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袁公路自稱陳王,豫州之地狼煙起
立吳瑞為王世子,立蕭美娘為王后。
封王猛為尚書令,敬翔為侍中,狄仁傑為中書令,田豐為御史大夫,總理軍國重事。
李泌為吏部尚書,范蠡為戶部尚書,吳玠為兵部尚書,宋慈為刑部尚書,楊洞潛為禮部尚書,陶弘景為工部尚書,朱升為學部尚書,周忠為農部尚書,沈萬三為商部尚書。
姜尚、李谷二人為黃門侍郎;王朴為中書侍郎;蕭道成為尚書左僕射、周必大為尚書左丞。
寇準為吏部左侍郎;吳興祚、毛玠為戶部左右侍郎;蕭瑀為農部左侍郎;荀攸、辛棄疾為兵部左右侍郎;蕭雲、邴原為禮部左右侍郎;閻立本為工部左侍郎;管寧為學部左侍郎;周渭、吳育為御史中丞。
郭嘉、李左車等人為兵部郎中,兼各衛軍師。
吳起為左武衛都督;岳飛為左驍衛都督;冉閔為右驍衛都督;蘇定方為左威衛都督;郭子儀為右威衛都督;張定邊為玄武衛都督。
呂布、黃忠、武仇為左武衛中郎將;趙雲、張遼、吳璘為左驍衛中郎將;狄青、蒙驁、秦瓊為右驍衛中郎將;關羽、鄧羌、葛從周為左威衛中郎將;周德威、蕭摩訶、單雄信、太史慈、彭布為右威衛中郎將;鄧子龍、甘寧、戚繼光為玄武衛中郎將。
樊梨花為巾幗衛中郎將,封常清為屯田衛中郎將。
封郭縕、李泉、丁原、張懿四人為兵部員外郎,賜爵關內侯。
其餘文武,各擬功勛晉陞。
封賞詔令宣讀完畢之後,自是君民同歡,慶賀趙國的建立。
按下趙國君臣、君民的歡快宴飲不表,且說此時的豫州,已是戰火滿天飛。
豫州戰火點燃,皆因袁術不喜徐王這個稱號,便自稱陳王。
他這自稱陳王不要緊,可把徐州的陳王劉寵給惹惱了。
陳王原本是想直接提兵,把袁術趕回南陽去。但在駱浚、陳珪等人的勸阻下,才給袁術修書一封,讓他立即撤掉陳字大旗。
在信中,劉寵言道。他不會承認黃巢所封的汝南王,即便那聖旨上加蓋了傳國玉璽大印。自己的陳王封號,乃是世襲而來。
言及袁術若想稱王,那就隨便他稱什麼王都可以,即便是徐王,他劉寵也不懼。
若袁術不撤掉陳字大旗,他劉寵必將兵進汝南,讓袁術撤掉陳字大旗。
這邊袁術將劉寵的書信看了一半,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袁術立即召集文武商議,要求務必商議出出兵攻打劉寵的方案。
起先,閻象、伍子胥等人均是勸諫袁術,不必理會劉寵之言。當下應該深根固本,訓練軍士。待時機一到,兵出汝南,直逼下邳,進而拿下徐州全境。
而後南下九江,攻略淮南。
袁術直接不聽。
隨後,袁術麾下眾人進行一番謀划商議。
袁術下令,以大將軍伍子胥為主將,率滕戡、俞涉、張從賓、張勳、橋蕤、雷薄、陳蘭、楊大眼八虎將,領五萬大軍,為右路軍,東進收取沛國,而後南下攻打下邳。
以車騎將軍紀靈為主將,楊弘為軍師,率劉詳、師宜官、萇奴、戚寄、李豐、樂就、梁剛、秦翊八彪將,亦領五萬大軍,出征陳國,而後攻略梁國等地。
袁術此次出兵的目的很簡單。
你劉寵不是說你那陳王是祖傳世襲的嘛,老子還就偏偏就要將陳國之地拿下。
不僅如此,還要將你祖墳都給刨了,將你祖宗的骨灰都要給他揚了。
袁術的南路大軍這邊,有大將軍伍子胥領兵,兩日功夫便攻下了沛國的靳縣、大澤鄉、符離三地。
而後,伍子胥向著取慮方向進軍。
也就在伍子胥拿下符離后,繼續東進時。遠在下邳的劉寵,收到消息后,大罵袁術不為人子。
劉寵直接沒有與麾下謀臣商議,直接下令。
他親自領兵,以其弟鎮軍將軍劉宗敏為副將,陳登為軍師,率夏羿、曹豹、呂岱、王敬則、曹宏、糜芳等將,領十萬大軍,前去阻擊袁術的軍隊。
