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第二日,王牧夫妻倆特意鄭重其事的過來拜謝安寧娘昨日的「仗義相助」,並且說周靜遠十分欣賞她的手藝,稱讚不絕,說此次前來清風鎮謁拜恩師,又結識好友,最後臨行前還能品嘗到色香味俱全的一餐,無愧稱得上是不虛此行。
想到身著月白色長衫的修長身影淡淡的回眸,安寧娘的臉色又泛起了紅潮,然後淡下去,臉色漸漸恢復正常的同時,心裡湧起無法言說的惆悵。
今天安雪下學的早,安寧娘便帶她上街遊玩,都說寓教於樂,安寧娘也不希望安雪學習女紅被拘束太狠,失了童真本性。
「雪兒自己選,你一會兒想吃什麼,娘親便買下來做給你吃。」安寧娘牽著安雪的手閑步走在元寶街上。炎夏酷暑,元寶街上行走的人稀稀疏疏,無論是顧客還是攤主都一副打不起精神的模樣。
「呃,雪兒想吃魚,上次娘親做的糖醋魚片很好吃。」安雪想了想,指著前面不遠的一個賣魚的攤子興奮的說。
昨日安寧娘不願重複做同樣的食材,便將剩下的魚肉做了一個糖醋魚片,不知道自己被「隨便打發了」的安雪吃得很開心。
「你倒是會吃。」安寧娘溺愛的刮安雪翹起的小鼻尖,今年雨水稀薄,魚類的價格比照往年要貴出許多,當然,其他糧食的價格也沒少漲。
安寧娘挑了一尾還算精神新鮮的魚用草繩系著拎回家。安雪跟在身後咽著口水不停的念叨著要喝鯽魚湯要吃香辣魚塊要吃炸魚排。
「好好,都依你。」安寧娘帶著安雪小心地避開街頭大量出現的難民和乞丐。
人心浮躁,街面上總有小偷小摸乃至打架鬥毆的事件發生,安寧娘便減少了擺攤子的時長,這段時間都悠閑得很,雖然賺得少些,但是跟城裡湧進來的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流民相比,她能守著安雪過平安的日子,已然知足。
今日她更是借著吳師傅身體不爽胃口不佳的機會,她主動請纓給吳師傅做了幾道清涼爽口的小菜。在吳師傅家裡陪安雪呆了一整天。
路過豆腐攤,又買了一塊豆腐,看著手裡白嫩的豆腐塊,安寧娘想起了一個笑話,腦海里回憶了一下,便講給了安雪聽。
話說從前有個財主,娶了個媳婦兒,他叫新媳婦兒做盤「雞刨豆腐」給自己吃。財主就坐在客廳等啊等啊等,等了好半天好半天也沒見上菜,正著急哩。只見新媳婦兒慌慌張張端著一盤連泥帶土的豆腐朝他跑了過來。財主問:「這是咋回事兒?」新媳婦兒委屈的解釋說:「你這道『雞刨豆腐』難做死啦!我跑了半道街也沒有找著雞。這還是借來人家個鴨子給刨了刨!」
安雪聽得咯咯笑。要求晚上一定要嘗嘗這道「雞刨豆腐」。
「那雪兒是想吃雞爪刨出來的豆腐呢,還是想出鴨爪刨出來的豆腐呢?」走到院門口時,安寧娘正低頭逗安雪,不想。突然院門被大力推開,一群人有老有少鬧鬧哄哄的從裡面走了出來,有位中年婦女還差點胳膊一掃將安雪掃倒。
安寧娘面露慍色將安雪護在懷中躲到一旁,待這些人走光后,才蹲下身仔細檢查安雪是否被傷到。安雪身體倒是沒損傷,只是受了些驚嚇,在安寧娘的安撫下,很快便無事。
確定安雪無礙后,安寧娘這才沉著臉牽著安雪進了院子。
院子里今日的氣氛很沉重。王秀才家裡傳來壓抑不住的哭聲,是王娘子一直在哭。虎子紅著眼睛窩在孫大娘的懷裡,也失去了往日的活潑精神。虎子身邊做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穿著一身還算整潔不過帶補丁的舊衣裳,紅著眼睛局促不安地坐著。表情茫然無助。
「大娘,這是?」安寧娘將東西放進屋,立即走出來不明所以的問。安雪更是已經蹲在虎子身邊細聲細氣地問,可惜虎子只是一邊哭一邊搖頭,什麼話也說不出。
