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說造紙
眼瞅著過完年都快兩個月了。地里的積雪早已化光,紀永靈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去拜訪石景秀。
前些日子她們按石景秀鋪子掌柜的要求,綉了一批衣裳出來,鋪子掌柜昨日才派人取走。
今日,天氣晴好,春日裡的日頭曬著有些暖。
紀永靈抱上送給石景秀的荷葉3包以及給霍志君的衣裙去了縣裡。
石景秀一向和善,聽說紀永靈過來拜訪她,忙讓人將其請了進來。
紀永靈說了一堆類似,『原本要早些過來拜年,因為家裡活計多耽誤了;拜年拜遲了』之類的客套話,然後才把要送的東西送上。
石景秀昨日已經見過鋪子送來的衣裳。那些衣裳上的綉活,與如今街面上常見的繁複繡花不同,那些或花或草,都是簡簡單單,卻又栩栩如生,有種簡約而不失大氣的氣質。
她一眼看過去就很喜歡。想必送去京城,給老夫人還有其他官員的夫人,應該算是拿的出手,不會失禮。
石景秀收下紀永靈的荷葉包,愛不釋手,直誇她心思巧妙。又叮囑她回去后,讓村裡女人多趕幾件衣裳出來,最好還能做幾個這種荷葉包,過些時日她要捎去京里。
紀永靈忙答應下來。
從石景秀處出來,紀永靈繞到了前院,求見了霍正廉。
霍正廉正將霍志遠召來,商議事情。
按霍正廉的意思,過陣子天氣徹底回暖,林生文離開寧平縣時,霍志遠正好可以一同出發回京,準備來年的科考。
但是霍志遠卻有些猶豫,他還想繼續在寧平縣多待上一年。
霍正廉剛要說服兒子,就聽下人來報,說永靈求見。
他知道這丫頭今日過來拜訪自己夫人的。女人家嘛,時常走動,也沒啥大事。
不過,現在紀永靈過來求見自己,該不是有什麼正事?眼瞅著馬上春耕,說不定這丫頭又有啥主意?
想到這裡,霍正廉便讓霍志遠先退到後頭去。
紀永靈進來先行禮問安,然後直入話題:「大人,您見多識廣,可否覺得咱寧平縣的書和紙貴過其他地方許多?雖然咱寧平縣人崇尚念書,但是很多念書的娃娃卻無法擁有自己的書本。
您一向勤政愛民,關心寧平百姓疾苦。那請問,咱們寧平縣可否能建造自己的造紙作坊?」
霍正廉微微挑眉,看了紀永靈幾眼。這丫頭遠比自己想的還要膽大。
他笑著說:「娃娃,你倒是比我這個縣令還關心寧平的教化啊。說起紙坊,你可知道咱這西北之地造紙有多難?寧平縣既無構樹,又無竹子,而且造紙之術都是人家秘不外傳的看家本事。我們想要造紙,談何容易?」
霍正廉上任以來,也想讓治下多出些讀書人,奈何困難重重。
他也曾請教過做還魂紙作坊的大師傅,也曾想過各種方子,可是無奈都以失敗告終。
聽話聽音。
紀永靈就知道,和霍正廉這個寧平縣的一把手提造紙,絕對是件正確的事情。果然霍正廉早就想過在寧平縣建造紙作坊。
「大人,其實麥秸稈、麻子稈這些也是可以造紙的,不一定非要用構樹皮或者毛竹。」
說起構樹,桑樹皮也可以造紙。不過紀永靈不會提,也不會這樣做。西北的樹種起來不易,桑樹是一些靠養蠶產絲掙口糧人家的「飯碗,她不能斷人生路。
「什麼?麥秸稈也可以造紙?」霍正廉聲音不由提高了幾度問道,「那這麥秸稈造紙的技巧你可是知道?」
紀永靈點點頭,肯定地說:「大人,無論是用樹皮,還是用麥秸桿或者稻草造紙,原理和流程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泡料、煮料、洗料、曬白、打料、撈紙、榨乾、焙紙這些過程。」
霍正廉一時有些驚訝。
他知道紀永靈聰慧,可是這些不外傳的造紙技巧,她又是如何得知的?總不能生而知之吧。
但他並未表現出自己的疑惑,而是盯著紀永靈問:「你又如何得知?」
紀永靈不卑不亢,道:「大人,我家收養的二弟是南邊過來的娃娃。她的祖母是我的師父,他家是南邊信州府的大族,對於醫道、造紙等很多方面都有涉獵。所以……」
霍正廉點點頭,紀永靈家裡的情況他早在霍志遠頭一次上門時就派人打聽過,所以她家後來收養了兩個娃娃的事,他也知道。
畢竟是自己那個單純的傻兒子認得朋友,他這個老父親不得不私下給把把關。
「信州府啊!大江邊上,確實是人傑地靈的地方,連四紙、毛太紙倒是都出自那邊。」
霍正廉點點頭道,「既然你悉知這造紙的過程,那你應該知道,這造紙時需要一種紙葯。不然這紙造出來黏度不夠,形散而少,而且紙張粘連在一起撕不開,不好成型分揭。連紙坊的大師傅都說,『沒紙葯,莫幹活』。但是我們這裡不長這種製藥的原材料。」
紙葯的重要性紀永靈當然知道,造紙術的發展改良可是寫進了歷史書的,古代最常用的紙葯是楊桃藤汁,加入楊桃藤汁作為紙葯,可是推動造紙術發展的重要一環。
所謂紙葯,是把楊桃藤或者黃蜀葵根等植物的莖、葉、根,經過捶搗、水浸、揉搓等工序進行加工,調製而成的黏性液體。可以起到懸浮紙漿纖維,分散漿料,控制漿料濾水速度,從而達到分層紙張的作用。
安徽產的上好宣紙就是加入了楊桃藤汁,所以這種宣紙質地細膩、柔韌性好,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不過,因為古人對一些手藝技巧的關鍵環節視為不傳之秘。即使要傳授,也是傳兒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以此來保持自家技術的壟斷性。
所以想要破解或者複製他人技藝,難度可謂極高。
因為紙葯在手工造紙技術中具有神秘的色彩,所以寧平縣造還魂紙的紙坊不知道這葯紙是何種東西,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