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四年時光
一次次的失敗反而激發了他內心深處不服輸的鬥志,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調整煉製手法,他終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功地積累了十多張二階符籙!其中有威力強大的火鳥符,也有神異的落雷符,還有堅不可摧的金剛符等等。
當然,吳明深知閉門造車絕非明智之舉。修行之路漫長且崎嶇,如果只是埋頭苦練而不去借鑒他人的經驗智慧,很容易走入歧途。
所以,每當宗門內有執事開壇講道時,只要他未處於閉關狀態,便會毫不猶豫地前往聆聽。從執事們深入淺出的講解中,吳明汲取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心得體會,這使得他的眼界日益開闊,對修行之道的理解也愈發深刻。
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開放包容的學習態度,才能在修行之路上越走越穩、越行越遠。
而黃昊果真是不負眾望,就在短短數月之後,他便毅然決然地選擇閉關修鍊。數天後,黃昊成功突破瓶頸,一舉踏入了令人夢寐以求的築基境界。這一消息如同一道驚雷般在外門炸響,瞬間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要知道,能夠在入門僅僅十年的時間裡就晉陞為內門弟子,此等成就可謂是鳳毛麟角、極其罕見。一時間,關於黃昊的種種傳說和事迹在外門弟子之間口口相傳,成為了眾人熱議的焦點話題。
而黃昊也是相邀吳明、趙小海以及梅凌霜三人一聚。在那次聚會之上,他們四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著美酒佳肴,一邊暢所欲言地交流著彼此對於修道之路的感悟和見解。
當談及黃昊如此迅速地築基成功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欽佩之色,但同時心中也暗暗燃起了一股強烈的好勝之心。他們深知,如果自己不加倍努力,恐怕將會被黃昊遠遠甩在身後。於是,在這場聚會過後,吳明等人紛紛鼓足幹勁,埋頭苦修,決心不讓黃昊專美於前。
然而,正當人們還沉浸在黃昊帶來的震撼之時,另一件大事卻悄然發生了。原來,在這段時間裡,青雲宗內彷彿迎來了一波築基熱潮。許多外門弟子接二連三地傳來喜訊——他們相繼築基成功,從而得以躋身內門之列。而且這些弟子並非初出茅廬之輩,而是那些已經入門長達二十年之久的資深外門弟子。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竟然接連有三四十位這樣的弟子完成了從外門到內門的華麗蛻變。如此眾多的築基成功者集中湧現,著實讓原本平靜如水的青雲宗內部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
不過,這一次試圖築基的弟子數量,竟然多達六十餘人!這個數字著實令人震驚。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其中將近二十名弟子遭遇了築基失敗的厄運。這些弟子不僅白白浪費掉了珍貴無比的築基丹,更是因為失敗而遭受了嚴重的身體創傷,落下了一身難以痊癒的傷病。
高達三分之一的築基失敗率猶如一記沉重的警鐘,狠狠地敲在了其他弟子的心頭上。它清晰地向眾人昭示著一個殘酷的事實:築基絕非輕而易舉之事,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切不可貿然行事。
正因如此,在這次外門大比中成功闖入前百名的八十多位修士當中,最終竟有十幾位寧可捨棄青雲宗弟子這一令人艷羨的身份,也要全力以赴地將築基成功的把握提升到相當高的程度之後,才敢再次踏上築基之路。
這樣的抉擇無疑充滿了無奈與艱難。儘管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規避了築基失敗所帶來的慘痛後果,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永遠地告別了青雲宗這片曾經寄託著夢想與希望的土地。至於這種選擇究竟是正確還是錯誤,實在難以簡單地評判。畢竟,世間之事往往難以兩全其美,正如那句古話所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而隨著這批老資格外門弟子的進階,那些歷經二十年仍未能達到築基境界的三百餘名弟子,則只能黯然神傷地離開宗門。從此失去了青雲宗這座堅實靠山的庇佑,獨自踏上前途未卜的修行之路。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又有一批嶄新的面孔踏入了青雲宗的大門。這些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們滿懷憧憬與期待,跟隨著內門的師兄們來到了新人院,成為了新一批的預備役弟子。
而此時的吳明等人,經過了十年的磨礪和成長,已然從當初青澀稚嫩的新弟子搖身一變,成為了眾人眼中經驗豐富的老牌外門弟子。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瞬間,那場令人矚目的外門大比已悄然過去了四個春秋。
這一天,陽光明媚,清風徐徐。在外門弟子居住的區域里,突然一陣微風輕輕拂過。令人驚奇的是,隨著這陣微風的吹拂,方圓數百米範圍內的天地元氣竟然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牽引一般,瘋狂地朝著同一個地方洶湧而去。
這種異常的現象立刻引起了周邊居住弟子們的注意,他們紛紛停下手中的事情,驚訝地感受著周圍濃郁的天地元氣波動。
其中,一名剛剛離開新人院、成功晉陞為外門弟子不久的少年恰好目睹了這一幕壯觀景象。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喃喃自語道:「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難道是有什麼稀世珍寶現世了不成?」
就在這名少年自言自語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一位身穿白色長袍、看起來頗為穩重的青年聽見了他的話語。這位白衣青年微微一笑,隨即擺出一副好為人師的模樣說道:「哪有什麼寶貝啊!這分明是有人正在築基呢!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哪位師兄這麼厲害,能夠引發如此大的動靜。」說完,他便一臉羨慕地望向那元氣涌動的方向,眼神中充滿了嚮往和期待。
「的確,這人的築基動靜有些大,比起之前黃昊他們築基的景象也絲毫不遜色!」一名清瘦的青年在一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