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飛沙堰
似江都堰這種能將蜀都從水患橫生得沼澤地變成千里沃野的天府之國的水利工程,有多麼利國利民他們怎麼會不知。
但也正是因為它的好處太多太大,所以當人們見到如今還保存完好的江都堰時會下意識的低估它的建成時間。
在常規的認知里,在江水經年累月的肆虐下至今還能保存完好大概率應該才建成沒幾個百年吧。
畢竟古代可沒那麼多高精尖的材料。
可若陳墨此時的所言屬實,這個工程已經兩千餘歲了。
兩千載的風雨變遷啊,這中間能發生多少動輒就會讓它傾覆的災難。
可它還是硬生生的延續到了現代。。
這一刻,江都堰所帶來的震撼,在人們的心中被進一步放大了。
「可,這怎麼可能呢,治水工程在人力物力的損耗上極為巨大,且不論這過程中會遭遇的天災人禍,光是維護完善的費用就是天文數字了,在當時那個條件下他要怎麼保證江都堰能歷兩千年不衰?」
「玩意每天在江水的沖刷下,不說幾千年了,幾年下來一點問題都不出也不可能吧,我看視頻里這個結構可不像能屹立幾百年的樣子。」
「當然了,現在的它,還只是江都堰的雛形。」
似乎是猜到了網友們的質疑,陳墨淺淺一笑,決定讓事實來進行辯駁。
手指輕點間,視頻繼續播放。
時光流轉,又是一年春。
大雨傾盆而下,江都堰,魚嘴內江,洪澇水災再一次來襲。
正當大家以為這一次也能安然度過時,卻發現這一次,江都堰失去了以往那般的神效。
去年馴服的江水如脫韁的怒獸,洶湧奔騰,衝垮了部分堤岸,渾濁的浪濤席捲而過,淹沒了周邊的一些農田與村莊。
人們望著被破壞的景象,心中滿是驚愕與惶恐,庇佑了蜀都一年的都江堰怎麼會突然變得「脆弱」了起來。
但洪水臨頭,大家也顧不得思索它失守的原因,一個個紛紛如下餃子般躍入洪水中,加固堤壩,開渠引流。
日升月落,李家父子與大量民夫、兵士一起衝進水裡,晝夜不停的勞作,終於用山石暫時將洪水改道,才勉強度過了這次危機。
事後,李冰坐在大雨中,曆數著這次洪水帶來的死亡名單,只覺得痛心不已。
「該死的,怎麼才一年就不行了?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去年取得了這麼大的成果證明路一定是對的,一定是有哪裡我疏忽了,不行,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看到這兒,網友們都懵了。
「不是,我是懷疑這大壩撐不了幾千年,幾十年,可它連一年都沒撐到是不是有點離譜了?」
「這種當量的工程,如果按現在這種壞的頻率,每年修一次,別說古代了,哪怕在現代,對當地財政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奇怪了,明明去年還有用,怎麼才過去一年魚嘴就不起作用了,它外表上看,不還是好好的嗎?」
「是泥沙。」
陳墨用激光筆指點著江都堰的底部,指著那些影影綽綽,翻騰渾濁的陰影說道。
「同學們,你們仔細看,河流中帶有大量的泥沙,一年時間,泥沙抬高了內江,導致內江在枯水期無水流入,在雨季,洪水泛濫,所以這一次洪水來襲,都江堰才會決堤。」
「相當於它分水的作用已經失去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
孩子們或許不懂那些高大上的結構圖,但最簡單的圖片對比還是能看的懂得。
「所以,大家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嗎?」
陳墨嘴上說著問句,但也並沒有想著真的讓大家回答,而是重新點開視頻,讓歷史給出答案。
視頻內,日升月落,李冰如著了魔般,食無味,寢難眠,晝夜苦思,就這樣過了整整七天他才顫顫巍巍的站起身。
「二郎,我終於明白了,是沙土,是它改變了內江和外江的高度差。」
李冰的身形愈加消瘦了,但他的眼睛卻在此時綻放出了熠熠光芒。
他精神亢奮的恍如剛睡了一天一夜一般。
「二郎,快,你趕緊帶人去堵住魚嘴內江口,我要立刻修建飛沙堰。」
他一邊說著,一邊急促的招呼著眾人飛快的行動了起來。
「快快,時不待我,我們一定要在下一波洪水到來前完成江都堰的升級改造。」
就在視頻內眾人緊急集合,開始行動的功夫,網路上一些專家大拿禁不住發出了驚呼。
「飛沙堰?是我想到的那個嗎?」位名為南省水利工程李院長的網友在直播間上提出了疑問。
「這誰啊,還是不是你想到的,誰知道你想的是啥啊。」
網路之大無奇不有,有人不屑一顧的質疑,就有人懂他的奇奇怪怪。
「應該就是老李你想的那個沒錯了,除了這個設計還有什麼能解決水利工程中最令人頭疼的泥沙淤積問題。」一個昵稱修壩中的人緊接著發布了評論。
「現代為了解決泥沙淤積都參考研究過這種設計,結果你告訴我這是幾千年前古人的智慧?我一開始還以為這是近期幾個朝代研究出來的技術呢。」
一個叫做水上搬磚學徒工的人發出了驚訝的慨嘆。
就在網友們議論紛紛之時,李冰已經率隊來到了玉壘山上。
他站在大壩的淺水區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和民夫們一起拚命建造著飛沙堰。
幾天幾夜的思考後,他的身體已經很疲憊了,但他知道他不能休息,第二波洪水馬上就要再度來襲了,如果不能在水患來臨前把飛沙堰修好,那麼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因此他在幹活的同時還不斷高聲呼喊著給眾人打氣。
「大家都加把勁,第二波洪水馬上要來了,如果我們沒能在這之前完工,大水就會衝破臨時堤壩,那我們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加油,想想我們身後的家園,親人,農田,為了大家不再忍飢挨餓,跟這遭瘟的洪水它拼了。」
在生存面前,所有人都忘卻了等級制度,眾志成城之下尋那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