孫大娘長嘆一聲,讓安寧娘坐在身旁,將王秀才家裡今日發生的事兒一一道來。
總得一句話概言之:王秀才一家三口被「分家」了。此次分家的理由:王秀才不事生產不僅不能給整個家做貢獻還天天朝家裡伸手要錢,今年為了趕考更是不顧家裡死活變本加厲的要錢,家裡實在不堪重負,為了大家都能活下去,決定分家單過。
王秀才的爹娘大哥一家以及爺爺奶奶三個弟弟妹妹加上族裡的兩位年長有威望的老人一個招呼都沒打的就組團來刷王秀才一家。王秀才的爹娘打的是苦情牌悲悲切切的說家裡招災活不下去了扮白臉,王秀才的大嫂則是張口閉口數落張秀才一家不事生產不奉養老人扮黑臉,族裡的兩位長老則是和稀泥的紅臉。
最終在敵人強大的戰鬥力面前,王秀才一家的利益被轟的渣都不剩。躲避了一年,這個家,還是分了。
所謂的分家,其實不如說是將王秀才一家變相地扔了出來。
首先,王秀才的哥哥贍養雙親以及爺爺奶奶——在王秀才爹娘還要遮住最後一點臉面的堅持下,王秀才的大嫂只得鬱悶的妥協——,並且要撫養兩個「年幼的」弟弟。王秀才九歲的妹妹王瑩兒跟王秀才一家過。
再有,財產方面,秉持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王秀才一家和老家所有人的財產都統一分配。由於今年家裡遭了災,銀錢都用光了,還欠了不少外債,所以王家現有的銀錢便是王秀才一家的六兩碎銀,這是王娘子為了王秀才趕考路上方便攜帶特意去街上雜貨鋪里用銅錢換的,也不知是怎麼個分配規則,總之現銀方面王秀才一家拿出去了六兩銀子只分回來相當於二兩銀子的兩貫半銅錢。
老家的祖屋一間也沒分到,王家大嫂說家裡的老屋破舊的風吹就倒,哪裡比得上王秀才現在住的屋子舒適。而田地也是一厘都沒分得,王家大嫂說的「在理」,王秀才一家不事生產,將田地給了他們也是荒蕪浪費,於是「大方地」用二兩銀子將本應屬於王秀才的田地買了下來。可喜可賀的是:王秀才拿出去的六兩銀子回來了三分之二。
除此之外,王秀才一家還分到了二袋去年打的糧食。
分家的事兒辦的很利落。王秀才顫抖著舉著毛筆寫了一份分家的契約,王家大嫂不放心又讓隨自己來的娘家族裡識字的堂弟幫忙檢查了一遍,最後按上紅手印,在族裡長老的見證下,不到一天時間便完事。
一切塵埃落定后,王秀才的爹娘一直唉聲嘆氣,愧疚的不敢抬頭看自己的小兒子,他們也是沒法子了,如果不是眼見著今年地里減產,他們也不會出此下策。可大兒媳婦說得也是。村裡多少個老秀才考了一輩子也沒成。拖累了家裡一輩子。牧兒也老大不小了,他兒時家裡條件還可以,送他去上學讀書,後來給老大娶妻。給老二娶妻,家裡的情況便不大好。他們不是沒勸過牧兒,讓他別再讀書,老老實實地種地,可是牧兒不聽啊。眼見的家裡的糧食越吃越少,地里今年的糧食是指望不上了,老大媳婦說鎮里人賺錢容易,攛掇他們給牧兒去信兒要些銀錢,可牧兒卻只捎回來一貫錢。哎。
王秀才的大哥蹲在地上捂著頭一聲不吭,他同二弟的心結似乎應該從二弟進入私塾蒙學的那一年開始,曾經自己也是很想讀書識字,不過爹娘卻不同意,可是村裡的私塾先生不過說了一句二弟聰敏過人。爹娘就歡天喜地的將他送到了私塾去。之後自己累死累活種地養家,弟弟便只需要穿得乾乾淨淨的去上學堂。從那時起,心魔便種在了他的心裡,被窮苦的生活日日灌溉生根發芽,終於開出了惡果。
年幼的弟弟妹妹圍在一起輕聲的哭泣,兩位弟弟年紀也不小了,已經明曉事理,心裡更覺痛苦。
