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搞定女人!

第181章 搞定女人!

第二日,朱權是被人從床上拉起來的。

在張玥的服侍下,朱權迅速穿好了衣服,開始新一天的忙碌運轉。

身為皇太子,大明的儲君,朱權的行程被塞的滿滿當當,絲毫不得閑歇。

先是召開晨議,也就是朝議的翻版,所商議的事情,大多也是從朝廷那邊分過來的,屬官們依次上前,將各地的政務詳情細細稟明。

朱權撓著頭,時不時詢問各地情況。

他才剛當太子,對於大明的情況不甚了解,所以在很多時候,不敢輕易做出決策,而屬官們相互爭論,試圖影響朱權的想法。

每當這個時候,姚廣孝擼起袖子就上了。

他說話毫無顧忌,比文官們說話難聽多了,只要遇到難題,他率先指責黃子澄等人,罵他們怠政懶政,平庸之輩,無用之徒!

晨議在這種吵吵鬧鬧的環境中,終於落下了帷幕。

緊接著,朱權桌前擺滿了奏章,不單有各地州府的情況,還有各地發生的刑事案件,甚至連女子改嫁這種事,也被送到了朱權案桌。

更奇葩的,有幾十份是問候朱權的。

安否?無恙否?心情開朗否?

本就被晨議搞得心亂如麻,看到這幾十份奏章,朱權整個人的心情都不好了,當即在上面迅速批閱,安你大爺,無恙你大爺,開朗你大爺!

隨即扔給侍衛,要求一字不動的回執。

處理完奏章,已經到了晌午時分,朱權才稍稍得以休憩,用罷簡單的午膳后,未及片刻喘息,便又被屬官們拉著,迅速趕往下一處。

書房!

滿腹經綸的鴻儒們早已等候多時,準備為太子殿下講授經史子集、治國理政之學。

儒生們講學,可謂是口若懸河,從三皇五帝的德政講到秦皇漢武的霸業,從儒家的仁義禮智信講到法家的嚴刑峻法。

但是給朱權的感覺,就是假大空。

「聖明的君主要想治理天下,必須親賢臣,遠小人……」

「要輕徭薄賦,愛惜民力,要知道民為主,君為輕,社稷次之……」

朱權一手托著下巴,一手在紙上記著,姚廣孝瞅了一眼,只見朱權紙上寫了幾個「嗯」字。

一直講了大半個時辰,朱權終於忍不住了,詢問道:「諸位大儒啊,該怎麼做到親近賢臣,遠離小人呢?」

眾人沉默片刻,解縉站出來說道:「被百姓所歌頌的官員,便是有為的賢臣;被百姓唾棄的賢臣,便是令人不齒的小人!」

「那本王該怎麼招攬賢臣呢?」

「君主就像是一朵鮮花,倘若您知人善用,天下的賢才就會像蝴蝶般,紛紛朝您聚攏,您只要耐心等待即可。」

朱權恍然大悟,真是說了等於什麼都沒說。

一直講到了晚上,這些屬官才告辭離開,朱權只感覺又困又累,耳朵都是嗡嗡的,怪不得大明皇帝都不喜歡上朝,原來是被逼的啊。

有的愛斗獸,有的愛修道,有的愛木工,有的愛上吊。

古代皇帝千千萬,大明奇葩佔一半。

吃完了飯,朱權躺在床上,完全沒有和張玥親熱的想法,昏昏沉沉睡了過去。

翌日,朱權早早的起床,命索平帶齊禮物,去跟郭寧妃請安。

自朱權成親之後,請安這種小事,都是由張玥來做的,她得知朱權的想法后,好奇的詢問道:「殿下,您今日怎麼想起來去請安了?」

「本王向來忠孝,去請安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朱權稍稍解釋一句。

和文臣的爭鬥,恐怕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朱權是不可能下場打擂台的,那樣太跌份了。

讓姚廣孝去衝鋒陷陣,朱權心裡不願意,那樣有損名聲。

至於向文臣屈服,像個吉祥物般任由他們擺布,做個垂拱而治、人人稱讚的好天子,朱權十分不願。

就憑他們這些臣民,也配?

