貴太妃。
「等等!且慢!」只見祺太妃滿臉驚喜地高呼出聲,懷中緊緊摟著自己的愛女和碩靜柔公主。她的聲音在偌大的宮殿內回蕩著,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安太妃的女兒要嫁與我的弟弟瓜爾佳·鄂容泰,而福太妃的女兒則許配給了我伯伯家的小兒子瓜爾佳·鄂容安。如此一來,咱們瓜爾佳氏一族豈不是在日後將擁有三個爵位之多嗎?」祺太妃越想越是興奮,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光芒,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就在這時,乾隆皇帝與身旁端莊秀美的富察皇后相視一笑,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祺太妃所言。乾隆面帶微笑,緩聲道:「沒錯,此乃朕之子的一番美意。」他的語氣平靜而溫和,卻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聽到皇帝親口確認此事,祺太妃心中更是歡喜萬分。她連忙抱緊懷中的和碩靜柔公主,鄭重其事地說道:「請皇上、皇後娘娘放心,待臣妾回宮之後,定會讓我阿瑪對兩位小弟嚴加管束,務必教導他們謹言慎行,兢兢業業,絕不能給仁安太子抹黑丟臉!」說完這番話,祺太妃目光堅定地看向乾隆和富察皇后,彷彿要用自己的決心來證明瓜爾佳氏一族對皇室的忠誠。
然而,正當祺太妃滿心歡喜之際,她忽然發現站在自己身旁不遠處、正抱著和碩靜樂公主的恪太嬪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整個人都處於一種失神發獃的狀態之中。祺太妃不禁心生疑惑,下意識地伸出手去,輕輕地拍了拍恪太嬪的肩膀,關切地問道:「姐姐,你這是在思索何事呢?怎會這般出神?」
「我在思考關於我家靜樂的婚事人選。說實話,我心裡一直覺得傅恆那小子不錯,如果能將靜樂許配給他,想必也是一段美滿的姻緣。」
就在這時,一旁的富察皇后聽到恪太嬪的想法后,不禁愣了一下,然後連忙開口說道:「別別別,您可千萬別這麼想!我那弟弟傅恆啊,他老早之前就已經定下了自己的嫡福晉人選啦。那位姑娘可是兵部尚書納蘭永壽的嫡次女呢,名叫葉赫那拉·婉甯。」
聽了富察皇后的話,恪太嬪有些驚訝,但也不好再多說什麼。然而,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和碩和孝公主突然插話進來,語氣嚴肅地說道:「你們到底想要幹什麼呀?咱們宮裡的這些公主可不是拿來與滿族世家聯姻用的,她們將來都是要嫁到漠北汗部去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雙方之間的感情聯絡。」
隨著和碩和孝公主的話音落下,整個房間里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
恪太嬪看著自己身邊同為先帝后妃的姐妹們,臉色瞬間變得十分僵硬,顯然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但是那和碩和孝公主似乎並沒有在意眾人的表情變化,緊接著又繼續說道:「漠北的三大汗部可是我大哥仁安太子的岳家,當初我大哥讓各位娘娘生下這些公主,本來就是為了能夠與這三大汗部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加深彼此間的情誼。所以,千萬不要擅自決定公主們的婚事啊!」
只見那和碩和琴公主微微一笑,朱唇輕啟說道:「我這妹妹呀,年紀尚小,說話有時不太完整,諸位可千萬別見怪喲!接下來還是由我來跟大家接著講吧。」言罷,她優雅地抬起玉手,輕輕端起身旁精緻的茶盞,淺抿一口香茗之後,方才又緩聲言道:「實際上呢,在你們之中唯有皇貴妃膝下的和碩端月公主要嫁與那富察·傅謙為妻啦。而其他三位公主則需肩負起溝通聯絡漠北三大汗部、增進滿蒙情誼之重任吶,她們將會成為連接雙方情感的重要紐帶哦。不過嘛,值得慶幸的是,這幾位公主都會在京城之內設立屬於自己的公主府呢,無需像先前的朝瑰公主那樣,長年累月地居於漠南之地,而且日後也不必承受那父死子繼的陳規舊矩啦。」
