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劉福通橫掃元軍董搏霄殞命沙場

第140章 劉福通橫掃元軍董搏霄殞命沙場

第140章劉福通橫掃元軍董搏霄殞命沙場

深居元朝宮廷里的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身穿龍袍,滿臉愁雲,他正在為對手強勁的攻勢發愁,反思著這個對手的究竟誰,他為什麼擁有那麼驍勇善戰的猛將,就像猛烈的狂風,動搖著元朝的根基,雙方征戰,究竟誰勝誰負,也很讓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心裡沒底。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這時盤算的對手,就是農民起義軍首領劉福通,元順帝從地方官員送上來的奏報,得知劉福通出生於今界首市境劉肖鎮的一個巨富之家。劉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聰明過人,素懷大志,很想干一番大事業。

劉福通青年時任朱皋鎮巡檢,為人正直仗義,很得人心。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還知道,劉福率領民族起義的真正原因,在元朝末年的殘暴統治之下,豫南皖北百姓塗炭,怨聲載道,民族矛盾空前尖銳。元王朝的欽差賈魯以修河為名,假公濟私,想勒索劉福通家飼養的珍獸白鹿沒有得逞,就以改河道為名,毀壞了劉家世代居住,氣勢宏大,豪華富麗的劉宅。劉福家園被毀壞,無家可歸,於是國讎家恨,齊聚心頭,忍無可忍,決心率領民眾造反,立志消滅元朝。

劉福通與韓山童為起義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組織上建立白蓮教,在輿論上把鬥爭矛頭集中對準異族統治者。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四月,韓山童、劉福通等在河北永年縣聚會。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決定起義。由於保密工作沒有做好,消息走漏。遭官軍突襲圍捕,韓山童被捕遇難,劉福通逃回潁州。同年五月,劉福通在潁州率眾起義,迅速攻克潁州城,點燃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

劉福通率紅巾軍首破潁州。隨即進軍河南,攻佔了朱皋,佔據了倉栗,連破羅山、真陽、確山,又克舞陽、葉縣等地,橫斷豫南。劉福通能征善戰,所向披靡。同年九月,劉福通揮兵南進,相繼攻佔汝寧府、光州、息州。義軍勝利壯大,隊伍擴充到20多萬人,聲勢浩大,所向無敵。

至正十二年,即1352年,劉福通率紅巾軍先後大敗元軍主將赫斯虎赤,斬元大將鞏卜班,擊敗帖木兒30萬精銳之師。屢戰屢勝,威震元朝宮廷。此時。漢人地主李思齊勾結元軍,從背後偷襲義軍,劉福通從汝寧退守亳州,至正十三年。即1352年,二月,劉福通與王八禿會戰。殺死了八禿,打敗了元軍,其後引軍各南,攻佔安豐,進圍廬州。

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劉福通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到亳州,稱「小明王」,建立政權,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劉福通與羅文素同為平章。同年二月,由於戰略失誤,義軍主力北上,亳州遭元軍圍困,劉福通保小明王血戰突圍,南奔安豐,這是紅巾軍起義以來遭到的第一次大挫折。劉福通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受挫不餒。退駐安豐不久,劉福通率軍北上反擊,連破元軍,聲威重新振奮起來。

至正十七年,即1357年六月,劉福通親率主力攻陷汴梁,劉福通孤軍無援,擁韓林兒敗走安豐。接著,北伐的三路大軍因各自為戰,互難支援,相繼失利。劉福通在極艱難的形勢下堅守安豐,時間長達四年零九個月之久。

元朝廷看見劉神通攻勢迅猛,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急忙在皇宮的大殿里,召集文武臣僚,商議應對策略。

在朝廷集會上,元順帝首先向大臣們通報當前的形勢,劉福通率領起義大軍攻城掠地,所向無敵,要求大臣們各抒己見,提出對敵的策略。御史張楨,手捧笏板,走出隊列,高聲說:「臣有本要奏」。當地的人都不知道他要說些什麼,都不約而同地向他投去驚異的目光,接著他言詞懇切,當堂宣布說,現在國家面臨著十種禍端,朝廷中的禍端有六條:一是輕慢大臣,二是渙散朝綱,三是貪圖安逸,四是杜絕言路,五是離散人心,六是濫用刑獄。

御史張楨捋了捋鬍鬚,接著又說道,在征討農民起義軍的方面,也存在著四種禍端:一是調度不慎重,二是策略不周詳,三是賞罰不明確,四是將帥不適當。接著他又打開奏章,逐條解釋,每條都有數百字之多,內有聲音洪亮,說得入木三分,痛快淋漓,他當堂對皇帝和大臣的面宣讀道:

大臣我看見皇帝陛下,在盛年之時繼承大統,在艱難的時期登上寶座。陛下執政以來,依照傳統法規,治理國家,但是考慮不周,寬仁恭儉,漸漸不如當初,國家形勢因此越弄越糟。現在天下可謂是多事之秋,海內可謂不得安寧,天道可謂反常,民情可謂難保,這應該是值得陛下警省的時機,應該戰戰兢兢,警惕反省的日子了。我認為皇帝陛下,應該卧薪嘗膽,奮發振作,認真悔過,應該想到祖宗創業的艱難,而今天墜亡的容易,於是應該提高修養,崇尚美德,這樣就可以報答天意;至誠待人,那樣就可以凝聚人心。

我認為從現在開始,凡是大興土木的修建勞作,聲色犬馬的愛好,大擺宴席,大吃大喝的流毒,都應該痛加裁撤,勇於痛改前非,還有許多有沒有說到缺點,都應該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罷黜大內宮女,節約浮費,敬畏上天憐恤民眾,皇上陛下如果安然處之,認為天下太平無事,那就是根本的禍患了。我以上說是宮廷貪圖安逸的事,請予以聽取。

大臣我看見調兵征戰六年,開初並無紀律和法度,又無激勵和懲戒將士的條例,將帥因此以敗為功,指虛為實,混淆是非,上下相依,其情形不一。而邀功求賞的目的,則完全相同。因此那些敗軍之將,殘民之將,怯懦之將,貪婪之將,都沒有受到應有的懲戒。他們所經之處。雞犬一空,貨財俱盡,他們在面對朝廷的時候,都百般遊說,反而受到獎賞。

現在朝廷所收復的地區,都是荒野的廢墟,河南的地界雖然有三千餘里,郡縣星羅棋布,每年上交朝廷的錢穀有數百萬計。而今所存在的地區,只有封邱、延津、登封、偃師三四縣而已;兩淮以北,大河之南,所有地區都一片蕭條,毫無生機。只有有土有人有財,然後才能有望軍旅不乏,糧餉供應不竭。

現在知寇已經到了境內,固然生靈塗炭。苦不堪言,都敵軍沒有到達的地方。也更加令人寒心,即使是天空像下雨一樣下糧食,地里不斷地湧出黃金,現在都為時已晚,朝夕之間,都難以保全。何況現在各地方的有限出產,卻要供給將帥無窮的消費,這豈不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叛軍將領劉福通率領的敵寇,開始時勾結白蓮教。以佛法為幌子,誘惑民眾,用威權脅迫民眾,率領大軍抗拒朝廷,攻勢強大,所向無敵,朝廷局勢岌岌可危,他的目的是不能滅亡元朝社稷,消滅當下的國家決不罷休。元朝堂堂天朝,不想儘快平定叛亂,反而在宮廷內製造混亂,這樣的禍患真慘,其流毒至深,其關係極大,有識之士無不為之扼腕嘆息,有志之士為之萬分痛心,這就是征討敵軍的最大禍端。皇上因此必須秉公執法,不能賞罰不明。

但是大大出乎大臣們的意料,他們的提交給皇上的奏報,卻沒有得到皇帝的答覆,杳無音訊。許多當權的大臣恨他多嘴多言,反而檢舉彈劾他是出於私利,沽名釣譽,不久他就被外調為山南道的廉訪僉事。當地的大臣看見這種情景,都知道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昏庸無能,元朝豈有不敗的道理?

卜蘭奚到了山東以後,派遣董搏霄援濟南,他自己趕赴益都路。搏霄率領朝廷大軍快速挺進,在濟南城下接連打敗了敵軍,取得了勝利。農民起義軍軍不得不向後卻退。朝廷得知消息后,下達命令任命他為山東宣慰使都元帥。

此時的太尉紐的該,正在率領各路朝廷大軍守守衛東昌,得知濟南已經平定的消息,欣喜若狂,急忙敦促董搏霄從繼續乘勝進軍,跟隨他攻打益都。出乎太尉紐的該的意料,董搏霄派人回復他說:「我如果率軍前去,濟南必定不保;況且有正在生病,不如命令我弟弟昂霄前往,協助你作戰。」他立即將他的意圖上報元朝宮廷,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批准了他的請求,任命昂霄為淮南行院判官,調赴益都,協同作戰。他們即將迎戰的正是劉福通部下的著名戰將毛貴,他久戰沙場,屢立戰功,聲威顯赫,朝廷大軍很難對付。

元末明被流行的一首《醉太平小令》中說:「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這首《醉太平小令》不知何人所作,只知在元末這首小令從京師到江南處處流傳,字字滲著怨恨,句句切中時弊。

元朝初年,由於長時間的殘酷戰爭和蒙古族剛一進入中原時採用的落後統治方式,致使中原社會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雖然元世祖忽必烈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生產發展的措施,使經濟有所復甦,但殘暴的統治及民族分化政策,使得元代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相當尖稅。

