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轉業到地方工作
地方公安部門給急訓隊送來錦旗,感謝部隊的通力配合,一舉平息這次破壞活動,部隊也給予急訓通令表揚。
在其日後的訓練中,學員們更加勤奮,很多戰士業餘時間還自覺練習,力爭結業后拿到好成績,回原部隊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隨著朝鮮戰場形勢嚴峻,急訓隊提前結業,許多集訓隊員奔赴朝鮮戰場與美帝為首的聯軍作戰。
根據上級軍委指示,蘇麗麗又被派往新的崗位,集中清剿國民黨東北殘留的敵特分子,鞏固全國解放成果。
蘇麗麗來到東北這片冰天雪地的土地上,她的心中充滿著使命感。她被安排到了一個臨時組建的特別行動小組,小組裡有經驗豐富的老戰士趙金剛,還有擅長追蹤的年輕戰士李小兵。
他們的第一次任務是調查一系列神秘的信號干擾事件,這起干擾事件疑似敵特分子在傳遞情報的手段。
他們來到了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村子里瀰漫著一種壓抑的氣氛。村裡的老村長見到他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振奮和果敢。
蘇麗麗上前溫和地說:「郝村長,我們是來調查一些事情的,希望您能配合。」
郝村長嘆了口氣說:「姑娘啊,最近村裡是有些奇怪的事兒,夜裡常有陌生人出沒,行蹤極其詭秘。」
蘇麗麗和隊友們在村子里四處查看,在村頭的一間破舊倉庫附近,李小兵發現了一些可疑的腳印。
趙金剛蹲下身子仔細端詳著腳印說:「這腳印的鞋紋很特別,不像是普通村民的鞋子。」
蘇麗麗目光堅定地說:「那我們今晚就在這附近埋伏,看看能不能抓到這些傢伙。」
夜幕降臨,寒冷的東北風呼嘯著。行動小組和執行任務的民兵躲在倉庫旁邊的矮牆後面,眼睛緊緊盯著倉庫的動靜。
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幾個黑影鬼鬼祟祟地靠近倉庫。蘇麗麗低聲對隊友們說:「準備行動。」
當那些黑影打開倉庫門的時候,蘇麗麗大喊一聲:「不許動!」然後他們迅速沖了出去。
那些敵特分子驚慌失措,其中一個頭目模樣的人喊道:「不好!」
接著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槍戰。蘇麗麗身手敏捷,一槍擊倒一人,李小兵用卡賓槍封鎖倉庫出口,壓制住敵特分子逃竄,僵持半個小時后,敵特分子投降。
經過審訊,這些敵特分子交代了他們的任務,是想破壞東北的一個重要鐵路樞紐,以阻礙新中國的建設。蘇麗麗他們成功挫敗了敵人的陰謀。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蘇麗麗他們繼續在東北的各地穿梭,與敵特分子鬥智斗勇。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危險,但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出色的戰鬥技巧,一次次化險為夷。
隨著他們不斷地清剿,國民黨東北殘留的敵特分子越來越少,這片土地也逐漸恢復了平靜。
蘇麗麗知道,他們的使命還在繼續,只要還有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存在,他們就會戰鬥到底,直到全國徹底鞏固解放成果,人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回到瀋陽,打擊敵特分子任務更加艱巨,作為重要的工業城市,必須保證其安全運轉,不受到敵特分子的陰謀破壞。
早在瀋陽解放前夕,國民黨保密局等特務組織作了潛伏部署,採取「一元兩套三層制」的組織形式,準備為國民黨軍再次打回東北時做內應。他們利用各種職業作掩護,收集人民政府領導名單、政策及部隊番號等情報,還對新興的人民政府進行搗亂破壞。
基於敵特分子組織已被搗毀,蘇麗麗做的更多的事情做婦女工作,做新時代女性,同時發動廣大婦女群眾時刻保持警惕,擦亮眼睛,時刻防範一些形跡可疑之人,及時上報組織。
上級任命蘇麗麗為某婦女聯合會主席,她常到婦女之中宣傳黨的婦女政策,做演講,領導婦女一邊生產,一邊支軍,做棉衣和棉鞋之類活計。
她也身體力行,參與到支軍工作中,常常從早忙到深夜,完成一批又一批禦寒軍需物資的加工製作,以保證前線所需。
這邊柴家木到地方任職,夫妻仍兩地分居,但為了革命和使命,從未提出個人要求,這樣他們直到柴家木到一家建築公司任職,才結束多年兩地生活之苦。
解放戰爭期間,柴家木所在這個城市,房屋多處被毀,千瘡百孔,百業待興,作為一家國營建築公司,當前主要任務是興建民生設施和住宅,確保老百姓得有房子住,以解決危房住人問題。
當時建築材料匱乏,拆除的房屋,會把能用的舊磚、石頭和木料清理出來,重複利用,以節約成本,更多的是解決了材料短缺問題。
待建房屋任務巨大,公司招用大批工人,其中很多都是農民,沒有技術,就集中培訓,由老師傅帶出一批新的技術骨幹,充實到建設當中,彌補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的缺口。
公司發展壯大,成為當地建築業的龍頭,一些高層建築也由他們公司承建,部分施工由人力改為機械化作業,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是不愁沒活乾的,而是有活干不過來,以完成任務為宗旨,而不是以利益最大化。
常常是按計劃去實施企業經營活動,很多企業建廠房、家屬宿舍和生產線,還要排號等候,為了項目早日落地,有的單位還要走後門,求著施工企業儘快接活動工。
當年講的是完成多少產值和項目,而不是苛求實現多少利潤,但也講就降低成本。那時幾乎是不存在勒卡要和吃回扣的,也很少行賄受賄。
一切按計劃說話,公對公,很少有私心。企業的人、財、物等資源都由國家統一調配,職工屬於國家幹部或工人身份,享受著「鐵飯碗」,工資福利等也由國家統一規定。
但是能夠謀得一份國營單位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奢望,在企業的幹部多是國家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