朱權要想大權獨攬,獨斷乾綱,必須要引入新的力量團體。

俗話說得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於是朱權打算拜訪郭寧妃。

郭寧妃看似深居後宮,與朝臣們並無來往,似乎沒什麼存在感……但是她有名義啊,是如今大明最尊貴的女人。

自馬皇後去世,朱元璋悲痛萬分之下,發誓不再立后。

而這十餘年來,一直由郭寧妃照顧朱元璋,朱元璋對她十分滿意。

朱權備齊禮物后,抵達郭寧妃的宮宇,有下人迅速通報,郭寧妃十分驚訝,詢問小太監道:「寧……太子為什麼會突然造訪?」

「太子說,是來請安的。」

郭寧妃微微蹙眉,自朱權成親后,張玥倒是時常來這裡,時不時送一些小玩意,說話也好聽……郭寧妃十分喜歡她。

至於朱權……郭寧妃偶爾從外臣的口中得知,此人或許在藩地待久了,養成了霸道無禮、無拘無束的性子,說話直來直去,容易得罪人。

「讓他進來吧!」

郭寧妃說了句話后,沒一會兒,朱權便來到了她面前,笑呵呵道:「孩兒給娘親請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郭寧妃在寢宮穿著一身常服,卻難掩俏色。

她如今四十來歲,正是風韻猶存的時候,玉手輕抬,笑道:「殿下,你今天怎麼有空了,想起來我這裡看看了?」

說罷,她特意讓宮女上了些點心,朱權很不客氣,吃了個點心道:「這不是當了太子嘛,還不熟悉宮裡的事務,特意來請教母后。」

郭寧妃一愣,面露難色道:「我一個婦道人家,又懂什麼治國的道理?你啊,要是有不懂的事情,應該去問自己的少傅少保……」

朱權當即反駁道:「母后千萬別這樣說,俗話說得好,女子能頂半邊天……如今父皇能安心處理政事,不全是母后的功勞嗎?」

「後宮之事繁雜,母后以一己之力,協調後宮諸事,把整個皇宮打理得秩序井然,事事皆有章程。」

「要讓我說啊,母后可比那些尸位素餐的群臣強多了,就連兒臣的屬官們,全綁在一塊,其辦事能力也不及母后一人!!」

「無禮,今後不能這樣誹謗朝臣!」

郭寧妃嗔怪一句,雖然是責怪的話,但是卻面露笑意。

朱權當即瞭然,女人嘛,是用來哄的,只要把她們捧起來,她們就會感動。

「你說說看,到底遇到了什麼難題,不去煩勞聖上,卻來叨擾我一個婦道人家了!」

郭寧妃看向朱權,饒有興緻的詢問。

朱權哀嘆道:「母后啊,之前不是出兵蒙古嘛,咱大明兵威所至,莫敢不從。如今已經攻佔了漠北一帶,可是苦於沒有能力治理啊。」

「為什麼沒有能力治理?」

朱權面露難色,搖頭道:「因為群臣們認為邊塞之地,荒無人煙,沒有必要治理,也不願意撥付錢糧。」

郭寧妃頓時不高興了,說道:「再怎麼荒涼,那也是咱大明的土地,還輪不到他們指手畫腳。要不,削減宮中開支,用于軍隊預算?」

朱權頓時瞪大了眼睛,搖頭道:「母后啊,您怎麼如此賢明仁慈啊?不妥不妥,宮中開支本來就少,要是再削減,宮裡的人該有意見了。」

郭寧妃點點頭,又遲疑道:「我聽陛下說,邊關的將士實行屯兵戍邊,在邊疆地區開墾荒地,種植糧食,軍隊平時務農,戰時作戰……要不將他們的家人接到邊關,可讓他們安心作戰。」

「或者讓蒙古各部落派遣子女來明,學習咱大明的禮儀文化,既是質子,又是把柄,讓蒙古部落不敢輕舉妄動……」

朱權大喜,急聲道:「母后啊,你說的這些真可謂是真知灼見,字字珠璣啊……聽您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兒臣受益匪淺!」

朱權這句話,顯然是說到她心坎里了,她臉上的喜色更甚。

「這隻不過是我的一點淺見,你還要和群臣們商議。」

「母后啊,這還值得商議嗎?只要照著您說的話執行,絕對出不了什麼岔子!」

朱權再度奉承一句,又道:「咱大明的稅收太低了,致使財政盈餘不多,現在各地用錢的地方很多,不知母后可有什麼好辦法?!」

郭寧妃眼中異彩連連,聽著朱權說的話,她感覺自己能多活十年。

誰說朱權不會說話的,這說話簡直太妙了!

