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
普天同慶,這個詞已經好久沒在大宋的境內出現過了,即便大宋已經換了前後四任皇帝了,但是如果要用普天同慶來形容每一個皇帝的登基好像都還有些欠缺。
不是這些皇帝不夠優秀,而是在大宋百姓的心中一直就壓著一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燕雲。
與皇帝一樣,燕雲在大宋百姓的心中同樣是一座大山壓在心頭。這是正常的事情,畢竟大宋國都位於汴梁,地處中原的中心,雖然四通八達,但是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無險可守。
有人會說有黃河啊!但是黃河這條所謂的天險一到冬天就會凍上,黃河一旦凍上,那麼它便不再是天險了,而只是一條冰道而已。
而最靠近汴梁的山一座是太行山,南北走向,防守党項人還行,防守契丹人基本上一點用的不會有。
而唯一能夠對於北方起到防守作用的天險就只有燕山了,但是托石敬瑭的福,中原失去燕山這道屏障已經有了百年了。
就因如此,大宋一直經歷著只要契丹人以入侵就不得不進行開封保衛戰的慘況。
而當燕雲基本上被收復了的消息傳回大宋國內以後,壓在大宋整個國家上下多年的這塊大石終於落地了。
隨著這塊石頭的落地,大宋百姓們壓抑了多年的激情終於得到了釋放,雖然朝廷還沒有下達任何官方慶祝的指令,但是民間的慶祝已經開始了,並且一天比一天的規模還要巨大。
與此同時。朝廷上下也進入了一種極其興奮的狀態,畢竟丟失了百年的燕雲如今被收復可以算是一種天大的功績了。
有些經歷過太宗兩次北伐的老臣此時此刻竟然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紛紛留下了高興的淚水。
不過在整個朝廷之中有一個另類的人,就好像這場創造歷史的勝利與他無關一般,在眾人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他依然保持著一種淡然的態度。
「燕雲收復了,皇上為什麼不太開心?」自從勝利的消息傳回來以後。所有人十分的開心,身居後宮的柴鈺自然也不能避免。
再加上她這一天看到了太多的笑顏,如今自己的夫君居然好像臉上沒有露出太多高興的表情,這讓她有些奇怪。
正在案前讀書的趙惟吉一看說話的是柴鈺,便將手中的書給放了下去,一把將柴鈺摟在了懷中,輕聲的說道:「高興,收復燕雲我其實很高興。只是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後的路還很長,所以開心的情緒便被沖淡了一些而已。」
被丈夫摟在懷中的柴鈺自然知道趙惟吉口中的長路慢慢倒地指的是什麼,也就理解了他為何沒有將喜悅的情緒表現出來了。
不過當柴鈺在趙惟吉的懷中依偎了一會兒以後,她突然感到身下有什麼東西在頂著她的臀部,早已為人婦多年的柴鈺自然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看來這個傢伙雖然情緒上不太高興,但是那方面到時停高性的。
可是正當趙惟吉準備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時,趙靈兒卻阻止了他。
「想碰我?」
趙惟吉老老實實的點了點頭。
「想碰我可以。但是我們先得談談靈兒的事情。」柴鈺的話剛一說完,趙惟吉差點便沒軟下去。
談靈兒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今晚的性福泡湯,按照奏報里所說的那樣的話。靈兒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呢,這讓趙惟吉該怎麼說。
不過有道是淫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最終趙惟吉把心一橫,直接用嘴堵住了柴鈺的嘴,然後將她撲倒在了床榻之上。
……
第二天一早。頭天晚上完成了陰陽調和的趙惟吉神清氣爽。在進入內閣以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讓人去把劉讓給找來。
這個劉讓是何許人也呢?此人便是楊延昭口中的劉大哥了。
他本是北漢皇族,北漢末代皇帝劉繼元的兒子。當年太宗征伐北漢的時候,為了能夠獲得契丹人的援助,當時的北漢皇帝劉繼元便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了遼國作為人質,換取了遼國的援兵。
只是沒想到遼國的確派了援兵,但是只是派了一些烏合之眾而已,這些援兵並沒有對於北漢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最終北漢還是為宋所滅