「你們要是害怕跟擔心,那就讓我女兒來代替吧。」敦皇貴太妃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她已然洞悉了這看似平常的安排背後所隱藏的深意。這位深謀遠慮的母親,一心想要為自己的愛女爭取到那個能夠成為汗王大妃的寶貴機會。
然而,正當敦皇貴太妃話音未落之際,一道清脆卻帶著幾分威嚴的聲音突然響起:「本宮也不是個憨的,我算是聽明白了啊!這分明就是想用咱們的女兒去牽制住那三大汗部的唯一親王吧?哼,既然如此,那我的女兒也算一個!」說話之人正是祺太妃,只見她雙手抱胸,眼神堅定地看著眾人,毫不示弱。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和碩和孝公主緩緩開口說道:「我哥哥說,祺太妃您的女兒與恪太嬪的女兒將會一同嫁到土謝圖汗部。畢竟,那裡僅有兩個親王之位。而諸位娘娘們的女兒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想盡辦法獲取土謝圖汗部的參政權。」
和碩和孝公主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令在場眾人瞬間恍然大悟。懋太妃更是猛然想起自家女兒自小便刻苦習武之事,心中不禁一動,連忙迫不及待地出聲問道:「那麼,我家溫宜究竟是要嫁給哪一個汗部呢?」一時間,整個宮殿內氣氛變得緊張而又充滿期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和碩和孝公主身上,等待著她給出答案。
「溫宜公主自幼聰慧過人,年僅三歲時便已知曉自己將來需遠嫁至漠北,為其未來的外甥,也就是我哥哥來掌控漠北車臣汗部。正因如此,小小年紀的她便開始每日刻苦習武,以求能在未來的日子裡確保自身安全無虞。」
「!!!」
「不僅如此,諸位公主自三歲起,便需與皇子一同前往尚書房學習。因為這些尊貴的公主們,往後不僅要精通琴棋書畫之藝,更需研習文韜武略之道,以成為德才兼備、能夠獨當一面之人。」
待和碩和孝公主將自家哥哥的這番精心安排告知眾人之後,在場的敦皇貴太妃與福太妃不禁流露出一抹惋惜之情。
只見她們輕聲嘆道:「哎呀,怎地就沒咱們家姑娘的份兒呢?咱們的女兒也是極為出色的呀!」然而,此時一旁的和碩和琴公主卻道出了其中實情:「我哥哥說了,他此番只打算安排三位公主前去掌控漠北。畢竟那扎薩克圖汗部乃是新近設立,尚無親王之位可供分封吶。」
就在這時,乾隆皇帝急忙開口說道:「且莫急,待到朕的兒子們長大成人之後,三位妹妹也差不多到了適婚之齡,屆時便可與朕的那三位兒媳相互交換,分別嫁入彼此家中啦。」此言一出,眾人皆紛紛點頭稱是,心中對於未來之事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的確如此呀,諸位把自家的愛女嫁到那遙遠的漠北之地,而那邊的汗王呢,也會將他視若珍寶的掌上明珠送到咱們這邊來,成為太子殿下的側妃。這可不是哪一方單方面佔盡優勢、大獲全勝的局面吶。」
富察皇后這番話猶如一陣和煦春風,輕柔地撫平了那些太妃們內心的焦躁與不安。原本還心存顧慮的她們,此刻彷彿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臉上漸漸浮現出釋然之色。
畢竟,她們心裡都清楚得很,如今能有這般安穩的生活,全賴著仁安太子這座靠山。若是忤逆了皇上和皇后的旨意,不肯讓自家女兒前去承擔起這維繫蒙古情誼的重任,恐怕日後便再難有立足之地啦。
所以說嘛,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又怎好意思拒絕這門親事呢?還是乖乖應下,方為上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