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使用原則
「沒問題,其實這預算表早就做好了,我也初審過了。不是我們不想省錢,實在是6000萬美元的預算根本做不下來。」休斯特答道。
「比起第一部,超支最嚴重的有三大塊。一是特效,你在拍第一部時不是倡導了一種全新的『FBC』模式嗎?這種模式好是好,但也是真花錢啊。」
前文介紹過,何荁荁倡導的這種「FBC」模式突破了影片前後期製作的天然界限,實現前後期無縫連接,讓後期提前介入前期,前後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實際上就是前期不再是簡單的一個劇本、一個想法、一塊綠布,而後期也跳出電腦工作室,後期技術人員面對的不再是沒有溫度的畫面,而是參與到角色的創造過程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有血有肉的角色本身。
「FBC」模式優勢很明顯,節約時間、提升效率,特效更逼真、更寫實、也更貼合演員的表演,更讓人身臨其境。
同樣的,缺點也很突出,那就是除了需要一支專業能力很強的技術團隊外,很考驗導演掌控全局的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否則極容易弄巧成拙、顧此失彼。
除此之外,這種模式還有一大缺陷那就是很花錢。因為它等於把相當部分的後期製作室搬到了片場,光設備租賃、人員耗費就多出了一大塊,這還不包括製作消耗、後期改動等必要成本。《暮光之城》第一部就是因為這整整超概了好幾百萬美元,導致最後不得不一再追加項目預算。
「特效這塊追加我有心理預期的。」心知肚明的何荁荁對此當然認可。
「第二部的特效製作簽的還是原來那家特效公司嗎?」何荁荁問。有了第一次成功合作的經驗,她自是希望特效合作夥伴還是原來那家。
「是的,只不過按照你提供的第二部的劇本,這次特效時間比第一部增加了整整一倍,特效公司的人機設備也相應增加了很多,報價自然不低。」
何荁荁點點頭。商務談判這方面她自認為不是自己的專長,她肯定不會多加干涉。
「預算超支的第二大塊就是演員的片酬了。第一部使用的那些演員們現在的行情早已今非昔比。以男女主角羅伯特·帕丁森和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為例,第一部我們給他倆支付的片酬不過兩三百萬美元,可如今他倆的身價都已經翻了好幾倍,尤其是羅伯特·帕丁森,他新上一部電影,片酬都開到1000萬美元,還有3%的票房分賬。」
「那麼高嗎?」何荁荁聽了不禁有點咂舌。
「對啊,其他演員,包括配角的身價都漲了不少。就說你帶來的那兩位華裔演員(指的是陳非語和丁成星)吧,角色任務不算重,可在好萊塢也有人開出了500萬美元的片酬。」
何荁荁不說話了。在這方面她確實孤陋寡聞了,看來這兩三個月過著擺爛的生活,讓她脫離娛樂圈太久了。難怪她在國內就聽到不少傳聞,說陳非語現在不僅拿到S級大男主的資源,片酬更是動輒好幾千萬RMB。丁成星同樣不遑多讓,早已在國內一眾00后演員中脫穎而出,無論是片酬、資源還是粉絲熱度都首屈一指。
看來這些傳聞都不是空穴來風啊。
「所以說,現在的演員片酬這塊比第一部增加了一倍多,這還是所有演員都給了友情報價的前提下。否則,如果按照這些演員當前的實際身家報價,增長的遠不止一倍。」休斯特繼續說道。
「好吧,」何荁荁只能忍了。
其實演員片酬過高,尤其是知名演員的片酬高得離譜,一直是業內人士普遍詬病的問題,也是何荁荁在前面三部影片一直堅持使用新人演員或者是名氣不大的演員的重要原因。
哪怕是第二部《初戀這件小事》她選用了當紅歌手蔡旭昆,那也是因為蔡旭昆首次觸電,片酬比較合理的緣故。
也正是因為何荁荁一直堅持這樣的演員使用原則,所以也是她的影片總預算一直保持可控的重要因素。
但是,隨著何荁荁的名氣日益增大,她的作品越來越成功,她還堅持使用低片酬演員的習慣也遇到了越來越大的阻力。
以《暮光之城》第二部為例,第一部的成功讓所有演員都已經不再寂籍無名,尤其是主要演員們,他們的咖位上升之快、片酬提升之多遠超何荁荁的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