緊接著,他又傳令彭城的臧霸。令其出兵南下,與自己夾擊伍子胥率領的大軍。
務必要將伍子胥率領的大軍滅掉,給袁術那家臣一點顏色瞧瞧。
當伍子胥一路如旋風掃落葉般,清掃黃巾亂匪,朝著取慮行軍時,劉寵率領的大軍到了取慮城。
斥候探明時劉寵親自領軍前來后,伍子胥才稍改一路上打掃黃巾亂匪時的輕鬆神色。
而後,伍子胥在取慮以西十五里安營紮寨。
話說那邊進入取慮城的劉寵,在得到斥候回報,伍子胥在劉鄉安營紮寨后。便有趁其立足未穩之時,給伍子胥來一下子的想法。
他這一想法,被陳登勸阻。
陳登:「大王,伍子胥將兵之能,完全不下昔日戰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
如今他敢紮營取慮以西十五里處,便是等待我軍前去攻打他。
想必此時他已設好埋伏,就等我軍前去。所以,務必不能在此時進攻取慮的伍子胥大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寵聞言,滿是不屑道:「區區一個假先人之名的無恥之徒,元龍竟然說其有吳國大夫伍子胥之能。」
見劉寵不信,陳登道:「那袁術之所以能快速的在南陽立足,全賴伍子胥在中陽山一戰。
那一戰,伍子胥以八千人,滅掉了盤踞在南陽十餘年,擁兵五萬餘的山賊——陽山虎。」
對於陽山虎,劉寵也是有耳聞的。
其盤踞在中陽山中,幾任南陽郡守前去清剿他。不僅沒能滅掉他,反而讓其不斷壯大。
黃巾起義后,更是趁此機會,劫掠郡縣,擁兵近五萬,號稱十萬。
這麼狡猾且勢力龐大的山賊,竟然被伍子胥給剿滅了。
聽到陳登言之鑿鑿,劉寵也就放下了立即出兵攻打伍子胥的念頭
也就在伍子胥與劉寵在取慮一帶對峙時,前去攻取陳國的紀靈,在拿下陳縣后。
楊弘便按照袁術暗中給他的指示,將敬王、懷王劉竦、頃王劉崇的墓給刨了。
此次刨了陳國歷代陳王之墓,袁術不但獲得了不菲的財物,還將挖掘出來的歷代陳王骸骨,貼心地寫上了標籤,派人送去給劉寵。
紀靈雖說是很不齒楊弘的做法,但又不能對其怎麼樣。
加之紀靈跟隨袁術日久,對自家主公袁術的脾性,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說是要刨了陳王劉寵的祖墳,那就是一定要刨了。即便不是派大軍攻下陳國,亦是要派其麾下遊俠兒,前來刨了歷代陳王之墓。
何況楊弘這傢伙很懂事,將得到的財物,留了些充作軍資。
鑒於此,紀靈也就在心中默念道:『還請各位陳王恕罪,要怪便怪楊弘這廝。是他給主公出的這個餿主意。』
在陳縣休整了三日之後,紀靈留下樂就鎮守此地,他則繼續率兩萬大軍北上固陵聚。
待拿下固陵聚之後,再北上攻打陽夏、樂扶等縣。
就在紀靈率軍即將抵達固陵聚時,距離固陵聚十里地的山林中,有一支大軍,正張網以待。
這支大軍不是什麼山賊。也不是什麼黃巾餘孽。而是兗州曹操麾下的大軍,由王孝傑率領。
紀靈行軍至山林外三里地時,突然揮手,示意大軍停下。
因為他發現前方的山林,實在安靜得有些詭異。
那空中盤旋的飛鳥,遲遲不肯落下。
因此,紀靈料定,林中必有埋伏。
只是他不清楚,在此埋伏的到底時何方的兵馬。
隨後,紀靈召來斥候詢問,陽夏、樂扶是否為他人佔據。
斥候回稟,並未被人佔據。
林內的王孝傑,瞧見紀靈突然停下。突然抬頭望向上空盤旋的鳥雀,便明白了。
心中雖感到失望,卻對紀靈高看了幾眼。
就在王孝傑猶豫是否暴露時,紀靈已派了一隊人馬前來查詢。
王孝傑當機立斷,揮軍掩殺而出。
「殺!」
「不要放走了紀靈!」
「結陣!」
「刀盾兵上前!」
「快!」
好在紀靈也是反應迅速,立即下令大軍結陣。
紀靈此次帶來的士卒,大部分是他跟著袁術時就帶著的老部下,所以結陣也十分迅速。