北漢被宋所滅以後,劉繼元及其家人便被遷入了中原,除了一人,這人便是被送到遼國做人質的劉讓。
只是當北漢被滅了以後,劉讓的這個人質的作用便不負存在了,他便留在了遼國境內,還進入了遼國的官場,最後在西京大同府撈到一個留守的職位。
劉讓此人相當的聰慧,比起他那個昏君的老爸要出色的多。只是命運不太眷顧他,早年的戰爭再加上後來在遼國混得也一般,以至於他的能力一直沒有展現出來。
不過機會總是會垂青又準備的人。劉讓在西京做留守的時候,政績倒也一般,但是他將這群一直被契丹人所統治的漢人無論大族還是小民的心態生存環境以及利益訴求都給研究透了。
正因如此,才會當楊延昭找到他以後,他才能快速拿出辦法來解決燕雲漢人的不歸心問題。
也正是憑藉的這一辦法,他被趙惟吉相中了,在楊延昭繼續帶兵收復燕雲的同時他也被趙惟吉給招到了京城。
當劉讓被招到內閣以後,趙惟吉立馬將整個內閣都集合在了一起,畢竟現在整個國家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關於燕雲的接收問題。
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打下燕雲只是第一步,要如何才能把燕雲給治理好了才是接下來朝廷將要面對的頭等難題。畢竟那裡已經遠離中原的統治超過百年了。
「劉讓來了?大家也都齊了吧,那麼我們是該說說燕雲的問題了。」當將要參與討論燕雲問題的人都來齊以後,趙惟吉便開始主持起了整個的討論。
趙惟吉開了一個頭以後,寇準便將話頭給接了過去,畢竟之前對於燕雲漢人的政策全是寇準在主導著,所以現在由他接過討論也是合情合理的。
「劉大人也應該看到楊將軍遞迴來的奏摺了吧,現在燕雲該如何著手治理,你說說你的看法吧。」
對於寇準的問話,劉讓早已有了準備,他清了清嗓子,然後說道:「咱們之前對於燕雲的政策基本上應該算是奏效了。現在繼續延續這個政策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劉讓的這個說法,閣臣們基本上都同意的點了點頭。眼見其他閣臣沒有人提反對的意見,於是劉讓便接著往下繼續說道:「現在問題的關鍵便是當我們將整個燕雲都收回來了以後,燕雲北部大量聚集的契丹人該怎麼辦?畢竟越往北,契丹人所佔的比例便越大,一旦到了新的宋遼邊境以後,契丹人所佔的比例有可能會比漢人還大,這部分人要是不處理好了的話,將來會是個巨大的麻煩。」
劉讓的話讓整個內閣都陷入了成思,這些邊境上的契丹人的確是個大問題。首先要大宋放棄這些人口,說實在話內閣有些不甘心。
畢竟現在隨著中原開始了一定的初級工業化以後,勞動力是極其的缺乏的,放棄現成的勞動力實在是太虧了。
但是如果不打算放棄這些人的話,該怎麼讓這些契丹人安心的在大宋境內生活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眼看著閣臣們都不說話了,劉讓有些欲言又止,對於這個問題他其實早已有了一個想法,但是不知道在這裡提是否合適。
看到了劉讓的欲言又止以後,趙惟吉命他大膽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有了趙惟吉的命了以後,劉讓便壯著膽子說出了他的想法:「其實我們可以仿效遼國的制度。」
當劉讓剛說到遼國的制度這幾個字的時候,有幾個閣臣便皺起了眉頭,想來他們對於居然要模仿遼國這種蠻夷帶有相當的抵觸。
劉讓自然也看到了那幾個閣臣的反應,這就是他之前欲言又止的原因,因為他早已預料到了會有這樣的反應。
不過他並沒有停下對於自己想法的講述,因為在那幾個閣臣皺眉的同時,趙惟吉也給了劉讓一個堅定的眼神,正是這個眼神的鼓勵,使得劉讓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們可以仿效遼國那種設立南北官的制度,在遼國的朝廷里有兩套官制體系,分別被稱為南面官和北面官。
南面官一般由漢人所擔任,他們也只要是治理漢人居住地,別如說燕雲。整個燕雲十六州的官員基本上都屬於南面官,我當初在遼國所擔任的西京留守也是南面官之一。
而相對的,北面官則是主要由契丹人所擔任,他們主要治理的也是契丹人的居住地。處燕雲等漢人居多的州縣以外其他的遼國地方官基本上都屬於北面官。
在這種官制下,遼國的契丹人與漢人被分開治理,避免了大量的民族衝突。
而我想我們也可以引進這種制度,招募願意為大宋效力的契丹人統治那些主要是契丹人聚集的地方,這樣一來應該能向遼國一樣做到契丹人與漢人相對來說能夠和睦相處,不生事端。」
當劉讓將這番話說完以後,趙惟吉在閣臣們都還在消化劉讓的這番話的時候,立馬反應了過來,這東西不就是一國兩制嗎?