自馬皇後去世,朱元璋一直秉承著後宮不得干政,所以郭寧妃坐鎮後宮,平時沒什麼事做,有時候聽到太監說起政事,她也有些意動。

卻沒想到自己提出的想法,竟然會這般恰當。

果然啊,這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他么真是個治國小天才?!

郭寧妃越說越有自信,有時候順著朱權的話說,她也渾然不知,只覺得和朱權聊天是如此暢快,思維是如此敏捷,一股腦的能說很多東西。

不知不覺,兩人便聊了一個多時辰,郭寧妃看了朱權一眼,意猶未盡道:「好了好了,你還要去上功課呢,就別在這耽誤時辰了。」

「兒臣前來,還特意送給母后一點小玩意。」

朱權說著話,拿過來一個箱子,打開來后,從中拿出一面鏡子道:「母后你瞧,這個叫做玻璃鏡,用起來比銅鏡清楚多了。」

郭寧妃只看了一眼,眼睛就挪不開了,這鏡子十分精緻,周邊是用紅木裹著,上面鑲嵌著珠寶,而這鏡子本身……竟然是纖毫畢現。

太清晰了。

郭寧妃把玩起來,美眸看了朱權一眼,遲疑道:「這鏡子是用什麼玉器做的,怎麼如此清晰?」

以郭寧妃的見識,還以為這鏡子是玉料做的。

朱權傲然說道:「這鏡子產自東北,是工匠挑選好材料后,用烈火烘烤七七四十九日,又花了七八年的時間打磨,今日特獻於母后!」

郭寧妃面露不舍,又將鏡子給了朱權,搖頭道:「無功不受祿,我用不了這麼貴重的。」

「說起來,還真有一件事懇求母后。」

郭寧妃頓時一喜,不露聲色道:「何事?」

「兒臣既然成了太子,東宮府邸事務繁雜,所以想問問母后,有沒有合適的太監,能送到兒臣身邊任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權沒有向朱元璋要人,一來是因為朱元璋處理國事,壓根不用什麼太監,所以給朱權提供不了什麼人才。二來,朱權也是賣給郭寧妃一個人情。

沒錯,朱權就是要用太監,和這群屬官打對手戲!

明朝的太監,大多是臭名昭著的,無論是明憲宗時期的汪直,還是明武宗時期的劉瑾,亦或是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都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你可以說宦官集團貪,但是不能說宦官集團菜。

再說,朱權並非是讓宦官掌控朝政,而是要讓宦官和屬官們爭鬥,最起碼打壓屬官們的囂張氣焰,樹立自己的威嚴。

郭寧妃當即應允下來,說道:「這個好辦,你想要什麼樣的宦官,有機靈的,辦事妥當的,說話好聽的,想要多少都行。」

朱權不假思索開口。

「壯實的!」

「言語粗鄙的!」

「看起來是個愣頭青!」

聽著朱權的要求,郭寧妃緩了好一會兒,這麼奇葩的要求,她還是第一次聽說。

感覺不是在選宦官,而是在招收小混混。

但是郭寧妃同意了下來,命總管太監前來,拜見了朱權后,又說出朱權的要求,總管太監詫異的看了朱權一眼,面露沉思之色。

這個時期,大明太監地位並不高。

主要是朱元璋不喜歡閹人。

等到了朱棣時期,創立東廠后,太監有了監察百官的權力,地位得到了飛速上升。再後來,朱棣為了便於批閱奏章,設立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一職,負責奏章批紅。

這時,明朝的政治體系,有點像三權分立。

內閣議事,皇帝審閱,司禮監批紅。

在後來的萬曆時期,張居正為什麼能做到大權獨攬,就是因為當時他是內閣首輔,又和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交好,可以不通過萬曆皇帝的命令,直接給自己的奏章批紅。

總管太監深深地看了朱權一眼,討好道:「倒是有個太監,應該符合殿下的要求。」

下一章:第182章 寵信閹人!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180章 分而治之!

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1章 搞定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