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的建立和擴張!伊朗高原北接裏海和中亞盆地,東北則起自興都庫什山脈,西北倚高加索山脈,西有札格羅斯山脈,南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其四境或阻以高山,或面臨大海,是比較閉塞的內陸高原。
伊朗高原最古的居民是依藍人部落。公元前四千年代,他們已定居於札格羅斯山脈的西南部,公元前二千年代後期,曾形成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七世紀被亞述擊敗,逐漸衰落。
公元前七世紀後半期,伊朗高原西部形成米底人的奴隸制國家,它曾與新巴比倫王國結成軍事聯盟,於公元前612——605年擊滅並瓜分了亞述帝國。但米底國家歷時短暫,於公元前550年亡于波斯。
當公元前七世紀米底強盛時,波斯人的部落聯盟,受米底統治。公元前553年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居魯士(公元前558——529)率領波斯人起來反抗米底的統治,於公元前550年滅米底王國。隨後,居魯士率兵進行擴張戰爭,征服小亞細亞,又於公元前538年佔領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29年,居魯士死於對中亞細亞的擴張戰爭中,這時波斯帝國已基本上形成。居魯士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公元前529——522)於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
公元前522年,祭司高墨達起兵反抗波斯,奪取了政權,並以免稅三年和不服兵役為號召,一時波斯帝國境內被征服民族紛紛獨立。高墨達起兵后,岡比西斯死於從埃及回國的途中。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485)在波斯貴族的支持下,殺高墨達,奪得了政權。大流士一世即位后,殘酷鎮壓了波斯帝國境內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鬥爭,不僅恢復而且又擴大了帝國的疆土:東起印度河,西至小亞細亞沿岸,並曾一度佔有歐洲的色雷斯部分地區,南有埃及,形成包括整個中近東地區的領土空前廣闊的奴隸制大帝國。從大流士一世時起,帝國的都共有四個:蘇撒、愛克巴坦那、巴比倫、帕賽波里斯,波斯國王及其宮廷一年四季輪流駐蹕於每個都城。
在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晚期,公元前429年和490年,曾兩度派兵西侵希臘。此後,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持續多年,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史稱「希波戰爭」。
大流士一世的改革!波斯從部落聯盟制度展到統治廣大地區的奴隸制大帝國,是在短暫的時期內完成的。大流士一世集中了西亞地區兩千多年來奴隸主專政的經驗進行了改革,建立了完備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
波斯國王是典型的**君主,集全**事、政治,財政和司法大權於一身。國王之下,有領導中央最高行政機構的由七名大臣組成的議事會。中央官僚機構龐大,國王辦公廳有許多精通帝國境內各種語的秘書,並設有公文檔案庫。
整個帝國劃分為二十三個郡,如波斯、依藍、巴比倫、亞述、阿拉伯、埃及等等。每郡設郡守,掌握行政和監督稅收的大權。各郡每年都要向國庫繳納一定數量的白銀(印度則納黃金),全國各郡每年所納稅銀總數為一萬四千五百六十塔蘭特(合四百多噸),只有統治民族所在的波斯郡被豁免。各郡守多由波斯貴族擔任,中央還不時派遣名為「國王的耳目」的偵察官,以監督郡守。
大流士一世採取地方軍,政分權的統治方式,每郡設有不受郡守管轄的軍事長官,統率防守各郡大城市的軍隊。全國分為五個軍區,每個軍區總督統轄幾個郡的軍事長官。波斯本部的軍隊是帝**隊的核心,而駐防各郡軍隊的軍官亦多由波斯人擔任。為了迅速調動軍隊和傳達政令,帝國境內築有完善的驛道網,其主要幹線是西起小亞細亞沿岸的以弗所,東至京都之一的蘇撒,全長約2400公里。各地郡守必須保證驛道上來往商旅的安全,這在客觀上促進了帝國境內各地之間商業的展。
大流士一世還在帝國境內實行了統一的鑄幣制度:只有國王有權鑄造名為「達利克」的金幣,通行帝國境內,各郡郡守有權鑄造銀幣,而各自治城市則只能鑄造銅幣。鑄幣制度的出現,當時是一大進步,也是西亞北非地區商品貨幣關係展的反映。
大流士一世所實行的改革,使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帝國進一步鞏固,有利於境內工商業的展,促進了西亞北非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其積極的意義。
波斯帝國的社會經濟!波斯帝國統治地區遼闊,各地區之間經濟展很不平衡。波斯本部雖在帝國建立初期才完成從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的轉變,但隨著對外侵略戰爭的勝利,戰俘奴隸數量激增,影響這裡的奴隸制經濟較前有了展。在伊朗東部,中亞細亞和其他邊遠地區,仍然保存有原始公社制度,奴隸制關係僅有微弱展。有的地方還存在著原始游牧部落。帝國境內商品貨幣關係較展的地區,依然是巴比倫尼亞、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各郡。
在巴比倫和埃及,出現了屬波斯國王和官僚貴族的大莊園,巴比倫各城市的神廟也佔有大量土地。如烏魯克城一個女神廟所屬的某一農場,一次收入五萬蒲式耳(每蒲式耳等於35.2公升)大麥,其土地之大可以想見。這些土地多由奴隸耕種,有時把土地劃成小塊,交給奴隸分散經營,收取大部分的收穫物。耕種小塊土地、受國家賦稅剝削的農民也很多,在波斯本部、中亞細亞等地尤其如此。
巴比倫工商業仍很繁榮,由於驛道四通八達,帝國各地如腓尼基和小亞細亞的商人都來這裡貿易。商業高利貸集團,如過去的埃吉貝商家和穆拉樹商家更為富有,他們在許多城市都設立錢莊,從事商業和高利貸活動,許多官僚貴族都向他們借貸。手工業部門勞動多由奴隸擔任,但仍如過去一樣,往往由奴隸獨立經營,每年向奴隸主繳納年貢。
埃及的工商業也很達,和希臘有活躍的貿易往來,商品有酒、麻布、金銀、木材等。埃及每年要向波斯繳納大量賦稅,還要供給波斯駐軍糧食,人民遭受嚴重剝削。
波斯帝國的滅亡!龐大的波斯帝國只是一個暫時的軍事行政聯合,沒有統一的經濟基礎,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很尖銳,波斯奴隸主依靠軍事鎮壓維持統治,自然不能持久。歷時半個世紀之久的希波戰爭,使波斯帝國元氣大傷。公元前五至四世紀,帝國境內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鬥爭始終不曾間斷。埃及於公元前465年、459年都爆起義,到公元前405年,一度擺脫了波斯人的統治。波斯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爭奪王位之戰和各地方割據勢力混戰,更是層出不窮。僅公元前338——336年的三年之內,便先後有兩個波斯國王死於宮廷政變。困於內外重重矛盾的波斯帝國,從公元前五世紀末起便急劇衰落。當馬其頓一希臘東侵時,波斯軍隊無力抵抗,屢戰屢敗,終於在公元前330年滅亡了。
波斯文化對東方和西方都產生了影響。波斯帝國時代的中央集權的官僚行政制度,不僅被馬其頓一希臘在西亞和北非所建立的各奴隸制王國繼承了下來,而且使以後的羅馬帝國也受到了某些影響。羅馬人從波斯人學得了驛道修築的技術,築城術和使用攻城工具的技術。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對羅馬帝國時代形成的基督教有影響,在南北朝時傳入我國,稱為襖教或拜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