元朝末年,土地兼并更加嚴重,廣大農民已無地可耕,加上連年旱災、水荒,無論北方沃土還是魚米之鄉的江南都已是一片破敗之相。而元順帝卻揮霍腐化,濫行賞賜,皇室貴族們也競相奢侈浪費,日久天長,國庫空虛,於是變更鈔法,結果引起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恰逢災害連年,至正四年,即1344年五月,山東、河南地區大雨連下20多天,黃河暴溢,平地水深2丈多,白茅堤決口。

1344年六月,金堤決口,造成特大水災,沿河郡縣,從濟寧路、單州、虞城、碭山、金鄉、魚台、沛縣、定陶、楚丘、成武、曹州、東明、巨野、鄆城、嘉祥、汶上、任城等地區,農田被淹。民屋沖塌,溢出的河水又北入會通河,至使運河決口,濟南路、河間路的一些州縣浸泡水中。大水過後,農田顆粒無收。豈知又禍不單行,大水過後。接著大旱;緊跟著又是瘟疫蔓延,百姓大量死亡。此時,元朝天子順帝卻整日恣情淫樂,紙醉金迷。

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元政府下令治理黃河。原來黃河決口使得運河淤塞,漕運受阻,京師出現糧荒,而且大水沖毀了沿岸鹽場。政府收入大為減少,迫於無奈,元廷決定整修黃河,征汴梁、大名等13路民工15萬人,同時派出2萬大軍監督治河民工。治黃,本無可厚非。可是,民工們拋家棄口,待遇極低。糧餉常被修河官吏剋扣,整日忍飢挨餓。還不時地遭受一頓皮鞭棍棒的抽打。民工們怨聲載道、怒氣衝天,黃河岸邊成為一座隨時都可能爆發的活火山。

當時,在河南、江淮一帶,有一種廣泛傳播的宗教白蓮教。元末社會矛盾激化時,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加緊宣傳組織,宣稱天下將大亂。「彌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世間就太平了,喚起了生活在黑暗社會的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並將鬥爭矛頭指向了元朝統治者。15萬民工聚在黃河沿岸,從事繁重勞役。韓山童等預感到起義時機成熟了。

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劉福通、韓山童等人在白鹿庄聚眾三千,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準備起義。可不幸走漏了消息,元兵前來鎮壓,韓山童被俘不屈,壯烈犧牲。

元兵兇狠的鎮壓,不但沒能讓起義將士望而卻步,反而使起義峰火遍燃各地。杜遵道、劉福通等人殺出重圍后,率隊伍攻佔穎州,舉起義旗。起義軍頭裹紅巾,燒香拜佛,因此被稱為「紅巾軍」、「香軍」。同年八月,南方白蓮教首領、徐壽輝、鄒普勝等也頭裹紅巾,在蘄州起義。

隨後,各地反元起義軍紛紛響應,芝麻李、趙君用攻佔徐州,布王三占鄧州、郭子興克濠州。一時之間各地起義,勢如暴風驟雨、南北呼應,起義烽火很快燃成了一片,弄得元廷措手不及,防不勝防。起義軍每到一地,殺貪官除惡霸,開倉賑濟災民,對百姓秋毫無犯,得到人民熱烈擁護。為了團結各地義軍,粉碎元軍的進攻,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二月,劉福通將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接至亳州,擁立為皇帝,稱「小明王」,國號宋,改元龍鳳,建立了農民政權。

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九月,劉福通為減輕元軍對宋政權都城亳州的壓力,擴大戰果,開始分兵出擊,遣李武、崔德經潼關入陝、毛貴入山東。其中,毛貴在山東取得輝煌戰績,迅速成長為紅巾軍著名將領。

毛貴,籍貫山東茌平,其人智勇雙全。當年芝麻李、趙君用徐州起兵時,毛貴為趙君用的部將。芝麻李等人佔領徐州后,聲勢越來越大,元朝丞相脫脫親自帶兵到徐州鎮壓。至正十二年,即1352年九月,徐州城破,芝麻李被俘,慘遭殺害,元軍對徐州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遙聞官軍出,盡毀徐州城;朱門與碧牖,回首成榛荊」。

毛貴隨趙君用奔濠州。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六月,毛貴又跟隨趙君用離開濠州,東攻盱眙、泗州一帶。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十月,趙君用攻破淮安路,殺鎮南王孛羅普化,取得重大勝利。龍鳳政權設淮安等處行中書省,趙君用為行省平章。從此,毛貴成為龍鳳政權的將領。是年十月,毛貴奉命率軍北伐。

