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沈林暗通
沈逸從城郊別苑回到府邸時,天邊已泛起了暮色,橘紅色的晚霞像是被隨意潑灑在天際的油彩,絢麗卻又帶著幾分寂寥。他的心情也如這天空一般,複雜難辨。與陳宇的密談讓他看到了解決民生問題的一線曙光,可這還遠遠不夠,要徹底解決困局,還需得到林縛的支持。於是,他剛一進府,便吩咐管家招來林縛的幕僚李軒。
李軒收到消息后,不敢耽擱,趕忙整理衣冠,匆匆前往沈逸府邸。李軒是林縛的心腹智囊,跟隨林縛多年,在朝堂局勢的把握上有著獨到的見解,這也是沈逸選擇與他溝通的重要原因。
當李軒踏入沈逸書房時,屋內已燃起了燭火,昏黃的光線將屋內的陳設勾勒出淡淡的輪廓。沈逸見他進來,連忙起身相迎,抬手示意他坐下。「李先生,一路匆忙,實在抱歉。今日請先生前來,實有要事相商。」沈逸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
李軒微微欠身,以示敬意,隨後緩緩落座。他打量著沈逸,只見對方神色凝重,眼中滿是憂慮,便知此事非同小可。「沈大人客氣了,不知大人有何事吩咐?」李軒語氣謙遜,可心中卻在暗自揣測沈逸的意圖。
沈逸也不兜圈子,開門見山地說道:「李先生,南方百姓如今苦不堪言,洪水肆虐,農田被淹,餓殍遍野。軍事擴張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這無疑是在百姓的傷口上撒鹽,還請林將軍暫緩軍事行動,給民生一個喘息之機。」沈逸言辭懇切,眼中滿是對百姓的擔憂。
李軒聞言,輕撫鬍鬚,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明白沈逸所言屬實,南方民生確實到了危急關頭,可軍事擴張同樣關乎國家的安危與未來。片刻后,李軒緩緩開口:「沈大人憂國憂民,我亦深感敬佩。只是如今軍事之勢,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北方蠻族虎視眈眈,若此時暫緩軍事擴張,一旦蠻族來犯,我朝恐難以抵擋。若要暫緩,需有替代之策,既能保邊境安寧,又能解南方民生之困。」李軒的話語條理清晰,每一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
沈逸微微點頭,他早料到李軒會有此回應,便接著說道:「李先生所言極是。我也並非要徹底停止軍事行動,只是希望能先抽調一部分兵力,前往南方協助救災,同時,將原本用于軍事擴張的部分資源,轉投到民生建設上。待南方局勢穩定,再行軍事擴張之事,這樣既能解燃眉之急,也不會耽誤國家長遠發展。」沈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試圖在軍事與民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李軒聽后,再次陷入沉思。他在心中權衡著利弊,若按沈逸所言,抽調兵力救災,短期內邊境防禦確實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穩定的民生對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這樣做也能緩和朝堂上的矛盾,對林縛在朝中的處境或許也有好處。「沈大人的提議,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此事關係重大,還需與我家將軍商議。」李軒謹慎地回應道。
沈逸見李軒並未直接拒絕,心中稍感寬慰。他知道,要讓林縛改變主意並非易事,但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就不會放棄。「李先生,此事刻不容緩,還望您能儘快與林將軍溝通,早日給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沈逸再次強調事情的緊迫性。
兩人又就一些細節問題展開討論,如兵力抽調的數量、資源分配的比例等。屋內茶香裊裊,可兩人都無心品嘗,一心都撲在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討論上。在交談中,沈逸暗自給自己定下目標,一定要說服李軒,讓林縛同意暫緩軍事擴張。他詳細闡述南方民生的嚴峻形勢,列舉了一系列具體的數據和事例,試圖讓李軒更直觀地了解百姓的苦難。
李軒也在心中不斷思考著應對之策,他明白,此次溝通不僅是沈逸與林縛之間的博弈,更是為國家尋找出路。他一方面要考慮林縛的軍事計劃和立場,另一方面也要權衡國家民生的需求。隨著討論的深入,兩人雖未達成完全共識,但彼此都對對方的觀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為後續朝堂商議埋下了緩和的種子。
不知不覺,夜色已深,李軒起身告辭。沈逸將他送至門口,兩人互道珍重。沈逸望著李軒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林縛能聽取建議,共同為國家和百姓謀福祉。而李軒在返回的路上,也在仔細梳理著與沈逸的對話內容,準備向林縛詳細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