幾息后,埋伏於林中的王孝傑軍全部衝出。
當紀靈看清來將是王孝傑時,頓時明白,陳國北部怕是已經被曹操所得。
氣憤的紀靈,當即揮刀,將那探尋陳國北部軍情的斥候斬殺。
此時的紀靈雖有撤退之意,但也要打退王孝傑再說。
於是,紀靈不慌不忙的指揮大軍,從容應對王孝傑軍的衝擊。
王孝傑率領的一萬大軍,很快便與紀靈的大軍交戰在一起。
曹軍有王孝傑帶頭,亦是悍不畏死地衝擊紀靈軍的圓陣。
不到半個時辰,紀靈的刀盾兵所結防禦陣,便被擊潰。
見王孝傑在大軍中衝殺十分悍勇,紀靈一拍戰馬。提著三尖兩刃刀,便朝王孝傑殺去。
這邊王孝傑剛斬了兩個袁術軍士卒,便聽見紀靈的吼聲在耳邊響起。
「王孝傑,拿命來!」
王孝傑聞言,又揮手斬殺了一個想要偷襲自己的袁軍士卒,便與紀靈交戰在一起。
「砰砰...砰」
撲一交手,王孝傑便覺得紀靈是個勁敵。
紀靈也是深有同感。
隨著兩人不斷的交手,兩方的士卒,均是不由自主的駐足觀戰。
四十回合時,紀靈與王孝傑勢均力敵。
七十回合時,兩人亦是未見高下。
九十回合。
一百二十回合時,兩人還是未分勝負。
兩人從日頭當空,戰至日頭西沉,仍舊未分出勝負。
於是,兩人很有默契的罷戰了。
王孝傑朝紀靈道:「紀靈,來日再戰。」
「陳國北部,已為我軍所取,切莫再費心了。」
「我主鄭王,素來喜愛猛將,紀靈將軍若投效我主,我主必出城相迎。」
而王孝傑說完,便下令士卒緩緩退後。
紀靈聞言,反唇相譏,說到:「王孝傑,你若投效我主,陳王不但會任你為大將,還有金銀厚賞,豪宅美婢賜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孝傑聞言,哈哈大笑,說到:「紀靈,你我來日再戰,我必擒你,獻於我主帳下。」
紀靈:「王孝傑,有膽便今日決出勝負。看看誰擒下誰,可敢再戰否?」
王孝傑卻是沒有再理會紀靈,率領大軍,井然有序地後撤。
紀靈身旁的劉詳,望著緩緩往回撤的曹軍,詢問紀靈是否追擊。
望著有序撤退的曹軍,紀靈否決。命士卒打掃戰場,並後撤五里安營紮寨。
隨後,紀靈立即派人向汝南的袁術稟報,曹軍也在攻略陳國,並已拿下樂扶、陽夏等北部縣。
也就在紀靈這邊與王孝傑對峙時,在取慮的劉寵卻是與伍子胥交手一次了。
這次交手,劉寵損失了十數戰將,還有一萬多士卒。
劉寵在陳登的運籌下,才得以回城固守。
這一戰,伍子胥雖說是吞掉了劉寵萬餘兵力,但自己手下大將楊大眼、雷薄、陳蘭三人,卻是被劉寵軍中的神射手,夏羿射殺了。
以此來看,自己也是損失不小。
想到此,伍子胥決定,先固守營寨,而後擇機破城。
話說回到取慮城的劉寵,心有餘悸地對陳登拜謝。
此番與伍子胥交戰,若非陳登運籌,怕是自己得交代在城外。
面對劉寵的感謝,陳登自然是推辭不受。
只言一切托劉寵之洪福,與自己無干。
隨後,劉寵便與陳登、劉宗敏等人商議起對策來。
劉寵可不想就在此地與伍子胥對線,而無法給袁術點顏色。
此番,袁術東邊應對劉寵大軍的進攻,北邊應對曹操對豫州的爭奪。
兩面開戰之下,將盡顯袁氏之底蘊。
各路諸侯也因此真切地了解到,袁氏四世三公的可怕之處。
豫州兩郡四國之地,除了袁術一家,在陳國、沛國獨斗曹操與劉寵外。
黃巾渠帥徐和、司馬俱、張伯、梁仲寧四人,亦是在梁國的碭山,與曹操麾下的夏侯淵交戰。
豫州之地,頓時狼煙四起。
在碭山的徐和、司馬俱、張伯、梁仲寧四人,憑藉碭山之利,與十萬黃巾,與夏侯淵率領的一萬曹軍,斗得有來有回。
遠在冀州的袁紹,瞧見豫州戰火起,心中也有許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