王家的兩位族老雖然事先收了王家大嫂的賄賂,可也是第一次見證如此不公的分家,對王秀才一家即便同情也並未開口相幫,心裡隱隱的也有些不安,雖然王家大嫂說這世上讀書人萬萬千,真正考上了秀才又有幾個的話的確沒錯,別說遠的,近處自己村裡隔壁村子好多四五十歲孫子都滿地跑還在苦苦的讀書考試的人也不再少數。這樣的人不僅不能幫助家裡鄉里,反而是一個家庭的拖累。
王家大嫂的做法雖然無情,但也不是不能理解。現在雖還不到旱災最嚴重時,經歷過三十多年前那場嚴重的旱災的老人都還記得,為了能活下去,賣兒賣女乃至易子而食都是確確發生過的殘忍的事實。
說不準,分了家,對王良——王秀才的名字,對王家大哥那一大家子都是一件好事。雖然看王家大嫂表面上是大贏家,可災年一旦到來,這麼多張口也是一件難事。王良家人口相對簡單,說不準反而能活下來。
再說,分家不分情,血脈相連的親人打斷了骨頭連著筋,真有哪一方真真的過不下去,無論是老家還是王良都不可能袖手旁觀。
族裡其他有些看不過眼的人也是如此暗暗的自我安慰。他們今日跟隨前來,也是平日里總聽著王家大嫂講為王秀才讀書家裡花費多少多少銀錢之類的閑話,覺得王秀才在乾旱已初露端倪的時候還想著去趕考,不回家幫忙的作法很不地道。
所謂莫欺少年窮,今天經歷了見證了主導了這場無情的分家事件的所有人,說得更明白些,都對王牧能考中舉人的事兒不抱希望,也許明天也許後天連吃一口稀飯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兒,還想著去考舉人,痴人做夢吧。
而王秀才王牧將分家契約寫好后,將毛筆重重地放到充當桌子的長凳上,便坐到默默哭泣的王娘子和受到驚嚇一言都不敢發的虎子身旁,從來都帶著和煦微笑的嘴角緊緊的抿著,總是精神地揚著的頭也沉重的低垂,讓人看不清楚他的表情。只是握著王娘子的手,青筋緊繃著。
「這哪裡是親人,根本就是仇人,是強盜,是逼人去絕路的仇人,是不給人活路的強盜。」孫大娘憤怒的大罵。「不對,是蝗蟲,是走到哪兒都要吞一口的蝗蟲。」
王牧老家的人走後,他家屋子裡的物件也少了一半。都是被一些手腳不幹凈愛貪小便宜的族人偷偷摸摸地順走了。
當時王牧夫妻倆都已經被這場荒唐的分家刺激的悲憤欲絕,寒心徹骨,哪裡還顧得上看其他的損失。
「這,這真是……」安寧娘聽得目瞪口呆,怎麼會有如此短視的一家人,省吃儉用的供出了一個讀書人,卻在臨門一腳之前突然前功盡棄。
安寧娘的表情過於明顯,孫大娘一眼便看出了她所想,冷哼下,說:「他們哪裡還能想那麼多,飯都要吃不上了,什麼光耀門楣的想法早就拋到了後腦勺。再說,即便分了家,王秀才仍舊是王家人,就憑孝道這一點,他們就仍能將王秀才一家拿的死死的。他那個大嫂可不是省油的燈,打了一把好算盤哪!」
聽到孫大娘對王牧大嫂毫不客氣地指責,坐在虎子旁邊的小姑娘懼怕地抖索,爹娘走了,大哥大嫂走了,三哥四哥走了,就把她自己扔下了,她好害怕,一直在害怕著,可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有精力來理睬她。
安寧娘徹底無語了。同情的瞥向王秀才家,門窗緊閉著,王娘子的哭聲也漸漸的歇了。
昨日還談笑風生精神煥發的王秀才,昨日還其樂融融幸福快樂的一家人,今早還笑意盈盈地一起來感謝她的幫助,不過一日,帶給這個家庭的打擊和傷害絕對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啊,哎。」孫大娘左手摟著流淚的虎子,右手摟著呆愣的王家幺妹,為王家這場分家鬧劇做了總結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