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
「父親,紀姑娘真是有本事,又心懷大義的好人!」霍志遠滿心歡喜地誇讚著紀永靈。
霍正廉看向自己兒子的眼神有些複雜,他這個兒子心性真是單純善良。
還好紀家這丫頭對自己兒子沒有其他心思。不然,以這丫頭的腦子,他有十個這樣的兒子都不是她的對手。
說來也是,天下聰慧的女子不知凡幾。但凡一些女子把在家裡鬥來鬥去的心思用在別處,也是能做一番事業。
哎,只是他這個傻兒子不知以後要在爾虞我詐的官場吃多少虧,才能成長起來。
「爹——」
霍志遠喜悅的聲音把霍正廉的神思拉回了屋裡。
霍正廉慈愛地看著霍志遠道:「志遠,雖然你心思單純善良,但是交友方面,倒是有幾分機遇。紀家這丫頭確實聰慧又大氣,也沒有歪心思,和她成為朋友,是你的運道。」
霍志遠內心有些小得意,他臉上極力掩飾一下,才道:「父親,寧平縣和京里不一樣,人和人相處起來比較直接,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這下,你該同意讓孩兒繼續在寧平縣再多待些時日,好跟在你身邊多學學了吧?」
霍正廉看著臉上依舊透出些許稚嫩的兒子,思索一下,點點頭,說:「也罷,那你就繼續在寧平縣多待上一兩年,正好再多學學政務,家裡也不指望你養家糊口。
雖然你已經是生員了,但是文章並不出眾,想要年紀輕輕就考中進士,怕是不能夠。與其在京里瞎胡混,不如就在我身邊多學些,也好讓文章言之有物,能順利通過時務策這一關。」
他這個兒子聰慧又善良,可能是受他親娘去世的影響,無法把心思全部放在科舉上。
要是自己沒放棄爵位,倒是可以讓這個兒子按自己心意,當個坐堂大夫也好,或者當個鄉野村夫也罷,總歸有他庇護。
但如今,還是要考功名。
一個人,只有自己有本事有能力了,才能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去幫扶更多的人。
當初,他來西北上任時,不顧府里老夫人的反對,一定要把這個兒子帶在身邊,一來是在自己眼皮底下更放心;二來,也想好好教導教導。
原本他想著林生文啟程去武都時,也讓霍志遠啟程回去京里念書。
如今看來,這寧平縣確實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多學些政務,以後為官也可以為百姓多做些實事。
種花生、堆肥、紙坊……件件都是利民的好事……真是讓人充滿希望的一年啊……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肯定也想見證今年的收成。
霍志遠見自己父親同意他繼續留在寧平縣,心裡像泡在蜜糖里一樣開心地冒泡,但臉上還是故作平靜。
待霍志遠要剛退下時,霍正廉又叫住了他,叮囑道:「你找個時日,去一趟牛家莊,給紀永靈這丫頭提點一二。讓她家,尤其她那大哥,不要和縣裡那個陸慶文走得太近。」
霍志遠不明所以,問:「父親,這是何故?上次那陸慶文來拜訪你時,你不是曾誇獎說他文采出眾,學識過人,讓我多跟他學學嗎?」
霍正廉微微搖頭,輕呼一口氣,轉身從一疊書中抽出一封信,放在桌上,說:「你看看吧,這是你一個叔父私下送來的消息。」
霍志遠不解地拿起那封信,一行一行讀了起來。看完,末了才知道,這陸慶文有真的學識不假,可卻也是中看不中用之人。
他以19歲的年紀就考中進士,被朝里各位老大人讚不絕口,認為其前途不可限量。進士聽選時被派至延安府轄內為官,任一縣知縣。
可是誰知,這陸慶文錦繡文章做得好,在知縣任上為官時,政務不通不說,還大肆索賄,弄得民不聊生。
後面被參,可惜摺子還沒送達天庭,就被他朝里的授業恩師知曉。於是,為了保全功名,陸慶文自己主動辭官,所以才全身而退,沒有被貶成平民。
除了這些,這陸慶文在延安府時,尚未成親,卻養了幾房妾室。聽說光庶子庶女都有好幾個,也是被當地人詬病。
霍志遠看完信,心裡十分氣憤,他用力捏著信函,抬頭和霍正廉道:「父親,這陸慶文實在愧對讀書人的風骨,他怎可如此行事!難道十年寒窗苦讀,讀的都是如何欺凌百姓嗎?
延安府那地兒,和我們寧平縣一樣貧苦,甚至比寧平縣還更為乾旱少雨,莊稼產量還不如寧平縣!他怎可……怎可……實在是太便宜他了!」
霍正廉見兒子說話的語氣氣憤不已,心裡有些欣慰,便安慰道:「志遠,『大丈夫立天地之間,當行光明磊落之事,不為私利而背信,不為虛名而棄義』。
老大人也曾說過,『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為官者要能看到百姓的疾苦,解決他們的疾苦,才不枉百姓稱一句『父母官』。神明昭昭,做人做官千萬要守住本心才好。
我希望你,這輩子都不要忘記,為官一任,可以沒有造福一方的本事,但決不能貪贓枉法、欺壓百姓!這世上最難的就是這些窮苦百姓!如果連做父母官的都要騎在他們頭上,欺壓他們,那他們真的就沒有活路了!沒活路的人多了,這世道就會亂的!」
「父親」霍志遠立刻撩起衣擺,雙膝著地,磕頭道,「孩兒謹記父親大人的教誨。日後為官,必定時刻謹記父親大人今日的教導,絕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