不久之後又接到朝廷旨意,命令董搏霄率軍移守長蘆,董搏霄不得已率軍北行,誰知農民起義軍將領毛貴,已經搶先一步,乘虛而入,搶先攻佔了那裡,進而攻陷了濟南,並且率領精銳部隊,緊跟在董搏霄率領的朝廷大軍後面,咬住不放。董搏霄率領的朝廷大軍剛到南皮縣,就看見毛貴率領的起義軍大隊,風風火火地追了上來,成千上萬的紅巾軍,鋪天蓋地,人喊馬嘶。讓人眼花繚亂,戰馬鐵騎,塵土飛揚,殺氣騰騰。

董搏霄部下的將士們看見了這種陣式,無不膽戰心驚,驚慌地報告董搏霄說:「現在敵眾我寡。我們營壘還沒有構築完成,真是無可奈何!」董搏霄心裡也很驚慌,回答將領們說:「我接受朝廷命令,至此防守,無能局勢多麼險惡,我都只有以死報國,此外還能說什麼呢?」他氣急敗壞,立即拔出腰間的寶劍,衝出軍營。督促朝廷大軍,浴血奮戰,立即殺死了多名敵軍士兵。

但是讓他沒有想不到的是,敵軍人多勢眾,前仆後繼,反而張開了兩翼,兩左右兩包抄過來,圍住了董搏霄率領的元朝大軍。展開了你死我活的強大攻勢,個個奮勇爭先。英勇殺敵,自中午到日暮,董搏霄率領的元朝蒙古士兵,苦苦迎戰,士兵傷亡過半,損失慘重。

正當元朝士兵難以支撐的時候。一股敵軍突然衝到了董搏霄的面前,一名戰將一槍把董搏霄刺下馬來,大聲吆喝著問道:「你是何人?還不趕快繳械投降!」氣急敗壞的董搏霄,被突如其來的陣式激怒起來,圓睜著雙眼。傲慢地回答說:「我就是你的董老爺!你敢什麼樣?」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頓時激怒了起義軍官兵,紛紛沖向前來,用長矛胡亂刺殺,頓時鮮血噴濺,只見數道白氣,沖入空中,凝成一團雲霧,向天飄散而去。

士兵們拖開董搏霄的屍體,看見他的身上,並不沒有多少血跡,在場的士兵都感到異常罕見,覺得異常神奇。當天,防守益都的元朝軍隊也被起義軍打敗,董昂霄戰死沙場,全軍覆沒。董搏霄和董昂霄,兄弟兩人,出生將軍世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董氏兄弟死得真慘烈。此事上報朝廷,朝廷追封董搏霄為魏國公,授予忠定稱號,追封董昂霄為隴西郡侯,授予忠毅稱號。

毛貴打敗了董家元朝大軍,立即馬不停蹄,由河間出發,挺進直沽,攻陷了薊州,經過柳林,直接逼近京城大都。元朝樞密副使達國珍,在與毛貴大軍的交戰中戰死,元朝廷極為震驚,朝廷里的大臣紛紛提出動議遷都。

這時幸虧有同知樞密院事劉哈剌不花,力排眾議,自告奮勇,率軍抵抗敵軍。他督促率領朝廷禁衛軍,直抵柳林,與毛貴展開生死搏鬥,血戰一場,殺得毛貴大敗而逃,被驅逐出京城,京城大都才得以稍微安定了下來。

毛貴進軍失敗,率領農民起義軍退回到濟南,鬥志和氣焰也漸漸衰退,後來被趙均用殺死。趙均用又被續繼祖所殺。另還有一種傳說,當年趙均用並沒有死,死的是替身,而趙也就「失蹤」了,他來到了膠東的趙疃附近,隱姓埋名。跟著姓孫的姓了三世,後來才搬出來,在趙疃紮根落戶。有說趙均用是窮杆子出身,有說趙均用是土匪出身,不管怎麼說,能揭竿而起,怎麼也是血性漢子,一代英豪。

趙均用殺了毛貴以後。起義軍隊伍里的李武、崔德繼續作戰,攻打陝西,攻破了商州,攻佔了武關,直逼長安,分兵攻打同華等州縣。白不信、李喜喜等人,率領起義軍進攻秦隴,佔據了鞏昌,攻陷了興元,攻入鳳翔。關先生、破頭潘等人,進軍晉、冀,分兵兩路:一路出絳州,一出沁州,越過太行山,燒毀了上黨郡,攻破了遼州,直攻遼陽,進而攻陷了上都,把元朝祖宗歷代經營的宮闕,全部付諸一炬,全部化為灰燼,變成一片廢墟。

劉福通乘此機會,攻入汴梁,驅逐了那裡的元朝守將竹貞,把宋帝韓林兒迎接過來,居住在那裡。從那以後,大河南北,綿延萬里,廣袤的大地,幾乎沒有一塊乾淨的土地。那時又湧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著名人物,為元朝拚死效力,轉戰東西,竟將所有損失的各地,收復了一大半,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挽回元朝即將滅亡的命運。(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朝帝國風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元朝帝國風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0章 劉福通橫掃元軍董搏霄殞命沙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