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 104 章
又到了一章一次的防盜時間了,請各位讀者菌閱讀以下道德經。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道德經的第八十一章,也是最後一章。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善者2不辯3,辯者不善。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聖人不積5,既以為人己愈有6,既以與人己愈多7。天之道,利而不害8。聖人之道9,為而不爭。
以下為翻譯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儘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儘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註釋]
1、信言:真實可信的話。
2、善者:言語行為善良的人。
3、辯:巧辯、能說會道。
4、博:廣博、淵博。
5、聖人不積:有道的人不自私,沒有佔有的**。
6、既以為人已愈有:已經把自己的一切用來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實。
7、多:與「少」相對,此處意為「豐富」。
8、利而不害:使在萬物得到好處而不傷害萬物。
9、聖人之道:聖人的行為準則。
[引語]
本章是《道德經》的最後一章,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本章採用了與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類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講人生的主旨,后兩句講治世的要義。本章的格言,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例如信實、訥言、專精、利民而不爭。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結合,而以真為核心。本章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
[評析]
本章一開頭提出了三對範疇:信與美;善與辯;知與博,這實際上是真假、美醜、善惡的問題。老子試圖說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其實質往往並不一致。這之中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按照這三條原則,以「信言」、「善行」、「真知」來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諧。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歸於「朴」,回到沒有受到偽詐、智巧、爭鬥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張松如說:「世界上的事物多種多樣,社會現象更是十分複雜,如果單單認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這就片面了。不能說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遠不能統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於辯證法而終於形而上學。」對此,我們倒認為,沒有必要從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則就會偏離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往往這麼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聽到這些話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鑽牛角尖,反問:難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嗎?難道良藥都是苦口的嗎?所以,老子的這些警句並不存在絕對化的問題。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善者2不辯3,辯者不善。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聖人不積5,既以為人己愈有6,既以與人己愈多7。天之道,利而不害8。聖人之道9,為而不爭。
以下為翻譯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儘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儘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註釋]
1、信言:真實可信的話。
2、善者:言語行為善良的人。
3、辯:巧辯、能說會道。
4、博:廣博、淵博。
5、聖人不積:有道的人不自私,沒有佔有的**。
6、既以為人已愈有:已經把自己的一切用來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實。
7、多:與「少」相對,此處意為「豐富」。
8、利而不害:使在萬物得到好處而不傷害萬物。
9、聖人之道:聖人的行為準則。
[引語]
本章是《道德經》的最後一章,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本章採用了與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類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講人生的主旨,后兩句講治世的要義。本章的格言,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例如信實、訥言、專精、利民而不爭。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結合,而以真為核心。本章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
[評析]
本章一開頭提出了三對範疇:信與美;善與辯;知與博,這實際上是真假、美醜、善惡的問題。老子試圖說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其實質往往並不一致。這之中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按照這三條原則,以「信言」、「善行」、「真知」來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諧。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歸於「朴」,回到沒有受到偽詐、智巧、爭鬥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張松如說:「世界上的事物多種多樣,社會現象更是十分複雜,如果單單認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這就片面了。不能說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遠不能統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於辯證法而終於形而上學。」對此,我們倒認為,沒有必要從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則就會偏離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往往這麼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聽到這些話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鑽牛角尖,反問:難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嗎?難道良藥都是苦口的嗎?所以,老子的這些警句並不存在絕對化的問題。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善者2不辯3,辯者不善。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聖人不積5,既以為人己愈有6,既以與人己愈多7。天之道,利而不害8。聖人之道9,為而不爭。
以下為翻譯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儘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儘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引語]
本章是《道德經》的最後一章,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本章採用了與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類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講人生的主旨,后兩句講治世的要義。本章的格言,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例如信實、訥言、專精、利民而不爭。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結合,而以真為核心。本章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
[評析]
本章一開頭提出了三對範疇:信與美;善與辯;知與博,這實際上是真假、美醜、善惡的問題。老子試圖說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其實質往往並不一致。這之中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按照這三條原則,以「信言」、「善行」、「真知」來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諧。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歸於「朴」,回到沒有受到偽詐、智巧、爭鬥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張松如說:「世界上的事物多種多樣,社會現象更是十分複雜,如果單單認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這就片面了。不能說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遠不能統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於辯證法而終於形而上學。」對此,我們倒認為,沒有必要從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則就會偏離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往往這麼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聽到這些話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鑽牛角尖,反問:難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嗎?難道良藥都是苦口的嗎?所以,老子的這些警句並不存在絕對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